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形容推荐引进?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4个关于描写推荐引进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上援下推] shàng yuán xià tuī
上面牵引下面推。比喻推荐引进。
[拔毛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拔茅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推贤进善] tuī xián jìn shàn
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实行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外国文艺作品也必然地不断增多,其中,有不少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些不健康的乃至反动的东西,需要我们严格加以区分和对待,不努力提高鉴赏能力,是很难适应这种形势的。 第三,即使是对于古代的文学遗产,也同样需要我们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运用历史唯脚主义的观点,以新时期所应有的精神面貌和美学原则去欣赏与鉴别,否则,既不利于我们对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和革新创造,当然一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十年内乱把人们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搞乱了”,“四人帮”在精神方面包括文学领域的流毒和影响还未被彻底肃清,一些人的鉴赏能力还不够高,一些不健康的鉴赏习也还存在,这种状况与新时期文学事业的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差距就更其明显了。然而一些鉴赏能力不高的人就琦反难做、到这一点,他们不是吸收精华,剔除糟粕,而是瑕瑜不分,兼收并蓄。、看了《水浒传》,他们既欣赏梁山英雄对封建贪官污吏的反抗和斗争,也盛赞“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义气,甚至会简单地把这种“哥们儿义气”带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来:因为是“哥们儿”,要讲所谓“义气”,就要一起吃吃喝喝;“哥们儿”有了缺点错误,不予批评帮助;“哥们儿”和别人闹了矛盾,就要“拔刀相助”。读《红楼梦》.,一方面为宝黛悲剧而深受感动,一方面又沉溺于那种卿卿我我的描写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以贾宝玉或林黛玉自比。读李白的诗,既欣赏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直品格,又欣赏他那“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蹲空对月”的放纵态度。阅读当代作品往往也有这种情形,这主要表现在对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上。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英雄形象靳开来,他爱憎分明,耿直、刚强,有过硬的杀敌本领而又勇于牺牲,动坚待原则而又富有“人之常情”;但他又好发牢骚,遇事不够冷静,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甚至有些粗鲁等等。他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生活在人民群众之间的高大而又平凡的人物,’他的崇高‘品质令人祟敬,他的缺点也真实可信扩这是个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有的人在接触这一人物形象时,一方面为他的崇高品质和英雄行为所感动,另一方面又效法他的简单一、粗鲁甚至骂大街,觉得这才够英雄气魄犷样的鉴赏和学习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岂不是太简单化甚至有些庸俗化了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战略,从国外引进技术和吸引外资,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注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但我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更要注意自主创新。靠依赖“引进技术”的策略来实现技术进步,不但会使我们的民族产业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主创新的机会,而且会使我们在战略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形成对国外的技术依赖。据权威人士透露,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严重缺乏。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中国企业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约为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国内申请量的6.4倍。尤其在生物、信息等领域的核心专利上,我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特别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西方国家为了在当今世界以科技竞争为关键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主动,仍然要以核心技术要挟我们,控制我们。报载:交了8年的高额定金的理应属于中国的通讯卫星,至今仍静静地“躺”在美国劳拉公司的库房里,原因是美国政府不发放卫星出口许可证;中国的联想集团曾宣布斥巨资收购IBM公司已经亏损的全部PC业务,就是这么一笔前景未必明亮的企业之间的业务,竟然也遭到美国议员的阻止,理由是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有潜在威胁;许多产品,西方国家是不肯卖给我们的,如大型燃汽轮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设备,无论我们出多高的价钱,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愿意卖给我们。对此,温家宝总理曾说:“中国人不能老乘飞机吃大豆”,意思是中国人不能老买美国的飞机和农产品。
