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小年,也称为祭灶节。俗语说:“二十三,糖瓜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一天我们要做糖瓜来祭灶。肯定很多小朋友会好奇:为什么祭灶节要做糖瓜呢?这和一个传说有关。传说玉帝让灶神到每家每户去调查了解人间善恶。为了不让灶神说自己家坏话,就在小年这一天祭拜灶神画像,并往灶神嘴上抹糖,这样灶神就只会说好话了。
今天正好是二十三,下午妈妈带我去买麦芽糖饼,而奶奶在家洗芝麻再把芝麻炒熟。这样,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晚饭过后,爷爷就开始做糖了。只见他在锅中加入一些水,把燃气灶打开。然后他一边敲碎麦芽糖,一边放入锅中。随着水温慢慢升高,麦芽糖饼就融化成白色的液体——麦芽糖汁。慢慢地,糖汁由乳白色变成淡黄色最后变成焦黄色。这时爷爷用锅铲挑起一点黏糊糊的糖放入凉水中,用手搓搓,感受硬度。尝试了好多次,终于发现冷却后的糖变得脆脆的,一撇就断。这时候,我发觉原本满满的一锅糖汁现在变得越来越少,只有原来的一半了,鼓起来的泡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快加芝麻,快加芝麻!”一声急促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爷爷在叫。奶奶赶忙拿出炒好的芝麻放入锅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紧接着奶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模具——长方形的不锈钢盆,把搅拌好的黑乎乎的一大团放进去,再把模具填平填满。最后一步就是切啦!只见爷爷奶奶手上的刀像跳舞似地一上一下,手起刀落,一片片切好的芝麻糖好像一片片瘦长的卡片。咬上一口,甜甜脆脆,真是人间美味,好吃极了!
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的传统节日,为了推广民族文化,三月三前夕,4月20日下午,学校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潮起三月三,扬帆正当时》的活动。活动分为民族文化活动和壮族特色美食文化展示。
下午两点,家长们纷纷送来了各种美食,我妈妈也不例外,给我送来我和妈妈DIY的小蛋糕和水果茶,妈妈帮我送到教室。我和妈妈把漂亮的小蛋糕和好喝的水果茶拿进教室,我找到了位置摆好美食。放眼望去,看到同学们也把自己的美食摆好了。有五色糯米饭拼盘,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熊猫的、人物的等等,有各种卡通表情的彩绘蛋,有三角粽,艾叶糍粑,还有可乐鸡翅,水果拼盘等等……琳琅满目,八珍玉食。
两点半先开始的是民族文化活动。全校同学都集中到操场上,先进行的是开幕式,随着覃副校长宣布活动开始,这场文化盛宴拉开了帷幕。首先出场的是山歌社团的同学们,他们为我们献上了两首动听的山歌,歌声悦耳动听,操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是传统碰蛋游戏,赢了的同学兴高采烈,输了的有的垂头丧气,也有的不气馁,满面笑容。紧接着竹竿舞、背篓绣球、高杆绣球、板鞋比赛一一上场表演,引来同学们一阵阵的欢呼声、掌声,真是热闹极了。
四点钟的时候,民族文化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回到教室中,终于等到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美食文化展示活动。两位老师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坐好,美食节准备开始啦!每一种美食都是同学们精心制作的,谁想吃什么都能吃,同学们兴奋不已,我已经盯了很久的可乐鸡翅和水果茶,小明也盯了很久我做的小蛋糕,小美跟我说她想吃卡通彩绘蛋……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去找自己喜欢的美食,我拿着亲手做的蛋糕递给老师,老师对我微笑地点了点头。我高兴地去吃我想吃的美食,同学们也都在享用着自己喜欢的美食,大家每吃过一种美食,还相互交流美食的味道、吃的感受,欢笑声充满了教室,真开心啊!
这一次的“三月三”活动真有意义,同学们既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又能品尝美食,真希望学校每年都举行这样的活动!
开学第一周星期三是时装节,在星期二的晚上,我们已经穿上了漂亮的衣裳了,我一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也穿了漂亮的衣裳,有的穿格子蓝色衬衫,有的穿红色T恤,还有的穿彩色裙子。
女生的彩裙飘啊飘,非常美丽;男生穿着不同颜色的衬衫,非常帅气。我们老师说今晚要举办一场时装秀。第一场是女生,开始时,我们很害羞,老师因此逼着我们,第二场我们自信起来,第二场就很精彩,第三场男生各个很搞笑。
真是开心地时装秀啊!
这个星期三是不同寻常的一天,早上我来到教室,突然广播里播诵了一个通知:“因为我们学校这一片水管损坏,还没有抢修好,无法供水,学校没办法给同学们做午餐,同时也不能使用厕所,所以学校放假一天。”听到这个意外放假的消息,全校学生都闹翻了天,我们班当然也不例外。只见有的学生爬到了课桌上,有的高兴得又蹦又跳,还有的兴奋得喉咙都“喊破”了,就像关在牢房里犯人终于放出来似的。
这时候老师来了,教室里的欢呼声立刻停了下来,没想到,老师只是过来拿一下东西而已,老师一走,建始里的欢呼声再一次想起,同学们在教室里又唱又跳,高兴得都快“昏”了。没想到,老师又来了,还拍了拍桌子,“铛铛铛”,同学们的欢笑声立即停了下来,这一次老师不是来拿东西的,是让我们收拾好书包出去站队放学的。走出校门,我们各自看到自己的家长,高高兴兴地回家享受这“意外的假期”了。
三月三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对山歌,跳竹竿舞,尝美食。广西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
我们来到明歌湖看三月三文化艺术节表演。广场上人山人海,一排排红色的灯笼随风飘动,好像在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草地上,这里一群,那里一群的奶奶爷爷、叔叔阿姨们,在欢快的对唱。这时,民歌湖水上舞台的主会场上传来震耳欲聋的马山大鼓声,表演开始了。演员们带来了原生态民歌、壮族民谣、少数民族服饰展。还有穿着汉代服装的女子成人礼仪式和少儿经典诵读表演。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了解了许多古代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来到壮族三月三游艺体验区,我参加了立蛋比赛。我拿了一个鸡蛋,小心翼翼地把它的“大头”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按住“小头”,我眼睛挣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手指下的鸡蛋,还不停地调整它的位置。过了几分钟,鸡蛋好像能站稳了。我轻轻地放开手指,蛋立起来了,真神奇。在这里我还参加了滚铁环、穿板鞋、跳竹竿等等体验。
丰富多彩的三月三活动,不仅带给我们许多欢乐的感受,还让我们了解了三月三的传统习俗,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三是激发考生临场创新的灵感。中考是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因而不少考生在考场上不敢轻易“冒险”,不敢创新。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激励考生的创新意识,扭转上述现象,中考作文试题中有些地区(如吉林等省市)把“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写入作文要求中去。这样的文字有助于考生笔下流淌出创新的灵感和奔腾的激情。
四是判分向创新者倾斜。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是评判考生作文水平高低的天平。这架天平向什么方向倾斜,标志着语文教改的方向。全国不少地区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向创新作文倾斜。如河北卷明确规定,对“内容上有创见”的可加1-5分;安徽卷对中考作文“表达十分突出的”,可以加分;辽宁大连卷对作文“内容或表达特别突出的加3-5分”;重庆卷则把“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有个性”作为特色加分。有的地区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模式,定出“基准分”和“发展等级分”。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基本工资”加“奖金”。这样的评分标准,对于激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必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