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院子里,有两块草坪。每当春天来临,小草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草坪就像绿色的绒毯。我时不时地经过这里,总要多看几眼。慢慢的,小草成了我的植物好朋友。
初春,夜里下了一场晚雪。第二天一早,我下楼跑步,不由得又来到草坪的前面。咦?前几天,从泥土里钻出来的草宝宝怎么不见了呢?我想:一定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晚雪盖住了。我弯下腰来,两手扒开像小山一样的积雪,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发现在积雪下面,有的小草折断了头,好像在哭泣;有的小草趴在地上,好像很委屈;有的小草绿衣服不见了,换上了黄衣服……看着小草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心疼极了!
小草是我的好朋友,帮帮它们吧!我轻轻地把一株株小草弯下的身子扶起来,安慰它们说:“好朋友,现在没事了,你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了!”接着,我又扶起了一株又一株……还剩一大半了,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太阳出来了,我终于把所有的小草都扶起来了。一阵春风拂过,小草一边招手一边微笑着,好像在说:“谢谢你,好朋友!”
看着这些充满生机的小草,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喜欢小草不怕雨雪、不怕挫折的顽强精神。可爱的小草,勇敢的小草,我们永远是朋友。
很久以前,森林里有棵树,后来它被伐木工砍下来,送去了工厂。
工厂把这棵树切割成了两块木头,一块木质略差被做成了展览馆楼梯,另外一块则被雕刻成精致的工艺品。
巧的是,这两块木头都被送去了同一间展览馆,做成工艺品的木头每天就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干,大家都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赞美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块木头赢得了无数鲜花与掌声。而那块被做成楼梯的木头,不仅要顶着工艺品的重量,还要承受无数只脚的踩踏,从而整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
直到某一天,楼梯终于忍不住怒火,怒气冲冲地对工艺品说:“我们来自同一棵树,被送到一样的工厂,我只不过品质就比你差那么一点儿,为什么你可以被做成工艺品,受到那么多人喜爱,而我却只能被人们踩在脚下苟延残喘地活着!”
被做成工艺品的木头笑而不语。
没错,也许在我们看来,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只有那么一点点,但也可能就是因为那一点差距,而导致截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没有两块一样的石头,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所以我也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我就来描绘一下我独一无二的自画像。
独一无二的我,有着独特的样子;一张英俊脸,上面挂着两颗乌黑发亮的眼晴,一张大嘴,吃起饺子能一下吞两个。我总是穿着一身篮球服,一双篮球鞋,显得非常帅气。
独一无二的我,有着独特的爱好和特长。我喜欢打篮球、游泳、唱歌。一到夏天,我便吵着闹着要去和美水城玩水,妈妈每次都不同意。没办法,我只好耐心等待,看妈妈什么时候能开心。终于有机会去了,我迫不急待地来到了和美水城,直接换上泳衣跳进了泳池里……记得上一次我还把妈妈给教会了。打篮球和唱歌也都是我的拿手好戏。每次课间,蓝球场上都有我的身影;每次家庭聚会吃烤串,耳边都会响起我的歌声。
在学习方面,我也有很多特点。
学习英语时,我是个做事认真偶尔也会马虎的人。就比如在考试时,把题中的毛衣给看成大衣。听写时,西红柿的单词的复数形式是加“es”,而我就写了个“s”。你们说这是不会造成的吗?
学习语文数学时,我是个做事马虎有时也会认真的人。在平时,我写什么作业的字都非常乱,但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的字就会变得长非常端正,每天我写作业都是选先动手,后动脑,但一在我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把作业写的非常整齐,一个涂改的也没有。
这就是我,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一天,太阳西沉,狂风呼啸,寒气逼人。
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正在乞讨的老爷爷。他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瑟瑟发抖,衣服早已破烂不堪。他的前面放着一个破碗,里面仅有几枚硬币和几张面值很小的纸币,加起来连一顿极普通的快餐都买不了。
人们行色匆匆,竟然没有一个人往这边看。老爷爷似乎就要病倒了,嘴唇裂开大口子,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对眼前的一切早已习惯了。
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往碗里轻轻地放了十块钱,说:“老爷爷,您饿了吧?”老爷爷微微一笑,说:“谢谢了,我不饿。”话音刚落,那个小孩便迅速走了。老爷爷以为小孩已走了,可是不久后,那个小孩又回来了,手里还多了两块用包装袋装好的新面包。他小心翼翼地把面包放在老爷爷的手上,没等老爷爷开口,就飞快地跑远了,直至消失在人群中。
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
教师点评:文章详细描写了小男孩的善良举动,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是一个狂风怒吼的下午,街上没什么人。一位年轻的女子来到了一家面包店,她清秀的脸上有着两颗葡萄般的大眼睛,但她已经有一天没吃东西了,只是为了给自己省点钱为妈妈治病。
她轻声地问老板:“请问,这个面包多少钱?”
