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大概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00:53:30
  • 《漫游思想国》
  • 如果没记错,漫游者,大概是本雅明提出的概念。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作一次思想的旅行,下午阳光正好。

    刚刚阅读一本《夜晚的书斋》,其中便谈到了书籍的秩序问题。唐诺在《阅读的故事》里对此话题也有所涉及。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像照片中一样,我的书房大概是没有什么秩序划分的标准的。一张白色书桌,左侧拐角型地立有常读书,白色书桌的左侧,则是一个实验桌,上面堆满了著述、杂志等等,嫌灰尘太大,遂蒙上一层橘红色的布,很像当年学素描时的背景布的感觉。面前的窗台上也是堆有一个“堤坝式”书堆。当然,以不遮挡光线为基础,这是最重要的。记得某位建筑大师曾说过,光线是建筑的灵魂,这当然也是我布置书斋的标准了。阳光正好的下午,让书籍和光线共舞,这样甚好。

    我的书籍,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分类标准,以达成某种秩序的话。那么,此标准便是:按近期阅读的喜好,将书布置在离自己由近及远的地方。

    《夜晚的书斋》中亦论述到“夜晚属于混沌”的问题。的确,有一些书是适合夜晚阅读的,有些书则更宜白天翻翻。通常,我的阅读效率以夜晚为佳,一方面,可能与我对书籍品类的偏好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我的个人状态有关。但不管怎么说,古往今来,雪夜闭户读书,一直是文人墨客的一种情怀。

    读书多了,便产生了与人分享的念头。这念头可能由最初的儿时炫耀心态,成长为后来的取长补短的一种情怀了。这也是中国文人们古已有之的经世致用情愫吧。

    但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文人们读书之乐,大概是我所能体会的了。

    另外有一个乐趣,那就是手抄。这是中学时期,初中语文老师欧老给我们留下的习惯。手抄,一则可以便于收藏,二来书中文字,经我手一抄写,便带有我的心智,便带有我的精神,这也是钱穆先生演说中所提点的精神吧。总之,比起电子笔记,手抄的墨迹,着有年华的痕迹,当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有“述而不作”之说,可见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是多么的重要,也只有在“不作”的基础上,史料才能保留当初的面貌,才能为后人提供更加客观的研究基点。

    固然,胡适之先生也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但相比于胡乱发挥,这任人打扮的历史本身,就具备了充分的研究价值。

    学者研究,文人作文,无一例外必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基础,在中国的传统下,乃至在世界的传统下,来源之一便是“史料”。

    无偏狭的史料,对于后然的指导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而带有隐含预设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史料,固然也有许多是具有研究价值的,譬如《史记》,或者说,许多史料很难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将作者的主观色彩,同历史的局限相剥离开来,这将是研究者的一大挑战。

    从摘抄联想到这些,想想也是蛮合理的,关键的是,要警惕作者的隐含预设,这些预设,有些是作者个人也未必意识到的了。

    与抄写相对应的,想必就是批注了。

    图片 批注就不是“述而不作”了,批注在开始,已经有两个分野了。一是给自己看的批注,譬如古人读书,已有天头地脚的墨痕经营了。蝇头小楷,耐人寻味。另一就是给别人看的批注,譬如皇帝的“批复”,便是在奏折之上用红笔书写;又譬如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也是用一系列符号在原文基础上修改。乃至出版者、编辑在校对稿件的时候,也有一些基本的批注符号,很类似于小学作文课上所学的插入符、删去符号之类。

    抄写在隐性层面上凝聚了抄写者的精神,批注则是在显性层面上彰显了阅读者的思想,乃至阅读者与作者看不见的遥远沟通。

    更重要的是,批注背后是一种文化。一来,批注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此为批注的第一层功效。更重要的是,批注也可以反映读者对作者的“批判”,即读者自身的“反思”。

    可以说,前一种批注,培养了作者的信徒,后一种批注,彰显了读者的主体地位。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嫌批注不过瘾,嫌阅读不带劲,没事,那就自己出一本书吧。

