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巷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0:14:37
  • 《卖馄饨的阿姨700字》
  • 巷口有一家小小的馄饨店。卖馄饨的是邻村一位四十刚出头的阿姨。她个子不高,穿得很朴素,浑身没有一点鲜亮的颜色,看上去沧桑无比。阿姨为人很和善,每次看见我总是笑着一口一个“闺女”地叫着,有时还会伸出她那满是冻疮的手,拉着我,对我笑。我也会很亲切地叫她阿姨,这时,她就会特别高兴。

    阿姨年轻的时候不能生育,便收养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恩远”,希望他以后能知道报恩,能够越走越远。大概因为她不能生育的原因吧,公婆每天都会给她脸色看,一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拿她开刀,寻她的不是。每每提起这些,阿姨总是含着泪水,忍了又忍。阿姨的丈夫对她也不好,后来丢下她离开了故乡,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隐约听人说他在外面又有了家,有了孩子。

    馄饨店虽然很小,可一个人料理起来也很忙碌。每天,阿姨总是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忙着。店里和家中的大事小事全部都是她一个人在做照顾孩子,伺候公婆,但她从不说一句怨言,只知埋头工作,默默付出。

    后来,恩远和我成为了好朋友,恩远常常让我去他家吃馄饨,因为阿姨做的馄饨最好吃。阿姨做的馄饨不仅美味,而且吃起来很放心,从皮到馅都是她亲自做的,食材干净安全。店里忙时,我也会给她打打下手,帮她包些馄饨。一次帮她包馄饨时,我问她何必那么累呢?阿姨没吱声,过了半晌才说:“我不能陪恩远一辈子,我想多为他赚点钱。”我说:“那恩远以后可得孝敬您。”阿姨笑笑没再作声。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不吃馄饨了,不是因为不好吃,而是因为做馄饨的人不在了。阿姨劳苦了半辈子,只为了恩远一个人,而不到恩远成家立业的时候,她就走了。阿姨走时,恩远对我说:“妈一生都在工作,现在可以休息了,但我还没对她尽孝,她就走了……她养了我那么多年,我怎么对得起她!”

    此后的我,偶尔经过那家小店,就特别怀念卖馄饨的阿姨。她的一生似乎没有多少亮色,更没有什么动人的辉煌和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她在苦闷的一生中,却满腔热情、满怀赤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人,足以值得我们仰视了!

  • 《巷口300字》
  • 都市的节奏太快,快的让人难以适应。快的让人不禁开始向往故乡小巷里的那种宁静,那种安详。

    小巷是美的,美在自然。

    站在巷口,放眼望去都是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喜欢风儿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地上的斑点阳光。每棵树都长有自己的形态。夏天,拿个网兜围着大树捕蜻蜓,和同学在树底聊天,嬉戏。冬季,那本书独子靠着慢慢品味。

    小巷是美的,美在淳朴。

    那穿街走巷的小贩的叫卖声时时刻刻飘扬在街道,来往的讨价还价也显得格外有趣。邻里间有吵闹,也有祥和。这边的两口子吵了,那家的孩子又去干坏事,这些纷扰的小事总在街坊围来后而平息。

    夜深,小巷也静下来,漆黑的天际于小巷连为一体,好似天上人间。

  • 《愿妈妈再绽放的笑容作文450字》
  • 心愿,是巷口中的路灯,灯光尽管渺小,但却能引领我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有一个平凡却又高尚的心愿: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让妈妈脸上再次绽放笑容。

    母亲十分漂亮。眉毛弯弯的,如同一只小船印在圆溜溜的大眼睛上,白嫩又纤细的双手常常温柔地抚摸我的脸颊。可是命运似乎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病魔缠上了她……

    从此母亲似乎苍老许多!曾经清澈温柔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白皙的皮肤变得蜡黄,脸上多了几道经历了沧桑的皱纹。

