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演化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19:35:43
  • 《元旦节的习俗》
  • 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的庆祝方式一: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顶为法顶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庆祝方式二: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

    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元旦祝福短

    元旦的庆祝方式三: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少数民族有他们独特的习俗,各国的习俗也不一样。

  • 《事物的规律性》
  •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的发展与演化包含着深奥的道理和极其复杂的过程,然而从表面现象上看,它们却又是那么通俗有趣。数论中的“等幂和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等幂和问题”是一组似乎有“金蝉脱壳”法术的数字的问题。面对“123789+561945+642864=242868+323787+761943”这一等式,你一定会惊诧:这么庞大复杂的数字,其和相等,这是怎么发现的呢?更令人惊诧的是,这六个数的平方仍具有上述的等和性质,而且,无论你把它们同时“掐头”还是“去尾”,哪怕“掐头去尾”直至最后一个数,这种性质仍然存在。

    这个问题虽然迄今仍未找到最终答案,但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然而我在惊诧之余认为,最值得敬佩的还是发现和提出并力求证明这个问题的人们。而且,我的这种敬佩之情,也决不单是因那令人咋舌的繁难的演算过程而产生的。我所敬佩的,尤其是他们那种敏锐的观察力及探索精神。要知道,世界上的数字无可计数,要从里面找出这样一个规律来,不窗于“大海捞针”,没有一双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眼睛,没有一种严密细致的逻辑思维,是绝对不能发现“等幂和”这一规律的。由此,我们同时也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林林总总,总是很平凡也很杂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犹如一片广阔的沙滩。

    可是人们并不以为它就只是单纯的“沙粒堆”,而是要从中找到并分离出“矿物”。诚然,这种筛选提炼工作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然而,“千淘万辘终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这正如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字,本不具备什么实用意义,但经过研究探索,找出规律,它们就能为我所用,甚至在科研领域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何乐而不为?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文学艺术、社会发展等等,无不如此。

    最典型的要数自然科学方面。因为只有抓住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完成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正如“等幂和问题”,就说明我们能够把许多看似无关的数字联系起来,以求更好地掌握运用它们。当我们有一天终于成功地总结论证了这个规律后,或许会极大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探索事物规律的最终目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一数论问题中认识到抓住规律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探索过程中的艰巨性。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有很多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人类远没能掌握。为此,我们要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劳动,不断地从林林总总的事物中淬取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任何一个想有所创造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规律。

    点评】透过数论中奇异的“等幂和”现象,认识到存在于世界上的林林总总的事物,是各有其规律性的这一本质问题。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组形象而贴切的比喻(“沙滩”、“沙粒堆”、“矿物”),并通过类比分折,道出了令人信服的深刻感受—万事万物的规律性不仅客观存在,并且也是人们应该和可能探求到的东西。

  • 《寓言刻舟求剑的意思》
  •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