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一只小青蛙,哩哩哩……”
今天,我在外公家的池塘边看到了一只小青蛙,我暂时给它起名叫“蛙仔”。
这只小青蛙的眼睛亮亮的,像一块黑曜石般,碧绿的身子上有三道黝黑黝黑的竖线,竖线旁还有一些星星点点的“小雀斑”,像是在告诉人们,“我可厉害着呢!我可是捕虫小能手。”可爱极了。
蛙仔捕虫时可有意思啦。首先,它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发现“盘中餐”后,它立刻锁定目标,“嗡——嗡”的叫声瞬间戛然而止,我想,蛙仔一定把虫子全吃掉了。我不禁在心中称赞道。
小青蛙既可爱还可以给农夫伯伯们捕捉害虫,大家可不要轻易伤害小青蛙哦!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尽管今天不是二十四,但是妈妈决定从今天开始大扫除。我们从打扫卫生间入手,那里有很多东西,洗衣机、洗脸盆、各种洗漱用品、巨大的洗澡盆……因为东西很多,所以我们先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搬到一边,然后把抹布洗干净,开始擦洗卫生间,我们东擦擦,西擦擦,把许多东西擦得闪闪发亮,最后把卫生间整理整齐,卫生间变得焕然一新了。
今天我们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干干净净的卫生间,比喝了一大杯蜂蜜都甜,真是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呀!
“唧哩哩唧哩哩”,伴着一阵阵欢快的虫鸣声,羞答答的小姑娘——月亮出来了。点点繁星就像蓝宝石一样镶嵌在美丽的夜空中。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几只灰色的海鸥“扑棱扑棱”地拍打着翅膀,相互嬉戏着。此时,忙碌的船夫正在让船安全靠岸。
江边的银杏树下围坐着几位老人,他们穿着背心,摇着扇子,开心地听着小曲,时而有节凑地随着节拍哼上几句。微风一吹,几片青绿的叶子落入了手中,乍一看真像一把撑开了的小伞。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就像威武的士兵,守卫着祖国的疆土。再看那纤细的柳条,就像仙女腰间的一条条丝带。青翠的柳叶更像妈妈弯弯的眉毛,随风舞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岸边开满了姿态不同的野花,一朵朵,一丛丛。借着明亮的月光,我看见花朵上的小露珠正趴着“晒”月光浴呢。小桥下,水缓缓流动着,不远处,几个调皮的娃娃在草丛中认真地寻找着什么。哦,那些正在飞舞的亮点儿就是美丽的萤火虫,亮光飘忽地穿来穿去,一个亮点儿熄灭了,又有一个飞过来了。
多么迷人的夜色啊!我不禁想起了课文中的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又到了一个新年,我们家的年味越来越浓。才一月二十妈妈就开始准备祭祀了。
每逢过年我最难忘的就是守岁、闹元宵和祭灶神这三件事了。先说说守岁吧!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熬年、点岁火等。守岁的风俗是在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是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此照过后,就会使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并且熬夜迎接阴历新年的到来。
闹元宵是中国节日民俗传统 活动,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唤,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最后来说说祭灶神,祭灶是一项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的传统习俗。旧时,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 。传说他掌管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人们崇拜,祭灶时 还要在灶王爷嘴上涂上糖,以求他在玉皇大帝 面前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这就是我的宁波年,这就是我们的中国节。
今天早晨,我刚一睡醒,就听见窗外哩哩啦啦,哩哩啦啦的声音,我心想:唉!又下雨了,看来今天游泳的水又该凉了,真是个讨厌的雨。起了床,看看窗外的雨,发现下得正大着呢!今天不能出去买早饭了,也不能出去打羽毛球了,只好想一想外买早饭的香味和出去打球的快乐情景。吃把早饭,我一边懒懒地写着作业,一边听着窗外那凌乱的雨声。心里真是烦透了。
到了下午,那雨仍是稀稀拉拉下个不停,天也时明时暗,没有一点要停或要下大的迹象,看来今天的凉水泳是游定了。“不过去就去,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又不是第一次,前不久才经历过了雨中游泳和冲凉水澡的滋味,不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好这样自言自语的安慰自己。这样一想,我的心就放宽了许多。也觉得那雨不是烦人而是有些可爱了。
看哪,这会儿小雨点们在发射水丝,细细的,密密的落在人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又过了一会儿小雨点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圆圆的,砸在伞面上噼里啪啦的,像是在演奏一首雨中音乐,动听极了。有过了一会儿,雨下小了,乐曲声也变小了,这时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小鸟也亮起了嗓门,使这首乐曲更加动听了。
听着听着,我的心情更加高兴,刚才的烦燥之情便不翼而飞了。
雨呀雨,你真是有时讨厌有时让人喜爱的家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