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年全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8 01:24:54
  • 《2024高考作文题来啦!一睹为快!》
  • 高考作文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昨天(6月7日)拉开帷幕,上午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共有7套高考语文试卷,含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还有北京、上海、天津3套自主命题试卷。

    全国甲卷

    (人·技术·时间)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一花独放不是春)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Ⅰ卷

    (故事的力量)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Ⅱ卷

    (青少年自己的空间)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题目1(续航)

    “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

    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题目2(亮相)

    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海卷

    (探索世界)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天津卷

    (使命与担当)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我的心爱之物》
  • 暑假,我参加的2021年全国“中教杯”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我的作品《春节趣事》在全国数百万稿件中,脱颖而出,荣获得全国大赛的一等奖。妈妈奖励了我一个“小房子”,我特别的喜欢它,它就是我的心爱之物——存钱罐。

    “小房子”的房檐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烟筒,钱就是从这里塞进“小房子”里面的。烟筒下的窗口画着一个天真、调皮、可爱的小白兔。它长长的耳朵向上竖起,蓝蓝的眉毛下面有一双大眼睛,红红的眼珠好像时嵌在眼眶里的红宝石,一个小鼻子凸起着,就像一颗熟透了的红樱桃,鼻子下面长着一个弯弯的小嘴,犹如一小瓣橘子。小白兔伸出右手,指着头顶上的烟筒,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把钱放在我的房子里来吧!我一定帮你保管好!”小房子的一侧还有一扇门,上面挂着一把小锁,这是存钱罐的取钱处。房子的四周还点缀着五彩缤纷花朵,就像童话里的兔宫殿一样美丽。

    这个存钱罐有着特别的意义,每次在中外作家网上发表的文章所获得的稿费,我都会把它存在小房子里,这小房子存载着爱我的家人和老师们的鼓励,以及对我作品支持认可的有爱的人。感恩有你们,我会好好珍藏起来,可以实现我的小小心愿,尽我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更会继续加油努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创新作品。

    这个存钱罐,对我来说,不仅可以激励我写作的动力,更是见证我成长的足迹。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起它,因为它让我懂得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

  • 《2024年全国1卷高分作文分析 | 文成必定有“我”》
  • 如果请刚刚毕业的2019届高三学子,简单回顾一下高三这一年的作文训练概况,读写菌相信,大部分同学会侃侃而谈:“我们几乎写遍了当下的主流话题词,例如“青年、担当、创新、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人工智能……”

    以上话题几乎都属于宏大主题范围。对于这些宏大主题,2019届高三学子甚至可以出口成章,来一次即兴演讲。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宏大主题的指引下,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前篇一律”,因为,很多人似乎都在使用相同的的语言来论证这些话题,却恰恰缺少“我的思考、我的表述”。

    01

    同样,在写作2019年全国1卷的作文时,同学们也不例外。例如,在“呼吁劳动从我做起”时,有人这样写到:

    70年峥嵘岁月,70年砥砺前行。回首雄关漫道真如铁,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新时代,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言:“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从自我做起,用劳动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位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记忆,本非坏事。然而上面这段“看上去很美”的文字,从演讲的主题和效果来说,未免喧宾夺主,让人感觉宏大却空洞,不知如何“从我做起”。

    据读写菌所知,“70年峥嵘岁月,70年砥砺前行”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回首雄关漫道真如铁,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是《人民日报》2019年元旦献词里的一句话。这位同学肯定在其他话题的写作中,也经常运用这些句子。而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宿构”的一种表现,其彰显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文中无我”。

    02

    如何做到“文成必定有我”呢?答案是多方面的,在此,读写菌提供一种方法,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用形象可感的小画面,承载抽象的宏大主题。

    同样是“呼吁劳动从我做起”,我们可以看看这几句话:

    我呼吁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也许只是五分钟的扫地,也许只是十分钟的清理小广告,也许只是半小时的志愿服务,但是请你相信,从“一屋”开始扫起,方能最终扫天下。自我的劳动,终将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短短几句话,却是“言真意切”。尤其是三个行为倡议,融入了自我的思考和个性化表述,把“劳动”这个抽象宏大的概念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画面,实现了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文中有我”的彰显。

    03

    再举一例。在论证劳动的重要性时,有如下一段排比句:

    前进的中国,在铺路建桥的大国工匠的锤头下,不在利益场的纸醉金迷中;繁荣的中国,在袁隆平的千百次田间实验中,不在电子产品的荧光屏幕上;富强的中国,在大庆油田工人手拿肩扛的劳动中,不在都市夜晚的灯红酒绿中。

    这段排比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三组具体可感的画面,把劳动的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我们常说,“议论尤需赋真情”,议论文中如能体现出“我的在场”,一定会让你出类拔萃!

