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优秀者做法,是走向成功的捷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确实,牛顿的研究成果,正是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普通的求学者更要注意寻找一个“肩膀”,然后去研究,去模仿,最终去超越。
做研究如此,学习语言也是如此。曾有 读者留言,询问如何提高写作语言水平,这个问题几句话当然说不清,不过,倒也可以用一个词语回答,那就是“模仿”;还可以用一个俗语来回答,那就是“照葫芦画瓢”。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方式。小时候,我们是一句一句模仿妈妈,最终学会说话;长大了,我们想把自己的语言变得更优雅,就不能再模仿妈妈了,这时候,应该去模仿的是作家。具体做法有四步。
第一步,
摘抄优美语段
比如你读到下面一段文字,感觉很优美,那么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工工整整地将它摘录在读书笔记中:
长江是什么?那里有整个民族的记忆!我们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欣喜,我们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怅惘,我们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慨叹……
如今,现实中的长江早已不是古诗中的长江,长江的水质正在恶化。记者调查中发现,沿江城市的500余个取水口,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鲥鱼、白鳍豚等物种濒临绝种。
唉!长江这“百年多病”,我们却只能“万里悲秋”。我不敢想象,若是今日的这一江水从李杜面前流过,后世人见着的会是怎样的千古绝唱?
——《中国青年报》林天宏
当然,只是摘抄下来,这段话还不属于你,它只属于你的读书笔记。要想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要经历下面三步。
第二步,
赏析为何优美
为什么这段文字让你心动?它到底美在哪里?这需要你反反复复朗读,认认真真体会,仔仔细细分析,要尽量把感性的直觉转化为理性的分析,如:
1.这段话美在结构。作者先用“长江是什么?那里有整个民族的记忆!”作中心句,引出李白、杜甫的诗句,然后进行古今对比,最后抒情议论,显得层次清晰。
2.这段话美在修辞。短短一段话,作者使用了设问、排比、引用、化用、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又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读来感觉齿颊生香。
3.这段话美在句式。中学生们写作文,往往只用陈述句,一种句式写到底,显得文气板滞;而这段话中,除了陈述句之外,作者还用了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读来大气磅礴。
长江是什么?那里有整个民族的记忆!【设问】我们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欣喜,我们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怅惘,我们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慨叹……【排比、引用】如今,现实中的长江早已不是古诗中的长江,长江的水质正在恶化。记者调查中发现,沿江城市的500余个取水口,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鲥鱼、白鳍豚等物种濒临绝种。【对比】唉!长江这“百年多病”,我们却只能“万里悲秋”。【化用】我不敢想象,若是今日的这一江水从李杜面前流过,后世人见着的会是怎样的千古绝唱?【反问】
4.这段话美在思想。每位读者读完这段文字,都会产生一些感慨,这其实就是受到作者思想的感染。
有了以上分析,就为后面的模仿打下了基础。
第三步,
模仿先求形似
学者傅庚生教授说过:“研究文学者,往往始之以欣赏,继之以模仿,而终之以创作也。”对于优美语言,我们就要在理性分析和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大胆去模仿,哪怕是拙劣的模仿。
比如,若干年后,你成了一名记者,要去调查一下黄河的污染情况,你就可以照葫芦画瓢,先求形似,这样开头:
黄河是什么?那里有整个民族的记忆!我们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惊喜,我们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怅惘,我们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赞叹……
如今,现实中的黄河早已不是古诗中的黄河,黄河的水质正在恶化。记者在某西省采访看到,沿河许多造纸厂直接将废水排入河中,母亲河上浮满了厚厚的白色泡沫。
唉!我不敢想象,若是今日的这一江“泡沫水”从王之涣、李白面前流过,后世人见着的会是怎样的千古绝唱?
你看,仅仅是把“长江”换成“黄河”,然后换几句诗歌,一段关于黄河的文字就跃然纸上。假如有人没读过上面那段关于长江的文字,会不会给你点好几个赞?
第四步,
求神似超越原文
当然,只求形似的模仿是拙劣的,长江是条河,黄河也是条河,这样模仿,近乎抄袭了。下面增加以下难度,把主体由“长江”换成“诚信”,看看能不能模仿。“长江”和“诚信”,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主体,要用这段话模仿,就要抛弃表面语句,而只模仿它的技巧;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这里碰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关于”诚信“的诗歌太少,不能像前边写“长江、黄河”那样引用化用诗歌了。怎么办?有办法,我们可以寻找事例代替诗句。最终,可以”模仿“成下面的文段:
诚信是什么?那曾经是整个民族的骄傲!我们有因为妻子一句玩笑,就毅然杀猪给孩子吃的曾参;我们有许下一句诺言,得到千金也不更改的季布;我们有因与恋人约好在桥下见面,在洪水中抱柱而亡的尾生……
如今,现实社会早已没有古时那样讲诚信,社会的道德水准正在下降。君不见,老人到了无人敢扶?君不见,牛奶里面可以掺上三聚氰胺?君不见,高铁上占着别人的座位还振振有辞?
唉!如果曾参、季布、尾生穿越时空,来到今天这个时代,却依然保持着过去的诚信品质,我真不知道该为他们感到骄傲还是悲哀!
怎么样?是不是读起来很有高大上的感觉?2001年,高考作文题正是“诚信”话题。如果当年的高考阅卷老师读到这么一段,他会认为这是抄袭吗?当然不会。不仅不会,他还会大笔一挥,给你高分。
这种模仿,已经算是超越了。如果你能随心所欲这样模仿,你离作家的称呼也就不远了。
小练笔,
请模仿两段文字
例1:散文优美语句
第一步:摘录,积累美句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缎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跳动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发?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前方,又有更多的好奇等着你。
第二步:赏析,总结模式
对……抱有……,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的时候,当你……的时候,这……便……了。……,是……?……,是……?……,是……?待到……,又会……?
你只能怀着……继续走,前方,又有更多的……等着你。
第三步:模仿,不断超越
上面的文段以“好奇心”微话题,请你再以“感恩之心”为话题仿写一段抒情文字。
例2:议论文优美语句
第一步:摘录,积累美句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这样的“好奇心”,没有也罢。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正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第二步:赏析,总结模式
有一种……在……中最为常见:那……是……;那……是……;那……亦是……。但这样的……,这样的……,没有也罢。
试问:真正的……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需要……。正如……所言:“……”如果没有这种……,那么……,恐怕也……;无论……,也难有……。
第三步:模仿,不断超越
上面的文段以“好奇心”微话题,请你再以“合作共赢”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