    在这方面,林达夫妇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从《带一本书去巴黎》到《西班牙旅行笔记》,从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到《一路走来一路读》。如此种种,等等等等。林达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整合,“既述又作”。

    林达夫妇读了很多书,行了很多路,怀着对政治历史的敏感,带着画笔与墨水笔,勾勒出美国的政治生态、巴黎的革命浪漫、西班牙的浓重历史。

    一直说期待林达的意大利专题的书目推出。

    但不可着急,毕竟他们是“一路走来一路读”,且阅读且书写,且书写且行走。经典作品的问世,永远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

    因此,才有了中国历史上那么多苦心孤诣的著书者的故事。

    而阅读,大概是写作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吧。

    因此,且读且珍惜吧。

  • 《南辕北辙的车夫》
  • 一切的开始大概是四个月前的那场决定人生轨迹的考试吧。隔着时间的重重滤镜,也只依稀记得考场里春蚕食叶的答卷声和黑云压城的阴天这些无关痛痒的细节了。还记得的也就是考前那些跃马向昆仑的豪情万丈和焦灼不安,在到达考场后就仿佛被掷入了水中,激起一层不大的涟漪随后便平滑如镜。至于答题的琐碎早已如同晕开的水墨画变得模糊不堪。四个月后回想起人生中很重要的高考,其在我的记忆中残缺的只剩下这为数不多的东西了。

    也曾设想过关于自己未来的无数可能。简而言之也无非希望未来的生活过得不要千遍一律,否则会对不起正在烤取的生命之火。固然很清晰地知道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心里仍有着渺茫的期冀。于是会像盖茨比追逐隔岸的绿灯那样逆水行舟。高三就是一个在一次次比对自己模考的成绩和理想大学的分数线中恍惚间懂得龙应台所说的更多选择的权利的过程。

    发成绩的那天握着收到短信的手机不敢打开。其实那一刻的成绩已经是薛定谔的猫了吧。一曲终了,无论是不尽人意的失望,还是三年的奋斗最终凝成了这样的三位数字的落寞,最终自我的梦想都是要和现实妥协握手言和的。于是后面填志愿,体测,录取一气呵成顺理成章却又如梦似幻。

    军训期间被问到最多的就是你来这个学校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了很久,仍然得不出答案。设想过千万种可能却没能预料到自己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陌生而又崎岖。所谓坚持的勇气不过来源于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踏过一扇人生路上的门,门就会在身后自动轰然合上再也无法扣开,门后时间淹没逃往过去的路。能做的只有在到达下一道门前昂首阔步,在下一道门前,谨慎选择。

    小学的时候老师课上讲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老师说车夫虽然“马良,御者善”但是只会离自己的目标渐行渐远。有个同学站起来说地球是圆的啊,绕了一大圈最终总会到达目的地。那时我笑那楚国车夫的荒谬,如今我又何尝不在一驾背道而驰的马车上?

    如果真的是一个圆的话,那么无论是抄捷径还是绕弯都会像宫崎骏的动漫《千与千寻》中说的“走一步就会离终点更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只是希望那路漫漫不会磨灭自己上下求索的勇气,长途跋涉后还有南北朝宗悫答叔父“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初心。

    南辕北辙的车夫呵,策马扬鞭,马儿再快些跑,是否即使背道而驰也会更早的到达目的地?