由此看来,我们要摆脱西方国家的技术控制,必须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逐步改变对国外的技术依赖,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对此,美国兰德公司早在1980年的一份报告就提醒了我们“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要把科技兴国战略具体化为“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到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人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人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企业要放弃以“价格换市场”和“以市场换技术”的短视的经营行为,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在这方面,我们尤其要学习日本、韩国的先进经验。日本人、韩国向发达国家学习从来不是机械地模仿和跟进,而是努力在学习中获得创新的能力。日本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的投人之比是1:10,从而形成“引进、提高、再引进”的良胜发展。据统计,1950年的本田汽车产量(3万辆)仅相当于美国的汽车产量(80万辆)的1/27。但是日本引进技术,创新出低油耗汽车,1986年,日本产量达到1371万辆,出口802万辆,出口比率达58.5%,各项指标均超过“汽车王国”美国。韩国是不允许成套引进生产设备的,非常注重吸收消化与再创新,许多领域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之比达1:5-1:8,使本土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胡锦涛同志说:“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正视全球科技创新挑战,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奋力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握机遇,争取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持。
如同我们的电影业受引进从大片”冲击一样,就连小朋友们爱看的动画片也受到洋片的挑战。现在的国人热衷于洋片,不能不说是我们国产片与洋片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过去,国产动画片也出现过像《大闹天宫》、《哪吃闹海》、《黑猫警长》等一系列的精品制作,基本上代表了国产动画片制作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的日本动画片如《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则以其诙谐的语言、趋向于漫画的表现形式及生动的拟人化的动物世界故事吸引了无数小观众,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那时国产动画片与外国动画片尚可各有所长、平分秋色,可是近几年来则完全出现一边倒的局面,洋片好戏连台,而国产片则平淡无奇。
且不说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制作状况每况愈下,越来越令我们的小观众们不满。进口动画片的火爆也令国内的一些人产生优虑。他们认为外国动画片在内容上脱离生活实际,不如国产动画片有现实教育意义。经常看外国动画片对下一代的身心有害无益,也就是说我们的小观众从中受不到正确的教育。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对任何一部作品,观众都不会黑白不分,分不清事理。当作品所反映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的时候,没有人会说这就是真正的生活,但是作品反映内容太实际反而没有人爱看,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有那么多人爱看外国动画片,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国产动画片和外国动画片收视率的悬殊原因何在?这反映出了国产动画片与外国动画片制作上的差距。如果我们将美国的‘猫和老鼠》和国产的《黑猫警长》做一下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讲猫和老鼠的故事而内容、形式完全不同。猫捉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老鼠是“四害”之一,自然要被正义的黑猫警长抓起来。而《猫和老鼠》则把猫和老鼠的地位完全颠倒过来,老鼠戏猫不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令人憎恶的老鼠却被塑造得机灵可爱,一副小天使模样,而猫却成了一肚子坏水的恶棍,像个夜叉。这样打破传统观念、一反常规的猫和老鼠的故事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恰恰是这种不实际的变化之后不仅孩子们爱看,大人也喜欢。看完《黑猫警长》之后再看《猫和老鼠》的感觉就像我们吃惯了面条突然去吃酿皮一般—新鲜、刺激,回味无穷。动画片的制作应该既要贴近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不真实不好,太真实了也不好。也许《黑猫警长》中猫和老鼠的故事就是太真实了吧!太真实反而失去收视率,失去观众。现在的国产动画片所以不受小观众们的欢迎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国产动画片内容形式过于死板,而外国动画片则活泼、有趣得多,真叫是寓教于乐。我们说思想观念的更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如果我们的动画片能在制作的内容形式上有所突破,那一定会创作出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作品。外国动画片的冲击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形式决定内容.但内容不一定局限于形式。落伍就必将失去市场而遭到淘汰。
一部作品的好坏,最权威的评论家是读者,是观众,否则拍片子干什么?为了国产动画片能有更快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小观众们有更好的精神食粮,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国产动画片的制作者们能放开思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给我们的小观众们。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憎爱分展,先进技术的引进,下岗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的妈妈原是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由于厂里经济效益连年清坡,妈妈下岗了。
面对这么大的打击,我们全家人都笼革在痛苦的阴影中。连续几天,我们家的欢笑一扫而空。一种从未有过的委屈涌上我的心头,虽然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可不久我就要上高中了,学费从何而来?
