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收的是练习性作文。 练习性作文又称“供料作文”,一般是教师提供部分素材或线索,让学生浓缩、扩展、改换形式、重新组合,或者用想象去发展、去延伸、练习性作文,对于写作的内容提示较多,可以引导写作者着重注意“怎样写”的问题,难度比命题作文要小。 常见的练习性作文的形式有:缩写、续写、改写、看图作文、观察日记和仿写等等。
由于小学课文比较短,缩写起来难度不大,因为仿写贯串在小学作文全部过程中,本册大部分作文都足仿写的,所以这两类就不列入了。 续写《滥竿充数》,顺粉前面的线索,把故事发展下去,写出南郭顺应形势发展性格起了变化,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三篇改写练习,有改变体裁的—《送别》,有改变人称的—《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有改变角度的—《西蒙之死》。
改写的要求是根据生活和工作中的需要提出的,改写时,要好好体会改写的要求。 两篇看画作文,一是观察静止的画面,一是观察活动的画面—一组电影镜头。前者要好好体会画意,把画弄懂,联成一个故事;后者要从记忆中再现,注意选材和详略安排。 最后两篇观察日记,是观察动景的,把什么时间起了什么变化,写得很清楚。还穿插了一点自己的心情、人们的反映,很有情趣。
本组所选的文章大都是写人的,基术上是写一个人的。有的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尽管选取的事件多少不一,但从写作而言,都有些共同的东西。 文章所写的人物都是作者自己熟悉的,如爸爸、妈妈、阿姨、同学、邻居家的孩子和童年一的伙伴,等等。这些人和自己关系密切,比较熟悉,因而都写得较生动。 不少作者都懂得写人不能面面俱到,要善于选择角度,就象照相要选最能表现人物心灵和神采的那个侧面一样。
很多作者是从“我,的角度去写,从“我”和人物的关系中去写人,挖掘得比较深。用第三人称来写的,只有一篇《小方和他的伙伴们》。 不少作者在选准角度后,还能注意到围绕中心进行选村。如《一杯牛奶》只写了慈母的爱,《她的心灵美》着重写了母亲怎样对待顾客和同事。 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这样人才能从事件中凸现出来。作者都能注意把概括的写和具体的写结合起来。
写人的一般手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都用得比较好,有些作者还用了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写人就要把人写活。人是有感情的,写出人物的感情,人物就会活起来了。《我的伙伴》是写得非常感人的。读完以后,顾政星那本天真、憨厚、勇敢的形象,会一直盘旋在你的脑海中。作者没有丢美化他,甚至还写了他形体上某些缺陷,但仍然使人感到很美。 最后一篇读后感,是议论性质的,本应另立一组。由于仅此一篇,作者是用夫叙夹议方式来写的,人物写得也细,就附在这里了。
本组所收的是状物和写景的文章。 伏物是记叙文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描摹的对象主要有三种:动物、植物和无生物(如建筑物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状物。 状物需要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以便抓住它的特点,捕捉形象。有时还可以结合着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景物表现得格外动人。
你看,《夕阳西下》里有这么一段写景文字: “我登上了五层楼顶,极目眺望,看到夕阳已经悉 挂在半空里了,就象金盘一般。它照在人的脸上,人的 脸上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光 跃金,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绿 树上,绿树就好象搽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 “仿佛”、“似乎”、“好象”三个比喻句,描写极为生动。还有,《我爱藕》的小作者是抓住了藕的形状(“象一节一节的气球”)、颜色(“洁白无瑕”)、味道(“很鲜美”、“清凉又甜”)来摹形状物的。
《我爱水仙花》分别写水仙花的根(“一根根象空心管似的白须,真象老爷爷的一簇胡须”)、茎(“刚栽下的时候象白色大蒜头”)、叶(“尖尖的。象一把把利剑”),观察细致,描幕逼真。另一位小作者写可爱的小鸡,说它走起路来“好象一个绒球在地上滚动”,真的是把小鸡写活了。 抓住特点摹形抉物,更多的情况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直接描摹,以唤起人们的感觉经验。如写声音,写色彩,或者是渲染出某种特定的环境气氛,或者是从感觉中引起联想,给人以具体的感受。这方面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了,因为你读完下面一组作文,自然会得到比较深刻的印象。
本组文章,除个别篇什外,绝大部分描写了父亲或母亲对自己儿女的关怀和挚爱,以及儿女对自己父母的深厚情感。
因此,你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发现它们具有一种相同的音符,具有共同的韵律,那就是每一篇都闪耀着、字里行间都跳跃着动人心扉的激情和深情,它可以把你带入一种父母儿女无限亲情的深深体脸之中,引起你的无穷回味,引发你的情不自禁的共鸣。
这就是说,这些文章具有鲜明的主旨,具有感人的力量。除了主旨鲜明、激情荡漾这些共同点外,这些文章在写法上往往各具特色。如霍茂林的《母亲的味道》,用现实手法直接描叙母亲的勤劳、顽强、叶家庭的无私奉故。
在抒写村母亲挚爱的文章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徐的《母亲节的礼物》。这篇文章构忍新奇,没有正面、直接描写母亲品行和儿子情思,而是通过母亲节儿子为母亲买礼物这一故事性构爱。买礼物的过程写得细腻、遥真、富有趣味。结尾自然,入情入理,且拓宽了主题。