  • 《关于雷锋》
  • 初识雷锋,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那会儿,有一次,学校里组织一起看电影,大家都很兴奋的样子,在那个科技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能在学校里看电影,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于是,到了我们班级,大家正襟危坐,端端正正的待在自己位子上,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要放映的并不是什么动画片、武侠故事之类,而是雷锋同志的一部纪录片,从开场气氛就有些沉闷起来,除了他标志性的笑容很是打动人心之外,从小艰苦的生活,以及他艰苦中带着不幸的成长历程,如果影片都是真的,那眼泪也是真的,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坚强的力量,一个人要有多坚强,才能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微笑,对生活抱有期待,要有多坚强,才能在面对一次次的困难时,始终勇敢向前,坚强面对。我确实被他打动了,为他的笑容,为他在平凡中始终积极向上的心,还有那份随时随地乐于助人的善良和坚强的心态。

    后来,随着长大,听过各种版本的雷锋的故事,也在一些书籍电影中见过他的身影,但是没有太深刻的体会。

    再后来,上个月,我们学校组织了当月的“问道”活动,这次的主题不是感情、偶像,而是学雷锋,聘请的演讲老师也是目前雷锋班的班长,他从自身的经历讲起,铿锵有力,却不使人感到无聊,本是意外陪着朋友去听,却再一次被触动到了,原来真的有人会把一份崇拜当成事情去做。那位演讲的老师,这些年一直在收藏关于雷锋的一些物品,还有各种各样的事迹,他逢人就讲雷锋的故事,正能量的引导也消磨了他从小顽劣的性格,变成了一位真正的军人。

    被后人传颂的有很多人,但是因为善于助人被一直视作教例典范的,大概只是雷锋一人了吧。

  • 《所有的鸟都能唱歌》
  • 鸟,大概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动物,它们灵动活泼又很聪明,整日的在那茂密的树叶后吟唱。声音空灵婉转,似甘露般清洗了你的耳朵与心灵。

    我们家也养鸟,鸟是外公送的。外公总说听听鸟叫蛮好的,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却也期待起这只鸟的歌声了。鸟浑身是乳白色的,头顶是淡黄色的羽毛,好似一朵小小的雏菊。鸟的眼睛圆溜溜的,镶嵌在它的小脸上显得十分明亮。它性格温顺亲人,全家人都喜欢它。它到我家的第三天就熟悉环境了。一天它站在正午的暖阳下,昂着头摇着尾张着啄欢快地啼叫起来,婉转又悠扬的声音回荡在屋子里。它唱歌很有规律,什么时候高歌,什么时候降调,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轻快,都早已设计好。洗衣机的提示音是鼓点。晒衣架的碰撞是伴奏,风是和声,阳光下的它与它的歌是主角。

    从那天起它每天都唱歌,这听不厌的歌使我们全家的心变得纯洁了,使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雅趣。

    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家的窗外多了一段歌声,这声音的主人丝毫不讲道理,总在我们家鸟唱得最动听的时候加进来乱叫一气。它的声音并不好听,嘶哑嘈杂又没有灵气,像一个大喇叭“呼呼”的叫着。而且它一开嗓就打断了我家鸟儿的歌声,我家的鸟只静静的歪着脑袋听着外面的声音。于是这场演唱不再是享受,至少要忍受半个小时断断续续的噪音。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个声音的主人,这一定是只没有教养的野鸟,我这样想。

    忍了两个星期后,我终于见到了这只没教养的鸟。它的确是只野鸟,羽毛脏兮兮的,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半边身子在窗户外面另外半边躲在阴影里,高昂的头啼唱着。被它烦了两个星期的我忍无可忍,顿时气上心头,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杯水,狠狠的朝它泼去。它“啾—”地惊叫了一声,扑棱着翅膀朝着对面的屋顶逃走了,在它转头看我时,我吃惊的在一只鸟的眼里见到了惊恐,责怪。我家的鸟也转过头盯着我,细细的叫了一声,听起来也像责怪。

    此后我再没见过那只鸟,听到它的叫声。我伤了它的心,它也许再也不会来了。想到这我黯然神伤,心底涌起外公那句“听听鸟叫蛮好的”。是呀,听听鸟叫会很好的,每只鸟都能唱歌,我怎么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一个无辜的小生命呢?

