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焦裕禄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0:15:26
  • 《《焦裕禄》观后感》
  • 《焦裕禄》观后感(通用20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焦裕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焦裕禄》观后感 篇1

    观看电影《焦裕禄》后,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多少年来,焦裕禄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影片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当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讨饭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他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家人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当汹涌的洪水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带领着大家抗战在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

    这样的一位人民公仆,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我们真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扬焦裕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焦裕禄》观后感 篇2

    影片再现了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片以情动人。渗透、贯串、充盈着深沉、亲切、滚烫的感情;它把国情、灾情、民情、乡情、亲情、共产党干部与老百姓之情交融一体。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42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在1962年冬天的寒风中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走了兰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焦裕禄同志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那简陋而又潮湿的办公室里,他和同志一起规划着兰考县的宏伟蓝图;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食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巨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与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我生活的环境远比焦裕禄同志优越,但今天我感谢他为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义无反顾的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样,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乌兰浩特市城乡建设发展而尽心尽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添砖加瓦!

    《焦裕禄》观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在社区会议室里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裕禄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就组织观看过,但因为当时年纪小,并不能太深刻的理解影片的意义。今天通过学习观看后,深深的体会到了当官是为了什么?为名利?还是为人民?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品质和精神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是我进一步体会到影片的真正内涵。

    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感到羞耻和痛心”。通过观看影片,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任务艰巨。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积极参加社区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学习他立足实际,敬业奉献的精神。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的一种崇高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焦裕禄》观后感 篇4

    又一次观看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联合策划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党员的信念与责任得到进一步升华。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观看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使人感动,每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位我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焦裕禄同道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观看影片,让我对焦裕禄的熟悉得到进一步升华,更让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通过观看影片,主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虔诚、对岗位的酷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学习宏扬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同道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宗旨的一种执着;他坚持依托群众,向群众学习,通过找农民群众了解情况、实地考察试验总结出治理“三害”的办法。群众线路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在长时间斗争中构成的,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气力源泉和成功之本,丢掉群众观点,我们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丢掉群众线路,我们就没法从群众中汲取聪明和气力。焦裕禄同道把人民放在心中至高的位置,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焦裕禄》观后感 篇5

    第一次看这部经典老电影应该是在小学或者初中某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记忆。再次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是我对这部电影第一次认真和全面的感悟,过程中有几次泪水在打转,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想写出一些感悟来表达对所受教育的敬意。

    最质朴的情感永远感人。在观影之前一直在担心,24年前的拍摄技术,24年前的叙事手法和当时追求高大全的宣传导向,在今天看来会不会落伍,会不会与社会的变化格格不入。但是当电影开播后,所有的担心变成了多余,真实的画面,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情感,揪住了我的'心,一直到电影结束。这个经历也转变了我的部分认知,原来时代怎么变迁,科技如何发展,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并未病变,那些淳朴、真诚随着时间的流淌,日久弥新,依旧能让人泪流满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心里有没有真的装着人民群众,自己心里最明白,群众心里也很明白。对群众的感情挂在嘴上是没有用的,要放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做事就不会先想到自己,就不会只想到自己,就会吃苦在前,奉献在先,群众也会把你当成儿女,当成父母,给予支持,给予崇敬。

    努力做好顶梁柱和主心骨。领导干部是管理团队和人民群众的领头人,当好领头人就要有顶梁柱的能力和主心骨的精神。顶梁柱的能力就是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工作方法,解决困难和问题,当然这些不是靠自己闭门造车就能产生的,需要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群众是和自然最接近的实践者,有很多宝贵的经验,领导干部虚心学习,认真梳理就能从中得到正确的解难题之道。主心骨的精神就是要激发起大家的信心,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信心和力量不是喊一喊就有的,必须要自己带头干,自己带头做,“以令率人,不若身先”。领导干部冲在前面,人民群众才愿意跟在后面。领导干部毅力越强,群众就会跟的越紧。

    无私精神造就幸福的家庭。对于电影内容而言,焦裕禄的家庭无疑是个悲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作为父亲和丈夫的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给儿女和妻子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儿女也会更加懂事,更加正直,不会出现部分“官二代”那样的纨绔子弟。领导干部具有无私精神,处处一心为公,家庭不见得富丽堂皇,但一定是幸福平静,踏实稳定。

    《焦裕禄》观后感 篇6

    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电影里的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离开大礼堂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焦裕禄的工作动力从哪里来?我的感受有三个: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一是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像,严守党的纪律。1962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个别同志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我想既不能看官位,也不能看财富,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二是对岗位的热爱,就是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他上任之始,没有忙着树官威,建衙门,而是扛着背窝卷一头扎进了牛棚。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出工不出力,上班谋私利;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焦裕禄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观后感 篇7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机关事业单位都在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这是一件好事情。在当前的国情下,在人民群众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很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确实需要重温一下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理论。

    今天下午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之前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看过,那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不是被电影的某些情节感染的潸然泪下,只是记得一个情节,就是用茶杯盖顶着自己疼痛的胃部。今天再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不仅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节感动的泪如雨下,可能是因为自己当了妈妈的缘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禄这种精神所感动。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名誉,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赢得了民心。他在河南兰考县虽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年多的时间,每一分钟他的心里都想着人民,都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忙碌奔波着。电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禄一起的领导干部—吴书记,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焦裕禄同志说过一句话: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党就会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我们的党也不会满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如果是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在那高谈阔论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谈。

    反思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多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有些甚至是损坏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今天当我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很空虚,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少了很多高尚的精神追求,比如奉献、诚实、友善。

    《焦裕禄》观后感 篇8

    上周我跟着学院的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过之后,我不禁一次一次的落下了滚烫的眼泪。焦裕禄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崇高而不朽的心灵:为人民服务心灵,无私奉献心灵,艰苦奋斗心灵;他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只要时时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怡悦不怡悦,人民允许不允许,人民惬意不惬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登程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

    在火车站当满载着逃荒的人们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派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在流泪,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这样的镜头在电影《焦裕禄》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泪并没有削弱焦裕禄同道的伟大形象,相反为广大观众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他是那么的伟大,却又那么的平庸,他就生活在我们的中间,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副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心灵丰碑。

    我国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层出不穷。要持续、疾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治服前进中一个个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心灵。今天有党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活力。

    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庸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后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焦裕禄》观后感 篇9

    县委专门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县会务中心集中观看影片《焦裕禄》,让我们的心灵再次得到净化,对我来讲也是一次接受再教育的过程。我认为,在自治县当前形势下,县委审时度势,组织全县领导干部观看这样的影片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进一步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为实现自治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奋斗。通过观看影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定要讲党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是我们的根本,观看影片《焦裕禄》,感同身受。我们一定要终牢记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年来,全国组织系统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自治县组织开展的“民生110”、领导干部“大接访、大走访、大回访”、“四同结穷亲”等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党的良好形象。当前,正在开展“第三轮大走访”活动,我们要把“大走访”活动作为磨练意志、增强党性的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县委交办的工作。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该将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要像焦裕禄那样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到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挂在心上,坚决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切实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

