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寓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13:44:24
  • 《记写寓情寓理的事》
  •     纷坛复杂的社会生活,千头万绪的大小事件,有的有意义,有的没有什么意义;有的有普遥意义,有的只有局部意义;有的有长远意义,有的只有暂时意义;有的有多方面意义,有的只有一方面意义;有的意义很明显,一眼就可看出,有的意义很隐蔽,必须深入分析才能认识。我们应当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分析事件,要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一拉水珠去透视整个借界。

        王东同学的日记《压岁钱》,写的是他偷花10元钱的事情。日记中运用了大童的心理描写,把花钱后心理上的压力描幕得十分形象而生动,同时也告诉了读者,乱花钱的害处是很大的这一大道理,“检以养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坚忍或坚韧不拔,在心理学上称为“挫折耐性”。这种品质,不仅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证,而且也是人们正确对待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质。张磊的日记《生命的拐杖》,写的是自己考试失败的心灰意冷的心境和一位坚韧不拔的残疾青年的坚强无比的性格以及敢于战胜困难的品质。作者从残疾青年口中得到了:“小沟小坎算什么,挡不住人的”道理,从而激发了战胜失败的信心。这到日记构思精巧,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都以残疾青年拄拐行走的声音做牵引,鲜明地构成了这则日记层层深入、窝意深刻的三个层次。日记中作者的失意,残疾青年的自信、语气、行动,描写得十分准确。残疾青年的形象代表了时代向上的风貌,使作者和读者共同悟出了生命应该追求些什么。

  • 《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     前面说过,状物味物的文章都是有所寄托的。那么,寄托什么呢?无非是情和理。情和理不能截然分开,往往是理中有情,情中有理;这类丈章也没有纯粹抒情的和纯粹明理的,总是情理兼备。但是,情、理在一篇文章中却有主次之分,有的以扦情为主,抒情其归宿;有的以明理为主,明理是其目的。

        这里要说的是抒情。状物抒情的文章,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物是文章的主体,情是丈章的灵魂。

        前面习作中,(黄土地一文歌味的对象是祖国的土地,借此表达了小作者对祖国的土地、祖国的人民、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李恋和立志建设祖国的感情,写得热情奔放。(绿叶情思)满腔热情地歌硕了“绿叶的事业”。

        有的同学把抒情视为畏途,其实大可不必。有的同学认为抒情是作家、诗人们的事,与我无关,这也是一种误解。我们写文章也是离不开抒情的。特别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我们把它归入扦情散文,可见抒情性强是它的一大特点。只有文章感情真实而强烈,才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更能打动读者的心。那么,怎样掌握抒情这种写法呢?

        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抒发真情实感。虚假的感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动人的。这枕要求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民息息相通,爱人民之所爱,僧人民之所僧,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无论是成功、荣誉还是失败、挫效,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自己的爱僧感情。

        有了真情实感,接下来就是表达问题。表达感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扦胸臆,是作者直接刹示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写法。例如:我的无比坚韧、持之以恒的黄土地啊!在你的渊深面前,我感到浅薄;在你的浩瀚面前,我感到渺小。—《黄土地》这一段面讨所味之物—黄土地直接抒情,感情显得更加强烈、奔放。

        第二种是间接抒情。是把作者的主观感情融于记叙、描写、议论当中的一种写法。例如:带着千里奔波的疲惫,常年思恋的饥渴,我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扑进黄土地的怀艳。敞开胸襟,品味着风儿梢来的新翻的沃土芳香,感受她那畅快的呼吸,脉汁的流尚。—《黄土地》黄土地从贫疥的壁缝里挣扎出来了。长城脚下,大运河畔,村庄城镇,生机勃勃;楼房建筑,高耸林立,座座烟自促高了黄土人的身蚤;隆隆机器,歌声牵放,飞转的机轮,改变了原始老牛破车的节奏,经纬网般的电线编织出热烈的真诚与企盼。—(黄土地》踏在黄土岗上,强劲的山风扑面而来,拂弄我的鬓发和衣衫,抚摸我起伏的胸膛……我静静地伫立着,心在剧烈地跳动。—《黄土地》

        第一段以记叙为主,叙述自己回到阔别的故乡,在记叙之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千里”写出原先离开故乡之远。“常年”写出离开故乡时间之长,又把思恋喻为饥渴,突出了思乡之情。接着把风儿、土地拟人化,使人仿佛听到风儿低语、土地的呼吸与脉搏,倍感亲切。面时这些,作者“敞开胸襟”,表达了对故乡土地的一片挚爱。

        第二段以描写为主,描写故乡的建设,在描写中抒发了作者的感情。除了几处拟人的写法以外,本段从句式上多用四字句,节奏短促明快,像进军的鼓点,表达了喜悦、豪迈的感情。本段又把长城、运河这凝聚着古老文化的事物同眼前的楼房、烟囱、机器、电线融为一体,在喜悦、紊迈中又给人带来深沉的思考。

        第三段是景物描写,具体来说就是写山风。作者使山风人格化,像顽皮的孩子,又像慈祥的长辈。就是这山风,吹动了作者心头的涟漪,为作者的紊迈奔放的感情推波助澜。

        作者的感情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手段,才能得到恰当而充分的表达,拙劣的语言是不能很好地抒发感情的。换句话说,抒情离不开修辞。上面几例,似人、排比、反问在抒情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郭沫若《屈原》剧中《雷电硕)一段,屈原面时风雷电抒发了火山爆发似的感情,这也借助于多种修辞格的运用。“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运用了呼号和反复的辞格,感情不可遇抑。朱自清在《春》里,写“风,轻悄悄的;草,软纬纬的”,运用了对偶和重全的辞格,感情细腻而悠长。衷鹰在《井冈革竹》里写道:“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基低头,不向敌人育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运用了回环、对偶、顶真辞法表现了对井冈山的毛竹,也就是对井冈山的人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的选择对抒情有重要作用。有许多词语本身就是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使用恰当,就会娜上添花;词语使用不当,有时会伤害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用词是不能不注意的。

        《黄土地》中,写过去,用的是“酸甜苦辣”、“屈辱艰辛”、“白骨累累”、“惨哭声声”、“冲刷”、“剥独”、“践路”、“毒化”、“创伤萦军”、“忧患重重”这样的贬义词;而写今天,用的则是“威严”、“肃穆”、“雄浑”、“清醉”、“黄水滚滚”、“钻机突突”等一系列衰义词。这样,感情表达得恰如其分。

        我们还要了解这一点:是不是多用了几个好词,多用了几种修辞格,就能淋漓尽致抒发感情了呢?不是。任何词语,任何修辞格,如果孤立起来,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互相配合不恰当,也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就好像眉、眼、鼻、口都很标致,如果组合不恰当,就不会成为美人一样。汉语讲究语势、语流,或回环曲折,或一泻千里,都要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或者把语气急促的短句与语气舒缓的长句交互使用,使语言疾徐有致;或者把语气平缓的陈述句与语调上扬的疑问句、感叹句恰当安排,使语言抑扬顿挫;或者把语气自由的散句与语势酣畅的整句(对偶、排比等)妥善处理,使语言波澜起伏。达到这种境界,不论抒发怎样的感情,都会各尽其妙。当然,这是不很容易的,但做为一个目标,应该努力争取达到。

        前面几篇习作,无论作者有意与否,在语势上都有特色。《黄土地》语气豪迈奔放,《绿叶情思》语气激昂奋发,同时,它们也并非全文都是一个格调,奔放中有舒缓,曲折中有畅达,这都表现了作者的语言修养。可见,语言运用的高境界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用心学习,就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