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果找不到技巧,干起来就会费时费力。就拿砸蒜来说吧,我现在“啪,啪”几下,把蒜瓣拍扁后,放进钵子里,拿起槌子,很快就能砸好。别看现在我是轻车熟路,想当初我第一次砸蒜的时候,还费了好大一番周折呢。
那是一个要烈日炎炎的中午,我走进热气滚滚的厨房,见妈妈正准备砸蒜,我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让我来!”我一伸手抢过妈妈手中的槌子,信心十足地对着钵子里的蒜砸了下去,可滑溜溜地蒜瓣却纷纷蹦到边上。我定了定神,瞅准了“完好无损”的蒜瓣,哼!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我憋足了劲儿用力一砸,蒜瓣依旧,钵子倒成了“替死鬼”。有两颗蒜瓣居然跳到桌子上,还在那里打着旋儿,好像故意在气我。我有些气急败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噼里啪啦”地乱砸起来。突然,一颗蒜瓣 “嗖”的一声飞到我的脸上,吓了我一跳。我连忙用手一抹,把蒜汁抹进了眼里,辣得眼泪像潮水般地涌出,睁开泪水朦胧的眼睛,蒜瓣依然没有砸开。
妈妈在旁边早已笑得喘不过气来。唉,又让妈妈笑话了。我只好向妈妈请教。哦,原来关键是要拍扁了再砸。我恍然大悟,赶紧把蒜瓣倒在菜板上,用菜刀侧面使劲拍几下,然后把拍扁的蒜瓣装进钵子里,拿起槌子,三下五除二,就让刚才那些调皮捣蛋的家伙“粉身碎骨”了。
砸蒜虽然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放学后,我一进门就间道:“姥姥,今天吃什么饭呀?”“吃饺子。”姥姥说。我向厨房走去,边走边说:“姥姥,我砸蒜。” “你还小,砸不了。”姥姥放下手中的活冲着我说。我一边拿蒜一边说:“让我练练吧!”我想:“不就是把蒜砸几下就行了吗? 老师不是说过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动手做吗?” 我拿起蒜锤就砸,可是蒜仿佛在故意捉弄我,我一砸,蒜一溜,往碗边滑去,砸不着。
心想:好调皮的蒜瓣,我看你这回往哪跑,我对准了它,一锤下去,呵!这一下子它竟跳了出去。我一生气,便使劲砸。这一次蒜不但没有被我砸扁,反而像孙悟空一样朝我脑门跳来。姥姥见了,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于是我只好让姥姥砸,姥姥先把蒜放在案板上拍扁,然后放在碗里,再加点盐。姥姥对我说:“这回你来砸吧!”我拿起蒜锤,一下,两下,、只见蒜乖乖地趴在碗底,一动不动了。我想到刚才的情景,又好笑,又可气,又惭愧。 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看事容易做事难,什么事不学就不会做。
【简评】 文章形象地再现了“我”第一次砸蒜的情景。小作者抓住了动作和内心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我”的思想活动贯穿整个砸蒜过程。一开始“我”认为砸蒜非常简单,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可是一下手蒜东溜西滑砸不着,但“我”并不服气,对准蒜之后再砸,不料蒜瓣却跳出碗外,“我”生气了使劲砸,蒜却朝脑门跳来。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才完成了任务,“我”的心里是又好笑,又惭愧。这一连串的动作和内心活动,形象地表现了“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性格。 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个性,读来饶有兴趣。 结尾点明了主题,升华了作品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