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的议论文(精选10篇)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的,即议论文的“三要素”。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用语的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1
果不其然,像春笋一样,一些网络新词儿终于从众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嘴里蹦出来了。
呵呵——近些年,我迫于与时俱进的时代召唤,有些不情愿,怯怯然又欣欣然地从现实的死海中登上网络,那叫一个新鲜,一个激动。没想到无论到哪儿都能听取“呵呵”一片,这是什么叫声?当时自然摸不着头脑,没多久,听多了看多了,也便会意出了那表示的是笑。我更纳闷了,哪有这么笑的,听着疹人。到后来耳濡目染,慢慢懂得了这短短一声“呵呵”里面的别有深意,意思丰富着呢。
滴——相当于“的”,一般用在句尾,说起来娇贵十足又有点儿居高临下真理在握的架势。但我觉得刚听那阵还好,说的人多了也就乏味了。女生说“滴”还让人觉得过得去,至于男生,也“滴”“滴”“滴”的,听着发腻,似乎没吃饱,可怜得像要饭的似的。
晕——多数时候单说这一个字儿,听起来真是让人顿生怜惜。但如今,有时加个前缀,“我晕”,有时在后面加个字进一步加强效果,“晕死”“晕倒”等。自然说不出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但是总能意会出那么点儿意思。在现实生活里,也早已“晕”成一片。身边晕乎着的人不在少数,就连自己有时也会不禁溜出个“晕死”,以表示什么什么的。
汗——当初也不明白,怎么大家正说着话老蹦出个“汗”呢?虽然不懂,但还是不失其乐地跟着“汗”。当有人问及意思,便用“连个‘汗’你也不知道,真‘汗’“掩饰自己对“汗”并不知意,更指明了对方的不“潮”。“汗”多了也就看清了,那表示人家急得或干脆被你吓出一身冷汗啦!其实哪至于呢,不就是随便聊聊吗?可人家不管,总之非要显示自己“汗”。久而久之,遇到什么尴尬的场合,我的口中也会不自觉地蹦出几个“汗”来。
偶——刚上网那会儿,听着你“偶”来我“偶”去,着实有些恼人。后来在电视上听到有台湾老百姓也说“偶”,猜想可能是原住居民的土话吧。可现在土话怎么也越传越邪乎,成了潮流酸语了呢?现在有不少同学,话说得好好的,便在语句中有意无意地夹杂些土话,以显示自己语言的幽默。说土洋结合的普通话竟成为一种新潮了。有一次和一小学同学聊天,没说几句就开始偶偶偶了,我听不下去,说:“你别偶!”人家当即理直气壮地回了句:“偶偏要偶!”当时,我怎一个“汗”字了得!
这年头的流行新词儿真让人“汗”啊!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2
如今,网络成为了大家的交流方式,网络用语也成为了上网人的专用语言。
我也十分喜欢网络语言,就连我Q名也是网络最流行的火星文,每回和同学“老C”对抗网游“DOTA”时都少不了用网络语言滴(的)对话,可惜哦,老C他每回都被我“坑”(打)死!
每天挂QQ,聊天“神马”“坑爹”一次,是不可少滴!可有几次在QQ群上聊天用网络语,被老师看成了外星语,以致被老师骂,也被其他同学家长当成外星人。
可网络用语,对那些考试作弊的人就有了大用了。
例如考试作弊用网络语,老师看不懂,当然就会放你一马啦,你也可以得逞。
可你碰上麻辣教师你可就插翅难逃了,因为这类老师,可是精通网络语滴,哪传纸条简直就是自杀。
伙计,网络用语是一把双刃刀,有好处,可也有坏处。你是想学好语文呢,还是学时髦的网络语?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3
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词句很有趣,但是带给我们的可是厉害兼备啊!
