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观后感作文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伊曼纽尔先生就是一个遗腹子,因为他刚出生父亲就躺在了坟墓里。不过,三年后伊曼纽尔回到了瑞典。屁股还没做稳一个好机会就降临到这位年轻人头上。
诺贝尔一家似乎天生和火结缘,火焰另他们一夜之间身无分文,火焰曾吞噬了他们的亲人,但那喷爆发的火焰也给他们带来了享之不尽的名望与财富。在圣彼得堡的时间过的飞快,一转眼,阿尔雷弗德已经长到18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都已成为一个出色的`棒小伙子了。如今的他知识渊博,反应灵敏,思维活跃,考虑起问题来细致周到,不像同龄的小伙子那样毛毛躁躁。
阿尔弗雷德在圣彼得堡一边给哥哥当助手,出主义,一边忙着搞起了自己的发明研究。虽然在俄国的生活还算惬意。不过,阿尔弗雷德在俄国快待不住了,他跃跃欲试,想要自己试试,想要闯荡天下。就在阿尔弗雷德在科研上突破一个有一个障碍的同时,他的企业家风范也日渐显露出来。一个庞大的实业王国从瑞典的小船上迈开大步,走向世界大地。
阿尔弗雷德一生致力于实业,终生未婚,鲜为人知的是,他曾与维也纳的一名卖花少女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这段感情持续了整整18年。和普通人一样阿尔弗雷德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被爱情折磨、为爱情所苦。。
阿尔弗雷德感到,自己毕生的努力和心血并没有得到世人的理解:"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一生失败极了,我简直白白活了一大把年纪。"的确在普通人的眼里,诺贝尔是一个惟利是图,为了得到利益甚至不惜把人类推向战争的人。
1896年12月10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长逝,终年六十三岁。
向阿尔弗雷德当初所希望的一样,诺贝尔的颁发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盛事,它引起广大民众深切关注,使他们的目光聚集在杰出人事身上,并从这些伟大的人们身上学到他们的那些伟大的精神。
诺贝尔是炸药的发明者,也是诺贝尔基金的创立者。他为了发明炸药,历经了无数次失败,甚至差点失去生命。但他坚持研究,先后发明了液体炸药,黄色炸药轰管,为了方便运输,他还发明出了新型固体炸药。
诺贝尔这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感动,实际上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也是这样,比如居里夫人百折不挠的发现了镭;爱迪生,经历了重重困难,研发出了白炽灯;而莱特兄弟则经历千辛万苦,发明了史上第一架飞机。
读《诺贝尔》,他让我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成功的路上,唯有坚持走下去才能有所成就。在我的生活中,对于坚持的感受太深刻了。
去年,舅舅送我了一大盒乐高“黄鹤楼”,我一开始兴趣高涨,立刻拆了外包装,席地而坐拼了起来。可是,摸了没多久,众多的零件和反复的步骤使我烦躁。我强迫自己坚持下去,我也不想半途而废,但它却毫不留情地屡屡给我打击,在我手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伤痕,把我手弄得生疼。
我真想把它扔到一边去,但是妈妈却鼓励我要迎难而上,让我再坚持一下,说我离成功不远了。“黄鹤楼”精美的图片也吸引着我,是的,我已经拼了大部分了,马上就要成功了。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平息了内心上的烦乱,接着坚持拼下去。我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把它拼完成了。看着我的完工作品,我灿烂地笑了。
是啊,对于一件事情感兴趣是很容易的,但是能不能把事情做好,获得成功,那还要看我们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坚持。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不多。”那我就做那个坚持的人吧。
自从读完了《诺贝尔传》这本书后我知道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后我就喜欢上了科学。
《诺贝尔传》这本书记载了诺贝尔的一生,它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去尝试,更要不断地去改进去创新。
我想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它就是影响世界的大科学家诺贝尔命名的。从现在开始大家要认真对待学习,就算以后报答不了国家也给父母一些交代。