    中午回到家中,映入眼帘的是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趴在灶台为全家准备午餐,见到了我却还是用尽全力挤出一丝微笑。

    母亲无法直起的腰,百度上“无法彻底治愈”的几个大字,深深刺痛着我的内心。那一刻,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心愿便在我心中生了芽。

    我知道这个心愿不是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就能实现的,过程是漫长的,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无穷的,心愿的小芽只有经过知识的浇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想让母亲再次绽放笑容,我想让世间不再充满疾苦,我不想让母亲身上的悲剧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医生。让所有经历过悲痛的人,脸上再次绽放笑容!妈妈,愿您早日康复!

  • 《儿时的桂花糕为生活着色作文》
  • 单车叮叮声回响于巷口,清脆明快,桂花糕的甜美清香曼延在青瓷白墙间,品吸一口,是那熟悉的味道;凑近一瞧,依是那糯白色彩。

    “卖桂花糕啰!手工的桂花糕~”邻家二大娘的吆喝声大清早就响起。我侧耳一听,便飞身出门,奔向车铺“大娘!来一份桂花糕。”好嘞!唉,你又来照顾生意了。”我抬起头,望着她,只见她满脸迎笑,眉眼眯成一条线,薄平的嘴向上扬起,面颊上依是两团清红的花晕,看起来是那样亲切可人“那可不吗?我们二大娘家做的桂花糕可香啦!邻里街坊就认您这一家!”我手扶在车杆上,笑脸盈盈地说,她用木杈轻轻地夹起一个,放入大瓷碗里,白嫩嫩而又晶莺透亮的桂花糕们整齐地排列成一圈,还缀着丝丝淡黄似一群围着嬉闹的孩童,幼嫩可爱。我一口咬下去,柔韧的外皮拉开了花盈得满嘴桂花清香,氤氲似碎入口齿间,在其中荡漾、轻扬。

    清美花糕,着糯白色彩。

    一日,二大娘去摘取桂花瓣,制作桂花蜜,正赶上同伴去镇上,我闲来无事,便同二大娘一块摘。只见她挎着个竹篮,站在台子上,双手拔来拔去,精细地挑选着。过了许久,她捧着满篮桂花坐下,我也坐在一旁。“今年的桂花好香啊!满地都是呢!”我不禁感叹道。是啊,今年桂花糕绝对个大色清,我们这玉田村桂花开得年年旺,就是可惜了这些落地的花,不过花落入土也是常事,毕竟如此还可追寻自己的本,也算落得安心。”她转头冲我笑笑,便起身,走向小推车,

    花落入土,着守本之色。

    秋日的午后,二大娘将小车铺推到荷花塘边。我便蹑手蹑脚地搬把小木椅坐在大娘搭起的小棚下避阳。一时客人多了,大娘一人忙不过来,我还打打下手,见大娘一面揉着面团,一面倒入糯米粉,再拈起一撮独家桂花瓣缀入其中,添上些桂花蜜,又继续来回揉搓。白一道,清一色,还伴着清凉黄桂,一次,大壮叔来买糕,与大娘闲聊起来。“最近生意不错,儿子在城里过得好,您怎不随着去,干这行还是有点累身子,况且您还患风寒,要多注意休息。我看大娘只是轻轻笑笑,仍旧低头装着桂花糕。“大壮啊,你不懂,人老了,便有了挂念。我一生奔计,最后开了个糕铺,便定下了,我们这真挺好,有山有水,那不比城市舒服得多。况且我走了,这糕铺怎么办”大壮叔没办法,拿着糕便离开了。

    我起来给大娘揉揉肩,她转头冲我一笑,双手一按下去,结实布满痕路的肩软了下去。开衫布衣显得有些老旧。“妞儿,你懂吗,这里是我扎根的地方,怎么也移不动。出不去啦!就做株桂花,回归大地,听水长流,也挺好!