我三年级时,班里流行说网络用语,因此我们的语文成绩是一塌糊涂啊。就比如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和改写句子这两题来说吧。第一个词的拼音拼的是什么可我们大部分人都写成了神马,吧怎么写成了肿么……唉,这可恶的网络用语。
上课时,网络用语还停在嘴巴里。老师一上课,网络用语便又流行开了,老师问我们:“你们知不知道没有一切困难能难倒我们这个句子给它换个说法是什么?”我们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道:“神马都是浮云!”老师愣了一会,生气的说道:“你们都给我抄五篇课文,觉得自己考得还不够差是不是?还敢用网络用语来说话,想争取下次都抱个鸭蛋回去么?”我们的脸红了起来,都纷纷低下了头。
放学了,回到家后,弟弟心情十分难过,我赶紧走过去问:“弟弟你肿么了?”弟弟望了望我,心情仿佛像渐渐回升了一般。过了一会儿,他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好奇地问:“老弟,你肿么了?肿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呢?”老弟笑的更开心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你讲的网络用语实在是太好笑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虾米?”原来是网络用语让弟弟开心起来啊。但是转念一想网络用语还是少用为好啊,不然我们的国宝——汉语就要糟蹋在我们的手上了啊。
网络用语利病兼具,带给我们幽默,平时有些网络用语也很好,比如——886。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4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
此次禁令针对的不只是“人艰不拆”等缺乏文化内涵的网络语言,还包括随意篡改、乱用成语等现象,例如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尽管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此举在赢得公众普遍称赞的同时,也招致一些非议。有人认为网络文化可以自我净化,无须刻意去遏制一些自然形成的东西,更有甚者称这一规定是对网络文化的扼杀。
不可否认,网络语言以其轻松活泼的风格得到许多网民,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肩负着标准使用汉语的使命,传统媒体虽然在语言风格上可以多接些“地气”,但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跟风追捧一些缺少文化内涵,甚至是十分粗俗的网络用语,更何况这些用语在网络上也存在着很大争议。
对一些晦涩生硬的网络用语说“不”,并不意味着对网络文化的否定与扼杀。网络文化应当成为多元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非文化价值的破坏者,不应干扰和误导人们对文化常识的认知。因此,网络文化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剔除糟粕。
实际上,近年来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不仅热衷于使用网络词汇,还挖空心思篡改和曲解传统成语,生硬地造出“晋善晋美”“咳不容缓”和“骑乐无穷”等诸多奇怪的用语。这些另类用语看似有创意,实则是为了出奇、夺人眼球,以便提高节目的收视率。长此以往,汉语的正确使用会遭受威胁,会给公众、特别是对于处在语言知识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造成误导。
除规范性考虑外,还应看到,语言文字也是民族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传播文化、弘扬文化的前提,就是对文化心怀敬意,严谨优雅地使用语言文字,而生造词句、追风恶搞是对汉语使用习惯及其标准的破坏,是对汉语审美的破坏。因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广播电视节目语言文字的用法和含义,是完全必要的。期待在文化传播界人士的倡导和带动下,把这些外在规则变为内在自律,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规范使用汉语语言,进而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起到辐射和提升效应。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5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被人们所熟知,有的是自创的、也有的是谐音,而许多常见的“网络用语”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杯具等频繁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不得不说网络的强大。网络用语大量出现在小学生作文中,许多老师担心学生常用网络用语写作文,而把最原始、通用的写作语言忘了。我觉得:老师有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写文章又不是写网络小说,没必要把网络用语写入作文,除非某个学生写网络小说。
我个人认为如今的作文引入网络用语并非不可取,适当的融入一些网络用语,会使全文富有现代感。记得以前读书时写作文,都用一些老师平常教的或课外书看来的词语,经过一些朗读、手写后用在作文里,根本没有同学写什么“给力”、“杯具”等谐音词语,再说了那时也没出现这些词。虽说运用网络用语会使整篇作文产生现代感,但是这没什么意义,说不定过多的网络用语出现在作文里,效果适得其反。现在的学生很聪明、接受能力强,同时也对外界新生事物保持好奇心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会上网了,这不免就会看到这些网络用语,看多了就自然而然的写进作文,使得全文从头到尾没有几个常用语句,基本上全是网络用语。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每个学生的作文里都是数不胜数的网络用语,那老师看了会作何感想?如果我是改作文的老师,作文40分我给这学生25分,因为这学生全文没几个常用词语,自然打分就低了。学生将网络用语运用在作文里,用一点可以,若没看几行就看到网络用语,那这就不叫作文乐,而是叫网络小说,干脆去直接写网络小说吧!网络用语的产生,实际上只是用来消遣的一种产物,并非看后用在作文里,若把网络用语全塞到作文里,就不好了。一味的运用网络用语在作文中,会逐步使学生的词汇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是词语的词语,最终使整篇作文走向“烂”的边缘。
