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刘禹锡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23:51:02
  • 《我眼中的刘禹锡》
  • 现在是30世纪,我坐上时光机,穿越回了唐代。

    我一睁眼,就来到了一户人家。这家刚刚有个小婴孩出生了,听小婴孩的妈妈说,昨晚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了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梦中大禹微笑着望向她,今天她就生下了这个婴孩。现在,婴儿的父母正在想怎么给婴孩起个好名字呢?我想了想,说:“此人非凡,大禹都为他给你托梦,定是个人才,不如起名——禹锡?意思是大禹所赐。”“此名妙哉”刘禹锡的妈妈说道。刘禹锡的爸爸又问:“何以为其字?”“梦得,怎样?”我说,“甚好甚好”其父曰。其母曰:“这位小童如此聪慧,不如日后就与我家禹锡一同读书,可好?”“好!”我说。从此,我和刘禹锡就成了结义兄弟。

    刘禹锡少年有为。他家世优越,从小就可以博览群书。少年入仕,考试成功,考完科举,还去考了博学鸿词。可过了几年,有种官叫“节度使”,他们有军权、财权和人权,相当于土皇帝,有军权想叛乱就能叛乱,所以皇上慢慢又开始相信太监,太监有了军权。刘禹锡觉得皇上做得不对,就给皇上写信,让他不要相信太监,皇上生气了,把刘禹锡贬了,这一贬就是二十三年,可是刘禹锡却不在乎,豪气冲天。

    在刘禹锡被贬期间,他写下了《陋室铭》。这首诗是他在和州,县令对他很不好,把他安排到了一个很偏僻的房子里,房前有条大河,刘禹锡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刘禹锡还挺喜欢这个房子呢!可见他是多么“豪”啊!县令被气坏了,把刘禹锡又弄到一个更偏僻的房子里,前面只有一条小河,可豪气冲天的刘禹锡又写了一幅对联,又把县令气了一回,他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身在京。县令都快气的吐血了,又把他安排到了最小最破的房子里,房前什么都没有,看你怎么办?可恰恰是这个小县令让他写下了万古流传的《陋室铭》,这县令一看《陋室铭》,差点气死了。《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是这陋室里有我刘禹锡这么厉害的人,就像山中有仙,水中有龙一样,蓬荜生辉!

    刘禹锡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豪”,这样豪气冲天的人无忧无虑。我能有一位这样的兄弟,真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次时光之旅令我终生难忘!

  • 《令人敬佩的爸爸900字》
  • 刘禹锡曾写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我爸爸最爱的诗句之一。今年爸爸四十多岁了,两鬓渐渐斑白,但身体依然结实,正如他写出来的字一样——刚健有力,龙腾虎跃。没错,我的爸爸是一位书法家,他小时候对书法十分感兴趣,一直好好临帖习字,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现在,他写的字如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在他写毛笔字时,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让我们敬佩不已。

    爸爸的生活很简朴,尤其在吃饭上很不讲究,晚饭经常只喝一碗稀饭,连午饭也只是白菜豆腐粉条儿。我见他经常只吃这些,便有些心疼,情不自禁地问:“爸,你经常只吃这些饭菜,怎么能有营养呢?”“生活规律就好,吃什么无所谓的。”他笑着回答。饭后,爸爸急匆匆走到书桌旁,只见他从柜顶上取下一个精致的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张纤细微黄的纸,这张纸还不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连忙问爸爸:“这纸和我写字的纸一样吗?”“不一样!”他坚定的说,“用毛笔写作品可不能马虎,一定要用优质的宣纸,这种纸的加工流程很讲究的。”我恍然大悟,原来不讲究的爸爸在笔墨纸砚上很讲究,怪不得家里有宣纸几百种,毛笔几十只。

    记得在一年腊月二十三,爸爸在老家的院子里写对联儿,忙得不亦乐乎。妗妗做好了晚饭,妈妈连声喊了爸爸好几遍,但他却无动于衷。“每次都这样儿!”妈妈嘟囔着走开了。等他写完对联儿,把笔洗干净,轻轻地把笔尖上的毫毛捋顺了,小心翼翼地挂在笔架上,这才快步跑了过来。我这个小鬼的好奇心促使我问道:“爸爸,妈妈叫了您好几次,您为什么不过来吃饭呢?”爸爸笑着避而不答,却说:“我要是停下笔来,那我的思路也就中断了,每一个字,都要认真对待,绝不能姑且,更不能中途耽搁。”看着他那无奈又认真的样子,妈妈“噗嗤”一声笑了。

    还有一次,爸爸在书房写字,我在一旁写作业。当我写完作业时,看见他还在反复练习一个字,而且已经写了好多遍了。我凑近一看,“不就是个‘月’字么,至于下这样大的功夫去练习吗?”我定睛一看,“月”字的每一笔都工工整整,丝毫没有一点儿含糊,便问“这是为什么呢?”“任何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反复练习,反复琢磨,才能有所进步,书法练习也是这样,你的学习更该如此。”我点了点头,快速拿出口算本写了起来,他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备受鼓舞。

    爸爸,您是我的榜样,您身上高尚的品质值得我学习,我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嘿嘿!

