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张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05:59:03
  • 《《壮士篇》张华原文和翻译》
  • 壮士篇

    【魏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注释

    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

    禀常格: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

    速崇: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虚冲:守于虚无。

    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四戎:指周边的敌国。

    濯鳞:像鱼那样遨游。

    译文

    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

    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

    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

    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激情满怀,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

    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手按我那名为“繁弱”的大弓。

    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

    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

    杀敌的吼声、鼓声惊骇着敌阵,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

    既可像鱼那样遨游沧海,也可驰骋于大漠。

    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题旨大概是由阮籍《咏怀·壮士何慷慨》来的,那首诗道:“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阮籍这首诗在他的《咏怀》中可谓别调,写得也很慷慨激昂,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效命”、“气节”着眼的,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显得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这是思想上的不同。阮籍的作品是古诗,显得简约朴素,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也比较重修辞,“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是对偶,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正始之音”更注重形式美了这是一首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全诗共二十句,分为五节。

    第一节言天地宇宙时刻不停地在运动,人和万物都受自然规律支配,有生就有灭,有始就有终。首二句化用贾谊《鵩鸟赋》:“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震荡即激荡,回薄意为回旋运转。“禀常格”,禀受常规。天地的运动是“不知穷”,人、物的生长“必有终”,这就显出了无限与有限的矛盾,作为一个人来说,应妥善对待这个矛盾。

    第二节道:“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岁月俯仰之间就过去了,功名要赶快建立,使之崇高,壮士心怀愤激之情,不能恬淡无为。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壮士觉着时不我待,所以及时努力,这与当时泛滥的老庄那“守虚冲”的人生哲学正相反对。

    第三节写到壮士的立功行动了:“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大宛马,西域产的良马。繁弱弓,古代的一种大弓。“乘我”、“抚我”,着两“我”字,其豪迈自得情态宛然可见。“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宋玉《大言赋》云“长剑耿耿倚天外”,此言“长剑横九野”也是极言长剑之长。屈原《离骚》有“高余冠之岌岌”,此言“高冠拂玄穹”,帽子都摩着天了,也是极言高冠之高。这些夸张,突出壮士的英武。以上这些描写表示壮士要驰逐疆场杀敌立功了。

    第四节写壮士参加战斗的英雄气概。“慷慨成素霓,啸吒起清风”,二句是暗用荆轲的故事。据说荆轲刺秦王,有白虹贯日。他赴秦廷前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素霓即白虹,啸吒即呼啸。这表现了壮士赴敌时高亢的斗志。“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八荒、四戎,指周围的敌国,这是说壮士耀(通曜)武扬威,使敌国为之震慑。真是刀兵未加已声威远被,其立功是指日可待了。

    末节即写功或名就。“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濯鳞”意谓像鱼那样遨游,阮瑀《为曹公与孙权书》有“濯鳞清流,飞翼天衢”的话,是以远大相期许,这里的“濯鳞沧海”、“驰骋大漠”是说壮士由东而西横行天下。所以下句说:“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独步”,谓其天下无敌手,这样四海都称赞他这位大英雄了。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不朽。这个壮士在有限的“年时”里建立了不世之功,这样他就可以不朽了。

    这首诗表现壮士的英风豪气,自然也表现了自己的胸襟、抱负,可说是一首“风云”之作。这样的作品在诗风日趋轻靡的当时并非多见,而张华集中还有一些,如《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励志诗》等,都是很可值得注意的作品。钟嵘《诗品》谓张华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从现有的作品看,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创作背景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封建贵族穷奢极欲,以一种病态的狂热度过醉生梦死的岁月,当时“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晋书·傅玄传》)。由于张华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不满意士族阶级的醉生梦死,写下了这样的诗篇。

    作者简介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 《紧扣题团》
  •  许多作文的题目便是文章的中心,如“舍己为人的张华”、“护公物的小模范”、“慈祥的奶奶”等等、紧扣题目,便是紧扣中心了。实际上,有些题目虽没有直点中心思想,但是通过标示中心事件,也间接地表达了中心。如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最难忘”、“有意义”等词语便对中心思想有极明确的范围、重点的规定性。从小学命题作文的总的情况看,完全与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题目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少的。因此,紧扣题目作文便成为突出表现中心思想的有效方法了。

     河南张玉新小朋友,是农村里一个小学的五年级学生,他写了《“傻”大伯》一篇作文,虽只六百字左右,但紧扣题目,描写了一个农村老大伯的感人形象。 文章开头说:“傻”大伯并不像,因为他穿戴俭朴,为人憨厚,办事老实,干活有一股傻劲,被青年人_誉为傻大伯。”这个开头不仅扣了题,而且这概括性的人物介绍,勾勒出傻大伯的特点,成为全文的总纲、文章接下去,便是这些特点的一个个的具体记述。如描写他头戴一顶破旧的志愿军帽,上身穿一件粗布对襟袄,虽然有扣,但从来没有扣过,这是位朴了。他大儿子在县里开小汽车,一次路上遇见 傻大伯,要捎他一段脚,他不肯坐上去。这是憨厚的注脚 了。从穿衣到不坐车,又都让人感到他有些所谓的“傻”气。数九寒天,粗布对襟袄的扣也不扣,小汽车很气派,他不坐,表面上看,够“傻”了,但“傻”中闪出思想光辉。

     正是题目里那打引号的“傻”字的内蕴。小作者集中描写的是傻大伯的一件傻事:从郑州到菏泽架高压线,路过村南,电工从车上推下铝线破,每隔百米放三个,夭快黑了,无人看管,正巧傻大伯拾粪路过,电工请他“护一夜电线”,他答应了。整整一夜,他从这堆铝线破走到那堆铝线破,没敢停步,这倒不算,谁知电工第三天才架线到村南,傻大伯连守了两夜。电工按规定给他五块钱酬劳,“他生气地:‘不·…“不要,’钱一扔,扭脸走啦。”不计报酬,舍己为公是他的 “傻”精神。这行动,又是第一段里“办事老实,干活有一股傻劲”的具体化。我所以如此大量的复述原文,在于使小朋友切实地体会到“紧扣题目”的道理。、 除了扣紧题目以突出中心的方法外,还有什么表现中心的方法呢?那就且听“下回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