如果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写网络用语化的作文,那他(她)或许会在所有的作文里运用网络用语,包括书信,这是绝对的,因为这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写作文就用网络用语。所以说现在的中小学生写作文,我认为应该少用网络用语,多用常规用语、少用网络词汇,多用语文课或课外书所学的用语,这样才能使全文清楚、规范。不至于让许多老师看不懂。
希望以后在学生的作文里,尽可能少的出现网络用语,许多学生知道这是网络用语、也知道什么意思,但对于像小学生而言,用在他们这年龄段的作文里不合适。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多的应该是用一些充满童趣的语句,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写作特点、也和年龄相符,用过多网络用语反而觉得老气横秋。什么年龄都有它独特的语言、词汇,如果你放弃了你这年龄段应运用的词汇和语句,去用与年龄不符的词汇和句子,一则别扭、二则毫无生气,那整个作文虽然看似成熟,实则了无生趣。
网络用语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为好,否则用不好会弄巧成拙。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6
关于网络语言写进作文,青少年学生、家长、老师各有说法,意见不一。时髦、有趣、新鲜、个性,一些青少年觉得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同龄人交流与沟通,以标示青少年这个群体特殊性,这也使得网络用语在学生群体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可以不受束缚,张扬个性,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许多初中生、高中生对于网络语言乐此不疲,“起初是带着好玩有趣的心理,说着说着就成了一种习惯,不自然地就会应用在平常的作文里,觉得这样写起来方便”。也有些同学表示中肯的看法。
他们觉得,语言的使用本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但网络语言的使用还要看环境,看场合,不要把网络语言写进作文中。很多老师反映,在日常教学中已发现这种用语网络化的倾向,特别是在学生们平时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例如“orz”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网络符号在青少年中的使用和流行,固然反映了年轻人思维的开阔和活跃,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但是如果任由这种随意的、不规范的语言使用蔓延,势必会制约青少年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
同时,习惯成自然,这种不规范用语也会迁移到学生的作文当中,造成行文不畅。这对于正处在语言文字打基础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就难以避免这种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带来交流障碍。
更让人担心的是,年轻一代如果沉溺在自己构建的话语环境里,满脑子“Q言Q语”,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以规范汉语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长此发展下去,这些年轻人就会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隔离一代”。这种隔离和割裂,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还会涉及到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一些家长表示,如果孩子和同学打电话时用一些稀奇古怪的语言,家长一般不会去干涉。但是,孩子要是把这些网络词汇用到作文里去就有些不像话了。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张口一句闭口一句,“偶”、“稀饭”、“虾米”的,如果养成不标准的语言习惯,沟通困难不说,还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一些家长说,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们远离网络。可孩子们觉得,网络上的资源很丰富,要是不利用网络就会失去很多的知识,这也让很多家长感到左右为难,既不愿自家孩子落在时代的后头,更不想孩子深受其害,甚是无奈。
虽然学生在运用网络用语时会用引号特别标明,但这都属于不规范用语。如果只因说起来简单,用起来方便,作文里硬是塞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这就忽视了用语的规范性,更给他人阅读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在享受网络用语带给我们新奇、喜悦和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分场合,重视汉语的规范性。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7
由于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不管你是老人、中年人、青年人还是儿童,都一个接着一个走进了网络语言的大门。网络用语这一概念词展露在当今社会,第一时间席卷到了我们这些青少年的口中。比如我们所说的“蓝瘦、“香菇”、“神马”、“河蟹”、“杯具”、“稀饭”等等网络用语,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炸”开了,几乎每个人都略懂一些。因为这类的网络用语,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贴切、更加亲近。
一个周末,我见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我便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打篮球。比赛开始了,对方队有许多大个子,我悲伤地对队友说:“蓝瘦,香菇!”而队友一脸大义凛然地回答我说:“虾米,照样盘他!”听到队友的一串网络用语,那叫一个爽,使我信心陡生。激烈的比赛白热化地进行着,有几分钟,我们被那些大个子欺负得毫无办法,我真“扎心”呀,忍不住对队友“老铁”叹了口气说:“坑爹呀”!“木油事儿,皮一哈”。说着,他便以闪电般的手速把球从对方夺过来,他还“傲骄”地说:“下面,看偶来秀一波儿。”这话引得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可能是认为他在吹牛,可他却没有受到一丝儿影响。