    所有的鸟都能唱歌,亲爱的小鸟,如果你能回来,我一定会放下偏见去学着欣赏你,因为你也是独一无二的,耀眼的小鸟。

    (指导老师:范连凤)

  • 《悔》
  • 每当我想起那件事,内心都会觉得无比痛苦。说起来,这大概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吧?我似乎有些记不清了,也可能是不想记起吧!只记得那天——

    “哇!这是什么啊?”我指着那个笼子,满脸疑惑地看向妈妈。妈妈对我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打开了笼子。居然是一只可爱的小奶狗!它很小,只有两个巴掌那么大,走路都跌跌撞撞的。我很喜欢它,恨不得天天把它抱在怀里。

    老家的院子很大,我把已经养了两年的那只狗放了出来,任它在院子里玩。对了,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汤包”。和往常一样,我和汤包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天气很好,阳光照在身上暖和和的,一人一狗,玩得不亦乐乎,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快乐总是短暂的。下午4点左右,我要回城了。本来,汤包要和我们一起走的,可偏偏那天妈妈有事,不能带它一起上去,便只能交给奶奶照顾几天了。我抱着汤包很是不舍:“小汤包,你在家要乖乖听奶奶的话啊,过几天就接你上去。”妈妈一直催我上车,我摸摸汤包毛绒绒的小脑袋,恋恋不舍地上了车。隔着窗玻璃,看见小汤包也一直在朝我叫唤,诉说着不舍。

    “喂,什么……”妈妈接了奶奶的电话后就不说话了。

    “妈妈,怎么了?”看到妈妈微红的眼眶,我心里莫名地感到不安。

    “汤包,昨天晚上被车撞死了……”

    “什么?汤包死了……”我瞪大双眼,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得愣在原地,眼泪不听话地直往下流。

    “昨天我们上城后,汤包一直不肯回狗窝,趴在我穿过的鞋子上,趁着奶奶开门时溜出去了,等找到的时候,它已经被撞死了……”

    妈妈还在说,可我已经没有半点心思往下听了,脑海里一直回想着我和汤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里非常后悔:为什么那天不带着它一起上城呢?如果我把它带在身边,它不就不会被车撞了?我悔恨交加。

    “汤包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等你放假了,我们再去领养一只小狗好吗?”

    “我不要,我只要汤包,其它小狗不是汤包。”我哭着冲进了卧室。看着我

    和汤包嬉戏的照片,我多么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我应该对汤包好一些,再好一些的……可是,现在没有机会了!

    周末回家时,我们亲手把它埋了,连同它生前最喜欢的玩具、零食、小衣服一起埋了。我默默地看着小土堆,心里满是后悔……

  • 《感受冬天》
  • 今天,大概是入冬以来最冻的一天吧。大风降温说来就来,早上打开手机一看适时天气预报,哇,好家伙!八点是零下十七度,九点是零下十五度。记得前几天顶多也就是零下八、九度,可以预测,今天一定冻得够呛。于是心血来潮,想出去感受一下大冻天的滋味。吃了早点,补充了一点热量,又换上了最厚的棉袄、棉裤,八点一刻整装出发。

    打开单元的大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硬生生地打在脸上,显然比平时冷多了。不由想起“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还不如改为“吹面最寒二九风”,这样形容现在的感觉再合适不过了。沿着小巷,一路来到河滨公园。放眼望去,公园里冷冷清清,偶尔从身边快步走过一两个人来,都是全副武装,浑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只有穿着橙色服装的清洁工特别惹眼,每隔不远处就有一个人,他们都弓着腰,不紧不慢地仔细清扫着垃圾和尘土,嘴里不时呼出一股淡淡的白雾。身旁的树木裹着干瘦的枝条兀立着,发白的小草耷拉着脑袋,显得有气无力,颇有“榆柳萧疏楼阁闲”的凄凉。信步前行,双腿和后背逐渐开始发凉,寒气逐渐由肌肤浸入骨髓,这让我不得不加快脚步,希望运动产生的热量抵御袭来的寒气。来到河堤,远远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看来河面还没有封住,近前一看,果不其然。河的两边结起了厚厚的冰层,中央或一两米,或三四米汩汩流淌着河水。要是往年,大冻的时候河面已经全封住了,看来现在还是没有到了大冻的天气。想到这里,心里有些释然。正在遐想的时候,两只耳朵发来了警报,耳梢感觉冰辣辣的疼痛,于是赶紧抽出双手捂住耳朵,不一会儿,手又耐不住了严寒,只好插进兜里暖和暖和,手有了热度,耳朵又受不了了,只好再用双手看护耳朵,交来换取,勉强转了一圈,浑身开始打颤,真的有一种寒风彻骨的感觉。没得法只好打道回府。