    一定要重品行。重品行就是重视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操守。品行是党员领导干部内在素养、道德品质、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重品行应以修身为本、立德为要。品行的优劣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作为组织部长,要始终以“日日弹尘、天天洗脸”的精神去涵养品德,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去规范行为,真正树立起共产党人高尚的从政品行和生活品行。一定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要时刻牢记职责,坚决按照“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纪律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三个不吃亏”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让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为县委选好人、用好人、把好关。同时,一定要廉洁从政,时时刻刻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要管好自己的家人。

    一定要作表率。焦裕禄同志舍小家顾大家,恪尽职守,时时处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与群众同甘共苦,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表率。结合本人分管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表率。一是要做解放思想、勤于学习的表率。要在加强学习上作出表率, 要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解放思想,全面提高统揽全局、干事创业的能力。二是要做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表率。领导干部只有真抓实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同广大干部群众的密切联系,关心群众疾苦,肯做小事,善做实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要明确和牢记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树立执行意识,端正执行态度,提升执行能力,把组织目标变为自己和每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的追求,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当前,自治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教育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县委班子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按照县委的要求,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准则,牢记政治责任、政治使命,以高度负责、认认真真的态度,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忘我的工作精神,迎难而上,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投入县委中心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焦裕禄》观后感 篇10

    焦裕禄这个熟悉的名字,自打上小学时课文中就已熟悉的名字,他的先进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那种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这次观看影片《焦裕禄》,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当影片中出现的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让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人们深情缅怀名字,在呼唤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鞠躬尽瘁的公仆,绝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干部,时时把的疾苦心上,以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想问题、办事情的点和归宿,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所唾弃。

    焦裕禄从一个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

    他那种对岗位的热爱,把工作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干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又将学到知识,练就的本领,全部用到工作中。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在他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同志说:“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这些朴实的话让人铭刻心骨。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招待所,有时下到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更有可恨者,没有摄影不出门,没有记者不发言。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那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焦裕禄,一个以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化身,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

    《焦裕禄》观后感 篇11

    在县会务中心观看电影《焦裕禄》。通过观看,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培养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去学习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学习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学习他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四干两努力”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以第三次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群众家中,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工作努力,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大走访工作做好,做到将大走访活动真正走了,走好了,走近了,进一步增长执政本领,升华心灵,从群众中取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的为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局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焦裕禄》观后感 篇12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心里既难过又骄傲。难过的是,他为了百姓、为了人民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骄傲的是为有这样的官而骄傲,他为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影片真实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在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河南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民、务实、清廉的一系列感人事迹。焦裕禄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是艰苦朴素的'典范,他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坚忍不拔的气节。他是群众利益的代表,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一件件感人的事情使我们看到了焦裕禄同志作为人民的好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民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几十年风雨变迁,几十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

    看完影片,大家感慨很多,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时的讲话精神,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要从自身工作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要学习他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同时大家表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勤奋学习,服务家长,关爱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争做一名敬业爱岗、爱生如子、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优秀教师。

    学习焦裕禄的精神,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学生的利益放到第一位,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焦裕禄》观后感 篇13

    近日,公司组织全体行管人员观看了电影《焦裕禄》,主人公的事迹让我热泪盈眶,他那种“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使我很受感动和鼓舞,深受教育。

    在兰考县最困难的时期,焦裕禄担任了兰考县委书记,此时兰考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老百姓饥寒交迫,不得不逃离家园。他刚一到任,就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让县里的领导干部亲身感受到老百姓的困难,并采取措施,将政府的救济粮马上发放下去,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面对“三害”,焦裕禄同志身先士卒,顶风冒雨,不顾病痛,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感动了在苗圃工作的大学生,使其留下来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做出奉献。面对夏季水患,他顶风冒雨,带领干部排查水情,在村干部一筹莫展之时,他那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的朴实话语,使大家燃起斗志,与洪水抗争到底。焦裕禄同志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在任何工作中不断学习,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在初到兰考的日子里,面对老百姓的贫苦生活,他带头取消了县领导的特殊生活补贴,并冒着政治风险,购买粮食,保障了干部开展工作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在上级领导调查时主动承担责任,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一致支持。焦裕禄同志在生活中教育孩子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他把自己的工资资助给了贫困的百姓,女儿却不能换一件新衣服。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中,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久不衰,虽然他在兰考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的心是火热的,他心中想的只有人民,做到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指出: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不畏困难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焦裕禄》观后感 篇14

    在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就听说过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那时候我只知道他在兰考县致力于治理盐碱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但是在观影以后,对于焦裕禄同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的认真勤恳和奉献精神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我们党对于群众路线历来的解释,正如毛主席讲的,无非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就是正确地反映群众的意见,然后正确地领导群众。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

    焦裕禄同志身为一名县委书记始终都在贯彻着群众路线,了解群众的需求,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在他刚刚上任时,就关注到了火车站候车群众缺乏物资、挨饿受冻而不得不离乡背井的苦楚,因此他依然放弃了自己的补贴特权,下放救灾物资,与群众们同甘共苦。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

    县里种植泡桐的大学生决定离开兰考,回归故里的时候,焦裕禄同志依然为他送上诚挚的祝福,最终也是他的无私和真诚挽留了大学生。无论条件有多困难,需求有多迫切,焦裕禄同志始终一心为民,一切为了群众,这样的奉献精神让人震撼。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

    由于兰考的特殊气候和物资的匮乏,领导干部们许多罹患了浮肿病,生命岌岌可危,因此焦裕禄同志宁可自己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也要为其他的干部争取到更好的治疗条件和食品补给,他关注群众的一切需求,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虽然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我们并没有经历那样艰苦的年代,但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不能变,一心一意为群众的宗旨永远不能变。新时期的党员依然需要焦裕禄同志这样的奉献精神,积极走群众路线,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续写新中国的华丽篇章。

    《焦裕禄》观后感 篇15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从学生时代便有所耳闻,但当时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知道个大概,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上周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又在网上查阅了很多有关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学习,使我对焦裕禄精神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内心很受感动、很受教育。

    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已为我们作了阐述。他在2009年视察兰考时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一种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其精神的内涵和本质集中表现为“为民务实清廉”。在今年调研指导河南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同志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在兰考,他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人民鞠躬尽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成就了焦裕禄精神的永恒。这种精神也成为我们奋斗的榜样和力量。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楷模,也是每一名人民公仆的榜样。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是要学习焦裕禄同志那样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和“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带病工作,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吴县长送来的大米他送给了技术员;他把钱救济了困难群众,儿子没吃上红烧肉;别人送的鱼,他又让孩子送回去;孩子没有好衣服而让同学嘲笑……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无私、清廉、崇高的革命精神。

