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只热衷于捕捉向日葵金黄色的瞬间,无人在意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翻完书本最后几页上的配图,我不禁开始审视起我自己,原来我也是这样一个只在意“金黄瞬间”的庸俗之人?于是又翻开书,试图改变这个结局……
我看着自己在书中留下的痕迹,荧光笔标黄的字体怎么看都是灿烂的:“蜜蜂来了,花盘瞬间达到金色的巅峰状态。金色的高音一路升调,磅礴直指音域最顶端。”但不知不觉间,我却忽视了“我仅有的力量只够用来掩饰懦弱,我最大的坚强是继续不露声色地生活在家人间。”哪怕标黄的文字着实不多,但却悄无声息地给每一句话都打上金光,以至于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总是与金灿灿的向日葵相伴,直到最后看到图片中的空旷时,硬生生吃了一大惊。
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作者的母亲承包了一片贫瘠土地用以种向日葵。作者用亲切朴实的文字记录了北疆独特的生活以及在那里劳作的人们,让读者看到了向日葵的“金黄瞬间”,却留下一个问题,让读者自行去探索“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
我曾几度想在作者描述生活的文字中挖掘出向阳的,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金色向日葵,良久才发觉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要知道,这是在偏远的北疆,这里只有无边的孤独和依赖着大自然的人们……在如此现实的生活面前,金黄的向日葵也许是给心灵最后的一点慰藉了。
在作者的文字里,我看到的是一大片向日葵花海。株株饱满向阳,像任何一个地方的向日葵一样蓄满金黄;可在最后的配图中,撞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满眼的空洞让我看到比人还高的向日葵呼天抢地地要把人淹没,已经补种第三遍的向日葵却依然抵挡不住鹅喉羚的侵略、看到尽管人们拼尽全力保住向日葵,却依旧因为老天的“不公平”唉声叹气……
向日葵花海的深处,原来埋藏着如此多的无奈与绝望;原来再辉煌的背后,都有着时常被忽略的辛酸。看起来热闹的地窝子,在这广阔的向日葵地里也终究是渺小的吧。一次次地播种下希望却又被老天狠狠否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咬牙坚持,人们最后的倔强似乎在风吹雨打中颤抖。所谓“希望,原来真的可以变成,付出努力只是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
我终于看到了作者眼中已经习以为常的无奈,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就这样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不是作者的文字冷落了这些“来龙去脉”,而是她乐观无畏的态度更使本能地追求美好的我忽略了它们。
从古至今,正因为那些创造金色的人不断地付出努力,寻找希望,亲眼见证着常人无法看到的来龙去脉,所以才有了今天熠熠生辉的金黄。正因如此,那“金色之外”的种种才真正值得被敬畏啊!如果万物生长是比地震更雄浑的力量,那么这些不为人知的来龙去脉则是比万物生长还要伟大的力量。我可能只看到了金黄的瞬间,但其他人也许不是,作者更不是。因为这种力量不会被金黄的瞬间随意掩埋,只是它们甘愿成为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罢了。
向日葵地那头真正的金黄,只有那些真正体会到“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的人才真正领悟得到了。
很久以前我就热衷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无论在是我短暂的童年时光还是如今,奇异瑰丽的想象总是占据着我的头脑,让我流连忘返。
有一次我看歌手郑智化的访谈,他说自己那首脍炙人口的《水手》并不是基于在大海边的经历而创作,而是在浴缸中幻想而成的作品。这个身患残疾的男人并没有在船上与水手交谈的经历,却用自己的想象力描绘了水手坚强的形象。
于是我明白了内心力量的强大如斯,我也越发惊异于人的内心有多么神奇而神秘的力量,我更想要知道,这份想象的力量究竟可以造就一个怎样的世界。
一个人看过的风景与走过的路就像灵魂的印记般内化于心中,流淌在血液里,无比浪漫,沿着遥望的目光流淌。吹响了号角。
过去我总觉得那些关于戏说的故事情节过于荒诞不经,但如今我认为那也是想象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在许多想象力的果实当中,必有一颗是甘甜而饱满的。我国的神话传说也诞生于想象力之中,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些神话传说也经过代代人的传唱与加工,从而有了不同的样貌。尽管今天的有些改编或许已经偏离了神话原本的初衷以至于离题万里,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在这种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才能给神话故事赋予现代性的意义。