    何为冬天,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冬天是大自然的杰作,寒冷是冬天的常态。他既让人生畏,也给人刺激。只有亲自去感受,才能体会到冬天的味道。

  • 《少年啊,请燃起心头一焰》
  • 回想过去的高中三年,大概是一段头脑过于简单的日子。所有人都告诉我,你尽管去冲,尽管去重复,去排除不确定因素,尽管把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高考中——别的都不要想。一方面,是亲朋不希望分散了自己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也是现在想来十分可怕的,当我跨过高考这个大门时,感觉到迷惘和无所适从——我是别人眼中的“优秀”,可我自己不知道要成为怎样一个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我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一个目标,并没有燃起我的心头一焰——一个青年人最热烈的信仰。

    很多成年人嘴里笑谈着的“吃了这三年苦,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你,轻轻松松,自由自在”,也曾歪打误撞地“激励”了很多人。作为一个大一新生,自己报到,自己整理床铺,自己决定要上的课程,自己报名参加学生工作。的确,没有人为我安排每一天做多少套试卷,每一分钟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但我不禁质疑,推崇这番经验之论的人的思想本源。他们所说的自由,是一种对自己行为的不约束和不管理,从心到身的一种可以放纵的可能。而大学却是要给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自由”,这是他们“从听从到独立”蜕变的必需。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但既然有了这样“自由”的发展空间,我又该如何确立人生的正确航线?

    叶嘉莹先生曾提出一种“弱德之美”: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纵观叶老的人生经历,围绕“诗词”二字展开。因为心中有着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于是全身心投入到学问研究中去,从而获得极高的成就。这是在纷扰世界中,用一生完成的坚守。

    但叶老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她由热爱向外推广。她曾说:“我之所以要回国教书,是因为诗歌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是带着生命的力量的,给后来的读者甚至听讲者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和感动,而西方人是没有这种生命的共鸣。”心中有这般信念,叶老来南开讲诗词之美,把自己物质上的财产和精神上的财富都捐献给了南开大学,为诗词的传承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样的大爱,让我联想到另一个词语:“群德”。

    梁启超的话能够很好的解释“群德”: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这里“绌”作动词,古同“黜”字,有“罢免,革除”之意。这样理解来看,“群德”即把集体与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之上,强调为公众奉献。

    仔细分析叶嘉莹前辈的诗词之路,可以发现:始于热爱,深入便觉责任,伴随着孜孜以求,最后实现文化担当。“坚持学诗词”是“弱德”的体现,强调的是内收与隐忍,这是一种内在的定力。“致力于传诗词”则是“群德”的彰显,强调的是扩展与为人,是外放的张力。这之中,“弱德”“群德”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具有价值的人生。

    从反面来说,如果摒弃“弱德”,片面强调群德,会使个人缺乏判断力,无法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实现群体增益。如果丢掉“群德”,则会使个人过于封闭,失去群体的感染力与促进性,既破坏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与联系,又偏安一隅,影响群体的进步速度。

    要让“弱德”之花绽放于“群德”之土壤!通俗来说,即个人与社会相结合,找到“弱德”与“群德”的平衡点。大处来讲,时代新人,坚持自己的热爱,并把自己的能力与贡献放到家国与时代的背景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你脚下的热土,既是耕耘田,更是大舞台。

    这样想来,心中更添明朗与坦荡。在自由的大学校园,做一个怎样的学子;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成为一个怎样的青年?我想,我已有了答案。

    少年少年,烛火已燃,征途灿烂。

  • 《武汉必胜》
  • 2020年农历春节大概是中国人过得最不喜庆的一个春节,新形冠状病毒肺炎出现,让原本新春盛典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惶恐不安中人们,囤积口罩,搬空超市,哄抢双黄连,闭门不出,谢绝亲友。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前线救治病患,科研人员在夜以继日研制研制药剂,而我们体内更是有无数细胞在和病毒展开生死搏斗!