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篮筐,只见他的双脚踏着鬼影迷踪般的步法,双手像打太极的老者般拍打着球,他做出一个投篮姿势,一个大个子以为他要投篮了,便扑过去,他凭借瘦小而灵敏的身体猛地一个加速,竟“闪”过了第一个大个子。这时,另一个大个子见防守失败,瞬即也扑过来。因为他有了同伴大个头先前的前车之鉴,大个子并没有太发力,防守得很稳,此时,我的神队友就把球做出要传球的样子来,但转瞬间又用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步伐强行转体,猛地“华丽丽”地把球往大个子的背后砸去,瞬间又像风一样的男子,快速地绕过大个子追上了球,虽然与一个大个子的身子撞碰在一起,但却强行把球着实投进了筐。嘎嘎,俺队友的动作酷毙了,真是“一顿神操作猛如虎啊”!心底简直是疯狂打call的节奏,666……当天,虽然最终我们输了比赛,可我们都沉浸在网络词语交织于篮球比赛的喜悦中,应景入心。
网络用语可以用于生活口语中的许多地方,可你要在中运用这些词语可一定要小心。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8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包括高中生在内,在网络这本百科全书中,汲取了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包括“网络词语”。
每条“网络词语”的产生,都有一段众人皆知的故事。或催人奋进,或悲催无奈,或醒世育人。人们知其意迷其态,为“网络词语”的出现叫好。一个“正龙拍虎”,把人们从“叶公好龙”的远古拉回了现实。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让人深知故事其后的深刻内涵。一个给力,解决了许多研究文字之人在某些句段里找不到恰当之词的困惑。
每条“网络词语”的作用,显然给力了文学的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相对创造力、好奇心都很强的高中生,接受并用上“网络词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高考作文中,用上几个或多个“网络词语”,无非想表达一下自己最真实最想表达的感受和判断。如果高考作文卷不能容忍“网络词语”,那就是否定了网络,否定了进步,否定了年轻人的创造力。
虽然上海语文阅卷的负责人已经明确否认上海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出现“神马”等网络词语将被认定为错别字扣分,但他的“必要提醒”也充满让考生和家长恐慌的威胁: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定为错别字而扣分。
显然,连这位负责人心里也没底,不敢保证“网络词语”在高考作文卷中免遭封杀。这对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心里可能满是疑惑、迷茫与不解。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叮嘱和引导,在“网络词语”不为认可的时候,还是告诉考生不要用了。
虽然负责人说的很委婉,叫谨慎使用。但万一遇到有些阅卷老师真被“网络词语”考住了,他的大笔一挥给个红叉,那可是决定考生前途命运的大事。所以,对负责人“谨慎使用”的劝告,我们应该理解为“绝对不用”,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
“网络词语”不被高考看好,貌似和“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没多大关系,不可太冤枉老师们不懂网络。主要还是某种制度的保护层太厚,一些“网络词语”上不得台面之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二者迟早会经过磨合而“合作共赢”,那是广大考生和老师的幸事,也是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好事。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9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包括高中生在内,在网络这本百科全书中,汲取了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包括“网络词语”。
每条“网络词语”的产生,都有一段众人皆知的故事。或催人奋进,或悲催无奈,或醒世育人。人们知其意迷其态,为“网络词语”的出现叫好。一个“正龙拍虎”,把人们从“叶公好龙”的远古拉回了现实。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让人深知故事其后的深刻内涵。一个给力,解决了许多研究文字之人在某些句段里找不到恰当之词的困惑。
每条“网络词语”的作用,显然给力了文学的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相对创造力、好奇心都很强的高中生,接受并用上“网络词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高考作文中,用上几个或多个“网络词语”,无非想表达一下自己最真实最想表达的感受和判断。如果高考作文卷不能容忍“网络词语”,那就是否定了网络,否定了进步,否定了年轻人的创造力。
虽然上海语文阅卷的负责人已经明确否认上海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出现“神马”等网络词语将被认定为错别字扣分,但他的“必要提醒”也充满让考生和家长恐慌的威胁: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定为错别字而扣分。
显然,连这位负责人心里也没底,不敢保证“网络词语”在高考作文卷中免遭封杀。这对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心里可能满是疑惑、迷茫与不解。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叮嘱和引导,在“网络词语”不为认可的时候,还是告诉考生不要用了。
虽然负责人说的很委婉,叫谨慎使用。但万一遇到有些阅卷老师真被“网络词语”考住了,他的大笔一挥给个红叉,那可是决定考生前途命运的大事。所以,对负责人“谨慎使用”的劝告,我们应该理解为“绝对不用”,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
“网络词语”不被高考看好,貌似和“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没多大关系,不可太冤枉老师们不懂网络。主要还是某种制度的保护层太厚,一些“网络词语”上不得台面之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二者迟早会经过磨合而“合作共赢”,那是广大考生和老师的幸事,也是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好事。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 篇10