    《焦裕禄》观后感 篇16

    下午,中心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在浦东新舞台观看电影《焦裕禄》。原先在课本上了解过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但一直有个问题使我困惑:“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怎么干劲那么大?甚至把性命牺牲在岗位上?他工作的动力是什么?”看了影片后,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心系人民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在这部影片中,除了焦裕禄还有个突出的人物,就是吴荣先,两人在电影里有种强烈的对比,就如所有电影里面一样,有好人就必须有个坏人来衬托,但吴是不是坏人不好评论,他们两个人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因为他们有各自的观点:一个以己出发,一个以民出发,效果完全不同。

    影片中感人的片段很多,虽然没什么豪言壮志,但焦书记在兰考平凡、普通的生活片段,都让我深深感动,他在风雨交加中去访贫问苦,为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和卧病的大爷送上面粉和钱,送上党的关怀和温暖;他因为儿子想吃红烧肉,扔掉窝窝头而打骂儿子,后来又负疚的认错;他强忍着剧烈的肝部疼痛,倾听基层干部汇报救灾方案,钢笔掉了无法捡起来。这一桩桩事情,在我们面前矗立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这是彻底的真诚奉献。

    焦裕禄是党的群众路线忠实的执行者和贯彻着,是“三严三实”的典范。“三严三实”明确了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所谓“三严”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所谓“三实”是指“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既是对古今中外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也是对党员同志牢记宗旨、永不忘本的明确要求。

    学习焦裕禄精神,不能单纯的说说、写写,一定要与党性修养、促进科学发展结合起来,用焦裕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对照焦裕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的工作成绩来证明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效果。

    《焦裕禄》观后感 篇17

    从喧嚣到平淡,从极力渲染到冷静思考,都市人渐渐成熟,他们用现实的眼光看英雄。英雄是活生生的人,但他们又不同于普通的人,这就是电影《焦裕禄》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影片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气撼山河的壮举,甚至连插曲都那么土,但看罢全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报到的第一天,焦裕禄衣着朴素、态度谦恭,致使公务员竟以为他是要饭的,先声夺人,让你觉得焦裕禄身上确实有种不同于其他干部的东西。在县委的第一次会议上,作为第二书记的焦裕禄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记录下各干部的看法。第一次讲话没有信誓旦旦的保证,却让全体干部到火车站去亲眼目睹一下兰考人民冒着大雪痛苦而无奈地离乡背井的一幕,给每一个干部上了一堂无言的课。这一组平凡的镜头折射出了焦裕禄高尚的情操。

    看完影片,我想到老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臧克家是为鲁迅先生而作此诗的,而鲁迅先生同时又自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焦裕禄》这部电影中,我找到了“孺子牛”这个词最精当的注释。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缩在屋角沉思;忘不了,多少个白昼,他奔波在黄河故道;忘不了,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跨过;忘不了,多少人的家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说他是人民的儿子,他说他是毛主席派来的。他,焦裕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他虽然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但是,他的话,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兰考人民的心中,同时,也深深地烙进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中。

    焦裕禄——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焦裕禄》观后感 篇18

    焦裕禄老书记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县委书记,对他最好的缅怀就是践行和弘扬好焦裕禄精神。他可歌可泣的业绩,成为了每一位县委书记和广大党员学习的光辉榜样,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标尺”和“精神灯塔”。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点点滴滴,完美地诠释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四个字,字面普通,却内涵深邃。嘉善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肩负着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这一神圣使命。作为县委书记,我常扪心自问:自己在勇担示范点建设国家使命、为长三角地区作示范上做得够不够?在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创造新经验上做得够不够?在把握38万嘉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够不够?对照焦裕禄这一标杆,我感觉,自己缺的正是担当责任的高远境界和朴素情怀,迫切需要牢固确立事业意识,当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赛”,自觉带头在先,充分激发嘉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拧成一股绳”中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嘉善这个小县的“大责任”。

    每一次对照焦裕禄的奋斗精神,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作风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论条件,再苦苦不过焦裕禄;谈困难,再难难不过焦裕禄;讲作风,再硬硬不过焦裕禄。深刻剖析自身,我认识到自己直面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等县域科学发展共性难题的胆识不够足,亲力亲为冲在治水第一线、打造江南美丽水乡的作风不够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摊思想、敢闯敢冒的劲头不够足。归结起来,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奋斗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怕惹“马蜂窝”,怕背“炸药包”,没把奋斗作为一种责任担当起来,存在奋斗定力不足、奋斗方法不当、奋斗本领不高的问题。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带头奏响“奋斗”这一时代强音,带领干部群众鼓奋斗勇气、激奋斗精神、铆奋斗劲头,抓紧干,科学干,啃下难啃的硬骨头。

    对照这样一面穿越半个世纪的“明镜”,自己虽是从农村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但不知不觉中渐渐远离了群众,习惯于以“上网”代替“上门”,以“电话”代替“谈话”,重视进“家门”,忽视了进“心门”,群众路线在践行中由“实”变“虚”了。特别是与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还存在一种高于群众的领导感和远离群众的距离感。当前,嘉善要建设“民生幸福新家园”,对于我,这里的群众就是我成长的土和水,扎根这片土地奋斗,就是要向焦裕禄看齐,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与群众“面对面”消除距离,“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贴心”真情办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取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焦裕禄》观后感 篇19

    暑期里,我观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焦爷爷为兰考日夜操劳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动了我。

    焦爷爷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镜头:焦爷爷风尘仆仆地来到兰考县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饥饿难忍、沿街乞讨的孩子,他们紧紧地抱着他,伸出一双双瘦小的手,向他讨吃的。焦爷爷的心颤了,他立即拿出身边的馒头,全都给了那些孩子。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可焦爷爷却十分难过。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忍心看到这些孩子沿街讨吃、忍冻挨饿呢?于是他迈开大步,急匆匆走进了县委小院,去迎接一场新的“战斗”。

    焦爷爷上任后,呕心沥血,思考兰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慷慨激昂地对干部说:“我们辛苦不就是为了让兰考人民的生活好起来,让我们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长吗?一个干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里想着人民,就一定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焦爷爷还特别重视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应小儿子买肉给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却把买肉的钱全给了一位生病的群众。吃饭时,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窝窝头。小儿子看到后,一个劲儿地吵着要吃红烧肉,还把窝窝头丢在地上。这一下,焦爷爷生气了,便打了小儿子。小儿子伤心地哭了。当时,我也为孩子感到委屈,因为他爸爸已经答应了呀!再说想吃点红烧肉,要求不算过分。焦爷爷也感到委屈了小儿子,便抱起他说:“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钱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该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对儿子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种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你知道吗?那些种粮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窝窝头,我们更要爱惜粮食。来,把窝窝头吃了吧。”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每当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饭,耳边总想起焦爷爷亲切的教诲。于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们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运儿,可要永远记住“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还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啊。