我不能周游世界,但想象力为我构建飞驰在大地的马车;我无法拥有一座面朝大海的房子,可博大的海洋依旧在梦里呼喊,时而惊涛拍岸,时而温柔涌动。
请不要把他人的想象斥之为荒诞不经,在你的嘲笑中也许就有未来的阿西莫夫。
沉迷在梦中而不可面对现实的人是可悲的,但在现实的边缘用梦填补的人是幸福的也是浪漫的。人总是要看到世界丑陋与肮脏的一面,可认清了这些污浊以后,我应该仍旧有理由热爱生活,与世界和解。锋芒和梦想依旧在我的心中荡漾。
梦想的王国能否战胜现实的压力,在无数冰冷残酷的去光晕化的批评面前,想象的力量还能支撑多久?想象是从生命力的井中汲取水,把生命反复剥离开来细数着红尘的琐碎细致,才能寻找到梦。
这世间的幽深梦境与和萧瑟风景并非不能相容。纵使是虚幻,也是存在于头脑中的某种真实。别让想象力消失在这个时代。
高考是全民事件,高考作文是全民话题。语文是高考第一科,考完之后,学子们立即把精力投入其他尚未考试的科目。从此刻开始,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等等公共讨论空间,却马上被高考作文所占据。这种让人惊讶的热度,一直会延续到高考结束之后。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衷于讨论高考作文?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答案,来自段子手们。面对问题,段子手们答道:你以为大家还有能力来探讨数理化试题吗?虽是一个梗,想想也有一定道理。大部分成年人与考试说再见已经许多年,老师当年苦口婆心赠送的那点学科知识恐怕早已用来下饭了。还没有遗忘的数学知识,可能仅剩买菜时能够用上的简单加减运算。英语知识局限于哈罗和拜拜,讨论起食品安全时才想起自己学过化学。
高考作文不一样,一来大家都还读得懂题目,二来难度怎样、如何去写貌似也还能说出一个一二三来。一言以蔽之,就是高考作文的专业门槛最低,无论工农兵学商都可以参加这场全民口水狂欢。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就是正确答案,世界岂不是太悲哀了吗?语文考试之所以必须考作文,作文的分值还定得那么高,一方面是要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要通过作文这个平台来考察学生体验社会感悟生活的能力。
小小的高考作文题,背后是辽阔大世界。恢复高考40周年,有不少媒体汇总了40年来的高考题目,从中不难窥见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思想解放的清晰脉络。今年高考的全国卷I作文题目,要求考生从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空气污染、移动支付等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到三个,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面对这样的考题,我们首先感受到浓浓的时代氛围。这样的考题,当然不可能出现在5年之前、10年之前。
这又哪里只是一篇考试作文?选择怎样的角度,来读懂自己的国家,无论写不写作文,这都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课题。12个中国关键词里,有长城、大熊猫、京剧、中华美食这样的传统中国元素,也有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这样的现代中国元素。有值得大量傲娇的词汇,也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些需要正视的话题。当命题者将这样一份词汇清单交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确信孩子们眼里有一个真实的中国。
我们每个成年人的眼里,也同样有一个真实的中国。围绕高考作文题目展开的全民讨论,固然有着谁谁谁押中了题目的虚张声势,有着段子手们即兴创作的调侃戏谑,有着出题难易与深浅的褒贬,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也是一个个严肃的答题者。高考作文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切入社会直面生活。每年一度的高考,也同样是一次盘点社会生活热点、辨识家国历史坐标的节点与契机。
这样一场事关高考作文的讨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LOW。
回到夏夜。当城里的音乐热衷于
舞厅,疯狂地催开女士的裙摆
我就像一片怀旧的青苔
迷上这些古朝的砖块
我不断地察看这里的苍天
弯顶越来越低,据说
星群揉不散眼里的浓雾
将全部用霓虹灯替代
今天,仿佛预约,我与雪同时到达
我沿着台阶上升,心里端着
书上燃烧的烽火与硝烟
雪从天外降下,把我错认为
剩存的戍卒。“是在坚守还是悼念?”
雪忆起掩埋过的马车与尸骨
向我聚拢,用寒冷和白色
将我覆盖,用巨大的寂静
搅拌城里的喧嚷。但被普遍地
磨制浪漫,为贫寒的诗人
擦亮矫情的嗓子
雪无声地下,落下,暗暗抽走
画家写生的颜料。如果我把持不住
放出心里浓烈的烽火与硝烟
是否就复制了一张历史的黑白照片?
