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镜,借太阳光看到了自己的斑斓,钻石借一抹星光折射出自己的闪亮。故而古人有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物之不同,人生便不同,史铁生借山水天地,他人充盈人生,我亦想,借助万物,行我人生,使之充盈。
我想借助外物和平和心境,行我人生,使我充盈。纵览古人之淡然心境莫不借助外物而生,有物之相之,便有了化解烦恼的方法,进而乐行人生,终享人生的惬意,看着陶公借东篱之菊。摆脱官场羁绊,获平和心境眄庭柯以怡颜,看那苏轼借清风明月挣破政治束缚,获平和心境,泛舟赤壁之上,看那太白借头顶圆轮挣脱名利枷锁,获平和心境。举杯邀明月,共饮。看那李叔同借青灯古佛,放下世事纷扰,获平和心态。看芳草碧连天。佛家有言,人生苦短,生命中定会遭遇坎坷,经受挫折,所以我也想借助外物获得平和心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观天上云卷云舒,行我人生,使之充盈。
我想借助外物明人生方向,行我人生,使之充盈。漫漫人生路,少不了质疑与嘲笑,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抉择呢?迷茫之时,我想借助外物为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正如岳飞母亲亲手刺下的精忠报国,为他指明方向,选择壮士饥餐胡虏肉,正如鲁迅东京留学的见闻,为他指明方向,选择弃医从文,以笔为枪,救民于水火。正如侯仁之弟弟侯硕之的话,为他指明方向,选择成为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奠基人,人生路上难免有黑暗,所以我想借助外物作为指路明灯告诉我前进的方向,行我人生,使之充盈。
我想借助外物得勇气,力量,行我人生,使之充盈。面对困境想退缩?面对挫折想逃跑?面对磨难,想放弃?不,我要借助外物得勇气力量,打破这些前行路上的荆棘,20世纪的中国,风雨飘摇,毛泽东借对父母的承诺学不成名誓不还得勇气力量,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周恩来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得勇气力量,走入黄埔军校,为国效力,更有大批共产党人面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借主义不变,革命到底得勇气力量。击垮了国民党。和平时代朗朗能借父母之希冀得勇气力量,笑对挫折,敲出出黑白键间的绝响,行我人生,使之充盈。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所以我想借助外物获平和心境。面对劳累,不叫苦,明人生方向,面对选择不迷茫,得勇气力量,面对挫折不退缩,借助外物,行我人生,使之充盈,显其纷呈。我心愿之,我心安之,吾心乐之!
唐诗色彩,充盈诗画精髓,巧夺天工骊韵。
——题记
那是一个文采耀目的浪漫时代,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的文学盛会;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太平盛世,时刻都在叙写着动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千古风流的如歌岁月,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迷人的情调。阅读大唐,领略到盛世色彩。
大唐的沙场是金色的,带着激昂的斗志。一片金色的世界里,黄沙漫天飞舞,战士一列列整齐地站在固若金汤的边防,身着黄金甲,手执寒铁戈,这是雄狮,这是金戈铁马,这是王昌龄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是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光彩夺目啊!
大唐的江水是火红的,迸发着希望的光芒。像火焰,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美好向往,让天地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像光芒,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让这个伟大的时代熠熠生辉。她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迷人之景,令人心旌摇荡。
大唐的友谊是绿色的,诉说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一桌菜,一壶酒,一匹骏马,一枝柳,是离人送别是的场景,无论是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还是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绿意盎然,深深离别,低吟浅唱,友谊常青。
大唐的月色是洁白的,承担着浓浓的乡愁。无数人望月叹息,只为了心中那片永远圣洁的净土——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异乡的戎鼓和孤雁中观赏秋夜月露,倍增思乡忆弟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写出了夜深人静时刻,一个游子心中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大唐诗中的色彩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只要我们慢慢品读,细细寻找,她就能带来那跨越时空的触动,拨动心中的那根弦,被这色彩所触动,一定收获知识,净化心灵。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品味古诗,来弘扬传统和古老的文化,让古诗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
指导老师 屈婧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妈妈,每天吃饭时我总忘不了你的小米粥。
每天做饭,你总是惦记着我,无论哪一天,您只要在家,就一定会因为我一吃饭就口渴,为我多做可口的小米粥。
那天,我走进厨房,准备去厨房向您要手机完成朱老师的配音任务,走入门,无意间我看到了你忙碌的背影。您弯下身,一会儿炒菜,一会儿又查看米粥是否熬好,忙的不亦乐乎。我从来没想到过,做饭是这样麻烦的一件事,看到您手忙脚乱的一样子,我呆住了。
您看到了我,好像十分生气:“你不好好学习来这里干什么,饭还没熟呢,快写作业去!” 我呆了一下,半晌才反应过来,立刻说:“我......配音......”