如张春宇的《深深父爱》,文笔流畅,排比句式语势跌宕,抒发出对父亲的强烈热爱之情;陈志宏的《黄土地上的父竿》,从广阔的角度描写父辈们的勤劳与创业的艰辛,笔调凝重,语言形象,如“任凭汗水喷涌如泉,任凭腆板育曲似镶”,形象的比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我们在欣赏这组文章的成就的同时,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有些文章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母亲的味道》语言一般化,内容缺乏独特的事例。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总的来说是瑕不掩瑜,优点占主导地位。
本组文章表现了小作者们的善于思索。其中有些文章富于独到见解,表现出了思想闪光的特点。
骆晶磊的《正直是做人的根本》,以无可辫驳的事例为论据,论证了做人应当正直这个论题。文章以正反片比的方法,在表彰一个顶住金钱诱惑、维护正直人格的女学生的同时.扦击了一些企业和影星、歌星、球星为了金钱而蒙编群众的丑行,使文章时读者起到了振卑发猜的作用。文章以评论性的语言开头,简洁了当地切入正题,然后边介绍事例边做出精确评判,语言极精练,退样性极强,整个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具有发人深思的作用。
冯歌斐的《“出淤泥而不染”之我见》,以辫证的观点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论述得比较全面、准确,避免了片面化和绝对化,这种辫证地看待事物的方法,应当肯定。文章在写法上层层深入地分析,逻样性相当 强,语言细腻、生动,善用排比句式,读起来语势磅礴,有一泻千里之感。
序鲜缚的《人与墙》、张莉的《1+1=?》,也是观点与论述方法都较新颖的文章,《人与堵》论证了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提出人在墙面前应该占主导地位而不应消极被动。用以比喻人应该突破陈旧观念和不合理规章制度的束缚,解放思想。在写作方法上,文章运用人与墙对话的形式,把墙拟人化,这样写比较生动有趣引人,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另一写法特点是运用比喻手法,读后能给人留下回味。《1+1=?》命题故布疑云,给读者以悬念。尔后用一连串等式的形式,提出了许多观点和信念。丈章将自己的一连串等式与爸爸的一连串等式作对比,指出了两代观念上的分歧。文章的这种写法,语言简洁,内容蕴含量大,可在较短的篇幅里论述较多的问题,读起来有一定的新颖性。
立意较新颖、见解较独到的文章,还有赵红的《请亮出你的缺点》以及别的一些篇章。读了这些文幸,我们或者会有所触动,或者能引起思索,总的来说不无教益。
也有的一些文章,在存在优点的同时,亦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立意欠新欠深,读了不能给人留下深深回味;有的论述不够十分条理,逞拜性差;有的语言不够精练生动,甚至有含混不清的地方。尽管瑕不掩喻,但也有待于提高。
本组里的好几篇文章都是介绍事物的奇妙特性:奇妙的回音、奇妙的石头、黄山奇松…这些短文的作者通过讲述某一事物的种种现象来表现出它的特性,生动地突出一个“奇”字,使人激起兴趣,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黄山奇松》一文,一开头,便生动地展现了黄山那“林深夜来早,峰高月来迟”的“奇景”。接着,由一幅画引出了黄山的“奇松”,并重点描述一了探海松、凤凰松、黑虎松和接引松的奇特形态。继而,通过讲述黄山松长大和奇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它有一种无坚不摧的钻劲,它是世界上一种十分奇特的水风钻”,来说明黄山是一座“无松不石,无石不松”的“奇山”。最后,点明了黄山松的特性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假如我们每个人的大脑神经也像黄山松的根那样,深深地钻进知识的宝库里,那么,我们的知识之树一定也会根深叶茂,果实累累!”
由表及里,由事物的表面现象来揭示事物的内在特性,从中介绍某些科学知识,说明某个做人处事的道理,这是写作科普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议你学习这一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向人们介绍一种你所了解的事物的特性。
例如,以《奇异的玻璃》为题,讲讲近年来生产出的各种新型玻璃(防盗玻璃、消声玻璃、吸热玻璃等)的形状、颜色、用途和性能。
又如,以《神奇的芦荟》为题,讲讲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芦荟研究的成果、芦荟的外形、性能和对人体保健与治疗疾病的神奇作用。
本组有5篇短文,都是反映现代新科技的科普童话。其中,有些是已经研究成功的,有些是正在研究的.有些还是假想。学习这5篇短文,会使我们大开眼界,活跃想象,提高学习科学和追求创新的兴趣《魔鞋》讲了一双具有奇异功能的新式鞋的作用和设计原理;《牧羊琅》讲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训练和控制野狼来管理牲畜的奇迹;《绿姑娘》讲了一位植物学家是怎样揭开女儿变成“绿姑娘”的奥秘的;《施冰山的孩子》讲了几个聪明善良的孩子将南极的冰山施到非洲干早灾区的感人故事;《基因美容师与蛇王太子》讲了如何运用“基因技术”将基因移植给老鼠而使.‘鼠太子”成了鼠类的克星。
学习本组短文,要先讨一些现代高科技中的新创造、新技术进行正确的理解,充分认识这些高科技出现的重大意义,向科学家们学习,奋力攀登现代科技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