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春雨渐止。九时许,满天的云朵散了,又薄,又细,如棉,似纱,继而化为轻烟,以至完全消失,天空一碧如玉。
阳光如雨一般照射下来,绿叶映着窗纸,碧影绰约。
看到浓密的影子,可知绿叶之茂盛。
静静望去,一庭新树,沐浴在阳光之下,浮绿泛金,欣欣向荣。仿佛将满天的日光全部集中到院子里来了。你看,那枝枝叶叶,水灵灵地映着碧空,将淡紫的影子印在地上。
樱树长出了嫩叶,一两点残花稀稀疏疏,掩映在绿叶丛中,不时飘飞下来,像翩飞的彩蝶。树下,落英和红萼,片片点点,连同影子一起贴着地面。一只白鸡,披着斑驳的树影,啄食樱花。
看,树枝之间,张着一面蛛网,绿、黄、红三色交映。看,飞虫如雪,纷纷绕树而飞,蜂虻嗡嘤,映着阳光飞舞。自然界适逢这样的丽日,都会显得十分满足的样子。
一只蝴蝶忙忙碌碌,妄图追回已逝的春天,它执着地憧憬着百花盛开的日子吗?
风徐徐吹来,新树轻轻抚摩着碧空,不停地点头。满地的树影微微颤动。新树之间晾晒的衣物,也把影子投在地上,翩翩舞动。
靠近落叶树的邻家,距离新树较远。隔墙能听到咿咿呀呀的织机声。
太阳落了。青灰的云挂在新树梢头。
晚风送爽,新树在高空微微抖动,麦地静静滚起了绿浪。暮色苍苍,天色向晚。
回望后山,松林之上,十四的月亮硕大如盆,尚未散射出强光。漫步田野,豆叶豆花,香气袭衣。
天上,空气,风,月,所有的一切,像水一样淡,像水一样清,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
雾,如烟似纱,笼罩大地,氮氢万物,可是给人间以朦胧含蓄之类的一使者?雾,聚散无定,波来浪退;或如仙袂拂扬,扑朔迷离,变幻万千,可是个行踪莫辨的精灵?雾,清凉爽神,晶莹剔透,润物无声,莫非天真乖巧的宠儿?吟咏斯雾,从其形态、情状、色彩、特性等方面作绘声绘色的描写,也足以新人耳目,动人心弦。而本类选取的3篇作文,却是从特定的观察和理解出发,使眼中之雾,呈现出主观和客体的 “个性”色彩。 吴秀春着眼于“变化”,以惊喜、好奇之心观其“变”,以身手感触示其“化”,情动于衷发问缘由,发诸真情而直接赞颂:“你以山为奇,山以你为衣,含蓄而不露,似玉镂银雕……”
改换人称,其情愈切。“你美到什么程度呢?”有没有答案并不重要,读者是可以从字里行间流淌的浓郁的惊奇和爱意中得到娱悦和暗示的。《奇雾》奇在“清凉”—引发夏日里的兴奋和激动;奇在银白—疑是南极冰天雪地;奇在气势恢宏,宛如一条巨龙,在新安江流域的群山之间,翻滚腾跃,吞吐云锦。作者融奇心于奇雾,描奇雾于群山秀水之间。自然地引入唐诗,不仅点明奇雾之由,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在更为幽深的历史河床上,展示了祖国河山优美神奇,增加了文情意趣。并由生活感受而上升为生活哲理:矛盾的变幻与和谐,不仅是“新安江之雾的主旋律”,“也是生活的主旋律。,’((晨雾》从雾在空中、树木、草地、小路、叶面乃至头发上留下“足迹”,留下“杰作”的侧面描写中,表达着作者对调皮的、傻乎乎的、可爱的雾之童心洋溢的情感。
《看雾知天》属科学说明文。雾是天空的一种现象和征兆。天气与雾象有什么内在关联?怎样因雾而推断天气变化?应是本文要说明的重点。如果不从相互关系上去解释而把重点放在对雾这个天气现象的说明上,便隔靴骚痒,是无法让人“知”的。这也决定了本文不能采用事物类说明文的一般写法。作者先总说雾与天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然后引用谚语,指明春秋雾和冬夏雾的区别,并从气象科学角度作出扼要的解释。这是先总后分,既讲了雾和天气的关系,又分别就两大类型作科学说明,大处落笔,举其总要,不仅条理清楚,也便于下文的条分缕析。接着,作者从雾出现的时间,雾前天气,雾的浓度、颜色、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引用谚语,区别情况,阐释缘由,辩证说明,这是对“知天”的具体化,使读者可以明了各种复杂的雾气现象,以识破天机。最后强调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辐射雾、平流雾两种),多方面观察分析,提纲挚领,理亦显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