妈妈一天天苍老,我彻夜难眠,一家的重担就落在爸爸那并不强壮的肩膀上。
直到有一天,我们全家看了“下岗与再就业”,从那以后,都为之振奋起来。于是,父母忙碌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我面前。
那天晚上,月儿特别圆,特别亮,仿佛在等待着我家的好消息。
妈妈想通了,我也想通了: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时这个社会失去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
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了再枕业道路的寻找。
我的妈妈勤劳质朴,待人热情有礼貌,值得骄傲的是,妈妈在上中学时就善于演讲,说话显得即流利又有才华。
面对妈妈这样的条件,我开始奔波。一天,我在一张报纸上找到一份适合妈妈的工作,就是在南通一家酒店当服务员。我来不及收拾书包,连蹦带跳地跑回家,气喘吁吁地把报纸递给妈妈。
妈妈用充满怀疑和忧虑的目光看着我,我知道妈妈一定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我热切地汁妈妈说:“妈妈,试试看,你一定能行,我支持你!”于是,在我的鼓励下,妈妈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
又一个晚上,月亮还是那样的圆,在空中向我们微笑,仿佛在祝贺我们的成功。
可像妈妈这样的下岗工人还有多少啊!我真心希望他们都能振作起来,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浇开幸福之花。
下岗职工一声吼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啊……
三大家电集团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是集团发展的第一次跳跃,通过这次引进,三大家电企业在国内家电行业抢占了科技的制高点,但引进毕竟是步人后尘,企业要想真正壮大,还必须有自己的科技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把握市场的主动。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靳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英明决断在三大家电集团的壮大中又一次得到了验证。青岛三大家电集团正是以科技创新为灵魂,开始了集团发展的第二次跳跃,从而夯实了“大名牌”战略的基石。
海尔、海信、澳柯玛的三位总裁在这一点的认识上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张瑞敏说:
【录音】时于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科技开发,可以不断地开发出超出别人技术水平的产品。
周厚健说:
【录音】今后在市场上能够取胜的将不再是产品的品种,任何一类产品都不再是短缺商品,关健在于你在这类产品中科技上能不能占先。
鲁群生说:
【录音】科技创新代表了企业的灵魂,它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了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引进先进技术强健了三大家电集团的筋骨,那么,在消化了国外先进技术后的自主创新则赋予了血脉,他们凭借科技创新不仅创新了市场,也摆脱了低水平的竞争。目前,海尔集团正以平均每一天半开发一个新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高科技迈进;海信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的50多个亿的销售收入中,85%以上的增长是由新产品实现的;澳柯玛集团的产品也逐步从电冰柜向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产品进军。
品牌做大了叫响了,还要有相应的规模来巩固,这是三大家电集团面临的第三次跳跃。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关于“三个有利于”的论述,解除了企业思想上的禁锢。使企业放开了手脚,资产重组成为扩张规模的常见手法。三大家电集团在资产重组这第三次跳跃中各显神通;海信集团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地进行了低成本扩张。
周厚健说:【录音】当时,我们就提出一个观点,要用资本家的眼光来看待资产。海信从1993年开始运苦资产,到1997年期问并购了十几个企业。单纯的圣的增加上,海信一分钱也没投。而是大贡地利用经营资产的手段、手法来盘活社会上的存重资产,就把某一方面的产业拓展开了。