    焦爷爷当了多年的县委书记,但他的生活却那么清苦。他两袖清风、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为我们下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焦爷爷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给我们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啊,敬爱的焦爷爷,我们怀念您,人民需要您,时代在呼唤您……

    《焦裕禄》观后感 篇20

    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

    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焦裕禄》观后感(通用20篇)】

  • 《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作文》
  • 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作文

    “一声祝福,一丝心意,一把黄土,一片土地。”大学生的踟躇,多少付出。

    兰考,盐碱,风沙,洪灾,犹如恶魔般呼啸着吞噬每一个饥饿的生命。总忘不了焦书记顶着严寒赶火车站的情形,忘不了焦书记冒着大风沙查看风口的背影,忘不了,焦书记戴着雨衣穿梭在暴风骤雨里,更忘不了焦书记应声离去的那一刹那。

    生命,是个让人恐惧而留恋的东西,它那闪烁的字眼,勾起我们多少感慨。然而,焦书记的生命是短暂的,如流星般坠落,却带动亿万人民的心绪,因为奉献,焦书记名垂青史。

    焦书记第一次到兰考,带着几个窝窝头,饥饿的孩子围着他分食着。贫穷的地区可爱的孩子,祖国的栋梁依旧要寻求路人的施舍,何其悲凉。焦父的泪,是滴在焦父心头的负悲。作为父亲,给女儿的只有一件旧棉袄,一块破旧的手表,而焦父只能怜爱的看着女儿,苦水往心里流。当饥饿的厂长与世长辞,站在厂长的遗体的面前,看着他逝去的容颜,听着厂长女儿撕裂的呼唤,人散时,他独自徘徊在小屋,掩面而泣,多好的人啊!“人逝秋鸿,去无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除了心疼,还有满满的自责和遥不可及的期望,他多希望,能用双手拉住那些贫困地区无助的双手。

    为了生存,为了百姓,焦书记不得不到外县购买高价粮来维持百姓的生活。当他把一袋粮食扛到大娘家时,留下的只是“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派我来看你们了。”大娘用枯老的手抚摸着焦书记的头,老泪纵横。在面对出卖和上级的质问,焦书记挺起胸膛,敢作敢当,走出门口,黑压压的群众站在们外,他们要为人民的好儿子,廉洁奉公的好干部焦书记申冤,领导的支持,百姓的爱戴,站在一旁的焦书记满满的感动。

    生活,终究是苦的;兰考,终究是难治的。为了兰考36万群众,焦书记付出了他的生命,付出了他的赤胆忠心。呜咽的哭声响彻了兰考的每寸土地,焦书记的黑白肖像高高挂起,张张白色的纸钱如雨滴般飘落在焦书记的黑棺上,淹没了他紧闭的双眼。焦书记离开了,带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和遗憾,掩埋入土。而现在的我们,站在21世纪的梯子上,看着曾经的书记,那般不要命一心为百姓的精神而泪流,而起敬,这是我们华夏儿女最宝贵的财富啊!

    然而,现今的兰考人民,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是因为他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环境的制约,在那里生活的孩子,有双期待的眼睛,望着尘埃满布的天空,泪水盎然。

    多少次,我们不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多少次我们不是因为读不起书而泪流;多少次,我只是一味的丢弃,我们触手可及的幸福。抬头看看吧!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那些沿路乞讨的孤儿,那些在大雪纷飞的夜晚逃荒的兰考人民,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奋斗。我多么希望,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还能记得焦书记的那句话“请记得还有兰考这个地方。”然后为之奉献。

    【电影《焦裕禄》的观后感作文】

  • 《《焦裕禄》观后感》
  •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焦裕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裕禄》观后感 篇1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在于他公而忘私,心系百姓,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勤政廉洁,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怀着一颗爱民仁后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不顾自己已经羸弱的身躯,顶风冒雨,深夜看望受伤的老人,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

    半个多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改革开放让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没有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生存问题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能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拥有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兰考的新篇章,为了锁住兰考肆虐的风沙,他带着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也没有退宿,为解决夏季的水患,又是他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清,在大家垂头丧气时,又是他振聋发聩,激起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为民,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示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焦裕禄》观后感 篇2

    观看电影《焦裕禄》后,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多少年来,焦裕禄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影片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当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讨饭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他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家人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当汹涌的洪水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带领着大家抗战在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这样的一位人民公仆,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我们真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扬焦裕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焦裕禄》观后感 篇3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反映了焦爷爷这位“人民公仆”完全彻底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看了电影,有一件事我很感动:焦爷爷答应了小儿子早就提出的想吃红烧肉的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买肉的钱全给了生病的群众。吃饭时,桌上放的仍是素汤和窝窝头,小儿子却一个尽地吵着要吃红烧肉,还把手中的窝窝头丢到了地上。这不,焦爷爷一下子火了,便打了小儿子,孩子也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时,我觉得焦爷爷也不应该这样发火。因为孩子想吃点红烧肉,这点要求也不算过分。再说了,焦爷爷也答应了他儿子的要求。毕竟这是他的儿子,焦爷爷也感到委屈了孩子,便抱起他说:“不怪妈妈,是爸爸把钱给花了。爸爸不好,不应该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种出来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你知道吗?那些种庄稼的大伯伯都吃不上窝窝头,所以,我们更要爱惜粮食。来,把窝窝头吃了吧!”看着,我感到十分地惭愧。我们有时吃不下还要剩或到掉,我们要永远记住“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还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啊!为了多年县委书记的焦爷爷,仍然是两袖清风,生活朴素,焦爷爷的高尚品德,为我们下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焦爷爷,你像春风沐浴着我,像老师教育着我,我永远向您学习!

    《焦裕禄》观后感 篇4

    周五,爸爸买下了两张《永远的焦裕禄》的电影票,让我兴奋不已。在周天的早上,我和爸爸缅怀激情来到电影院,做好座位后,电影开始放映了。

    电影早期讲述焦裕禄早年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忘我的奋斗精神,与当时兰考三害带来的灾难。兰考三害分风沙、盐碱、内涝,造成粮食无法生长,百姓无家可归的灾难,而焦裕禄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执意要去当县委书记,于是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当了475天的县委书记。

    在灾害期间,不断有大量的百姓背井离乡,坐火车逃往别处了,焦裕禄看到后决心将灾难消灭,让那些百姓们回到家园。在短短的475天中,焦裕禄同志带领百姓群众破灾荒,救农田,让百姓们有了家园,但因焦裕禄患有严重的肝病,每天都用茶杯盖顶着肝,一疼就顶,别人都叫他去医院检查,他却说,去啥,又不是多么厉害,花那钱干啥!