  • 《2024年全国1卷作文 | 二、三类文啥模样?如何提升?》
  • “接二连三”如何突破?

    纵观历年的高考作文,得分比较集中在二类文(46——52分)和三类文(38——45分)之间。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清楚了一类文的样子(可点击链接查看:2019年全国1卷作文 | “戴着镣铐跳舞”,也一样舞姿优美)。那么,二类文、三类文又“长啥样”呢?它们和一类文相比,有哪些差距呢?

    在同题作文中,与一类文相比,二类和三类文有以下差距:

    内容上,无法做到“两个兼顾”。多数同学仅仅从正面肯定的角度,来论证热爱劳动的重要性。更多的同学,没有提及“从我做起”方面,或者仅仅是泛泛而论。也有把“劳动”与“奋斗、拼搏”等概念混为一谈的,那就只能属于三类下的分数了。

    表达上,逻辑不清,段与段之间缺乏明显的逻辑性。明显属于写完一段再想下一段的方式,下笔前没有进行整体构思。

    发展上,分论点呈现并列关系,缺乏事例或者事例与观点关联不强,驳论无力度,语言苍白。

    下面就几个要点,逐一举例说明。读完这篇文章,也许你就能尝试着把二类文改成一类文了。

    01、逻辑问题

    有的同学分论点很清晰,例如“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劳动有利于自我发展;劳动有利于国家进步”。严格来说,这四个分论点是缺乏逻辑性的。而且前两个分论点属于并列关系,很难彰显考生的思维深度。

    高考作文潜在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对一件事情应该多侧面、多角度、由浅入深去分析。假如都是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就无法展示自己的思维水平,这样的分论点读写菌几分钟内能写出十几个,比如“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是出色的,劳动是美丽的,劳动是进步的……”

    02、例证问题

    在素材选取方面,存在这样两个极端:一是全文不着一例,二是把“劳动”当个筐,啥都往里装。

    例如,范蠡不知何时,被加入了劳动人民的大军;司马迁又被请出来,用他写《史记》来印证劳动;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也成为劳动典型了。更有甚者,“五四运动”竟然都成了劳动光荣的代言者。读写菌还看到一个感觉怪怪的例子,大意是:港珠澳大桥,彰显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假如文天祥活过来,一定不会再感慨“零丁洋里叹零丁”了。

    实际上,广义的“劳动”的确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是从作文材料来看,很明显是倾向于体力劳动。“劳”是一个会意字,本意是“夜间辛苦劳作”。像司马迁这类作家的脑力劳动不是不可以,但放在这篇演讲稿中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但将其归于劳动精神会更切题。

    事实上,读写菌也看到了很多丰富的事例。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也是当代领路人点赞过的劳动者典型;王进喜、袁隆平,印证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荣光;小岗村、塞罕坝,更是一个个劳动者团队的精彩……这样的劳动者,才会给你的作文加分。

    03、驳论无力

    针对作文语料中的“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现象,很多同学仅仅以一句“这样做是不对的,是错误的”来定论,至于为何不对、为何错误,却缺乏反驳依据。

    有的同学则以“道德绑架”的思维来反驳,例如“当你说劳动又苦又累的时候,可能想到炎炎烈日下父母的辛苦?他们喊苦喊累了吗?”其实语料强调的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而上述反驳,属于“顾左右而言它”类型的。还有的驳论,甚至流露出不太正确的价值观。“在古代,女子是最不受重视的,但却是最有用的。她们织衣做饭,帮家里做农事,这样勤劳的人最讨喜,男人们也会娶这样勤劳能干的人。谁会去找个大小姐那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

    读写菌发现,在网传的部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四有个作文专项“如何驳论”,不破不立,出彩的驳论可为你的文章加分。

    就此次作文而言,也出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驳论文段。例如,针对“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这一理由,指出劳动与学习并不相悖,相应地,劳动还会促进我们的学习,可以帮我们减压,陶冶情操,愉悦心情……针对“劳动又苦又累”这一借口,引用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反驳。这都是极好的。

    那些“接二连三”(作文总是停留在二类、三类之中)的同学,针对上面所说的三个特点进行突破,以后你也就能写一类文了!