    始终的卖糕人,着辛勤守本之色。

    如今,我似乎明白了她的话,她一生在此劳碌,为村里人留下永远的桂花糕香。她适惯于平实辛劳的生活思于美好的桂花糕,守于这片风土。那一代人都是这样,劳其一生,为风土、为他人,却还依旧留恋,就像这美好发散着清香的桂花糕牵引着我,带动着我,我的童年生活被桂花糕着上糯白色彩、守本之色。这抹色彩会流淌过我的一生,伴随我走过人间凡事,最终回归故土........

    教师评语:

    该文结构清晰,三个主旨句独立成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主旨鲜明,主题突出。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儿时的桂花糕”不仅是作者童年的典型记忆,更是一代朴实勤劳的乡村人民重情、守本之色的体现。选材典型,有新意、深意,对桂花糕的特写镜头,描写细腻,引发读者兴趣。文笔清新秀逸、人物形象亲切质朴、所绘环境优美宁静,极富语言美、画面美、人物美,富有一定的哲理,读来使人感到如吃完桂花糕般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同时又能引发一定的思考。

    指导老师:璩艳霞

  • 《那条巷子》
  •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条充满年代感的小巷。从巷口向里望去,樟树如荫,走进去,碎石子铺的路面上倒也平整。巷子旁的三栋楼房,像巨人一样屹立在那儿,虽然早已饱经风霜,但它们依旧保护着巷里的居民,见证着我美丽的童年,我就是在这不大的巷区里长大的。

    自从2019年搬家以后,我有些时日没看过它了。春节期间,我特意去看看梦中的那条巷子。到了小巷口,小时候与伙伴的嬉戏声仿佛在耳边回荡,吸引着我走了进去。不知不觉,来到了耿奶奶家门口,儿时的难忘事又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

    幼儿园大班毕业后暑假的一天,太阳在空中时隐时现,躲躲藏藏,像是与我们捉迷藏。我正与两位姐姐在小巷子里玩,玩得正尽兴,大点的姐姐说:“我告诉你们,附近在修一条路,那边有好多沙子,可以当滑梯玩!我们一起去吧。”我一听“滑梯”一词,仿佛失了魂,立即随两位姐姐去了。走了好久,出了小巷,到了还未修建好的马路边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用沙子堆成的小沙丘。那一刻,本来还有的怕迷路、怕被陌生人带走的情绪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剩下的只有欢喜与激动,心想:反正有两位姐姐在,我怕啥?

    我似离弦的箭,冲到沙丘顶端往下滑,嘴里还高兴地叫喊:“哇,太好玩了!”却不知,我们三个的家长们此时正心急如焚。“找到了吗?”“我家也没有。”大人们找了好长时间,仍不见我们的踪影,热心的耿奶奶说:“你们先别急,我去马路边上看看!”

    此时,我们正把沙子往天空撒,还激动地叫唤:“下雨喽!下雨喽!”真可谓乐不思蜀。忽然,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叫我。后来才知道,我们闯“祸”了,家长们以为我们走丢了。

    我们三人低着头,跟在耿奶奶后面,话都不敢说。到了小区门口,远远看见奶奶站在前面,看起来很生气。她火急火燎地走到我身边,厉声呵斥:“胆子越来越大了,才这么点大就敢跑出去玩了?你看看,一身的沙,你妈知道了,不揍死你!”我吓得眼泪扑簌簌直掉。耿奶奶安慰道:“好了,孩子小,也没出啥事,她奶奶,你消消气吧。”我已是哭得稀里哗啦的,奶奶还在那叨叨:“还小呢,马上就上小学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疯!”我气呼呼地嘟囔:“明明是她们带我去的,就知道骂我,哼!”奶奶见我顶嘴,气得不行:“行,我不管你了,你就在这等你妈回来吧!”说完,转头回家了。耿奶奶对我说:“好了,不哭了,回家跟奶奶道个歉,再把澡洗了。”我哪能这么轻易投降,任性地说:“我不回去!”耿奶奶没办法,只好带我到她家,刚好到了午饭时间,她就留我吃了饭。后来,耿奶奶适时地把我送回了家,对我妈妈说:“陶子,小艳子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赶紧把她洗干净,这事就算了。”我暗自庆幸:多亏了耿奶奶,不然以我妈的脾气,准会揍我一顿。后来,我只要犯了错,就跑到耿奶奶家,跟她诉苦,她也从不厌烦。

