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沃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3 17:36:22
  • 《向日葵》
  • 一望无际的沃野里,一排整齐的向日葵,面朝骄阳。向日葵籽个个饱满,仿佛就要快蹦出来。它们的叶片金黄,舒展着腰枝,我忍不住驻足观赏。

    光盘周围,金黄色的叶片重叠,交织。一头失失的,在与太阳,互相挑逗。叶片在太阳炙热的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后面的叶片努力向前倾斜着,想与前面遮挡它的叶片,争夺阳光。看着他们争先恐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样子,我忍俊不禁。

    光盘中粘贴着许多葵花籽,它们挨挨挤挤,鼓鼓囊囊,它们上面失,下面浑圆的样子,便是瓜子的雏形。向日葵的葵花子会出现缺粒现象。但是,其中的一株向日葵,缺得很有艺术——它的葵花籽,长出了不规则的“五星”图形。我感叹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祖国的土地含着的养分,促使向日葵也开始爱国了。

    向日葵的茎并不是很粗壮,把它和巨大的花盘,放在一起,显得太脆弱。但它却承担了这项重任,并且努力从土地中汲取养分,以供葵花籽生长所需。茎上所附的叶片娇嫩小巧,一阵清风拂过,光盘,茎,叶,一起随风摆动。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我们所处的社会,仿佛一株向日葵。工人,农民,各司其职,就像向日葵的茎,把养分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叶片,光盘中。他们默默无闻地生活,工作在社会基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建设。葵花子,就是充满生机的我们。在共产党光辉的照耀下,我们茁壮成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光辉普照着神州大地。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将来一定会支撑起整个社会。

  • 《改革者的路程》
  •  革的浪潮在沃野上汹涌,一代新型农民从田间崛起。过去一直贫穷落后的东阳县,如今呈现了新的面貌。那里的农民不再是鲁迅笔下那种老实巴交、愚昧无知的“七斤”、“阿Q;,也不是赵理作品中被旧思想束缚得紧紧的“二诸葛”了。他们大步走出来,加入了改革者的行列,走进了商品经济的领域。东阳县昊宁镇的张满良,他们兄弟七人合办了两家领带厂,投产五个月,生产了领带五万余条,产值二十万元,利润达三万元。张满良兄弟七人是怎样闯开一条新路的呢?一段时间来,社会上穿西装的人越来越多。穿西装配上领带,方显得潇洒大方。因此,人们对领带的式样也越来越讲究。城镇和乡村、中年人和青年人对领带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领带一时供不应求了。于是,张满良萌生了办领带厂的念头。

     张满良看准了目标,马__匕就干。兄弟七人一商量,认为虽有困难,但可以边干边克服。张满良匆匆赶到杭州,买了几条领带和一些面料。回家后,拆开领带,仔细研究了领带的结构,就开始踩起了缝纫机,拿起了针线。过去整天扛锄头,满手是老茧的庄稼汉,居然干起了细致活儿。可是,“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张满良兄弟七人都学会了裁剪、熨烫、缝纫,而且边学边做,不几天就拿出了成品。牡丹领带厂就正式开业,马上就得到了一万元的定货。可是,接到定货后并非一帆风顺。原先购买的那种面料已经脱销。

     张满良兄弟们四处奔波,终于找到了那批面料的生产厂--一幸福丝织厂。可是,这家工厂已停产,只在仓库里找到了两匹同样的面料。燃眉之急虽然解决了,往后怎么办呢?张满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购买到积压多年的三千米面料。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张满良又四处求贤,设计新款式。不久,请到了一位全国知名的丝绸流行色‘专家,并在这位专家的帮助下,落实了面料的来源,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位专家设计了二十多种款式色新颖的领带,产品一出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从此,牡丹领带厂名声大噪,订货合同片般地飞来。东阳“牡丹”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五个省市留下了馨香。

  • 《描写无锡家乡的作文》
  •     “沿着太湖之滨的千里沃野,城镇风光绮丽,水流柳荫下,船穿石拱。”春天,处处桃花开如云霞;夏天,荷花淀香遍水涯;秋天,丹桂、金桂、白桂处处飘香。

        “就是这丰姿异彩的城镇和水乡,镶嵌着明珠似的太湖。”

        “镶嵌这明珠一角的是:梅园、蠡园和鼋头渚。”

        “这三座名园,天造地设,都坐落在无锡。无锡是大自然的宠儿,得天独厚。”

        “无锡――锡山开尽了,但在锡山的龙光塔之下,无锡长街坦直,大厦林立,车如流水,人似潮涌,多幺繁华富丽!太湖如镜,映照着无锡美好的姿容,尤其是名园三座,座座象金雕玉镂,座座是花艳景新……”这是作家碧野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太湖之春》中的一段对无锡的描写。

        无锡,我美丽的故乡,我为有这样的故乡自豪!

        无锡别名梁溪,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古运河正好穿过,在惠山脚下,太湖之滨。东临上海,西靠南京。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个好地方,素有“小上海”的美称。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

        无锡文物古迹很多。是许多古代名人常到的地方。据地方志记载,唐朝的陆羽、张继、李阳冰、许浑……宋朝的范仲淹、苏东坡、韩世忠、文天祥……都来过无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无锡也是许多着名人物的故乡,古代的如顾恺之、李绅、李纲、邵宝、顾宪成、薛福成……都是无锡人。现代的着名人物有:民族实业家荣宗敬和荣德生、革命家秦邦宪(博古)、严朴和陆定一、文学家钱钟书、科学家钱伟长、音乐家王莘、漫画家华君武、还有那虽然出身贫寒但可称得上是世界级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

        无锡的名胜、人文景观也很多。有88米高的灵山大佛,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二泉,江南第一山的惠山,久经沧桑的龙光塔,人来人往的锡惠公园,太湖隹绝处的鼋头渚,四季飘香的梅园,珍奇细巧的蠡园。……