海尔集团利用品牌和管理的优势成功地兼并了16家企业,盘活15。 2亿元社会闲置资产;澳柯玛集团也通过输出品牌和技术成功控股了浙江益友电器和营口洗衣机厂。由此,三大家电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扩大了企业规棋,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奠定了青岛在国内家电市场中的领先位置。
我同武良兄认识是在他为广西引进资金的一次聚会上。政协广西委员会陈辉光主席命我陪同会见武良兄,因而有些机缘。此后不断有往来,我对武良兄便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最近,江泽民主席在报上发表咏1998年“两会”的七言绝句,诗云:“又是神州草木春,同商国计聚京城。满堂共话中兴事,万语千言赤子情。”我在同良兄交往过程中,在读他的大作《八桂故园情》书稿时,深深感受到他那爱国爱乡的赤子之情。武良兄很谦虚,将书稿《八桂故园情》送来,邀作序,我就很自然想起江泽民主席这首诗,用诗中“万语千言赤子情”的诗句为题,写下我的感想。
我常想一个人最可贵的是甚么?我总认为是一颗赤子之心。武良兄的赤子之心是很令人感动的。武良兄6岁时离开大陆移居海外,至今已半个世纪了。但岁月的消磨,并没有磨去他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在祖国建设的进程中,反而越来越强烈。这些年来,他经常往来奔走于香港与广西之间,利用一切海外关系为广西的教育、扶贫、救灾引进资金,引进物资、引进项目,为广西的建设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当广西发生水灾时,他组织贩灾团,把数百万元贩灾款、大米亲手送到灾民手中;当得知广西教育出现困难时,又发动香港同胞捐资办学;即以最近为例,他又把香港中国建设服务基金的“星火教育”介绍到广西,为广西山区的电化教育引进“星火行动”项目,首批就解决了十三所初中小学的电教设备,资金虽不算太多,但确是“雪中送炭”,而且后续项目前景可观。像这一类好事、实事武良兄做了许多许多,而且是诚心诚意,没有夹杂个人的私念。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可谓难能可贵矣。这种爱国爱乡的赤子之情是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十分需要的。我想,广大读者在武良兄身上会得到十分有益的启发。
《八桂故园情》一书,是武良兄这几年来奔走于香港、广西之间爱国爱乡感情抒发的结晶。前面说了,武良兄这些年来,常为振兴广西、奔走于港、桂之间;他是一位极富才情的人,有一种诗人气质。在回家乡办事的过程中,目睹了家乡的变化,领略了家乡的山川风物,自然会萌生诸多感触而形诸笔墨,这就是书稿中一篇篇感情充沛的华章。我想,武良兄并不是执著追求做散文家、作家,如同一些有成就的作家那样,而是心中有感情要抒发,是心声的自然流露,正由于此,武良兄作品特色不在于文词的华美,不在于精心结构;也不刻意求工,不追求奇崛的艺术而在于朴素、自然,全书呈现一种自然、朴素的美。在艺术创作中自然朴素的境界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践中是颇不容易达到的。旧题唐人司空图《诗品》在廿四品之中就列有“自然”一品,在司空图看来,这种自然的艺术境界有它的特色,就像是“俯拾即是”那样,随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妙手成春”,随手即成妙文。这种“俯拾即是”“妙手成春”如果不是有浓厚的艺术素质、有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正由于是爱国爱乡的心声的自然流露,所以具有真实艺术品格,真实是和虚饰相对的艺术品位。有些作家、作者,本来没有甚么感受,没有甚么感情要抒发,没有甚么灵感,勉强敷演成文,就和辛弃疾词所说“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武良兄这些篇章,都是对故乡的真情实感,读起来沉浸在一片浓浓的乡情之中,十分亲切。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血脉相通、情谊相联”,这种相通相联不仅使广西同乡有乡情感、亲切感,即对于其他省份的读者,同样会获得这种感受的,因为爱乡是爱国的基础,没有哪一位爱国者会对故乡隔膜的。我以为,广大读者在武良兄的作品中得到美学的享受的同时,也得到高品位的爱乡爱国情感的熏陶。
斗转星移,时代在前进,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这时候,我想武良兄的心会更贴近家乡、贴近祖国。在未来的日子里,他那片可贵的赤子之心,一定会迸发出更绚丽的爱国爱乡的火花,他的散文创作,也一定会获得更大的丰收。