当天,我又一如既往喝到了小米粥,可那天,我却觉得那天的小米粥比什么都香,都甜......
这世界需要你,极致燃烧的血性。
似乎这个世界,充盈着人情冷漠;似乎这个时代,遍布着麻木不仁;似乎这个社会,尽是些退缩怯懦。此情此景,眸中深处的那熊熊火焰,是否该愈燃愈烈了呢?
纵观中国近代史,屈辱比比皆是,泱泱大国却甘于承受如此多的欺凌,不禁觉得悲哀又可笑,愚昧无知又自私自利只会将我们的血性消耗殆尽。
敦煌,中国文化的宝库,敦煌石窟的奇伟绚丽足以灼伤任何一国的眼,然最终剩下的却是后人无尽的遗憾和悔恨。在外国的文化思想日益成熟的时候,我们却派遣了一个愚蠢的道士掌管着这些稀世的珍宝。于是绚丽的色彩被涂抹成白墙,体态婀娜的塑雕被碾作成无尽的碎片,精细的线条断裂成一块块砖砾,更甚者,面对外国人不远万里的寻宝,我们却以最无知最庸俗的方式敞开了大门,卑躬屈膝用蝇头小利换来了几车的珍宝轻易流失。大漠的晚霞是否凄艳如血,那是一个民族的伤口被狠狠撕裂啊!
看到这些感到自己内心血液的汹涌,多么希望在夕阳剪影之下,在炽热黄沙之上,能伫着一个人,手握宝剑,以绝伦的力量守护着中国的文化!我们不需要那些懦弱无知目光短浅的官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个充满血性的爱国之士啊!
同样,鲁迅笔下的那群麻木的留学生,也深深在叩击着我的心。面对架在同胞头上的大刀却依然面色无变的继续沉默下去,这样的行为远无法担负中国人这个称号!我想他们的眸中已失去鲜亮,因为他们身上的血性已不复存在,国仇家恨是最不容宽恕的罪过,倘若面对如此的欺凌还能无动于衷,只能说中国的未来承受不起他们的摆布,也决然不可能靠他们崛起。幸好我看到了鲁迅这样的人的声声控诉,幸好我看到了那么多爱国人士的铮铮傲骨,幸好血性的火焰依然在燃烧着。
巴尔扎克曾说过:“我要粉碎一切障碍!”这种紧扼命运咽喉的呐喊,喊出了他的血性。“狭路相逢勇者胜,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李云龙的呐喊同样振奋人心,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血性。
李云龙,八路军独立团团长,不大的职位,却足以让日军闻之色变。记忆深刻的那场战役,他率领的军队被几倍于己的敌军包围,明已接到撤退的命令,可身为军人的直觉和血性告诉他,正面迎敌犹可获胜,于是孤注一掷,于是万丈豪情倾泻而出,结局,完胜。就是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激励出了士兵如狼似虎的战斗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铮铮男儿面前一切的苦难都能够被征服!
因为血性,我们可以激发出无穷的力量,任何的时代我们都需要靠血性来维系这一身的傲骨,都需要用血性来维护我们所守护的这些东西。倘若失去血性,世界也会失去色彩。
和平温和的中庸之道的确能保一时平安,然面对他人明目张胆的欺凌,我们是否也是时候亮出自己的宝剑了呢?
不愿红艳的血性之花逐渐凋零。
这个世界需要你,极致燃烧的血性!