    百姓的家园有了,那吃啥,所以,焦裕禄在县里鼓动人们一起翻地,在土地里,一米以下的地是好的,焦裕禄带领群众,亲自到地里耕地翻地,进这种奋斗精神没几天,地就翻好了,种上了粮食,百姓们有了食物。

    可是,在大家高兴没几天,一件事情发生了,焦裕禄因肝病住进了医院,在住院期间,有大量百姓前来看他,但焦裕禄还不忘工作,问百姓们地怎么样,时刻记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非常感动,焦裕禄一生勤俭为民,无私奉献,忘我奋斗的精神鼓动了我,我也要好好学习,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观后感 篇5

    今天下午,党总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深受感动。焦裕禄同志不考虑个人利益,为党为人民到最贫穷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为了彻底改变兰考县的贫穷,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学习。

    时间已过去40年,但40年后的中华大地,我们依然铭记着这样一位好党员,好公仆——焦裕禄。兰考县贫瘠的土地使人们背井离乡,远处务工。焦裕禄同志努力带头克服种种困难治理风沙,在肝病疼痛来临时他用茶缸或者桌角硬物顶住胸部来缓解,一件破旧的大衣是他唯一的取暖之物,他自己的妻子、子女和普通百姓一样,没有享受特殊待遇。他一心为公,没有考虑个人的贪图享乐,没有考虑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兰考大地。

    做为一名老党员,社区的楼长,我要怎样工作?社区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我应该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我现在还可以为党做事,需要我为居民做什么,我都会尽力去做的,将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全部运用到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为居民办实事,把居民对社区的建议和要求及时汇报给社区,协助社区领导解决好居民实际困难。服从社区领导对我的工作安排,为社区工作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焦裕禄》观后感 篇6

    晚上手拿遥控器随意的换台,无意中看到了焦裕禄正演到第二集,我一口气看完,使我感慨万千,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

    《焦裕禄》观后感 篇7

    看了焦裕禄电影的感想,主要学习他以下几方面精神

    1、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至上,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为每一个学生做好服务,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服务,为学生做好服务,为外语学院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做好优质服务的一切准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将下大雪的时候,焦裕禄首先想到了这两位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

    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焦裕禄》观后感 篇8

    组织安排我们观看电影《焦裕禄》,以前针对电影《焦裕禄》的介绍也听了不少,但实实在的看还是第一次,看后感觉十分的沉重。

    片中,严重患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补贴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的基层干部,顶着极大的风险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病痛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下乡视察中,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焦裕禄,一个县委书记,在当时既没有漂亮的汽车,更没有宽敞的房子,有的却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兰考的百姓而惟独没有自己的位置。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土地和人民。他是地地道道的服务人民大众的牛。

    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人物,焦裕禄用行动、用实践获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在片中好几处体都现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在新时期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学些什么?我是一个普通干部,所要做得就是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应当完成的工作,切实做到群众满意,那就是党满意。

    《焦裕禄》观后感 篇9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机关事业单位都在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这是一件好事情。在当前的国情下,在人民群众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很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确实需要重温一下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理论。

    今天下午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之前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看过,那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不是被电影的某些情节感染的潸然泪下,只是记得一个情节,就是用茶杯盖顶着自己疼痛的胃部。今天再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不仅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节感动的泪如雨下,可能是因为自己当了妈妈的缘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禄这种精神所感动。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名誉,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赢得了民心。他在河南兰考县虽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年多的时间,每一分钟他的心里都想着人民,都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忙碌奔波着。电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禄一起的'领导干部—吴书记,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焦裕禄同志说过一句话: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党就会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我们的党也不会满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如果是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在那高谈阔论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谈。

    反思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多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有些甚至是损坏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今天当我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很空虚,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少了很多高尚的精神追求,比如奉献、诚实、友善。

    《焦裕禄》观后感 篇10

    5月12日晚,原创音乐剧《焦裕禄》全国巡演在开封首演,47年前在兰考群众自编自演的豫剧《焦裕禄》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兰考县城关乡老韩陵村村民张胜武,现场观看后泪流满面。

    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开封把打造音乐剧《焦裕禄》作为纪念焦裕禄、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点文化项目。该剧由开封市文广新局和开封中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开封民营企业家,联合北京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文嘉视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制作。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剧场坐满了来自开封市和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该剧一次又一次令观众潸然泪下。剧目由被焦裕禄救活的男孩——继焦以画外音的形式将整场故事串起来,通过许多新挖掘到的故事情节和内心独白,展现了焦裕禄对事业的忠诚、对百姓的关爱、对家人的亲情;在演出形式上则融合音乐、舞蹈、戏剧、高科技等综合艺术手段,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等倾情演唱40多首原创歌曲,并融入兰考的特色麒麟舞,恢弘大气,曲婉动听,既让观众领略到英模人物苦干为民、克己奉公、忠孝难全的人格魅力,又给观众以精美、现代、立体的艺术享受。

    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编创工作以来,剧组先后深入到淄博、洛阳、兰考等地基层一线,采访数百名了解和认识焦裕禄的干部群众,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和感人素材。他们本着深入挖掘、创新形式、精心编排、以情感人的原则,昼夜排练,反复修改,仅用4个月就打造出这台精品力作。“焦裕禄精神反映在现代普通人身上特别简单,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做好事,尽量用自己的专业弘扬社会正气,宣扬正能量!”剧中继焦的扮演者、焦裕禄的外孙余音说。

    “每一首歌曲都让我感动,每一段对白都让我震撼,看过不少关于焦裕禄的影视作品,但这台音乐剧让我更真实地走近焦裕禄,读懂了老典型,它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教材。”开封市机关干部岳杰说。

    《焦裕禄》观后感 篇11

    看了《焦裕禄》后,本人受到很深的教育,也得到很多的启示,焦裕禄同志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及永远怀念。在现在看来,当时他办的大实事不多,但留给兰考人民至全体共产党员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去学习他:

    一、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的工作既平凡又特殊。平凡的是我们每天普通的学习工作着;特殊的是我们的工作对那么多的幼儿和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每天为幼儿的吃、喝、拉、撒、睡操心;还要处理幼儿间的矛盾,改正幼儿的某些不良的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更要处理好家长工作。工作繁琐,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确实有时会使人感觉身心疲惫。这使我们更要学习焦书记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自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更好的为幼儿和家长服务。

    二、是要学习他踏实的工作作风。身为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能够始终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身先士卒在第一线,这使我深受感动。我们的工作也应该要踏实,务实。不能因为取得某些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没得到奖励而失望低落。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琐碎繁多,不能因此就心情浮躁或是产生倦怠情绪,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工作,扎扎实实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三、是要学习他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奉行廉洁的操守尤为重要。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不接受家长的红包、礼物,不利用家长爱护孩子的心情为自己谋利。