    如今,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耿奶奶了。我在耿奶奶家门前站了二十多分钟,我越来越清楚地懂得何谓远亲不如近邻。走出已是沥青柏油路面的小巷,回首一望,我的眼角早已含着滚烫的泪水。这泪水,饱含怀念和感动。

    记忆中的那条巷子,我一直深爱着它!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南关小学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每当走过伴我成长的那条小巷,总有一种亲切感。我不会忘记它的一花一草一世界,不会忘记它给予我的欢声笑语和温暖关爱情。

    家长感言

    孩子写的这篇作文把我也带入了曾经住的小巷里,让我再一次感受到邻里之间浓厚的情谊。

    教师赏析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作者借儿时小巷的难忘事,以感人的细节表达内心的情感,场景描写方法运用恰到好处,语言自然又细腻,情动而辞发,引人共鸣。(潘祥虎)

  • 《卖羊肉串的老杨》
  • 每当夜幕降临,来到我们家附近的巷口,你总会看见一排卖羊肉串的店铺。

    在一棵老树下,有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人,人家都称呼他——老杨。他留着“八”字胡,总眯着小眼睛,还有一头蓬乱的头发,好像从未梳理过。

    老杨烤羊肉串的工具与众不同。他的炉子又长又高,因为吃的人多,所以每炉烤出来羊肉串都比别人多。他用的木炭又黑又亮,火烧起来却很均匀。因为他烤的羊都是从甘南大草原上捉来的,再经过高温消毒,所以他的生意总是比其他人火。

    老杨服务很好。老年人来了多给肉;小伙子来了多放盐;姑娘们来了多放辣子;小孩子来了多放些瘦肉。傍晚,在拥挤的人群中,总是时不时传来老杨洪亮的喊声:“来,羊肉串来了!不好吃不要钱啊!”即使在白雪皑皑的冬季,还是有不少人来吃他的羊肉串。人们吃的鼻尖冒烟,津津有味,一边吃还一边愉快地聊天。大家总是高兴地来,满意地走。

    好了,写着写着,我有点馋了,现在我要出门买一串老杨的羊肉串了,拜拜!

    【简评】

    小作者从外貌、工具与服务三个方面写了老杨。首先,“八字胡”“小眼睛”“蓬乱的头发”三个特征,清晰地勾勒出人物形象。其次,用排比和语言描写生动地揭示出生意好的秘诀:工具好、服务好。

    读着读着,耳边似乎响起亲切那叫卖声:“来,羊肉串来了!不好吃不要钱啊!”(施民贵)

  • 《我爱吃鸡屁股》
  • 记得在小时候,我们旧家的巷口有一家卖咸酥鸡的小摊子,每到了晚上,爸爸就把我高高的顶在头上,去逛逛街、散散步,也顺便到小摊买几串鸡屁股,又香又辣又好吃,每次总要吃个三、四串,才肯回家。现在想起来,那真是永不褪色的快乐回忆呀!

