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报道:四川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难发生时正集中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受到的伤害更为严重。但灾区不少被困少年所展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却令人动容:地震发生后,蓥华镇中学四层的教学楼一下子就垮了下来,初一女学生邓清清和同学们都被压在了残砖破瓦之下。可是当官兵们经过数小时的奋战,在废墟里找到小清清的时候,她正打着随身的手电筒在看书。她在靠读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而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最终,她也战胜了已经走到面前的死神……
历经艰难坎坷,邓清清、罗瑶等少年终于赢得了宝贵的第二次生命,活了下来,而这样的奇迹是她们靠自己的顽强和坚忍获得的。这使人不禁联想到发生在一位美国青年身上的故事:27岁的拉尔斯顿在独自登山过程中被巨石压住右臂,在苦等三天未能等来救援人员时,他靠仅有的一把8厘米长的袖珍折刀将自己的右臂生生斩断!又以惊人的意志进行简单的自救包扎,接着忍着巨痛靠绳索坠下25米深的狭谷,沿着河谷走了相当长的距离,直到撞上两名登山者,这才得以获救!这位钢铁硬汉般的美国青年立即成为全球众多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并被其国人誉为“美国的英雄”“青年的楷模”。
而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往往只有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才能成为英雄,才能受到崇高的赞美。对于舍己救人的行为进行赞美固然应该,但对这样顽强自救的行为同样应该称颂。道理也很简单,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和宝贵,在困境中竭尽全力挽救自己的性命是人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所爆发的力量也是有着巨大差别的,有的人如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早就崩溃了,就是因为其意志不够坚强,而能够经得起考验,成功自救的人,其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其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坚韧不拔。
其实类似邓清清、罗瑶这样在困境中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的人还有很多,如有矿工在遇困多日后靠喝自己的尿活了下来,同样被誉为生命的奇迹。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赞叹其幸运和大难不死之余很少给予其称赞,更谈不上称其为英雄了。在我们看来,其救的是自己的命,没啥好大书特书的。的确,其救的是自己的命,但对于社会来说,这样的举动无疑也是挽回了一条生命,是一大幸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足以感召更多的人珍惜生活,善待生命,遇到同样的事情也能鼓起生存的勇气。
十多岁的孩子能有如此壮举实属不易,理应给其发一枚“大奖章”,她们坚忍的精神值得其他孩子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学习。
据当地媒体报道,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雷兹指出,70年代时华裔移民的薪资为加拿大白人的77 %,到了80年代比例降至65肠,他预计90年代华裔新移民工资和平均收入会持续下降。他指出,华裔和其他新移民在加拿大就业困难,最基本的症结在于,外国取得的技术和学历认证问题。他们当初以技术专长被作为技术移民获准来加拿大,可是加拿大的雇主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新移民的技术,也无从评估国外的学历和技术认可资格,更不知道这些移民的背景相当于哪种加拿大经验或者工作经验。
根据报道,1998年5月23日,“加拿大各种族文化议会”在多伦多举行大型讨论会提出,加拿大驻在各处的使馆人员,应该有义务告诉想移民到加拿大来的人,让他们知道求职困难的真相,以避免许多发展中国家聪明又能干的人来到加拿大之后,无机会一展所长,委屈求生,浪费人才。
这个专门协调处理加拿大国内33个种族文化发展的机构指出:加拿大轻易地批准许多技术移民来加拿大,如医生、科学家、工程师等,但是事先并没有让他们知道加拿大求职谋生的困难,造成许多人变卖家产来加拿大之后,发现找不到相关的工作,美梦破碎,待家产用光之后,就面临生活困境。他们指出,许多人在移民加拿大之前,并不知道这里的生活费昂贵,也不明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更不清楚许多专业需要再度训练或者考试之后才能被任用,造成一脚跨人加拿大之后,碰到种种困难,许多有才华的人因无机会施展才能而灰心丧气,造成个人与国家的双重损失。加拿大有义务事先让移民了解这里的各种真相,或许会避免浪费许多好人才。