        北宋着名学者杨时建造的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内。1604年着名学者顾宪成、高攀龙等因得罪奸臣魏忠贤,被罢免回乡,和议捐资重建了东林书院。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所题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着名对联为后人永远传诵。后来高攀龙得知魏忠贤派人来逮捕他时,他仰天大笑道:“我视死如归久已。”当夜投池自杀。现在的东林广场上有顾宪成、高攀龙等“八君子”的塑像。无锡城里的名人故居更是数不胜。 

        无锡的惠山泥人、油面筋和酱排骨是久负盛誉的传统工艺品和传统名特产。惠山泥人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造型千姿百态,精致优美。油面筋和酱排骨味道鲜美。油面筋被称为素斋中的“山珍海味”。酱排骨名声远扬,是无锡的一道着名特产。还有那皮薄、汁多、味甜的水蜜桃,令人唾涎欲滴。

        无锡的经济发达,自隋唐至宋代以来,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使它逐步发展成为江南的名城。明清时代,无锡社会经济更加繁荣,逐步发展成为苏南地区的粮食、棉布、蚕茧和生丝的贸易中心。无锡与芜湖、九江、长沙成为闻名中外的四大米市。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土布已为“吾邑生产之一大宗”,无锡“布码头”之称就传遍大江南北。随后蚕桑业兴起,无锡又成了“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设了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宝兴面粉厂。1933年,无锡已有大小工厂323家,位居全国第五位。无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无锡解放五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突飞猛进。1981年,无锡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现在无锡已成为江苏省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无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投资环境极好。那动人的《太湖美》和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吸引了大批的客商来无锡投资,尤其是日商特别钟情于无锡这块热土。今天,无锡人民正意气风发,全面实行小康而奋斗,我作为一个无锡人,为无锡的方方面面感到自豪。

  • 《我的家乡作文1000字》
  •     “沿着太湖之滨的千里沃野,城镇风光绮丽,水流柳荫下,船穿石拱。”春天,处处桃花开如云霞;夏天,荷花淀香遍水涯;秋天,丹桂、金桂、白桂处处飘香。

        “就是这丰姿异彩的城镇和水乡,镶嵌着明珠似的太湖。”

        “镶嵌这明珠一角的是:梅园、蠡园和鼋头渚。”

        “这三座名园,天造地设,都坐落在无锡。无锡是大自然的宠儿,得天独厚。”

        “无锡――锡山开尽了,但在锡山的龙光塔之下,无锡长街坦直,大厦林立,车如流水,人似潮涌,多幺繁华富丽!太湖如镜,映照着无锡美好的姿容,尤其是名园三座,座座象金雕玉镂,座座是花艳景新……”这是作家碧野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太湖之春》中的一段对无锡的描写。

        无锡,我美丽的故乡,我为有这样的故乡自豪!

        无锡别名梁溪,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古运河正好穿过,在惠山脚下,太湖之滨。东临上海,西靠南京。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个好地方,素有“小上海”的美称。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

        无锡文物古迹很多。是许多古代名人常到的地方。据地方志记载,唐朝的陆羽、张继、李阳冰、许浑……宋朝的范仲淹、苏东坡、韩世忠、文天祥……都来过无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无锡也是许多着名人物的故乡,古代的如顾恺之、李绅、李纲、邵宝、顾宪成、薛福成……都是无锡人。现代的着名人物有:民族实业家荣宗敬和荣德生、革命家秦邦宪(博古)、严朴和陆定一、文学家钱钟书、科学家钱伟长、音乐家王莘、漫画家华君武、还有那虽然出身贫寒但可称得上是世界级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

        无锡的名胜、人文景观也很多。有88米高的灵山大佛,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二泉,江南第一山的惠山,久经沧桑的龙光塔,人来人往的锡惠公园,太湖隹绝处的鼋头渚,四季飘香的梅园,珍奇细巧的蠡园。……

        北宋着名学者杨时建造的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内。1604年着名学者顾宪成、高攀龙等因得罪奸臣魏忠贤,被罢免回乡,和议捐资重建了东林书院。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所题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着名对联为后人永远传诵。后来高攀龙得知魏忠贤派人来逮捕他时,他仰天大笑道:“我视死如归久已。”当夜投池自杀。现在的东林广场上有顾宪成、高攀龙等“八君子”的塑像。无锡城里的名人故居更是数不胜。

        无锡的惠山泥人、油面筋和酱排骨是久负盛誉的传统工艺品和传统名特产。惠山泥人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造型千姿百态,精致优美。油面筋和酱排骨味道鲜美。油面筋被称为素斋中的“山珍海味”。酱排骨名声远扬,是无锡的一道着名特产。还有那皮薄、汁多、味甜的水蜜桃,令人唾涎欲滴。

        无锡的经济发达,自隋唐至宋代以来,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使它逐步发展成为江南的名城。明清时代,无锡社会经济更加繁荣,逐步发展成为苏南地区的粮食、棉布、蚕茧和生丝的贸易中心。无锡与芜湖、九江、长沙成为闻名中外的四大米市。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土布已为“吾邑生产之一大宗”,无锡“布码头”之称就传遍大江南北。随后蚕桑业兴起,无锡又成了“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设了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宝兴面粉厂。1933年,无锡已有大小工厂323家,位居全国第五位。无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无锡解放五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突飞猛进。1981年,无锡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现在无锡已成为江苏省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无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投资环境极好。那动人的《太湖美》和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吸引了大批的客商来无锡投资,尤其是日商特别钟情于无锡这块热土。今天,无锡人民正意气风发,全面实行小康而奋斗,我作为一个无锡人,为无锡的方方面面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