由于电脑和其迅速的发展,电脑成了交流平台,网络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网络上,有许多特有的语言已经成为网络里的一大特色。这些语言是什么形成的?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会知道它们,而网络新手,只有靠在一边听“外国人”谈话的份。这些网络语言,有的用数个英语字母代表其含义,如“GG”、“MM”分别指男性和女性;有的是谐音指意,如“886”指“拜拜喽”,“94”是指“就是”等;有的用图片代表自己的心情或其表情,如“:)”表示高兴,“:(”表示忧伤;还有其他的,如“表”含不要的意思,“菜鸟”指初出茅庐的人……这真是千奇百怪,举不胜数。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利于人们信息传输更为方便快捷。由于简化了语言符号,对于那些打字生疏的人,真是受益非浅。
但是,初出茅庐的人不懂得网络语言的含义,是他们有语言障碍,甚至使他们无法沟通,而且,有部分网络语言是粗言秽语,如“BT”指的是“变态”等,这在人们纯洁的心灵上,抹下了黑色的斑痕。因此,网络语言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现在正是网络时代,网络语言的出现和频繁的使用已经成了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方便的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网上沟通的桥梁。因此,我们只能扬长避短: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法律规条;使用计算机技术,禁止人们“说”粗言秽语;当然,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我相信,只要通过人们的努力,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一定回拥有一片纯洁的天空!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精选10篇)】
对网络用语流行议论文
现代新新人类的另类流行语在网络上、杂志上、特别是学生当中,无不展示了一派青春的气息。提供了网络用语流行议论文给大家阅读!
对网络用语流行议论文1
现实像一座迷宫,当铺天盖地的讯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很难做到不迷失自我。当代文化仿佛一座熔炉,社会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种类丰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矿石,然而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多是经过锤炼的经典,而也会有很多会成为遗留的文化矿渣,被人遗忘。
|“多一点正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感慨万千。是啊,人体犹如一个能量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我们作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更应在奋斗的过程中激发“正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诸多挑战,自信而不自傲,自尊而不自卑,自谦而不自负,有勇气去击败对手,更有胆量承认失败。用正能量点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追梦之旅,让人生不再平庸,让旅途不再孤独。
犹如一粒砂石,在岁月的河流里被无情冲刷,当一颗颗棱角分明的石块成为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开始重新思考外界与自我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我们应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正确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没有尽头的死胡同,我们应该用一台足够客观公正的天平。衡量文化的价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中走向恶俗的汉流,失去自我的个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圆滑。
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与落后文化。在所谓“流行文化”面前,更应擦亮双眸,运用才智,谨慎取舍。古有四大名著领风骚,今有流行词语引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思考文化的价值,因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寄寓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
流行一时,并不一定就流行一世。当无穷无尽的行为艺术、恶俗潮流、模仿选秀充斥生活时,请记得用火把点亮价值的灯,不被世俗所同化。
擦亮眼眸,用智慧选择文化,用情感充实文化,用能量传承文化。
对网络用语流行议论文2
近几年来,网络流行语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而来。从年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到年的“正能量”、。这些网络流行语正冲击着我们的'汉字文化区域。面对这些,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受并苯还承担着传播的角色,但仍有少部分人坚持着规范汉字的原则。
网络让世界变成一个村,在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让你的“天涯若比邻”的梦得以完成,但是,你确定作好准备了吗?当网络游戏让你迷失心智时;当电脑辐射危害你的健康时。面对这些,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的不满与无奈。前些日子,网上流行了一句:“古时候,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如今,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小了蛋糕。”这一极具调侃色彩的话语,在网络上一窜而红,成为广大网民对物价上涨的新的诠释。这幽默的语言中,反映的是广大网民对物价的不满与无奈。除此之外,还有前几年流行的“蒜你狠”、“糖高宗”等,恢谐地运用一语双关,极度表示对物价上涨的不满和恐慌。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与现下流行的事物挂钩的。前不久的“神马都是浮云”则是根据现在人们压力过大,所衍生出来的一类流行体,用东北幽默的语言特点将其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我们不否定,网民们运用汉字来进行一系列对情感的宣泄。但是这样一窜而红的网络用语真的好吗?