    新型冠状病毒是从哪里来?是贪婪,因为我们无止境开发,我们自以为我们是世界的尖端,一次教训不够,我们又开始吃野味,吃蝙蝠,我们染上了一种病毒,全国都在疯狂感染,感染可能来自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也许是咳嗽或喷嚏带来飞沫,也许是一次接触后没有洗手就揉眼睛,然后病毒就通过分布在嘴唇,鼻腔,眼睛中的粘膜进入我们体内,这次病毒之所以传染性强,是因为他掌握着一把钥匙,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二,利用这把钥匙,能迷惑粘膜细胞中的识别蛋白,然后被当作营养物质,轻松获得进入细胞内部的许可,进入后会将遗传物质释放到细胞内部,于是成千上万病毒被制造出来,一旦时机成熟了,病毒就开始围攻我们的肺部。

    疫情风暴中最美的逆行者:医护人员,你们永远站在最前线,你们也有自己的家人,孩子,你们却放下他们,为我们人民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医院人口爆满,而你们夜以继日工作,不知疲惫,甚至为了我们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2020年2月2日,火山神医院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十天,34000平方米,1000张床位,火山神医院竣工了,这对于武汉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我们就是要抱着必胜的信心和拼死的决心,去战胜它!武汉必胜,我们一定能挺过这一次,加油,我们要做一个有贡献的人,安全宅在家中,勤洗手,勤通风,不与外人接触,少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保持好个人卫生!

    这个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胜利就在前方,让我们迎接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 《爱》
  • 一个“爱”字,大概是尽人皆知,由于简化,今天已不见“心”;确实“爱”本有“心”,写作“愛”,篆书作“”。深深记得多年以前有位先生说“愛”字,是上边一只手,下边一只手,中间一颗心,“爱”就是一个人用手把自己的心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上,正如一首歌唱的:“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想来这解说也真好。

    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如此解释的依据,但确实有一点没错——强调“爱”之有“心”。《说文》说“愛”本应是“㤅”,“从心旡声”,“旡”即是“气息”,或许也应兼会意,仿佛是说“爱”是积聚于心而由衷叹息吧;古有学者说“亲至结心为爱”,同样体现了“心”之于“爱”的重要,想来跟“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也差不离了。“愛”当然是后起之字,《说文》说“愛,行皃(貌)。从夊,㤅声”,这分明说“愛”就是行走的样子,却是形声字,其中,“夊(suī)”就是缓缓行走,“㤅”表读音。可是后来弃“㤅”而用“愛”,总有它的道理吧?是不是形声兼会意的老套路呢?是不是说只有在缓缓行走中才可真正“结心”,也才见出真爱呢?

    果如此,在我看来,说“爱”就是“且行且结心”当然再好不过了。至于“结心”,理解为“聚结于心”或“连结于心”都是可以的。《古诗十九首》里有至为动人的开篇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这是说,走啊走啊一直不停地走,就这样与你生生地告别,该有多么不舍与难离!这不正是久存于心的“爱”使然吗?还有另一种动人的句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本不是诗,作者也不是诗人;是自己的爱妃回娘家省亲了,吴越王钱镠盼她归来,写信提醒和叮咛:正是陌上花开,归来时一路缓缓地走缓缓地欣赏哦。——满满的都是对王妃浓浓的思念与爱,也分明藏着对自然对生活深深的眷恋与爱。

