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他“没能亲眼目睹那种撼人心魄的场面,但听于吐这些,止不住热泪滚滚 ”。用不着多说,这“动人的故事”,已被作者全部地熔铸在《花环》的情节里,熔铸 在梁三喜一家人的形象和性格里了。但这又并非一般的熔铸,作者深人了历史与现实的 内在联系,挖掘了蕴藏在我们人民中间的那种对革命、对共产党的质朴、无私和自我牺 牲的深情。多少年来,是他们承担着最大的牺牲,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 是他们输送子女,养育革命,支撑了战争的胜利。“雷神爷”在同昊爽的谈话中,曾引 用了陈毅同志的一句话:“在我进棺材以前,我忘不了山东父老笼”是的,陈毅同志在这 里,当然不是仅仅指的山东,而是人民。因为“革命,是人民用小米喂大的,胜利,是 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呀!”可是,由于我们走了曲折的道路,胜利的革命给他们带来的报 偿却显得多么微薄,更何况十年动乱,又曾把他们陷人生活的困境,使他们失去亲人, 负债累累。今天,为了祖国,他们又默默地、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
巍巍青山埋忠骨,梁三喜壮烈牺牲了而梁大娘和韩玉秀,并没有为失去亲人的大悲 痛所压倒她们严格遵守烈士的遗言,不为部队增加一丝麻烦,拒绝一切馈赠,一家三口 徒步一百五十里来到烈士的营地,用烈士的抚恤金为烈士偿还债务。她们强制着撕心裂 腑的悲伤,从容、镇定,坚韧不拔,这是怎样的惊人的意志力,又是多么博大崇高的精 神境界,
当赵蒙生目睹着、感受着这一切,当赵蒙生从那张照片上发现梁大娘就是当年哺育 过他的妇救会长,梁三喜就是他的大猫哥时,怎能不震撼他的灵魂呢!
我伏在梁大娘怀中,心潮翻涌,呵,梁大娘,养育我成人的母亲!呵,梁三喜,我的 大猫哥,我们原本都不是什么龙身玉体,我们原本分不出高低贵贱,我们是吃一个娘的 奶水长大的,本是同根生呵!
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连长梁三喜和指导员赵蒙生,一个是沂蒙山老解放区农民的 子弟,一个则是将军的后代。他们在战斗岗位上相遇时,虽已互不相识,但历史却曾使 他们有过一段共同的生活—同时接受一位母亲的乳哺,而后,曲折而复杂的生活又分开 了他们,并造成了他们完全不同的经历,现在他们是在一场尖锐冲突之后走上了共同的 战斗道路,可梁三喜又为了帮助赵蒙生进开敌人的子弹而不幸牺牲,他们仍然互不知晓 ,互未相认。真正使赵蒙生的灵魂受到更剧烈震动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还不是在战 场上,而是在打完仗之后发生的。那石头人听了也会为之动情的故事。”
李存葆同志在他的《篇外缀语》中说过,在云南前线得知,有些连、排干部在牺牲 后留下了欠账单,在他到过的几个单位中,几乎也都发现了死后欠账的事。这些欠账的 烈士,清一色是从农村人伍的。后来他又曾“采访到这样一件事”,
一个农村人伍的连队千部,他的家乡是“文革”中乱得最厉害的地区之一。因此, 他生前欠下一笔数目不少的胀。他和他年轻的妻子感情极深,他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 百倍真诚地叮嘱妻子,盼妻子在他死后能坚强地活下去,要尽快改稼,建立新的美满的 生活。同时,他还一再告诉妾子,在他死后,希望妻子和家人,要多想想国家的准处, 不要向组织伸手,他欠的帐可用抚恤金来还。如不够,望家中想法把他欠的账一次还清 。后来,烈士的赛子拿着抚恤金,卖掉她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和婆婆一起,来到了 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