刚下了场暴雨,空气中充盈着尘土的气息。清新,自然。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明靓丽,隐隐现出绚丽斑斓的色彩。
他开车前往远离市区的一间咖啡屋。心里充斥着忐忑、期待。紧握方向盘的骨节分明的双手,不细看,不会发现他在微微颤抖。
眼前这间咖啡屋,小巧、别致。他望着招牌上那一个隽逸的木刻字“霁”久久迈不出步伐。
最后他还是踏入了“霁”的门槛。尽管他极力掩饰内心的激动,但眼神依然透露着一丝丝期待。
店主瞧见有人进门,忙放下手中的相册。
“请问您需要点什么?”伴随着清脆的声音回荡在他耳畔,他的双眼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
“两年中喝过不少咖啡,却再也没有你的味道。”他接过她递来的咖啡,轻抿了一口。
她笑而不语,而是拉开椅子坐在他的对面。她面前的,是半杯橙汁。
“你还是这样,玻璃杯里,永远只有半杯橙汁。”他停顿半响,刻意轻咳一声,环顾四周,“咳……你的店……安静、古朴,夏日的酷热也凉了一半。嗯……这家店只有你一个人吗?”
“嗯,今天客人不多。你……”她犹疑了一下,盯着在玻璃杯上划来划去的左手食指,终是没把话给说下去。
然而他却了然于胸,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思维逻辑严谨,推理能力也不差。况且他曾是她的男朋友……从今以后也会是。
昔年情侣再相逢,面对面坐着,心中却躺着不一样的心事。
两年前,陈研依然坚持一项实验研究,他知道这项研究也许不会有什么结果,但就算穷尽一生也不会放弃。
一个人的一生,有份用心的坚持与追求,会比碌碌无为更为珍贵,等白头回首时,也不会留有遗憾。
“我来,是想跟你道个歉,原谅我当初对你的忽视……”
陈研端起已凉了一半的咖啡,又轻抿了一口,低垂眼眸,整个杯子掩住他小半张脸。这次他没有将白瓷杯放回桌上,而是直接托于手上,等待着赵霁的声音响起。
赵霁的离开不是偶然,她爱他,可他似乎爱他的研究。他将一天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室。不管她如何质问如何抱怨,他都只有一个回答:我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可她要的只是平淡安定的生活。
她觉得,她等不到他所说的未来。
“我从小生活条件就不够优越,但我并不需要物质条件高人一等,平平淡淡才是真。”说着,赵霁起身走向一旁的桌子,拿起一本厚厚的相册,摊放在陈研面前,上面是一张张孩子和老人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看,这些孩子孤苦无依,这些老人,为了不麻烦子女,住在敬老院过完余生,我每周都会去看他们,尽我们所能的带给他们欢笑,尽管相处时间短暂,但带给我的快乐和安慰却是长久的。我希望他们能生活得尽量好。我也无比珍惜当下的生活,就像你说你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坚持科学研究,我也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关怀他们。”
赵霁用她清澈的眼神望着陈研,伸出食指比出让陈研先不要开口的手势。
“我一直相信雨过天晴的豁然开朗。这两年,我想了很多。我想过好现在的生活,和你一起。因为……我相信你对生活的认真。”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陈研脑海中一直回放着这四个字“和你一起”。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澜,将赵霁拥入怀中,结果手中的咖啡从瓷杯中溢出,洒了两人一身。
当他们携手走出咖啡屋,空中清晰地架着一座桥,七色的。
两个人一起生活,需要慢慢磨合。在宽容和理解中追寻宁静的栖所。
陈研和赵霁,他坚持科研精神,她拥有人文情怀。他们在一起,相扶相持,一定能在莫测的生活中相濡以沫走到白头。
我,已经上六年级了,从小,书便是我的良师益友。书香,充盈着我的天空,伴随着我成长。一年又一年,有些书的页角已经微微泛黄,而我,也渐渐长大。
夜深人静,独自坐在窗下,手捧着一本名著,感受着微风抚摸过我的脸,整个人都沐浴在书香中。身体变得飘忽,我的心走进了书的世界……
烛光摇曳,一名女子静坐在桌前,泪水与烛火相映,恍惚中,已写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千古名句。李清照呀,你何时才可以不愁?