前不久,曾有学校明确指出,在作文里不得出现网络流行语,如“神马”、“给力”在这里我们先不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仍可反映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我们无法阻止网络流行语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必需规范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我,不正应该维护我们民族的民血与荣耀吗?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去抵制网络流行语,因为这些能在日常生活之余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应当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流行体。
对网络用语流行议论文3
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惊涛拍岸,或呼啸而过,或绵绵悠长。
我站在岸上,观潮。
时间逆转,让我再现昨天的景象。当网络植根于大众,流行词一炮打红。物价上涨,于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跃然于屏上。“鸭梨伤大”亦跟随其后。然后,这一系列的新词便在全世界蔓延。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放在许多句子中。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2012年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而“丝”亦从网络中钻了出来。我发现身边好多“丝”。
时间如潮,流行如潮。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而“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给力”、“正能量”无疑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而“正能量”、“给力”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一拨又一拔网络新词中,许多人迷失了。他们在网络中、现实中追逐,企图将其霸占,以至于流行词的泛滥成灾。
低欲、恶俗倾向的词在人群中弥散开来。这是流行,网络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困挠。因为随时流逝,一切浪潮都将平息,一切流行都将成为过去。
然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却是极度危险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们生活在网络里,现实中,网络流行元素让我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和嚼头。
流行,流行词,那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拍打在江岸。后浪推着前浪前进,前浪终死在沙滩之上。
你我共驻潮头,傲立在江边,观这潮起……潮落……
【对网络用语流行议论文】
“冒泡”和“潜水”,都是网络用语。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只有到了网络时代,人们才在虚拟世界中兑现了“人以群分”,大家按照不同的缘分握着手机处在不同的群里。在这个群里转帖、点赞或者发帖,叫做“冒泡”;如果不转不发不点赞,那就是“潜水”了。
我在不同的群里有时冒泡,有时潜水。这一冒一潜,久而久之,竟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手机把每个人都变成了作家和画家。因为无论你冒泡或潜水,似乎都在对镜自画:或轻或重,或隐或显,或浓或淡,画出的是自己的容颜,自己的心态和胸襟,识见和阅历,是一幅既形似又神的活脱脱的自画像。
C同学与我高中同班,我们“毗邻”而居。他从一家工厂退休后因“肾功能衰竭”,每周两次透析,数次出现险情。久不冒泡时我有点忐忑不安,可他晃过神来,发的帖子却从不诉苦,工资菲薄从未自艾自怨。完全是一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样子。我常常觉得,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受到同边人的恭维,难免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可如果拥有一个C同学这样的朋友,对比一下,你也许就清醒得多,冷静得多了。
W、Z、H等同学年龄都低于群里的平均值。当年她们都是班上的美女,年逾古稀后也依然是群里美女。契诃夫先生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容,服饰,心灵和思想。群里的美女都符合契先生的这个美学标准。尽管这些美女都外嫁它班,令本班男士集体蒙羞,但又有谁会去计较呢?看看她们给群里发来的美声、美图、美照和美景,看看她们在群里的人有难处时热心相助慷慨解囊甚至登门看望,你会觉得她们一生都在把一个美字进行到底!你也会惊异于她们的夫君的慧眼和预判!
