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有一只孤狸溜进了一片葡萄园,想偷一串葡萄吃。可是,它跳啊跳啊,够了老半天,费了老大劲也没够着一串葡萄,气得它一边喘粗气,一边咕味着:“哼,我才不稀罕这些葡萄哩,一看那样子就像是酸的,即使摘到了也没法吃,吃到嘴里后也得吐出来。”有一位寓言作家根据这事儿写了一篇寓言故事《孤狸与萄萄》。这只孤狸听说这事儿之后,心中很不满意,一直耿耿于怀。一天,这只孤狸来到了一片枣园,见树上的枣又大又红,馋得直流口水,心想:自己上次没吃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是不对的;
今天,我一定要吃到红枣,亲自品尝一下,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味道后,再发议论,看谁还敢把我写进寓言故事里去。·孤狸这么想定之后,就开始摘枣了。唉,可恨枣树比葡萄架更高,它跳啊蹦啊,够了老半天,费了老大劲,结果也没够着一颗枣。唉,这怎么办呢?巧啦,正当孤狸仰头瞅着满树红枣发愁,想着怎么能摘到红枣时,突然“啪”!有一颗红枣从树上掉落下来,这是一颗被蛆咬空了的枣。看外表:红红的,挺好看。孤狸检到手里后咬了一口,哇!苦得要命,并且发现还有一条大蛆在枣里蠕动。孤狸气得连忙把嘴里的半个枣吐了个干净,把手里的半个枣扔得远远的。孤狸离开了枣园,边走边理直气壮地说道:“哼,这次我说红枣是苦的。这是经我亲自尝过的,有根有据,千真万确。这回肯定就不会有哪个寓言作家再把我写进寓言故事里去了吧。”
这是一个续编的寓言故事。狐狸将偶然从树上掉下来的一颗枣的味道当成了所有枣的味道,犯了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片一面性错误,寓理深刻。但作者一个续写的新编故事,它还有追溯并借用原作的用意。原作中的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但是,即使它亲身实践,亲口尝了枣儿的滋味,还是有可能犯片面性的错误的。这样连结起来看就说明要获得真理,其过程也是艰难曲折的。由于借用了原作,所以使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而且内蕴丰富,手法简明。
老虎捉到了一只孤狸要想吃掉它。
抓狂顿生一计,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我是上帝派来做百兽之王的。你若吃掉我,会受到惩罚的。不信的话,你跟着我在山里走一越,我走在前面,野兽看见我都会怕得逃地的。”
老虎想知道个究竟,鱿跟若孤担一起走。果真,野菩们一见到它们都叮得拼命地四处逃审。孤狸也趁机一溜烟地溜走了。
狐狸虽然嘴上这么说,却很不甘心,它在周围转悠了一阵子后,又回到了葡萄架下。
傍晚,一只口渴的猴子路过葡萄架下,看见这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就迫不及待地跳上了葡萄架,摘下葡萄就要吃。架下的狐狸见状,忙劝道:“猴子先生,您得听我的,这葡萄酸得要命,可不能吃!”
猴子刚想把葡萄往嘴里塞,听了狐狸的话不由得怀疑起来,伸出的舌头又缩了回去。狐狸一阵窃喜,于是又大声地朝架上的猴子喊道:“猴老弟,如果我是你,就把这酸葡萄的架子砸个稀巴烂。”猴子朝下面一看,那狐狸眼睛都发绿了,这才恍然大悟。
猴子一笑:“酸就酸叹,酸葡萄解渴,再说,你没有吃过,怎么知道它们一定是酸的呢?”说完,把摘下的葡萄大把大把地往嘴巴塞,根本不理睬狐狸的“劝告”。狐狸则眼巴巴地看着猴子吃,口水直往肚子里咽。
“狐狸老兄,这葡萄一点儿都不酸,美味得很,你要不要来一串?”猴子津津有味地吃饱后对狐狸说道。口水都快挂在嘴上的狐狸还是死要面子:“哼!别骗人了,这葡萄有多酸我怎么会不知道?”“随便你吧。”猴子拍拍滚圆的肚子叹道。“吃不到葡萄的人是不会说葡萄甜的。”说着,故意丢下一颗就走了。
狐狸看了看那颗丢下来的葡萄,真想吃了它,可又怕那只猴子会杀个“回马枪”,回来笑话它,它四下张望了一下,见没有人,就迅速抓起那颗葡萄咽了下去,什么皮呀,核呀都一起下去了,哪还顾得上吐出来。虽然阿圈吞枣似的,没有细细品尝葡萄的美味,但它还是尝到了葡萄的甜味。“哼!也只有这么一颗葡萄是甜的。”狐狸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悻悻地离开了葡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