    四、是要学习他的大局精神。我们的工作都是围绕幼儿园制定的计划而实施的。要把幼儿园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一班一人的得失。在幼儿园要举办大型活动或其他老师要代表幼儿园参加市里、区里的活动时,要积极配合,尽自己最大的能量为这些活动提供帮助。

    《焦裕禄》观后感 篇12

    看完电影《焦裕禄》,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仍是兰考漫天风沙里倔强挺立的幼苗,焦裕禄,他也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

  • 《《焦裕禄》观后感》
  • 《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三个经常想一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使自己成为群众满意的公仆。

    通过这部电影,我认为,“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要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精神,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执行人、廉洁奉公的清白人,真正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在兰考焦裕禄纪念园,从焦裕禄同志的遗物中我看到,他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当时有人劝焦裕禄同志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且修了修,照样使用。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穿过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心里想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

    一九六x年春天,正当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同志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他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从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里。如果是放在现在,发生在身边的朋友身上,我一定会责怪他,“为什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要让自己的亲人、朋友担心自己?”。但是想想焦裕禄所处的环境,196x年的兰考县,正是最艰苦的时候,最艰苦的地点,病魔缠身,心中所想却是工作,却是兰考县人民的疾苦。

    我的眼睛不禁润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操,这是一名什么样的公仆!再想想自身,在工作中还是不时的会存在畏难情绪,我汗颜了。焦裕禄这样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精神,不正是我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观后感】

  •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通用11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1

    看完《焦裕禄》,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纷飞,黄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书记拉车,几人推车,车上装着救济粮,寒风挟着雪片打在人们的脸上。河南民歌《共产党是咱好领头》响起,为这一行人的爱民行为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门被推开,焦裕禄出现在门口。屋里的一对老夫妇,老头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惊诧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焦裕禄来到炕前,坐在老头身边:“大爷,您的病咋样呀?快过年了,我们给您送点粮食和钱来,您们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强睁开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禄:“你,你是谁呀?”焦裕禄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胡子颤动着,泪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顺着焦裕禄的头上往下摸索,帽子、围脖、棉衣:“感谢毛主席。给我们派来了这样的好儿子!”那粗犷的民歌配合着画面将电影推上高潮。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焦裕禄同志不愧是共产党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电影结束后,一位女观众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42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2

    第一幕:不惧困难赴灾区

    焦裕禄到兰考县报到的路上,被一群孩子围住,他刚把行李里的干粮拿出来,就立刻被分的一干二净。因为遭灾,孩子们实在是太饿了。由此可见,当时灾后的兰考已经困难到了什么地步,焦裕禄面临的工作挑战该有多大。俗话说,灾区灾干部,有干部已经调离了,好些干部也正闹着要调离,这种时候,他却迎难而上,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第二幕:深入一线

    焦裕禄总是亲自到现场去,到基层一线去查看实地情况,下属们不止一次地劝他,就在办公室坐着等汇报吧,指挥指挥就好。可他总是笑笑拒绝道,“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于是,他的身影永远出现在抗洪第一线,和干部一起在暴风雨中挖水渠,在抗风沙第一线,和老场长一起种树,在群众的家中,给受灾的困难群众亲自送上粮食。每到一处,他都赶紧掏出怀中的本子和笔,把与基层干部和群众交谈过程中了解的情况记录下来。

    第三幕:求贤若渴把人留

    兰考当时盐碱严重,亟待治理,但是人才匮乏,唯一一位来自东部无锡的大学生也因各种原因待不住了,提着行李去了黄集火车站。焦裕禄知道后,立马奔向车站,见到大学生后,他二话不说,送给对方一把泥土,希望他能记住兰考这个地方,并好好研究这种土质该如何治理。焦裕禄气喘吁吁捂着肚子蹲在地上的画面,着实让我感动,也感动了这个大学生,最终他选择了留下。

    第四幕:毫不利己讲奉献

    最初,在焦裕禄的提议下,取消了干部的特殊供给,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后面在想方设法给干部增加粮食供应时,规定县委常委不得享受。身为县委书记,他没有丝毫官气、阔气,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有一次回家,他妻子本来要买点肉做菜,但在回家的途中,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一个生病的群众看病,另外还借了5块钱。结果,那天全家人没能吃上肉。女儿的衣服太破旧了,受到同学的嘲笑,但一直也没能置一件新衣裳。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3

    又一次观看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等联合策划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党员的信念与责任得到进一步升华。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观看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使人感动,每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位我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焦裕禄同道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焦裕禄同道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观看影片,让我对焦裕禄的熟悉得到进一步升华,更让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通过观看影片,主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虔诚、对岗位的酷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学习宏扬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公仆情怀。焦裕禄同道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宗旨的一种执着;他坚持依托群众,向群众学习,通过找农民群众了解情况、实地考察试验总结出治理“三害”的办法。群众线路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在长时间斗争中构成的,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气力源泉和成功之本,丢掉群众观点,我们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丢掉群众线路,我们就没法从群众中汲取聪明和气力。焦裕禄同道把人民放在心中至高的位置,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公仆情怀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4

    看完电影《焦裕禄》,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眼前仍是兰考漫天风沙里倔强挺立的幼苗,焦裕禄,他也和中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

    影片再现了这样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闪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个璀璨夺目的闪光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们深情缅怀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一个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焦裕禄是主动请命、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奔赴兰考灾区的。而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正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他面对狂暴的“三害”,从灾难压顶的兰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变成绿林,涝洼可以养鱼,盐碱地可以长出好庄稼,关键是要有一个“干”字的石破天惊的预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躯,夙夜匪懈地为兰考人民奔波、操劳。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他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追逐名利,时刻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要求自己。这一切,又无不系于他身上最本质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他笃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5

    看了《焦裕禄》后,本人受到很深的教育,也得到很多的启示,焦裕禄同志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及永远怀念。在现在看来,当时他办的大实事不多,但留给兰考人民至全体共产党员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去学习他:

    一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的工作既平凡又特殊。平凡的是我们每天普通的学习工作着;特殊的是我们的工作对那么多的幼儿和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每天为幼儿的吃、喝、拉、撒、睡操心;还要处理幼儿间的矛盾,改正幼儿的某些不良的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更要处理好家长工作。工作繁琐,而且工作量也比较大,确实有时会使人感觉身心疲惫。这使我们更要学习焦书记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自己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更好的为幼儿和家长服务。

    二是要学习他踏实的工作作风。身为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能够始终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身先士卒在第一线,这使我深受感动。我们的工作也应该要踏实,务实。不能因为取得某些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没得到奖励而失望低落。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琐碎繁多,不能因此就心情浮躁或是产生倦怠情绪,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工作,扎扎实实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三是要学习他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奉行廉洁的操守尤为重要。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不接受家长的红包、礼物,不利用家长爱护孩子的心情为自己谋利。