一位杂文家对《中流》介绍台湾颜元叔的一篇文章,以及刊登这篇文章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反响的来信来稿,颇为悻悻然,撰写了文章予以抨击,或曰大张挞伐,大概亦即是杂文家们所爱说的“大批判”吧?!初看起来颇有点奇怪,继而仔细拜读杂文家的大作,并且重读了颜元叔的文章及有关的评论之后,似有所悟,产生一些联想,写下上面的题目,把管见书之于后,以就教于广大读者,并非专门作比较文学论文也。
杂文家把介绍颜元叔的文章称之为“引进”,用词本不大恰切,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比例错”了。盖“引进”者也,向“外”人“引”入之谓也;颜元叔先生,居于台湾,仍属我中国领土之内,是炎黄子孙之一分子,是固不必以“外”人视之也。当然,把介绍大陆之外的人、物、事称之为“引进”,作为“引进”的延伸亦无不可,沿用“引进”一词亦无碍,但不必作为讽刺词语用之。
盖改革开放时代“引进”乃正常现象,新时期以来,别人“引进”得还少么?!各种“主义”各种“依德”、“托夫”,“斯基”,洋洋洒洒,亦至于汗牛充栋矣!即以这位杂文家本人而论。不早就引进了一位“被捧得至高无上的”柏杨先生么?所以不应见别人引进就讽刺一番,自己引进就昂昂然而入。不要州官百姓分别对待才是。
不过,窃以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引进,与资金、技术、管理方法等不一样,亦应该有个区别。对于意识形态引进的意见,最恰当的莫过于迅翁的“拿来主义”。迅翁说得对极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但拿来之后要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区别,也就是说要“占有、挑选”。迅翁在《拿来主义》中对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的区别对待,说得何等之好!“接受一切”是迅翁所反对的,这和“拿来主义”全然不同。
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防止和抵制一切腐朽、颓废思想的侵蚀。”我以为意识形态的引进,应该以江泽民同志这个指示为衡量标尺,以确定我们应该引进些什么,不该引进些什么?那么,引进颜元叔违背了这支标尺吗?值得杂文家如此大动肝火,大张挞伐?只要不是像苏晓康之类那样的心肠,都会公正地看到,颜元叔的文章虽有过激偏颇之处,但确是一腔爱国热忱,从祖国这个“大集体”看问题,对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充满自豪感,所以得到读者广泛的认同。从《中流》发表的读者的来信来稿中,都充溢着“爱我中华,壮我中华”的心声。说掀起“颜元叔热”我看是不妥当的,确切地说是掀起“爱我中华,壮我中华”的热潮,这才是事物的真相、本质。这完全符合我们社会主旋律的要求,请问:这有什么不好呢?
早些年杂文家们引进的另一位台湾作家柏杨,被杂文家们捧得比鲁迅还要高的柏杨,掀起的是一股什么热呢?可名之曰:“丑陋”热!什么事不顺心,就来一个“中国人就是丑陋”,一时间贬损民族自尊心的热潮,在一些青年学生当中确实是泛了好一阵子。这与爱国主义自然是背道而驰的,这就是杂文家们引进的结果!这种“社会效益”与颜元叔文章的社会效益,究竟谁正谁负,我想,明眼人是一看便知的吧?!
故此,我以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进一是要注意选择,二是要注意引导。切不可如迅翁所批评的“接受一切”,而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如果杂文家不以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为然,那么,听听邓小平同志的意见如何?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经济领域的引进和文化领域引进的不同:“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小平同志指出的文化领域引进的原则,符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符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小平同志的指示我想杂文家是读过的,现在对颜元叔肯定社会主义祖国艰苦奋斗取得的成就的文章“大批判”,而对贬损民族自尊心的《丑陋的中国人》却在唱赞美诗,为什么呢?如果不嫌唐突,套用杂文家文章中的话来说,我颇怀疑他们是不是同意小平同志的指示和基本路线。当然,我并不愿这样做,这样想。
杂文家在大张挞伐颜元叔的“教唆”中,追究《中流》引进颜元叔的“动机”,并由“动机”追究“编《中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噫嘻!气势汹汹矣!然而,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时过十多年,声犹在耳。是了,“文革”期间的大“批判”不就是这样的声音吗?杂文家们不是很厌恶“大批判”么?何以竟操起“大批判”的营生来呢?!