值得一提的是Y同学。他是理工大学的高材生,毕业之后一直在大型国企工作,长期担任一个较大国企的总工程师和业务副厂长,他的经历对得起这六个字:忠诚,干净,担当。改制之后月薪不高却心安理得。难能可贵者遇事冷静,持论公允。前一阵子转基因食品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该同学主张“凱撒的归凱撒,上帝的归上帝”。不要把科学研究随意左连右挂。我学医,生物学是我的基础课之一,著名的遗传学家卢惠霖老师上过我们的课。我在群里也曾冒泡一二,并且表态:如果聚歺时有人怕吃得,往我碗里夹就是呀。
岁月和职场会改变一个人,退休后的活法也可以将一个人改变。有些人读书时胆小,做了医师后变得胆大心细,处事果断。手术台上“子宫动脉轻轻掐,母子平安妥妥保”;退休后四处遊,“欧洲非洲北美州,东山西山巴厘岛”,成了旅游家和摄影家;有的退休后攻诗词书画,其字画教得学生卖得钱。有位男高音年轻时唱《太阳岀山》,现在唱《天边的骡驼》,其韵味堪比楊洪基,聚会时他人不到歌到,让现场气氛猛增。群里原本有跳伞世界冠军和体操冠军,退休后竟冒出一个“冬泳健将”来,谁能料到读书时的小不点居然大器晚成?是呀,我们认真地年轻过,现在又在优雅地老去。有谁愿意为我们作一幅油画吗?标题是《一群老有所为的幸福老人》。
1、谢媒包封签子用语:
柯仪 鹊桥之敬 巧谐连理 义和秦晋; 桥仪 月老之敬 巧系红线 丝罗之敬; 冰仪 执柯之敬 恩铭二姓。
2、贺嫁包封签子用语:
粉仪 于归之敬 出阁之敬; 脂仪 出闺之敬 宜室宜家
3、贺定婚包封签子用语:
订盟之敬 文定之敬 订婚之敬 秦晋之敬
4、贺结婚包封签子用语:
喜仪 百年好合 百世其昌 鸾凤和鸣; 扇仪 新婚之喜 永结同心 荣谐伉俪; 婕仪 枝谐连理 鸾凤呈祥
5、贺娶媳包封签子用语:
新翁之喜 萱堂之喜
6、贺续娶包封签子用语:
续弦之敬
7、贺复婚包封签子用语:
重圆之敬 二度梅开
8、贺二婚包封签子用语:
箫仪 易弦之敬
9、给新娘的作揖包封签子用语:
桂林一枝 香车之敬
10、给新婿回门的作揖包封签子用语:
玉趾初旋 旋吉之敬
11、谢账房包封签子用语:
笔仪 润笔之敬
12、谢傧相包封签子用语:
礼仪 赞礼之敬
13、谢择日包封签子用语:
择仪 择日之敬
14、谢厨师包封签子用语:
芬香之仪 调和鼎鼐
目前,一些诸如GG、MM、 Xia Mi 等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极为盛行,并且出现在家庭作业报告,甚至全国入学考试的作文中。请你以 “Should Internet Slang Be Prohibited (禁止)?”为题,根据下表内容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一些同学认为网络语言生动、时尚 网络语言充满幽默与智慧使网上聊天更快捷,另一些同学认为网络语言缺乏思想性没有被大部分人理解、接受 过多使用使人不解,甚至误解?你的看法
注意:
1. 短文开头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 词数:100左右
3. 参考词汇:生动的vivid;智慧intelligence
Should Internet Slang Be Prohibited?
At present, Internet Slang, such as “GG, MM, Xia Mi”, 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the teenagers.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nternet Slang. Some students think Internet Slang is vivid, fashionable and full of humor and intelligence. Besides, it makes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 quicker.
However, some other students think Internet Slang lacks depth of thought and is too simple. Also, 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and not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The words sometimes might make people confused, even resulting in misunderstanding.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In my opinion, liv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f we don’t know the Internet Slang, we seem to fall behind the times. It will be OK as long as these terms are used correctly in proper situations.
听着这些习惯用语,面对时而出现的场景,你会对我们校园的教育环境有着怎样的体验?在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又对教育的现状有了怎样真切的了解?而在憧憬的美好画面中,你又会对教育有着怎样的期待?
多么希望这些习惯用语和行为从校园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文明的谈吐举止。当然,此非易事。那么,如果你不能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先从话语的句式改变开始吧。也许,多用些陈述句,少用些析使句和反问句,那些不可控的情绪就比较容易得到缓解,那些“激情”的语汇也就比较容易降低其伤害度。倘若能再讲究一下话语的表达艺术,追求教育用语的亲和力,当然就更好了、这样,孩子们就会听得进教师的讲话,就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教育。不过,“言为心声”,真正要消除那些令人反感的习惯用语,还需由心中的爱开始。
多么希望那些从孩子们的交谈中听到的李件,在校园里逐步变得少些,乃至成为极个别的现象,甚至能够不见踪影。当然,这实在是需要我们的教师认认真真地从“习惯”开始检点自己的教育行为,老老实实地去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
那些美好的教育憧憬,其实是来自现实的真实,所以,那都是贴近我们的教育案例,而不是高不可及的凭空杜撰。如果这些憧憬能够如美丽的花朵在校园里到处盛开,那我们的教育将呈现多么令人悦目的景象啊!