    四是要学习他的大局精神。我们的工作都是围绕幼儿园制定的计划而实施的。要把幼儿园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一班一人的得失。在幼儿园要举办大型活动或其他老师要代表幼儿园参加市里、区里的活动时,要积极配合,尽自己最大的能量为这些活动提供帮助。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6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机关事业单位都在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这是一件好事情。在当前的国情下,在人民群众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很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确实需要重温一下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理论。

    今天下午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之前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看过,那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不是被电影的某些情节感染的潸然泪下,只是记得一个情节,就是用茶杯盖顶着自己疼痛的胃部。今天再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不仅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节感动的泪如雨下,可能是因为自己当了妈妈的缘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禄这种精神所感动。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名誉,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赢得了民心。他在河南兰考县虽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年多的时间,每一分钟他的心里都想着人民,都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忙碌奔波着。电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禄一起的领导干部—吴书记,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焦裕禄同志说过一句话: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党就会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我们的党也不会满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如果是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在那高谈阔论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谈。

    反思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多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有些甚至是损坏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今天当我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很空虚,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少了很多高尚的精神追求,比如奉献、诚实、友善。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7

    今天我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却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

    当焦裕禄的癌病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8

    这个五一劳动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兰考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几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禄同志无数令人感动、激励的事情。

    岁月流逝,难以冲淡人们对他的记忆;实干精神,必将长久的激励整个民族。许多观众在图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开车。焦裕禄爷爷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时刻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禄爷爷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刻,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爷爷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应对这些感人至深的'画面,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激励。还记得中央播音员在播诵穆青同志所撰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文稿时,几次中断播音,失声痛哭。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记录了人们对县委书记好榜样的敬意。"你是我们的骄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我将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

    在纪念馆的最后,悬挂着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东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局长赵作斌等的事迹,他们用他们的事迹践行着先辈的足迹。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爷爷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9

    5月12日晚,原创音乐剧《焦裕禄》全国巡演在开封首演,47年前在兰考群众自编自演的豫剧《焦裕禄》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兰考县城关乡老韩陵村村民张胜武,现场观看后泪流满面。

    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开封把打造音乐剧《焦裕禄》作为纪念焦裕禄、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点文化项目。该剧由开封市文广新局和开封中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开封民营企业家,联合北京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文嘉视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制作。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剧场坐满了来自开封市和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该剧一次又一次令观众潸然泪下。剧目由被焦裕禄救活的男孩——继焦以画外音的形式将整场故事串起来,通过许多新挖掘到的故事情节和内心独白,展现了焦裕禄对事业的忠诚、对百姓的关爱、对家人的亲情;在演出形式上则融合音乐、舞蹈、戏剧、高科技等综合艺术手段,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等倾情演唱40多首原创歌曲,并融入兰考的特色麒麟舞,恢弘大气,曲婉动听,既让观众领略到英模人物苦干为民、克己奉公、忠孝难全的人格魅力,又给观众以精美、现代、立体的艺术享受。

    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编创工作以来,剧组先后深入到淄博、洛阳、兰考等地基层一线,采访数百名了解和认识焦裕禄的干部群众,收集到大量珍贵资料和感人素材。他们本着深入挖掘、创新形式、精心编排、以情感人的原则,昼夜排练,反复修改,仅用4个月就打造出这台精品力作。

    “焦裕禄精神反映在现代普通人身上特别简单,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做好事,尽量用自己的专业弘扬社会正气,宣扬正能量!”剧中继焦的扮演者、焦裕禄的外孙余音说。

    “每一首歌曲都让我感动,每一段对白都让我震撼,看过不少关于焦裕禄的影视作品,但这台音乐剧让我更真实地走近焦裕禄,读懂了老典型,它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教材。”开封市机关干部岳杰说。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10

    晚上手拿遥控器随意的换台,无意中看到了焦裕禄正演到第二集,我一口气看完,使我感慨万千,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 篇11

    组织安排我们观看电影《焦裕禄》,以前针对电影《焦裕禄》的介绍也听了不少,但实实在的看还是第一次,看后感觉十分的沉重。

    片中,严重患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补贴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的基层干部,顶着极大的风险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病痛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下乡视察中,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焦裕禄,一个县委书记,在当时既没有漂亮的汽车,更没有宽敞的房子,有的却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兰考的百姓而惟独没有自己的位置。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土地和人民。他是地地道道的服务人民大众的牛。

    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人物,焦裕禄用行动、用实践获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在片中好几处体都现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在新时期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学些什么?我是一个普通干部,所要做得就是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应当完成的工作,切实做到群众满意,那就是党满意。

    【《焦裕禄》观后感作文650字(通用11篇)】

  • 《《焦裕禄》的观后感》
  • 有关《焦裕禄》的观后感

    观看电影《焦裕禄》后,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多少年来,焦裕禄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影片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当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讨饭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他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家人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当汹涌的洪水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带领着大家抗战在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

    这样的一位人民公仆,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我们真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扬焦裕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有关《焦裕禄》的观后感】

  • 《观《焦裕禄》有感记叙文650字》
  • 原谅我在这篇随笔上取了一个如此俗气的名字,但我在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奉献”。奉献什么?奉献了健康、精力、生命,一切。

    他是焦裕禄,只是一个普通的书记。他被调到一个被干旱困扰的小镇上,他花了半辈子的时间投入在小镇的改造上,一心为了百姓。他因为那些吃不饱饭,饥饿的孩子们送去食物,他看见那些受苦的人们会着急。最后,由于一天又一天的操劳、熬夜,焦裕禄的身体终于抗不住了,病倒了。

    整部电影中,总能看见他奔波的身影;看见他为了工作强忍着病痛;看见他用全家的饭钱去救治别人家的小孩;看见他在工作台边越来越瘦弱......

    最后,他病逝。葬在黄土之中,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因他的逝去而痛苦——他是真正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谁会做到像他这样,全身心投入在人民之中,投入在无私的奉献之中?