  • 《特立独行的刘禹锡600字》
  • 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十九岁在长安游学时就声名鹊起,二十二岁,就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这便是“唐宋八大家”中的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故有“诗豪”一称。如《秋词》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而是极力的赞美秋天,赋予秋一种引导生命的力量,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而更令人钦佩的是刘禹锡的为人。

    刘禹锡性格刚烈,饶有豪猛之气,因屡屡讽刺,抨击政敌,以及为他人仗义执言,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百舌吟》、《聚蚊谣》等诗篇,由此导致一次次政治压迫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了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且不断的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还自嘲道“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刘禹锡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官宦和藩王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住三间三厢的房子,但势力的知县见刘禹锡是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他。安排刘禹锡住在偏僻的地方,但刘禹锡却丝毫不为住房之事所计较,而是写下“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来“感谢”和州知县。而这位知县也真是闲得慌,半年的时间内,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且住房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一间破旧的茅屋。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于是奋笔疾书,写下了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于门前。

    这位写诗豪情万丈,做人志洁行廉的就是刘禹锡。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蜀先主庙》刘禹锡原文赏析和翻译》
  •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必考名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势分: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此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蜀先主庙》刘禹锡原文赏析和翻译 》
  •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必考名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势分: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此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必考名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云:指排开云层。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秋风引》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

    译文

    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落叶声中送来了一群群大雁。

    早晨秋风撩动庭中的树木,独自漂泊他乡的人最先听到了秋声。

    赏析

    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被贬南方,这首诗就是作于被贬期间。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异乡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视刀环歌》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视刀环歌

    【唐】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注释

    视刀环歌:刘禹锡创乐府新题。典出《汉书·李广苏建传》,含盼人早日还归之意。

    恨:遗憾。

    人意:人的意愿、情绪。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万重心:极言内心感情的复杂。

    译文

    常常遗恨自己言语表达粗浅有限,不如人的情绪那么丰富深厚。

    今天你我默默相视,用眼神传达着心中复杂的情感。

    赏析

    《视刀环歌》同《泰娘歌》《更衣曲》《竞渡曲》一样,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新乐府”诗歌。这首新乐府的题目是用典。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都与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关系不错,希望能把李陵召回汉朝。于是派遣任立政等三人到了匈奴。匈奴单于设酒招待汉使者,李陵、卫律都在座。立政他们看到李陵,却没有机会私下交谈,于是就给李陵使眼色,“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也就是几次抚摩把玩自己的刀环,握自己的脚,暗示李陵,意思是可以归还汉朝了。“环”谐音“还”,握脚表示走路离开。因为刀环在大刀头部,所以古人常以“大刀头”作为“还”字的隐语。如《玉台新咏·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由此可知,刘禹锡乐府新题《视刀环歌》,暗含的意思是希望思念的人尽早归还。

    此诗写相爱双方将分别时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全诗运用暗示的手法,意境深沉,含蕴无尽,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含蓄、内敛、婉转、凝重的爱情观,也透露出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把诗的题目和内容联系起来看,刘禹锡可能要表达的是相爱的人就要分别时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因为这首诗没有特定、具体的写作背景,所以它所传递的信息就有了很强的张力,并不一定局限于爱情,也可能隐含着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这两句诗,实际上道出了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状况,即语言常常并不能准确地来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就曾说:“语言文字为人生日用之所必须,著书立说尤寓托焉而不得须臾离者也。顾求全责善,啧有烦言。作者每病其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未能无欠无余,恰如人意中之所欲出。务致密则苦其粗疏,钩深赜又嫌其浮泛;怪其粘着欠灵活者有之,恶其暧昧不清明者有之。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岂独男女之情而已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托刀环以寄迁客思归之意。刘禹锡虽然因参与永贞革新多次被贬出长安,但他被贬后身居远荒心系朝廷。自从刘禹锡遭贬出京之日起,他就开始盼望着能够重返京师。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诗人始终都被思念长安和渴望回京这两种感情折磨着。他的这种情绪贯穿在整个贬谪时期。诗人的这种情绪或直接表达或托物寓意寄寓自己自始至终都在盼望返朝。诗人时时盼回长安。长安在刘禹锡心目中十分深刻,不仅发生在身边的政治事件能让他回忆起长安,而且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以及客乡的一些情景也总会勾起他对长安往事旧物的回忆。此诗即为因历史典故而生发思归而不得的苦闷之作。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释

    酬乐天:作诗酬答白居易。

    顾:念,指考虑。

    怜:怜惜,爱惜。

    带:腰带。

    频减:多次缩紧。

    冠:帽子。

    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

    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谙(ān):熟悉。

    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阅,经历。

    幸:幸运,引申为优点。

    下此:指改变对衰老的忧虑心情。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此,指“顾老”,对衰老的忧虑和担心。

    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

    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

    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

    赏析

    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慨。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创作背景

    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但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望夫石》刘禹锡原文和翻译》
  • 望夫石

    【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释

    望夫石:古迹名。属民间传说,谓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此指安徽当涂望夫石。

    载:一作“岁”。

    时:一作“年”。

    译文

    整天地盼望丈夫而丈夫不归来,她最后化成孤立的石头苦苦相思。

    这妇人在这里望夫已经是几千年了,还是当年刚刚站在这里遥望的形象。

    赏析

    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有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望夫”而“夫不归”,是女子化石的原因。“夫”字叠用形成句中顶针格,意转声连,便觉节奏舒缓,音韵悠扬。次句重在“苦相思”三字,正是“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痴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理。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首诗是深含寓意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遭打击和迫害,长流边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诗意并不在题中。同期诗作有《历阳书事七十韵》,其中“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句,就是此诗最好的注脚。纯用比体,深于寄意,是此诗写作上第一个特点。

    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致意,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

    这种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诗人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行,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作峰头望故乡”,与此诗有相同的寄意。但柳诗“望故乡”用意显而诗境刻意造奇;此诗不直接写“ 望故乡”之意,却通过写石人“望夫”,巧妙地传达出来,用意深而具有单纯明快之美。陈师道因而称赞它“语虽拙而意工”。这是此诗写作上又一特点。

    创作背景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相当普遍。这首诗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属和州。此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可见作于刘禹锡和州刺史任上。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