画面开始模糊,眼前又变成了另一番景象:无数花瓣在空中打着转儿,不一会儿便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别有一番景致。一名女子手拿扫帚轻轻地扫着落下的花瓣,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泪,就沿着脸颊缓缓地流了出来,嘴里轻声吟诵《葬花词》:“花谢花开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
画面流转,似乎看见一个吉卜赛女孩在广场上舞蹈;似乎又看见一个年迈的老人领着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在雪地中艰难地行走……
自小,妈妈便教我背唐诗,给我讲故事,指引我走进李白、杜甫,牵领我进入安徒生的内心世界。是妈妈带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烟波浩渺,朝阳落日;在雨雾迷蒙中,听古筝轻叹;在红灯酒绿中,陪三毛流浪……
那剑桥大学的康桥河畔,是否还有一位诗人在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漫无边际的黑暗中,是否还有一位坚强女人在描绘着她心中的世界……
不要只局限于你的课本,要想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一定要多读书,要让书香,充盈着我们的天空。
桥一直充盈着幻想,也许这一直是我的认同。直到我在无意中在那我一直有的崇拜的网上留览了那令人后悔的“桥的博课”,我心中的梦才被推翻。
无意中失去的的确是可抱憾一时,望望那久经风霜的我以往的崇拜者,有点兴奋,我终于告别了以前的“它”。 往日的风雨,往日的樱花依然那样的婀娜,靠在那映有幽幽之青的桥栏上,无意中触动了尘封的“历史”,无法不去回忆它。气象万千,的确可以谅解几分,但这速来的乌云却无比是几滴趋化剂,随迎而出的历史无疑又是那无形中的摧食者。望望那远出的青山,有几分满足,“一花放过一花陶”,也许正如此了。溪水稀稀之际无意中望见了那久别的樱花草,弯下腰,无形中触碰了她那婀娜的嫩叶,由几分飘飘然。
抬头望见那早以失去了光泽的红衫,回忆他也许是打趣之是吧,每每遇见“喜事”。我几乎都是拎着我那久藏的“红色悻然”在那上望着他在早以陌生的纸上随笔涂着,后不时是抱着自己的“佳作”,心里不意声声作乐。
来了的,不惊有几分陌生。夕落之际,该来的以无意已尽。拍落身上的尘埃,又该告别了。
窗外,大雨倾盆。屋内,昏暗的灯光下,充盈着压抑。我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个风雨之夜,负载着无数悔恨和悲伤,我觉得一阵心颤……
“这枝笔真漂亮!”听着同学们啧啧地赞叹,我几乎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这是我11岁生日时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一枝精致可爱的自动铅笔。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我觉得用它写出的字也比往日工整多了。
放学后,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姐姐好!”小弟弟还是那么有礼貌。他是我家的亲戚,说是到沈阳来玩儿,可不知为何姑姑却总是愁眉不展。只有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弟弟总是无优无虑。“姐姐,借我用一下你的桌子好吗?”“行!”我爽快地答应了。
“姐姐,我用完了,谢谢你!”他笑盈盈地跑过来。我答应着回到屋里。咦,那枝笔不见了!我心中顿生疑惑—到底忘在哪儿了?是他拿走了?不,不会的,那……
以后的几天我十分留意小弟弟的举动,愈来愈觉得他行踪可疑。对,一定是他!正在这时,小弟弟手握着一枝笔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我一看,顿时火了,但我强压怒火“和气”地问道:“你是不是拿了我的笔,快还给我。”小弟弟满脸疑惑,睁着大眼睛惊异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我更是怒不可遏:“你还不承认?好借好还,你怎么不打招呼就把笔拿走了,为什么还否给我?”他一脸无辜的样子,看着凶巴巴的我,突然咧嘴哭了。他跑出了房间,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眼睛红红的。他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他一把将笔塞到我手里转身又跑了。
以后的几天,我再也没见他笑过。
“活该!谁叫你……”我心里想。
不久,小弟弟要走了。临行前他跑到我面前说:“姐姐,我……其实……”他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止住了。头也不回真的走了。此时天忽然下起了雨,我目送着他们缓缓离去。“于涵,你知道吗?”爸爸突然严肃起来,“他们其实是来给小弟弟看病的。”我愕然了……
回到家里我望着窗外的大雨,回想着爸爸的话,心里不是个滋味儿。突然,我无意中踩到了一个硬物,拾起来一看—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是那枝笔?!一时间两枝一模一样的笔出现在我眼前。这时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顿时大雨而下。天啊!难道这是上帝的眼泪?一种预感像电流般击穿了我混沌的心境—我,我错怪了他!
这是个盛夏的夜晚,我却感受到了深秋的萧瑟,再看看用那枝笔写出的字—蓦地,变得陌生了,不,变得认不出来了。
不久姑姑来信了,说小弟弟的手术很成功。小弟弟还特意写了一段祝福的话给我们全家。“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说,“将来一定有出息。”爸爸道。而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哭了。无声地、忏悔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