    不由得想起一句“慢慢走,欣赏啊!”这正是朱光潜先生《谈美》中结尾的句子,当然是对美的态度,却也是融入了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的爱意的。应该说,爱驱动着审美,审美饱含着爱。

    真是欣逢幸遇,与“读见中国”结缘,不久前便随邓志刚语文工作室的十多位同仁做了一次房车体验之旅——“矮寨行”,似乎恰好成就了“爱”即“且行且结心”的一次切身诠释。

    平生第一回坐上房车去旅行,油然而生新鲜与惬意。大暑天的,告别长沙,5小时车程之后便到了矮寨,顿觉清凉了几分,又是难得的纯粹休息,真是全身心的彻底放松,全身心的浪漫投奔。我是这样,大家想必也差不多。反正兴致勃发就忘形攀岩惊险溜下来,创下了“美女救英雄”的桥段;反正童心萌发一拨又一拨地玩水漂比赛,或者干脆下到河里戏水留影;反正房车“沦(轮)陷”河床,索性各各展示厨艺摆开了河滩宴……

    这里离早些年去过的德夯不远,可又跟德夯不一样,没有半点商业味,也很少现代气息,只是一座闻名三湘的高速路斜拉索大桥那么惊艳地凌空横跨,供人仰望,告诉游人这儿跟外界的连结。仿佛昭告世人:这里是那么静谧安详,少受人搅扰,却是最值得全身心投奔的怀抱。

    那天下午到达矮寨家庭村(这名字也挺温暖有爱的)一户典型的苗家,屋前屋后转一转便是吃完饭的时间了,长桌宴摆上来了。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苗家女,本来嫁做了长沙媳妇,但现在又回娘家发展了。她说完全做成苗家饭菜会吃不惯的,所以主要是长沙味道,真是个用心。但我们感觉就跟平时吃的不一样,真是太好吃了。大家还喝了点苗家高粱酒,兴致更好,我也不例外,直喝到微醺。

    “长沙媳妇”忙个不停,但还不忘给我们来一段表演,先是击苗鼓,接下来经不住大家的怂恿来一段湘西的歌,唱的是大家熟悉的《小背篓》,感觉就应该是这个质朴纯粹的味。饭后便是篝火晚会,村部的大坪里,大家幕天席地。几个游戏环节之后,老邓的歌便烂漫起来,大家仿佛受了鼓动,嘹亮的歌伴着曼妙的舞,好不欢欣。吃饭时“长沙媳妇”上的表演,现在轮到她父亲了,他用心架好篝火,忙完了也唱起歌来。火光映照之下,整个场子上便氤氲开一种纯粹浪漫的氛围。

    晚上睡觉差不多也是幕天席地,有睡帐篷的,也有睡房车的,还有睡民宿的。我和小女选择了帐篷——平生第一遭啊——澡也不洗,和衣而睡,睡在自然的怀抱里。头上是寨里才有的星光,包裹全身的是寨里才有的微凉。许是有些累了,许是高粱酒还在体内继续发酵,许是刚才那种纯粹的浪漫一缕一缕地浸润了身心,一倒下就睡着了,睡得真香,直到天微微亮。

    真是一觉睡到自然醒,一醒来就去看日出。十来个人陆陆续续爬上山顶,大家翘首相盼,盼着旭日初升。就在蓦然间,只见太阳不是从山顶,而是从云层间露脸了——这可是第一次看这样的日出,跟海上日出有点仿佛——一会儿就渲染成一个橙红色的烙饼,或者说像个大大的鹅蛋黄,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温润的太阳,感觉也是温暖有爱的模样。就在此时,我是莫名地联想到了夕阳下的那双大眼睛,那是老邓昨天下午不知从那儿抓拍到的一个小姑娘的照片(徒然让人艳羡),也是这样的温润可爱。