我们一起审视、一起共勉。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自身的日趋完善,我们应该抛掉以往的陋习,这样,我们自然会有顺畅的心境,孩子们也会因之而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红钢笔”,这样的目标是否遥远呢?倘若遥远,姑且向往之,靠近之,这是否也算是一种可喜的进步呢?
1、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的绿茵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分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的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逐渐化解。
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专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两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探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5、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6、运动消气。据说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
“写真”是绘画用语,指对事物的如实描绘,借用到写作上,则指对景物的真实描写。我们知道,写作上的描写是指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对某一景物的描写,则要求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感觉。“秋的写真”题目范围广,可写的对象多,应认真选材.确定中心。可以通过写秋色、写秋收景象赞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歌颂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也可以通过写秋色,抒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写法上,必须抓住景物的特色(颜色、声音、状态等)用优美的语言来显示,而且要记往,不应孤立地为写景而写景,写景与抒情要有机结合,即在写自己所见、所闻的同时写出所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褒贬爱 僧灌注到作品中去,做到“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样写出的景物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借助所写景物的鲜明形象(如色彩、声音、状态等),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唤起读者的某种联想,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景物中所寄离的情感。《秋的写真》主要写秋的“斑斓”、“含蓄”、“富有”的特点,用“我一向是喜爱秋的”这一感情为线索将三个特点的描写连级成篇,抒发了对秋的喜爱、向往和痴迷之情。
此外,在描写中用对比法来绘景状物,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写景状物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插叙,插叙的内容可以选欧阳修《秋声赋》的句子(如峻青的《秋色赋》就引用过),解放前的萧条景色,三中全会前的景色等等,目的是为了引起比照的作用,突出主题。当然也可以写景物与景物的对比,《秋的写真》就将秋色与春、夏、冬的景色特点进对比性描写,突出了秋的可爱。
再过半小时,大队就要到四(三)班中队检查礼貌用语了,二小队队长丁小力还在为两个队员发愁哩。一个是吴兵兵,如果问他,不小心碰了别人,应该怎么说,他会双手抱拳说:“谢谢。”你说急人不急人。另一个是李小健,就更叫人心焦了。李小健是结巴,半天说不清一句话,如果检杏他,小队还有不扣分的?
丁小力整着眉想了一阵,忽然眼睛一亮,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他朝梧桐树那边招招手,坐在那儿的李小健走了过来,丁小力拐弯抹角地讲了一通道理,然后说:“李小健,今天你就别参加检查了。”李小健瞪大眼说:“为……为……什么?”丁小力声音压得低低的:“你说话有毛病,会影响小队得分的。你就说肚子痛,算你请假吧。”李小健脸涨得通红,一急话更说不清了。看得出,他很不情愿这么做,但还是不,“不响地走了。这时,小队副队长孙大卫跑来说:“这星期轮到小队扫厕所,叫鲁果果,他说学礼貌用语,没空。”丁小力想了洲兑:“算了,算了,现在火烧眉毛,只好先顾检查这‘一头了。”话没说完,大队长常忆萍跑来了。她是来找丁小力’解一件事的。
原来,豆腐巷的赵奶奶来到学校,向大队部送了一封表扬信。赵奶奶说.前天下午,她到街上买东西,冠心病忽然发作。
本文用招生简章的形式组织语言,侧面说明当前社会压力较大,白领、学生、主妇、老人等不无受烦心事困扰,强调快乐对生活的必要性。
文章的结构方式比较新巧,作为招生简章格式也较为规范,用语简洁流畅。
文章的主旨在题目、落款和正文中,都有具体语言来揭示。“把您的烦心事留给我们,把您的开心事留在心里。”这样的充满关切的话,让人感到世界的温暖。而这一切又都是小作者的善良的愿望,所以在朴素的语言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位同学的美好的情感。
文章注意了词语的铺垫和呼应,全文围绕“心事”给人带来的影响展开。培训的地址在“开心大楼”“轻松层”,报名日期在“开心日”和“烦心日”之间,培训教师有“快乐教授”、“轻松先生”,培训的方式有尽情倾诉、疯狂玩乐、快速放松等,所有这些设想和措辞,都比较贴合现实,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