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采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12:45:32
  • 《李时珍上山采药》
  • 明世宗即位四十几年,尽情享乐,但是他又担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快活日子就过不下去。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长生不老的药方。

    公元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名医。当时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里的医生李时珍荐给太医院。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蕲音qí)人。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父亲李言闻对药草很有研究,李时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常常跟小伙伴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药草。日子一长,他能认得各种草木的名称,还能知道什么草能治什么病。他的医药知识渐渐丰富起来。

    但是,在那个日子里,做一个普通医生是被上层社会看不起的。李言闻自己是医生,却要李时珍读书应科举考试。李时珍在父亲督促下,在十四岁那年考中秀才,但是以后参加举人考试,三次都没有考中。别人都替他可惜,李时珍却并不因此失望。他的志愿是做个替百姓治病的好医生。

    打那时候起,李时珍就一心一意跟他父亲学医。正好在这一年,他的家乡发生一场大水灾,水退以后,又流行疫病,生病的都是没钱的穷百姓。李时珍家并不宽裕,但是父子俩都很同情穷人,穷人找他们看病,他们都悉心医治,不计报酬。老百姓认为他们医术高明,治病热心,都很感激他们。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术,读了许多古代的医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医书。汉朝人写过一本《神农本草经》,以后一千多年,不断出了许多新的医书。李时珍常常替当地的王公贵族看病,那些贵族家里藏书不少,李时珍就靠他行医看病的方便,向王公贵族家借图书看。这样一来,他的学问就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明了。

    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响,被他看好病的人,到处宣传李医生好。附近州县得病的人,也赶来请李时珍看病。

    有一次,楚王的儿子得了一种抽风的病。楚王府虽然也有医官,但是谁都没法治好。这孩子是楚王的命根子,楚王怎么不着急?有人告诉楚王,只有找李时珍,才能治好这种病。楚王赶快派人把李时珍请到王府。李时珍一看病人的脸色,再按了按脉,就知道孩子得的这种抽风病是肠胃病引起的。他开个调理肠胃的药方,叫人上药铺抓了药。楚王的儿子一吃药,病就全好了。

    楚王十分高兴,再三挽留李时珍在楚王府呆下来。没有多少日子,正碰上朝廷征求人才。楚王为了讨好明世宗,就把李时珍推荐到北京太医院去。

    太医院本来是国家最高的医疗机构。可是在那时候,明世宗对真正的医学并不重视,却迷信一批骗人的方士,在宫里做道场,炼金丹,想凭这些办法使自己长生不老。李时珍是一个正直的医生,看不惯那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他在太医院呆了一年,就辞职回家。

    李时珍辞去官职,回家的路上,顺便游历了许多名山胜地。他上山不是为了欣赏景色,而是为了采草药,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有一次,他到均州(今湖北均县)的武当山去,听说那里产一种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还童,人们把它称作“仙果”。宫廷的贵族都把它当作宝贝一样,要地方官吏年年进贡,并且禁止百姓采摘。李时珍可并不相信真有什么仙果。为了弄清真相,他冒着危险,攀登悬崖峭壁,采到了一颗榔梅,带回家乡。经过他详细研究,才知道那种果子只不过像一般梅子一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谈不上什么“仙果”。

    李时珍从长期的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科学的资料。他发现古代医书上的记载,有不少错误;再说,经过那么多年代,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他就决心编写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辞职回家以后,他花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收集了一万多个药方,为发展祖国的医药科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本草纲目》出版以后,一直流传到全世界,已经被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拉丁文等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医药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至于那个迷信炼丹、一心想长生不老的明世宗,不但没有能长生不老,却因为误服了有毒的“金丹”,丢了性命。明世宗死后,他的儿子朱载垕(音hòu)即位,就是明穆宗。

  • 《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文学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寓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言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这首诗除了语音简练,形象鲜明,还很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 兄弟情
  • 我不知道大哥为了给我采药吃了多少苦,只知道每次看到他来学校背我的时候脸上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还会一瘸一拐的走来。我曾多少次哭着对大哥说:“哥哥,我不治了。”大哥总是生气的对我说:“别说傻话,哥哥还指望你以后有出息呢。”