那位老板抬起头,看了年轻女子一眼,回答道:“14元。”
女子看了看手里的钱,皱了皱眉头:“不好意思,我只有10块钱,可以便宜点吗?”
老板扬起眉毛:“那怎么行?我不能做亏本生意,这些都是现做的。”
女子有点难堪,便离开了面包店。
女子名为唐好,是去一家非常有名的医院面试的。她快步来到了面试厅,敲了敲门,向面试官问好。他们交谈了一会儿,面试官对唐好说:“你通过了,明天来实习。”然后又跟唐好说明了原因,因为今天风大,所有来面试的人除了唐好以外都没来。
唐好高兴极了,走出门外,她又走向面包店。“老板还有要过期的面包吗?”她打开门,问老板。
老板有点诧异,但马上又恢复了平静,他指着刚刚做好的面包说:“这些快要过期了,我给你两块吧!”
唐好连忙掏钱,可老板说:“都要过期了,我就送给你吧!”
唐好又惊又喜,一直道谢。但老板却不以为然:“行了,别一直道谢了,不就是两块快要过期了的面包嘛。”
五年以后,唐好成了一位著名的脑科医生。有一天,她接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那位病人就是面包店老板的妻子。医疗费要5万,面包店的老板打算把他的面包店卖掉,拿钱给他妻子治病。
手术结束后,老板接到费用单,他深吸一口气,打开费用单。没想到里面并不是价格属于天文数字的费用,而是写着:两块面包……
我家院子里原先有两块小草地,可现在却被外婆种上了绿色的青菜,我有些难过,因为它是我的“秘密基地”。在那里,我发现过蜗牛和蚯蚓,那是它们的家,也是我宠物小乌龟散步的乐园。
我很怀念小草,虽然它很普通,但它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是嫩绿嫩绿的,到了秋天和冬天,它的叶子变得枯黄,但是来年的春天,它又会长出新的嫩芽来。记得有一首诗就是这样描写小草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妈妈要我把小草的精神运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要坚强和勇敢。
“玉杰,快去买两块肥皂,咱家的肥皂又用完了。”奶奶又要破坏我看电视的美好时光。上周我不是刚买过嘛,怎么又完了?真是烦人。可奶奶大人的话我又不敢不听,只好不情愿地走出家门。由于商店离我家远,回来时我的动画片已经播放完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关掉电视,极不情愿地走出了家门。
突然,我发现我家门口有一大堆碎肥皂渣。我不解地问奶奶:“我们家不是有这么多肥皂,为什么还要买?”“噢,那些呀,都是用剩的碎渣,太小了,已经不能用了。”奶奶回答到。
什么,这么多肥皂“宝宝”,怎么可能没有用?让我仔细想想,嗯――干脆用胶水沾吧,不行不行,虽然那样可以强行把这些肥皂宝宝粘在一起,但胶水一但遇水就会不起作用,肥皂就又会散成一摊,而且胶水比肥皂还贵呢。那样我岂不是很吃亏?可还有什么办法能把它们拼成一块大的肥皂呢?哎,对了,我可以用旧丝袜将它们紧紧地包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让肥皂重新用了呀!哈哈,有了本天才的得意创造,家里在也不愁有不能用的碎肥皂喽!我找来一只旧丝袜,将肥皂碎渣紧紧地包在一起,递到奶奶眼前,奶奶试了试,惊喜地直夸我能干,这几年的书没白读。
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找们去善于发现,也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一名“科学家”。
红楼一梦,如无,玉石之情,亦有。
那不是一个荒凉的地方,有两块石头。那或许说不上是一个唯美的故事,但他们也经历过
也许,是时间的原因,在这片寂静的丛林中的两块石头,总会有着缘深缘浅之说。它们拥有你我,林间的风,空中的云,简单的拥有,却也简单的“生活”,它们有过约定,能有三生之缘就好。
那天,来了一位身穿大衣的人,背着双肩背包,一个老土的帽子,在那个丛林的深处,两块简单的石头就依偎在那,他顺手带走了一块,却留下了另一块,从此就只有一块石头,留下了孤独的回忆。
又一天,又来了一位身着素色服的女子,提着一把伞,烟雨的朦胧更给了她唯美的姿态,她看到了那块石头。呆了呆,她也带走了一块,从此那里就只有风,只有云了。那些悄悄话,也丢在了那,那些“生活”也留在了那。他和她带走了两块石头。就这样悄然离去。
那个他,是个科学探险家,带走了我,我是一块石。
那个她,是个雕刻艺术家,带走了我,我是一块石。
她和他是曾经相爱的人,而现在,却隔着一个城市。
我是一块石,被他放在了温馨的小桌上旁边有一个陈旧的日记本。我瞥了几眼,是工整的墨水字:
——其实,他不知道我有多么爱她。他总是说我不懂自然,她说我是一个破坏者,她每每指着试验台上那些被切得奇形怪状的石头,带着一点哭腔。她说我不懂得爱护,不懂得尊重。可是她却不知,正是因为我的热爱,才回去探索这一切。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自豪地告诉她那些石头是最适合做雕刻的,我多想让他知道:我是爱她的。
我是一块石,被她放在那个古色的松木桌上。那个午后,她背靠着墙自言自语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他或许真的爱我,可我还是选择了放弃。我曾经想他要是不是一个科学探险家多好。即使非常平凡,我多么愿意去细细地琢磨雕刻一块石头。我觉得这是一种尊重,一种责任,一种——爱。每当看他把一块块石头碾成粉末,或在那一台台生硬地机器下研究时,我的心是多么痛啊。
科学探险家犹豫了好久,终于他再一次决定切开那块石头,不知是内心的坚持还是某种缘故,他用电锯锯开了那块石头。突然,有点翡翠似的碎末,从石中溅出。他惊讶的发现:这竟是一块玉。
几天后,在她的雕刻版上,她含泪的笑着,雕刻着那块玉。几天前他把那块玉和一封信寄到了她那儿。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看,这是一块玉石,这是我在一个茂密的丛林里带回来的。我多想让你知道,我的科学探究也是为了让你更好地雕刻。我爱你。
一个月后,她来到了他他的面前,带着一块石头,和那座雕刻好了的玉石。眼角红红的她告诉他轻声向他诉说:
——你懂了,我也懂了。
我们的追求虽然不同,但想一想,那也是一种生活。我也带来一块石头,也是从一座丛林中找到的。希望它会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梦,让它陪着我们,行吗?
最后,那块玉石和那块石头并列摆在了壁橱上。或许他和她都不知道它们俩的秘密吧。
夜晚,星空很美,那个誓言也很美。
那块玉石是一个见证,那块石头是一个美好的梦。
他和她,有了一个美好的生活。
珍的脖子上,安静地躺着一块晶莹透彻的美玉。她不知道是甚么时候挂上去的,只听奶奶说,那在她出生时,妈妈就给他戴上去的。她听后天真地问,那妈妈呢,妈妈去哪儿了,妈妈又到底是谁呢。不过,奶奶没有回答她,看着她满待稚气的脸庞,只得无奈的摇摇头。
珍没有放弃,每日依旧问着奶奶。奶奶在非常烦怒之下,告诉她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哇哇哇”清亮的哭声划过这漫无飘渺的天空。顿时,飞禽走兽惊醒了。一个幽静的村子里,又响起了一阵谈话声——
生了生了。接生婆手中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孩。生了吗,男的还是女的?床上的女人轻声问道。接生婆顿了一下,说,男,男的。
此时,她知道,如果说是女孩,这个女人一定会扔掉这个孩子的,如果是男孩,也许,也许就不会了。接生婆的额头上冒起了汗,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的往下掉,有规律般的。
终于,女人开口了,那就好。这几个字根本就只有蚂蚁大的声音。接生婆的心也慢慢地放下了。
在这个村子里,生活是十分艰辛的。女孩一般活不下去,因为他们太娇气,根本就无法生存。村里的人只要有人生了女孩,都会被扔掉。原因太简单了,只因为,父母宁愿在女孩生下的那一时刻杀死,也不愿孩子在这世上有留恋。生下来就死总比受尽磨难再遗憾地死去好。这条理论他们不曾忘记,永远都坚信着。
此时的接生婆,不知该怎么办。告诉那女人,她一定会扔掉这个孩子的。虽然接生婆的手中已有许多人诞生,有许多女孩在她的一句话下死去。但是,她是善良的。这个孩子她怎么也下不了手。怎么办?在她无助的时候,一条妙计在她脑中闪过。她暗暗地说,对,就这样。
于是,她带着孩子离开了那个村庄,千辛万苦的来到城市里。但已无所知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在这里生存。一开始,她只能以讨饭来持续她和孩子的生活。终于,她开始想办法,想着怎样才能生存下去······
珍看着奶奶,她突然明白了,明白了······
刹那间,她只觉得奶奶好美······
也在刹那间,她发现奶奶的脖子上,挂着一块和她相同的玉。
“他走了,仅仅因为没有得到两块糖,这位上午刚刚被学校表彰过的‘三好学生’——一个才读兰年级的小男孩,当天下午,用红领巾结束了自己只有九岁的生命……”
仅仅因为两块糖—新闻的导语是如此地令人难以置信!死因简单到不可理解的程度,在惊诧、惋惜之余,又难免要生出一些感慨:
我们的“小皇帝”,何以自私、任性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对生命的态度也如此轻率?