《中流》引进颜元叔文章的“动机”,似乎并不难了解,因为有《中流》的“文本”(对不起,用了新潮理论家引进的时髦名词)在,那专栏就叫做“爱我中华的心声,壮我中华的呼唤”,白纸黑字,昭然在目,何劳杂文家穷追冥搜!这动机不就是想借此激起爱我中华、壮我中华的热情而已,作为一般读者也都是看得很清楚的。至于杂文家气势汹汹追究“编《中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似乎颇有点滑稽了!想激起热爱中华,壮我中华热情的《中流》编者会是什么人?至少是爱我中华的人物吧!这可以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作品中找到他们的思想脉络,这也是白纸黑字,昭然在目的。杂文家气势汹汹、气壮如牛追究到底是什么人,用意何在?是不是想如“文革”期间上纲上线,投之于图固之中呢?但是,杂文家们不是口口声声说别人搞“文革”“大批判”,他们不是很反“文革”很反“大批判”的么?何以言行如此不一?杂文家“说”别人“气急败坏”,这种气势汹汹地祭起“追查”究竟是什么人的“法宝”!这才真正是有点“气急败坏”的症候了。按迅翁的意见,辱骂不是战斗,恐吓也不是战斗。杂文家虽然认为迅翁比不上柏杨,但对迅翁这个观点还是赞同的,记得他在文章中引用过。
我以为,对于别人的引进,如有不同看法,自然是正常的;但应该平心静气地讨论分析,不应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譬如说颜元叔,他的文章的主旨是呼吁大家爱国;即使祖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穷困,产生过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乃至悲剧,但还是应该爱自己的祖国,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作为一个居于大陆之外的学者,如此热忱是十分宝贵的,就是从统一战线的角度,也应该赞扬这种精神。他的文章分明不是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水土保持的论文,又何劳杂文家抓住这一点,喋喋不休,追动机、查刊物、究编者是什么人等,这岂非太可笑了!这种作法要说“左”,那是够“左”的了。试想,如果别人不同意杂文家引进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那么人家追杂文家的动机,斥杂文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杂文家又会作何感想呢?
既然说到“动机”,有一点我倒是感到要和“动机”联系才能说得清楚的。邓小平同志1986年1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抓整顿风气时说:就是这样下决心抓,也要奋斗至少十年,才能恢复到五十年代最好时期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而我们的原子弹也是在五六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可见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确实是有过自己的光辉灿烂的时代。可是杂文家的文章却阴阳怪气地说:有人建议搞一个“左”派特区,让那些老是留恋50年代、60年代生活的人,在“特区”里重过一番那种“幸福生活”。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我想,小平同志这篇《讲话》杂文家必定是看过的,那么,写这段文字的“动机”是什么呢?能不能套用杂文家所说“我颇怀疑他们是不是同意这个论断”。能不能说他是有针对性呢?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概骂倒,这不有点“左”得出奇了。
现在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诬指别人的正常批评、商榷、讨论为“大批判”、“打棍子”,就像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的:“对错误倾向不敢批评,而一批评就说是打棍子。”其实这种人自己却是真正白场高“大批判”、“打棍子”。他们采用“文革”时所用的种种手法:歪曲别人观点、上纲上线、谩骂、诬蔑、造谣……总而言之,把“文革”期间评《海瑞罢官》、“三家村”时用的种种法宝,统统搬了出来。有一本什么《备忘录》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大批判”、“打棍子”的货色,连语言都同“文革”时期“大批判”文章如出一辙。大家如有兴趣不妨把这本什么《备忘录》找来看看;如果没有时间,则可把它的“导言”、“后记”欣赏一番,就可以领略它的特色了。这些文章的“动机”又是什么?我想读者诸君是不难看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