    一次,大哥不知道从那里打听到一个偏方,说是治我这种病特别管用,不过那种药材特别难采,只有离我们这里五十多里的深山里才有,而且常常生长在背阴处的悬崖之上。大哥马上问清楚那种药的特征,长相,然后把我托付给一个邻居,一个人只身去了那座深山。三天后,大哥回来了,高兴的举着刚刚采来的药材对我说:“弟弟,你看,哥哥把药采回来了,这下你的腿有治了。”说完,一瘸一拐的去熬药。哥哥转过身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腿紧紧的和裤腿贴到一起,等大哥把药熬好端着进房的时候,我一把拉住大哥:“哥哥,你把裤腿挽起来我看看。”大哥一个劲的后退,说:“这有啥看头。”我攥住大哥的手不撒,坚持让大哥把他的裤腿挽起来。大哥看看我,只好把裤腿挽了起来。在大哥的腿上有一个伤疤还在滴着血。我一下子哭了,把大哥递给我的药碗一推,对大哥说:“我不吃这些药了,我的腿也不治了。”大哥听我说完这些话,“啪”的给了我一巴掌。这一巴掌把我和大哥都打楞了。大哥的眼睛里流着泪呆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我也流着泪发着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哥才醒过来一般,过来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好弟弟,既然大哥答应了母亲要好好照顾你,大哥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只要你的腿好了,能够自己走了,哥哥就会轻松许多。那时,你好好读你的书,哥哥好好伺弄地里的庄稼,没有几年我们就会过上好日子的。”听了大哥的话,我趴到大哥的怀里痛哭起来,一边抽泣着一边对大哥说:“大哥,都是我不好,拖累了你。”大哥拍拍我的后背:“傻弟弟,你这是说得啥话?我们是亲生的哥俩不是。”说完,把药碗端过来拿到我的嘴边:“来,弟弟,听话,把药喝了。哥哥希望你的腿早些好起来。”我一仰头把药喝了进去。

    这个偏方还真的管用。我喝了一个多月,腿上便有了感觉。看到我的病有了起色,大哥好像比我还要高兴一,从此他经常跑出五十多里的去给我挖那种草药。一次,大哥又进了山,按照约定的时间他没有回来,又过了一天还没有回来,我央求那位每天背着我上学的邻居,喊上几个人去找我大哥。他们走了之后的第二天回来了,是把大哥背回来的。原来大哥为了给我采药,爬到一座悬崖上,一不留神,从悬崖上掉了下来,跌到一个大坑里,昏迷了二天。直到村民找了上去,才把大哥从悬崖中救出。

  • 《采药诗》
  • 爸爸上山采药,

    山里草药很稀少。

    细心可见好草药,

    草药治病真是好。

  • 《采药人》
  •     6月的神农架,神秘而幻奇.不仅是迷人的神农传说,大自然的奥秘所敞开的一角,就使人叹为观止他,石世贵,神农架的儿子,身背标本架,头戴安全帽,脚穿翻皮鞋,腿绑裹腿布,手提剪枝剪,采集中草药标本来了。抬头,莽林如海,悬浮着奇峰层峦,像一朵朵碧绿的宝石花,在云雾缥缈中闪光.近瞧,蜿挺的山岭,透迩腾浪,

        犹如出海蛟龙飞跃腾空。原本碧空如洗,眨眼,来,霎时,弥漫了盛不一/蔽乳白云雾涌林海不见了,巨龙隐形了,一切都无影无踪.忽而降,主宰了整个世界,凉风拂面,风撩衣角,大雨从天而神农架荡然无存,只剩一片空蒙!

