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编辑的,主要精力用于看稿:每天每天,阅读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稿件,发现了好稿子,那种高兴劲儿真是难以形容,然而,有时却也头痛得很。比如说吧,花了不少工夫,看完厚厚的一本稿子,脑子里装满了对这部作品的印象、看法、评价和意见,下一步很自然就是想与作者交换交换意见。可是,铺开纸,拿起笔,坏啦,写第一个字就碰到难题:作者的姓名呢?查阅信封,翻遍文稿,毫无所获。于是,只好苦笑着收起纸笔……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常有,但我相信许多编辑都曾遇到过,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的案头上就静静地躺卧着几部注明“通讯处不详”的稿件,它们象断线的风筝,迷途的小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有时候,寄来的稿子又是另一种情况:这些稿子上倒是注明了作者地址与姓名,然而那笔迹真如龙飞凤舞。这可苦了编辑,为了一个镣草难辨的门牌或姓氏,常常要动员好几对老花眼镜来研究分析。那情景,仿佛是面对刚刚出土的甲骨文残简进行考证,真叫人哭笑不得。而正文中的草字当然也少不了,不过,凭着上下文连估带猜,也还勉强读得下来,这些稿子往往还夹有一封同样是草书而成的信,大意多为:编辑同志,我知道这部作品还有很多缺点错误,以至错字别字,语句不通,字迹潦草等等,但我实在太忙了,没时间修改(或云没时间抄正)……因此只好就这样寄给你们,麻烦你们多加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