我在书中看到了炸药,我就想做一次实验,我将炸药换成掼炮,再用鞭炮中的火药装入掼炮中,当我正要将掼炮拨开时,我的手感觉到疼痛,太危险了。我又想如果我用使用过的火药来制作掼炮呢,于是我将火药放入掼炮里面再冲上气,接下来准备我的第一次掼炮实验,当我将掼炮砸在地上时,掼炮的确是爆了,但是火药并没有什么作用,后来,我又反复进行许多次试验,都已失败告终。由此可见,诺贝尔研究炸药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
既然我的实验没做成功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诺贝尔这个人吧。从《诺贝尔传》中我认识到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他会说英、法、德、饿、瑞典等国家语言,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在这些方面可以知道诺贝尔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要向诺贝尔学习,学习他那对待科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学习他那对待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态度。
“谁能帮我收一下武术服?”大姐在帮人执勤,突然想起要收武术服,这时原本跟菜市场一般热闹的"杠精戏精神院"(我们的宿舍名称),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这时二姐跑了下来,激动地跳着:“我来,我来,我来收!”大姐拿起二姐的裤子,装作用裤子拭泪,感动得“涕泪双流”。二姐甩甩裤子,没说话,只是用嫌弃的眼神投向大姐。
“哈哈,有什么难的,能拦倒天下无敌的我吗?不能!”望着二姐潇洒的背影,我们不禁为她鼓起了掌,也为她捏了一把汗。
二姐先是甩了甩她那快到腰的长发,先是拿起我们的衣叉,念了一串咒语,并用我们的衣叉学孙猴子的动作,在咒语中,二姐把衣叉举起,瞄准衣架,然而衣叉没有叉中衣服:“咦!怎么没叉中,这……不可能啊!意外,这一定是一个意外!”二姐为了缓解当时的尴尬,把衣叉放在了洗衣机面上,麻利地梳起了一个麻花辫:“早知道就不那么随便了,唉!”“叮铃!”第一遍铃声打响了,我们急促地跺着脚:“快点啊!”二姐突然不动了,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不管我们怎么推拉拽扯,她仍然无动于衷。忽然她以0.01秒的速度爬上了洗衣机,当我们彻底反应过来时,她已经拿起衣服骄傲地对着我们笑。
大姐执勤回来时,我们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并通过宿舍一致决定,给二姐颁了一个荣誉的奖项——“诺贝尔爬洗衣机奖”。
诺贝尔是谁呢?他是瑞典人,是个发明胶状炸药的化学家。
诺贝尔二十岁时,发现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很强。就心想:“如果炸药里的黑色火药,改用为硝化甘油威力一定会更强。”于是他就进行这项实验。
他在实验过程中,诺贝尔的弟弟和一些人被硝化甘油炸死了。大家都很不谅解他、排斥他,诺贝尔的心里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是,他不灰心,继续不断的研究。终于发明了胶状炸弹。诺贝尔对人类的贡献很大,但是却有很多人把炸药拿来制造武器。最后,诺贝尔把自己庞大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了诺贝尔奖。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会碰到困难及挫折,但是只要我们不灰心,继续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奖决定的时候评论说,赫希巴赫、李远哲及波拉尼的研究“对化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人们得以详细得多地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在自然界,存在着无数的化学反应现象。比如,氢和氧的化合生成水,煤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等。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事实。但其中的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其速度变化如何?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反应的速度?