        不一会儿,云散雨收,又是一个晴朗的天空。啊,野花斗妍,药草遍地。一支支饱慈粉红浓彩的狼毫,斜插在碧绿的草丛,那不就是“文王一支笔”?婷婷玉立,“夏顶一朵黄秋悬一顺红珠“,不就是“头顶一颗珠”吗?那遍地金黄,如同万颗星星的,就是名贵草药—神农香菊了。神农花黄“香菊”根茎叶果俱香,闻之,可以使人镇静、怡神。提炼的香精,贵比黄金,是医药、化工、日常生活的最佳香品。那无茎持撑,叶片又生小叶,花生于叶的“天南星”,花絮肉穗,佛焰苞长,形成椭圆,叶奇果异,实在珍稀。还有如同荡着秋千红衣少女的垂丝紫荆,在徽风下,翩翩起舞,煞是好看。

        这诗情画意,这仙人境界,对石世贵来说,虽然也撩着怡神的心弦。但,他毕竞不是诗人,不是画家。何况那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九死还阳草,小丛红景天,以及清香藤,忘优草……往往生长沟谷阴湿的地方。夏日的早晨,空气潮湿,水草珠闪;沟溪水边的蚂蝗,傅乘机而入,袭钻腿上,咬得千疮百孔,流血不止。更有那讨厌的竹虱子。专咬人下部的阴囊!过溪润,爬悬崖,背着东西,还要天上看。地下瞧,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天上看,一些珍稀药物,往往生在悬崖绝壁上,如石解,俗称金钗的,不仅身居绝壁,还要下临深潭。日月之光照射潭水,然后再反射到金钗身上,使它吸收日月之精华,因而才有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功能。在这样生态环境的药草不注意怎么能够发现?当然,更惊险的,不是搭绳梯,攀悬崖,而是同飞鼠、毒蛇搏斗,飞鼠以金钗为食,发现有人夺它的饭碗,怎肯罢休。便张开双埃凌空飞下,利爪抓人,蹼锯割绳。指头粗的尼龙绳割不了几下就要锯断。为了对付飞鼠,要头戴安全帽,绳套竹筒子,才会使飞鼠丧失战斗力.而飞鼠的粪便—五灵脂,又是毒蛇的佳肴美味.所以,毒蛇盘踞崖头,大张血口,发出嘶喊的怒声。采药人必须用挑带的木棒,将蛇打死或赶跑。方能来到金钗身旁。

        地下瞧,草丛里往往有毒蛇。俗话说“干柴棒。野鸡项(毒蛇名),晚上咬,晚上葬!’这是种很毒的蛇,如果不注意踏着它,它的报复是很凶狠的:所以采药人要带上雄黄酒,不仅喝酒防潮止乏,毒蛇闻味,也会逃之夭夭,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是防备野兽,一猪二熊三老虎,稍不留神,雌牙咧嘴,坑吭嚎叫的野猪,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只,就会出现在他面前。一天,石世贵只身上了神农顶,这儿渺无人烟,半小时后,浓雾扑地而来.他往山下走,穿行在竹海里,一时兴起,便对浓雾高喊了一声——哎——这一喊,可不得了啦,在附近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震得身边的地都动了.啊,豹子,他全身立时凉了,么办?冷静一想:‘我毕竟是人,人为万物之灵,老虎还有七分怕人呢!他抖擞精神,大吼起来。虽然,雾大没看清豹子,但豹子的退却声由近而远,慢慢消逝了!

        从1976年起,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风风雨雨,他在山林中出没。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进行植物考察日本岐阜大学及武汉大学教授前来考察:中美联合植物考察全省中草药考察;省中药研究所中药资源普查……他都参加。行程几万里,走遍了神农架的山山水水,林海竹溪,采集、搜罗中草药标本5万多份。在他们的标本室里,我看到有一尺多高巨大的千年何首乌,500多克重的猴头菌,十几斤重的大党参。他对神农架民间医药“七十二还阳”,进行了探索研究,整理出一套系统经验.“还阳”还者回”“阳者生”能快速解除疾病,使肌体康复,有起死回生之功能。他还对在湖北省认为没有的植物、书中没有记载的—太阳草,进行了考察论证:“要想头疼眩晕好,必须要用太阳草!”这对开拓我国中药资源,无疑是个贡献。

        石世贵,神农氏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