例如,对于移民来加拿大的医生,加拿大并不说不承认你的学历,只是要有加拿大的行医执照,无论在医院工作或者个人开业都需要这个执照。在安省取得此执照的过程大致为:首先要通过加章大医学理事会的评估考试;然后还要参加安省为国际医生开办的研究生课程。要上此课需要托福580分;TSE(英语口语考试)50分;人学考试第一部分,笔试6小时,临床医院选72人;72人参加人学考试第二部分选24人;这24人参加为期36周的内、外、妇、儿科的课程学习,每科学完后都有考试,如果有未通过者可延长12周学习;接着还要通过加拿大医学理事会资格考试。第一次考试之后是为期一年的住院医训练,接着是第二次考试。通过了所有上述考试,医学理事会发给证书,安省医学协会发给行医执照。最后总算是有了执照,而离找到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对一些不愿天天打工者来说,有大里的书要读,有许多试要考,他们最缺少的是时间。
其次,大陆新移民在主观上存在着寄人篱下的感觉。
大陆新移民一下子来到加拿大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要从零开始,要从无到有,从不适应到适应,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没有稳定的收人,往往要住最便宜的房子,省吃俭用,每一分钱都要算计算计。由于一时找不到好工作,可能要先干些粗活,遭一些白眼。人们发现,在加拿大,歧视是深人到人心中的,而不是他不想歧视就可以不歧视的。大多数大陆新移民目前只能去打工,所谓打工,指的是活重、钱少、不稳定、没有福利的工作。这事实上就存在着一种歧视。而大陆新移民大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有一位40岁的外科大夫,在日本6年因为无法解决身份问题,移民加拿大,他对我说,关键的问题是,你要彻底忘掉你是医生,事实上,在餐馆切鸡和在手术台上开刀,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两口小有积蓄,来这里买下一个小杂货铺,卖一般食品、水果等。“忘掉过去的辉煌,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许多移民辅导站及华人社团向新移民传授的经验,以便他们能尽快适应加拿大社会。
1999年2月27日加拿大统计局的一份材料显示,50%以上的新移民都选择在安大略省定居。统计显示,仅1996-1997年期间抵达加拿大的26万多名新移民中,有52%的人选择在安省定居,在这期间,由于移民移人,使多伦多人口净增加7: 66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新移民同样大多集中在安省,而且喜欢移民到多伦多。1999年3月初加拿大“国家邮报”与康伯斯(Compas)民意调查公司共同举办的一项民调显示,约占30%的加拿大人认为,华裔只喜欢和华人在一起,因此他们建议,华人在参与社会方面应该进行一些策略调整,以使他们更广泛地接触加拿大社会。
事实上,由于中加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语言的巨大差异,大陆新移民比其它类型的华人移民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例如,虽然学有所长,但他们不像先留学后移民的大陆人那样,对西方社会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易于融人主流社会。一些新移民只要求安定生活,认为只要打工挣钱即可,对其他事务概不过问,一些有益的社区、社团、文体、政治活动不太积极参与,甚至认为自己已在享受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及新鲜空气,对有碍于自己发展的细节问题乃至于可能出现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不去争取改善,不懂得如何寻求保护,因而安于现状。
应该让广大的抵达加拿大的大陆移民了解,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华人移民对加拿大的贡献大于索取。幸好1999年夏天加拿大媒体透露,多伦多怀雅逊理工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王曙光公布了他的研究,使这一观点得到进一步证明。1985年从大陆到加拿大留学的这位华人学者指出:多伦多华裔移民对于加拿大国库的贡献,远远大于从其中索取的福利待遇,具体来说,华人移民在向国库交纳的税项与向政府领取的各种福利两者之间,比例是2. 5: 1,他的研究报告题目为:“华裔移民对主流经济的影响”。这位学者指出,其实华裔移民对主流社会的贡献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他的研究还仅仅是多伦多地区华人向国库所交纳的钱以及所索取的钱这一部分。因此他主要引用两方面的数据,一是当年多伦多华人移民向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所缴的税项,1995年这一数额为11000万元,二是多伦多华人移民当年从政府所领取的失业金、补助等各类金额,1995年该数额为4400多万元。这一年多伦多华人移民一共向国库多贡献了6600多万元。