五岁的我渴望看追世界,十岁的我热衷于梦幻的世界,十五岁的我期待着漫游世界。而今我已经十七岁了、成年了,更确切地讲,这一年龄已经到应该深刻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年龄段了。然而,当蓦然回首往事时,却又不可避免地回到了童年的黄金时期
我幻想,如果人生有“轮回”的话,那这个世界又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人生真的有“轮回”,我决不会去喝“孟婆汤”,我要记住现在的“自我”,避免“来世”再次重复,让这个“来世”日貌换新,使“来世”有一个亮丽的“自我”,以使自己那“艰辛的人生旅途”带上—哪怕是一点点—美好的色彩,抑或是一份骄傲。
如果人生有“轮回”,我决不喝“孟婆汤”,我要记住我那慈祥而又可敬的父母,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向他们献上一分孝心。我们的先哲孟子有“五不肖”之说,且以“四体不勤,不顾念赔养父母”为首。而且,古即有云“寸草心难报得三春晖”我要以“来世”乃至“永世”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春晖”。
如果人生有“轮回”,我决不喝“孟婆汤”,我要记住“前世”得到的所有的知识,积累“数世”的知识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跨入更多、更广的未知领城—世界的每一次变迁、时代的每一个进步,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翻遮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掌握每一个“部落”的方言,永世铭刻在脑海之中。
如果人生有“轮回”,我决不喝“孟婆汤”,我要记取所经历的、所有的经验教训—成功的抑或失致的、满足抑或挫折,以便不断地兴利除弊,让自己更趋完善。
如果能够不喝孟婆汤,我宁愿“修行三世”、“奋斗三世”,去圆幼稚时的梦幻,了却孩提时的心愿,实现年少时的理想。 然而,相貌的选择并不在于“我”,父母的选择亦不在于我。
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其犹如大自然始终保留了创造新生物的魔棍一样。
美在于与丑的比较,完美的内涵就在于那不完美的缺陷被不断地克服。丑的缺陷被克服后,才能体现出其质的美。
人生有无“轮回”,取决于每个人内心的认知(即世界观);喝“孟婆汤”与否,则取决于每个人的“灵魂”的抵抗能力。这是因为它们都是虚无飘渺的,就如你无法判断大地的挤压会形成皱折还是会出现断层一样。意念上的一刻变化,就像炎热的夏天会透出一丝清凉那样捉摸不透,那么,我们何必去设想“来世”的事情呢,又何必去探讨人生的“轮回”是否存在呢?
既然如此,我们就索性把握住现在,以现在为券础、为起点,追求明天而不是“来世”。以明天为目标,去迎接明天到来的新的高潮,让今世的人生过得更风采,在到达人生的彼岸之际可以告知世人—今生无悔。
近几年来,热衷于郊游、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多了。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概念对现代人来说已不再陌生。这些现象一方面来自于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从接受到从自我做起这一令人喜悦的变化。
是的,风光秀丽的山水,清新洁净的空气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大自然是人类最无私的朋友。因为有了它的无私奉献才有人类的生存、繁衍,也才有了人类几千年的古文明史。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的日益发达,人类的环境意识越来越淡薄了,生活已越米越远离自然。人们不断地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以及其它生活中所产生的黑色、白色污染倾泻到大自然中,许多地区的天空失去了往日的亮丽的蓝色,江河湖海也失去了往日的清澈,许许多多的珍稀动植物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对于这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熟视无睹,也可以置若阁闻,但我们却不能没有梦想。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已找不到一个清新洁净的角落,草木枯萎、江河绝流、空气污浊、土地干裂,在那种环境下人类又焉能生存、社会又焉能进步?想到这些令人休目惊心的画面,为了我们的未来,人们是否该觉醒了?
令人欣喜的是,世界上许许多多有识之士已充分意识到这一危险。6月5日,我们迎来了属于大自然的节日—“世界保护环境日”,多么令人振奋的节日。实际上,从这几年来,人们已经开始走向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道路。一个个自然保护区不断设立,一部部自然保护法不断出台;人们已将先进的人工繁育和人工饲养技术运用到保护珍稀动物身上,像我们国家的大熊猫,东北虎等的人工繁殖都已获得成功。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已深人到人类的每个角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已成了全人类的共同呼声。我们共同祝愿“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醉人景色伴随人们到永远!
【点评】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作者从环保的角度,写了人类认识的提高,重视了环境的保护,治理污染,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平衡,并且设立了地球日,这与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此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爱护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