    之后是走另一路下山的。虽然有歌唱道“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可一眼瞥见路旁松软的黄土崖下绽放着一株野百合时,大家都惊艳了,免不了有人动心,有人跃跃欲试,也有人怂恿。这不,一位身手敏捷的小哥就轻盈地滑了下去,也还轻松地采到了花。可上来就不容易了,他用嘴衔花,手脚并用,可泥土松软,攀缘不成;多亏找来了树枝伸过去,几人合力地拽,终于把他拽了上来,这才发现,手上脚上身上沾了许多泥不打紧,右手臂还擦出了好几道血痕——采花挂了彩。但这花是“百年好合”啊,付出一点小代价,献给了一路结心一路同行的爱人,超值。看他们微笑着并立持花的合影,想必心里头十分的感动十分的幸福,大家也跟着感动跟着幸福。这一下,应该唱上几句“这就是爱”。

    走着蜿蜒的山路,弥望的是,苗家人在这山岭山巅种上的豆子、西瓜、红薯、玉米……都长得那么油绿茂盛。而山腰山沟的禾苗(当然是一季稻),都是墨绿墨绿的茁壮,每一株分蘖都十分充分;最令人称奇的是,几乎每一垄每一畦竟是如此行列整齐,这可是苗寨以外多年不见了的。因为现在种地都图个省时省事,一般都是抛秧,或者直接点种,当然不讲行列。相比之下,苗家人种地依然笃定安详,还是这么认真,这么身心投入。只能说,他们对土地对庄稼对自己的家园一直怀着一种执着的深爱的。再看苗家人建的房子也是这样。土地与田畦之间,错错落落的是木板青瓦房,一层或两层的都有。大多是老黑老黑的,那是见证了几多岁月的;也有褐黄的,这是新建的刚上过桐油。

    一行十多个人,一路走过山山岭岭,只觉神清气爽,精神愉悦,满满当当的获得感;同时也带回了些许有形的收获。一位对自然对劳动对生活最是热爱的好友,一不小心就顺手干上了农活——给西瓜苗掐掐尖。然后把这些嫩嫩的苗带下山来,洗洗干净,焯焯水,撒点盐,加上香油,放肆拌匀,便做成了一道可口的蔬菜,带给大家唇齿间的美味芬芳,以至沁入心间,忍不住频频点赞。

    在繁忙与喧嚣中呆久了,工作累了,就这样散漫地跟着房车去旅行,让心魂跟上脚步,让脚步听任心魂,来到苗寨苗家,把一切烦忧都放下,把一切搅扰都排空;在行走中,与那里的风物自然,与那里的人同行的人甚至自己亲近,用心连结,用心感受,便是一场“结心为爱”的浪漫遇见。

  • 《记老家的雪》
  • 我的老家在安徽,那里的雪比浙江这里下的雪大得多。

    大概是初七那一天早晨醒来,一打开门,眼前一片白茫茫。我和堂妹赶紧吃好早饭,就跑出去玩。我在雪地上踩,留一个个值得留恋的脚印。堂妹抚摸着白皑皑的雪花。我对堂妹说:“等会儿汪浩楠会来”。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汪浩楠边跑边说:“这雪真大呀!”我和堂妹是不约而同的说,对呀!我们三个一玩就玩到了中午。 又来了一个小孩,他上三年级,我们很快就玩到了一块儿。我们一起打雪仗,两男两女,正好两组。开始了,我和堂妹首先抓起了一团雪球就往他们身上打,耶,我们都打中了!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去表妹家。一到那里,表妹就带我去见一样东西。哇!他居然有树叶形状的冰,我惊奇地问:“你是怎么弄的”?“就是树叶上结冰了,我们把它拿下来了而已,可是很容易就会碎掉”。我跑过去试了一下,真的很容易就会碎掉。弄这么多还真不容易呀!我们又跑到了小池边,小池都结冰了,我拿了一块小石头扔在小池里,小池的冰都没有碎,可以想象冰有多厚。表妹从家里拿了一根擦炮和一个打火机,让我点燃往边上扔。我点燃了擦炮,赶紧往池子里扔去,可是池子里的冰依然没有碎。

    我老家的冰结实吧!这里的雪比浙江那里的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