第三,反映大陆新移民呼声的“民意”渠道不畅。
大陆新移民与来自台湾、香港的华人相比更需要接受辅导,因为大陆新移民大都举目无亲,完全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因此需要更多的协助才能使他们安顿下来。可是,现实情况是,新移民初来乍到,只要求得谋生;来加之前,各在东西南北,这种状况决定了他们目前仍是一盘散沙,尚缺乏真正全面反映这部分阶层呼声的正常渠道,而在注重利益集团与“民意”诉求的加拿大社会,大陆新移民在就业、教育、家庭、婚姻、健康等方面的特殊情形与需求,理应通过民主社会正常合法程序实现诉求。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在使用社区服务方面,大陆新移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包括:缺少信息、英语班不能满足专业技术移民的需要、看病困难、托儿费高、缺少为老年人和年轻人组织安排的服务项目。正如多伦多大学的雷兹教授所建议的,加拿大有关教育辅导机构、专业组织和联邦政府移民部门,都应责无旁贷地加强协助移民的安顿及就业,建立移民技术及专业的认证制度,并提供雇主有关新移民技术背景的资料信息,才能有效地利用移民带来的智慧和技术。类似的建议也有人提过,但并没有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第四,内心深处犹存浓厚的怀旧思乡情。
加拿大是一个被认为有很好社会福利的国度,可是,加拿大的生活现实正促使新移民改变以往在大陆时的传统观念,逐渐接受工作方式由靠脑力到体力转换的现实。因身怀一技之长而无法施展,他们与一般团聚类等新来的大陆移民不同,多有无奈怀旧的心态,与以往理想的反差越大,其怀旧心态也就越重,甚至怀念以往在大陆代表着优越生活的一切,向家人“报喜不报忧”似乎成为共同采用的模式。应该看到这种思乡情也是很可贵的,他们身在天涯却永远怀着一份赤子情,当自己的祖国斋要帮助时,他们又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他们多次参加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示威活动,踊跃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游行,就说明了这点。
通过对这部分社会群体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
对大陆新移民来讲,既然选择了移民加国,就要有勇气向命运挑战,人乡随俗,一切重新开始。要不失时机地加深对加拿大社会的全面了解,弥补国外留学这门课,对加拿大的建国历史、人文地理、多元文化、风俗习惯、法律法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等关联日常生活的方面,都要有所切实研究,以尽快适应这个崭新的社会。
当地的官方语言是一门工具,熟悉掌握它将获益无穷。根据民意调查,大多数的加拿大人都认为,在新移民来到加拿大之前,应该先有英语、法语能力。一些调查发现,官方语言能力愈强,融人加拿大社会愈快,‘而这种语言能力,并不是指自己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或者应付移民官面试即可,要真正作为生活语言和工作语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身在异国他乡,要学会调节自己。对转行与求学要量力而行、区别对待,作为知识型移民,不能长久单靠出卖苦力求生,否则个人与知识的价值从何谈起,这并非原来人们所预期的“发展”。华人之间要团结互助,大陆新移民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华人移民要友好相处,以求华人自强自尊,及时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民意”,善于和敢于运用加拿大的“民主”、“自由”机制,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争取自身正常的合法权益.华人社团在其中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华人参政议政程度的提高,应该有助于大陆新移民在加国的长远发展。要改变大陆新移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更需要加拿大有关政府部门认识到这个对加国同样是人力财力浪费的严峻事实,适时修改有关政策法规,让外来新移民更容易贡献所长,创造繁荣,使其真正成为加拿大经济的支柱之一。
人类毕竟迎来了21世纪,新的移民构成毕竟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加拿大朝野理应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审视这一新现实。相信拥有知识财富的大陆新移民经过自身艰苦努力,在一段或长或短的痛苦期后,能够克服困难,在知识经济时代再创辉煌。
我在为他们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