家庭已经蒙受了很大的不幸,学校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对它们的任何一句指责,似乎都已是多余的。简单地把这说成是“重智轻德”的恶果,我觉得也欠公允——这几年学校里“重智”的倾向虽然很普遍,但“关心集休,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劳动”之类的品德教育也并没有被老师们所放弃。相反,不少学校和老师对这方面还是很重视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小皇帝”,生前之所以被评为“三好学生”厂除了学习好以外,还因为他在学校里具备了一些“模范行为”,并不是只靠考试成绩就当选了。
话虽这么说,另一方面的事实也不容忽视:这两年大中学生们不争气,自杀的、杀人的、出走的、精神失常的、还有板依佛门的,一天比一夭多,而今“小皇帝”的效尤更令人睦目结舌。于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就难免背上“轻德”的黑锅。实际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以为并非“轻德”,而是由于对德育教育的片面理解。
德育的涵义本来应该是多方面的。外在的有利于公众的美好行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培养博大的胸怀,宠辱不惊的风骨,正视生活、敢于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则是德育教育的另一个方面。但是,这个“另一方面“却非常地容易被忽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评“三好”的时候,对“另一方面“中包含的东西,几乎从来不作要求,似乎“行为美”就是“德”的全部内容。当然,一个具有良好内在品质的人,他的外在行为一般也是美好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他的心理就一定是健康的。北航大学生刘勇,一个中学里被老师评价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工作热情高,理想远大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团干部,到了大学却荒废学业,最后发展到因情场失意而害人害己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极端自私的品质,决不是上了两天大学就培养起来的,只不过是中学里暗藏蓄积,大学里膨胀爆发而已。但是,当他的这些品质刚刚在身上滋生的时候,不少人却被他的外在行为迷惑了,顾不上也没有心思再去考察他的内心世界。人们怀着善良的愿望或并不善良的动机,都可以通过人的外在行为,作为给其内在品质下定义的依据,学生们则为了追求好的评价,也把精力更多地从“培养性格”转向了“培养行为”。德育教育的片面性、简单化,是造成相当一些学生校内校外不一样,人前人后不一样,毕业前后不一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青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重现象、轻本质的结果必然是对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淡化。杭州市1987年高考期间有4名考生精神失常,其中还有连考8年终于及第,兴奋过度而进入精神病院的。这个谁也不愿承认的事实,一方面反映了科举式选拔人才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考生本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经不起突然变故的弱点。然而,高考的重压已经使每一根神经绷得太紧,德育教育的片面性又造就了这种教育自身的苍白无力,家庭的片面与学校的片面如果再不幸产生了共鸣,把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坚强自信、心理健康的人,这简直成了天方夜谭。这样看来,一些学生在逆境或突然的变故面前手足无措以至精神失常,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可是,谁能相信,一个缺乏良好心理素质,特别是缺乏坚强意志品质的人,会是一个任何情况下都敢于承担责任、战胜困难、保持节义风骨的人?南京一个大学生,因为考试作弊被发现,害怕家长批评,居然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双亲!自私冷酷,意志薄弱,本质上的儒弱与卑怯,德育教育的片面性在这个“一向老实听话,不惹是生非”的杀人者身上,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这样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其作为又将如何,
富翁盖楼,只想要第三层,这不可能;今天进行德育教育,想越过基本的心理素质和品质,通过带强制性的要求让“为公、舍己、远大理想、高尚情操”这种很完美很祟高的境界被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同样不可能!外在的美观若要长久,必须有坚强的内力支撑。疯狂年代里一些昨天还循规蹈距的学生一夜之间忽然变得青面撩牙,这未尝不是德育教育片面性的悲剧。
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带来同意愿完全相反的结果。仅仅是为了走向未来的人群中能多一些勇敢、坚强、坦诚、无私的人,德育教育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