怎样根据反应速度与控制因素的关系,推断某种化学反应的机理?这些都是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弄清这个过程,按照人们的意图来控制或改变反应的速度,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意义。前些年出版的《化学的挑战》一书,集中了美国300 多位教授的意见,把反应动力学列为当代化学7个前沿的首位。 反应动力学研究地位之重要,以致于这方面的研究已两次荣膺诺贝尔奖金。
第一次是前苏联物理化学家谢苗诺夫与英国化学家欣谢尔伍德在1956年获得。这两位学者主要在链式和支链式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李远哲是利用分子束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分子束技术是 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学问。李远哲设计并装备了近10台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交叉仪器,来研究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他把分子束技术用于一般化学反应的研究,特别是用于大分子化学反应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交叉分子束技术。由于他的研究,过去宏观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得以修正,一些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杨振宁先生去年给河南南阳地区的一所中学发来赠言:“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谨以此言赠桐柏县方树泉中学。”寄语简练深刻,令学校师生异常兴奋。 “制天命而用之”一语出自荀子《天论》一文。原句是:“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意思是顺从天而歌颂天,哪里比得上掌握自然的规律并利用它呢?在荀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认识自然、掌握自然、改造白然的能力十分薄弱。占领人们头脑的是,在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约不可知的万能的神,摆弄着人类的命运,什么生存死亡,富贵贫贱,智慧愚笨等等都由“天命”决定。
人们只能听天由命,被“天命”牵着鼻子走,在自然界面前束手无策。历来反动统治者借此故弄玄虚,自称“受命于天”,残酷地剥夺和压榨人民。 荀子则不同。他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占主导地位的宿命论。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本身的规律的。“天命”是指自然变化的规律,人们能够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杨振宁先生向方树泉中学师生推荐荀子的观点,对现代不少中国同胞都是有用的。 方树泉中学所在的桐柏县,1991年遭受大水灾。得到香港同胞方润华先生的资助,建立了一所初级中学。该校师生没有听天由命,既不求神拜佛,也不请风水先生,而是艰苦奋斗,取得了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的成绩。 然而,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有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殷周、战国时期,总认为有一种超白然的力量支配着自然和人类的命运。
君不见,有的企业出巨资在办公楼前竖起财神的塑像; 有的茶馆、饭店供起神佛;有的借口风水不佳毁坏大地测量标志;有的为神怪洞府大兴土木,请来“阎王小鬼”让人观光;有的贩卖皇历及迷信书籍;有人甚至宣称这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掌握在他们手中。种种迷信活动阻碍了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了解、对科学的追求,有形无形地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不能忘记,19世纪末,义和团同胞念咒请神未能抵挡住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今日的中国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真正做到认识这一条,做到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中国稳步发展。这也许就是杨振宁先生寄语的用意。
1986年10月15日,全世界各大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全都播送(刊载)了一条以斯德哥尔摩为电头的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人李远哲同美国人赫希巴赫、加拿大人波拉尼同时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向李远哲发去贺电,代表中国科技界表示热烈祝贺,衷心感谢他“为炎黄子孙增添光彩和荣誉”,“多年来为促进中美两国科技交流所做的努力,为推动海峡两岸的科研工作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勇四应俏式麦穷者 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诺贝尔奖金,被国际科学界视为最高奖赏。
这项奖金每年专门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及经济学等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发。 翻开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金以来的获奖者名册,上面印的大多是美国、西欧、日本学者的名字,中国血统的学者只有4位。杨振宁、李政道是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两位中国学者。他们以著名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过后18年,美籍华人学者丁肇中又因发现被称为“J”的新一类基本粒子,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李远哲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学者,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的华人学者。这位1986年只有49岁的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教授,出生在台湾新竹。父亲李泽藩是一位画家。抗战胜利后的科学民主救国思想,以及居里夫人的敬业精神,使李远哲决心为人类、为科学献身。
22岁那年,他从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他仅用两年功夫就获得了台湾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他来到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同他的老师赫希巴赫一起研究反应动力学,发展了“交义分子束”。这项研究,使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也是他迈出的通向诺贝尔奖金的第一步。1968年,他到芝加哥大学任教,以后又回到柏克莱大学。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李远哲说:“我这辈子作了两个正确的决定,第一,1962 年申请到柏克莱大学念书;第二,1974年到柏克莱大学任教。"1979年,李远哲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美籍中国科学家中12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之一。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研究教授。1982年获美国劳伦茨奖金。 对李远哲来说,1986年也许是喜获丰收的一年。这年年初,他获得全美化学会颁赠的“1986年彼得迪白物理化学奖金”,并且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诺贝尔奖金更是喜上加喜。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20世纪700人(次)的诺贝尔奖颁奖历史当中,恐怕爱因斯坦获奖时引起的麻烦最多,而获奖原因更是奇怪得独此一家。很早就不断有人提名他为侯选人,但由于种种几乎无法置信的理由却一直没有成功。1922年,他才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那时反对相对论的势力很强,评奖委员会没有把奖给爱因斯坦情有可原。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推荐爱因斯坦(推荐理由还是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就)为获奖候选人时,写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相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为一件具有类似意义的工作而颁奖。”
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来看,普林斯海姆的话非常准确。但令人遗憾和惊讶的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却千真万确地没有因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相对论而颁奖给爱因斯坦。恐怕无论怎么说,这也是诺贝尔奖颁奖史上的极大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