    于是我记住了他,奉献的人。我又想,如果是我,我能做什么?我不敢说是或不是,因为我无法想象在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方我是否还会全心关照着人民,去想着人民,去想着别人。也许除了焦裕禄,没几个人能做到。

    还有谁会在献?现在,在人们只为自己今后,下一代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断奔波的时候,还有谁会在奉献?还有谁会为他人的生活奉献自己?尽管不会冷言冷语,但对于那些受苦受难的人谁都会不管不顾,冷眼相待,那些去帮助的人都会称为“圣母心”“爱心泛滥”。在所有人冰冷着心的时候,谁有资格嘲笑自愿的奉献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并不是代表着吃亏,帮助的是别人,升华的是自己的灵魂。万事都是一个轮回,你做的好事越多,帮助的人越多,那些被帮助的人在你危难的时候总会对你伸出援手。

    奉献的人,焦裕禄。奉献精力,奉献健康,奉献生命,奉献一切的人。他逝去,却依旧活着----他或者漫漫黄沙之下,活在棵棵绿树之下;活在人们的眼中,活在我们的心中。

  • 《看了《焦裕禄》》
  •  以前,我每餐吃剩的饭粟,总是顺手倒进水沟里、倒在沙土、地上·“…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爸爸妈妈教育我,我还不以为然地答个怪腔怪调:“现在嘛,粮食过了关,家中年年有余粮,珍惜不珍惜粮食没关系。”影片《焦裕禄》对我的触动太大了。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实在感人:这天,孩子嚷着要吃肉。妈妈说,过几天,爸爸发了工资再买。孩子不依,顺手将盘子里的一个窝窝头扔到了地上。

     焦书记动气了,抓住孩子在屁股上揍了一巴掌。孩子哭了。姐姐埋怨母亲:“你也是,答应了买肉的,说话不算敬。”焦书记对女儿说:“这不怪你妈妈,是我把买肉的钱给了一位社员看病。”焦书记抱起孩子,抓住时机亲切地对孩子说:“爸爸打了你,错了,爸爸向你检讨。”孩子不哭了。焦书记接着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这粮食来之不易,好多人就连这窝窝头也吃不上,好孩子应该惜粮食。”只见焦传记一边嚼起了窝窝头。看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了古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教育意义,从此,我便自觉地以“好孩子应该爱惜粮食”这句含语为座右铭,每餐吃得多少就舀多少饭菜。一餐,我不慎掉了几粒饭菜到地上,我便自动地把它拾起来,送到湘缸里。这样一来,周围的人都夸我做得好。我说,我太感谢《焦裕禄》了。

     〔简评〕这是一篇很好的观后感。文题是《看了(焦裕禄)”.”·》,之后怎么样?题目的本身就带有启发性,引起读者的恶思与揣浏。小作者在开篇却欲擒故纵,有意遇开大家怒的问题,偏偏介绍起自己以前浪费饭菜而对帮助和教育“怪”态度,这样蓄势,增强了文章的力度。而后才切入正题:“影片《焦裕裸》对我的触动太大了”,而概括了影片中一个动人的情节,焦裕禄的“好孩子应该爱惜旅食”成了他的座右铭。人物的高尚品质,影片的高超技艺,在无声地教育和改变着年径一代。

  • 《观《焦裕禄》有感》
  •     以前,我每餐吃剩的饭菜,总是顺手倒进水沟里、倒在沙土、地上…‘二 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爸爸妈妈教育我,我还不以为然地答个怪腔怪调:“现在嘛,粮食过了关,家中年年有余粮,珍惜不珍惜粮食没关系。” 影片《焦裕禄》对我的触动太大了。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实在感人:这天,孩子嚷着要吃肉。妈妈说,过几天,爸爸发了工资再买。孩子不依,顺手将盘子里的一个窝窝头扔到了地上。焦书记动气了,抓住孩子在屁股上揍了一巴掌。孩子哭了。

        姐姐埋怨母亲:“你也是,答应了买肉的,说话不算数。”焦书记对女儿说:“这不怪你妈妈,是我把买肉的钱给了一位社员看病。”焦书记抱起孩子,抓住时机亲切地对孩子说:“爸爸打了你,错了,爸爸向你检讨。”孩子不哭了。焦书记接着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这粮食来之不易,好多人就连这窝窝头也吃不上,好孩子应该惜粮食。”只见焦书记一边嚼起了窝窝头。

        看到这里,我终于理解了古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教育意义,从此,我便自觉地以“好孩子应该爱惜粮食”这句言语为座右铭,每餐吃得多少就舀多少饭菜。一餐,我不慎掉了几粒饭菜到地上,我便自动地把它拾起来送到湘缸里。这样一来,周围的人都夸我做得好。我说,我太感谢浮拼育和改变着年较一代。 这确是一篇别具特色的观后息。

  • 《有关《焦裕禄》观后感》
  •     看过就忘不了。

        忘不了,他第一天到任,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不是满面春风的欢颜,不是欣喜若狂的人群。那是一群孩子。一群衣衫槛褛的孩子,一群围着他就不走的孩子,一群讨走了他包里所有的食粮后仍不肯罢休的孩子。兰考人的孩子。“欢迎”他的孩子。

        忘不了,他第一天主持会议,他所做的,不是侃侃而谈,不是气宇轩昂,不是决心犹如排山倒海,不是誓言宛若天崩地裂。他把领导们引进了车站的候车室。密密麻麻的人群。纷纷扬扬的大。模糊的车轨,喧嚣的站台。火车来了,他被人们推来操去。火车带走的,是他的人民,他的兰考的濒临死亡边缘的人民。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缩在屋角沉思;多少个白昼,他奔波在黄河故道;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跨过;多少人的家事,他了如指掌。他说他是人民的儿子,他说他是毛主席派来的。

        —他叫焦裕禄,很普通的名字。这是一个在兰考担任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县委书记的名字。这是一个至今让兰考人想起就会涕泪满面的名字。初中时在语文课本中读过这个名字,而日前在银幕上,又强化了这个名字。

        他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但是,他的话,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

        我想到了老诗人减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把名字刻人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减老是为鲁迅先生而作此诗的,而鲁迅同时又自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焦裕禄》这部电影中,我找到了“孺子牛”这个词最精当的注释。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贫瘩,生长出神奇。庄稼汉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一度荒芜了的土地,变成了绿野平畴,香飘四季。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萎靡,生长出神奇。当地人民把努力奋斗融进了勤劳的天性,这里不再是荒野荆棘遍地。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愚昧,生长出神奇。科学的春天,飞机播种,机械作业,昔日戈壁走上了创造的坦途。

        而今,人们瞻望着那个在沙滩上凝视的的眼睛。

        而今,那个鞠躬尽瘁的操劳的人还在观注着每一分奇迹。

        —这就是焦裕禄。在车站用一包兰考土挽留大学生的焦裕禄。在林场像个小学生一样虚心求教的焦裕禄。在雨中带病考察的焦裕禄。在病中还念着兰考麦穗的焦裕禄。

        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人。他是36万兰考人心中的“神”。

        所以,当一铲又一铲兰考土洒在他的棺木上时,人们撕心裂肺地呼喊,人们悲坳欲绝地痛哭。电影院中,好几次,抽泣成一片。我想:人们不是为电影的表现而动情,震撼人心的是事迹本身。

        而我,没有哭,为什么要哭呢?他虽英年早逝,但他千古流芳,他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如果,焦裕禄还活着的话,他会这样告诉我们的,在各自岗位上,好好地努力吧,此有一言当记取:俯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