    自从我迷上了吃鸡屁股以后,每次看到有人卖,就会拉着爸爸、妈妈,要他们买给我吃,从三四岁到现在,不知已吃了多少鸡屁股,虽然有时候想想,觉得怪残忍的,但是它对我的诱惑却从未减少过。

    鸡屁股的作法很简单,只需一枝小竹签,上面插几个鸡屁股,再放进热油里炸就好了,可是在市场上却买不到生的鸡屁股,所以只好买人家炸好的。鸡屁股的外层,是金黄色的, 里面则是银白色的,每次吃的时候,我总喜欢从那金黄色的皮先下手,首先用牙齿把皮跟肉分开,然后再吃皮,鸡屁股的皮香香脆脆的,我会一直用舌头去品尝它的美味,直到味道很淡很淡的时候,才把它嚼碎吞下去。接着再把剩下的肉和嫩骨,咬得细细的,才吞进肚子里,每当三、四串鸡屁股下肚后,肚子就会觉得异常的舒服,而那股酥香则还留在我的齿颊之间,令我回味无穷。

    鸡屁股这道菜,虽然是餐厅里所没有的,但在小吃中,却是一道名气不小的美味,不,吃了就知道!

  • 《春风又绿旧秦淮》
  •     “朱雀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这首诗我早已烂熟于心,却从未体会过诗中所描绘的秦淮河雅丽景致。

        时至今日,我却终于有缘目睹,那是何等的令人神往啊!

        仲春傍晚的秦淮河悠悠地拂动着莹莹的碧波。彤红的太阳,紧贴着一丛旧式宅房缓慢地滑下去,灿烂的光芒给房屋镀上一层岚霭般的金罩。水面上的投影被晚风吹得褶皱扯成一大片红玫瑰的碎花瓣,而且带着一周硕大的金晕,将已随夜幕变得黯淡的部分重新渲染上了一抹辉煌。

        太阳终于滑落了,大地像展倾了一下,陡地一亮,随即陷人了寂静。不知不觉地,到处散点着沮和的灯光,朦胧不清,好像一切有灯的地方都是一团团鹅黄的晶亮气体。

         我浸在夜秦淮的惬意中,然而它昔日那昏灰的身影却不禁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70年代后期,外婆家就在秦淮河畔,后屋,正对内秦淮的一段,不满五岁的我常在窗口盯着河水发愣。

        那是怎样的一条河啊!水是绿的,可是像掺进了黑油膏一般,腻腻的,表面荡漾着灰白色的沫子;靠两岸挤着若干块不成形的暗绿色泡沫,好似湖面上一丛丛粘而肥厚的苔醉。水下,隐约可见一片毛茸茸的“地毯”,分散着几尾直立的水藻,随着河水的流动,徽散地扭着。

        一阵带着烘热的恶臭涌上来。我捏着鼻子,想起隔壁老太太的话。她曾忽闪着那张瘪瘪的、没了牙的嘴对我说:“……从前啊,喷喷,这条河可清咧,能淘米洗菜呢!后来还算清,有时能看见条把小鱼或小虾儿什么的。现在变得这个脏样……”哼!现在真是条臭水沟。老太太的话……

        这时,河面漂来两只肮脏的木盆。盆中的两个男孩赤着上身,嗽傲叫着,使劲前后摆动,使木盆前进。本已很“花哨”的盆沿又带上泡沫的印子··一我凝视了许久,终于脱口而出:“瞎!谁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老人的言谈中,从众多的书刊中,我渐渐了解这“十里秦淮”竟是古都南京的象征,曾孕育了南京城市的发展。而它在解放后,也确实有过一段兴盛的历史。但……

        真正的秦淮,你在哪里?

        如今,春风拂过,紧挨着河面,掠去了它旧日的容颜,槛楼的外衣。它的眼睛清清的,是凉丝丝的青梅汁汇成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中安静地躺着橘瓣似的半个月亮,溢出橙色的和暖的柔光,一层淡淡的纱袭了过来,那光彩也就融化开了。

        —我惊异地发现,秦淮河的眼睛原来是这样美的,不仅仅含蕴着宁静,而且,新春的灯会,端午的龙舟,中秋的圆月“华灯映水,画舫凌波,都会令它更加充满了活力!

    一攒攒光束在它明净的瞳仁里颇动。啊!它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