  • 《2024年全国Ⅰ卷作文怎么写》
  • “情境”与“思辨”,一样也不可少

    ——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怎么写

    张世程(长沙市雅礼中学)

    又是任务驱动型写作?对了,多年以来全国Ⅰ卷写作题不变的是“任务”,但今年还应该特别强调两个字——“思辨”。也就是说,这道题包含情境与思辨两大指令。“情境”与“思辨”,一样也不可少。

    先谈一谈“情境”吧。“真实情境下的真实写作”是个大趋势。可以说提示语中“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是一个总体的情境设置,结合演讲稿本身特点及题中具体指令来看,这有三点要注意:一是“演讲稿”的语言。你的表达要适当的口语化,让大家都听得明白;你的演讲要有相当的鼓动性,激情或深情不应该缺位,居高临下的说教或“希望”是不行的。二是“演讲稿”的主题。你的演讲必须指向“热爱劳动”,落实到“从我做起”。三是“演讲稿”的内容。你的演讲必须“提出希望与建议”,提示语中的“倡议”其实也是一般演讲稿必须具备的内容。但遗憾的是,看过一些考场外的试水文,几乎都完美错过了某项或某些“任务”,尤其是“希望与建议”。由此看来,这“任务”还是挺刻板和“严重”的,也不容易完成的。但如果这样想呢?代入自己的身份意识和情境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去,设想是自己真的面向同学做演讲,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或许就变得轻松多了。其实这就接近“真实情境下的真实写作”了。

    再重点谈一谈“思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指令。事实上,没有“思辨”,演讲就会变成说教或者号召,看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那么怎样生发思辨呢?

    请看,材料中有一个独句段相当的醒目:“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看来这“思辨”要有一定“深度”才好;提示中则有“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这更是一个刚性要求。这“深思”本身就引领着我们去“深思”。要有怎样的认识与深思呢?大家体会到没?

    首先,材料本身是含有“思辨”的,我们绕不开的是“背景分析”。扫读这一段材料,应该不会错过关联词“可是”。“可是”之前,先引用了《左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陶渊明《劝农》也引用过),诠释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又引用《诗经·大雅》“夙兴夜寐,洒扫庭内”,阐发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由此也可以界定,这里的“劳动”特指生产或生活的劳作与活动。)拢合起来就是:劳动创造财富,也带来幸福,所以“热爱劳动”就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之后是三个“有的”,这都是目下有些同学“不理解劳动”的外部原因和“不愿意劳动”的借口,也就是产生这一现象的现实背景。的确,眼下的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们学习忙了,科技发展使劳动负担减轻了,苦活累活也可以雇人完成了;而且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就越意味着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分工合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劳动”呢?显然不能。那我们写作,又怎么去否定和反驳?这就需要进一步做一些“思辨”分析。下面试从以下两个角度说说。

    着眼于历史发展来看,我们人类正是靠劳动创造了财富,也才拥有了今天的文明;“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不只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这个传统不能丢。唯有如此,我们才懂得珍惜,珍惜劳动成果,珍惜社会财富,珍惜人类文明等等。

    着眼于今天现状与未来前景来看,劳动不只是谋生和创造财富的手段,应该越来越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语)。人类正是靠劳动创造了自身,走到今天,无论是对于人的生理机能的健全,还是对于心理精神的健康,还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的价值意义是无可取代的。

    所以,基于以上思辨分析,我们的基本立意应该是: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达,劳动量就越减少,劳动强度就越减轻;但越要懂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也就越要尊重劳动与劳动者。劳动永不过时,劳动与劳动者永远值得尊重。自然,“此外”之后的“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无疑是应当否定与批评的。

    当然,具体写作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验与积累去“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如果你基于“真实小”而不是“假大空”,“由小及大”(也是一种“小趋势推动大趋势”吧),即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最有感触的真实事件或场景或细节作“小切口”,有触而感,有感而发,从某一角度某一层面表达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进而发出真诚的倡议,岂不是自己“真实写作”的快乐甚至幸福?如果我们许多同学都这样的“真切为文”,那恐怕也是当今高考写作的幸运了。

    那么,这里有一点不容忽视,“真切为文”的前提便是对生活“有感”,便是生命历程中的生活体验与积累(包括阅读)。再就这个题的写作举例说说吧,如果有下面的其中一个触发了你心底里的感动,你的写作也许就跟你身边的同学不一样了。如儿时帮家务不小心打碎了碗还心有歉疚,如去食堂就餐对给你打饭菜的大叔真心说声谢谢,如教室卫生无奈包给保洁阿姨却感到不安,如走过田间或街头对辛勤忙碌的农人或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心怀敬意,如读报或看电视对某位劳动者的敬业或技工的技艺由衷点赞……回味这样的体验和心意,并由此生发和展开,“热爱劳动”的情感就会是真心的,“从我做起”就会是真实的;如此,或许就能让感性驱动理性,身份意识和情境意识也会来得容易和真切,文章的思辨也就能变得真诚恳切和“接地气”。果如此,“真实情境下的真实写作”就是一种真实存在了。

    毋庸讳言,对于这次连幼儿园都猜中了的“劳动”写作题,大家未必都能写得入“情”继而入“理”;毕竟,对劳动生活的远离与“无感”已成为许多少年人的一种“成长病”。但今后,受着“新高考”的鼓舞与鼓动,当“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种教育与成长的追求,我们的人生经验与历练必须“沉淀”为生命底色的时候,我们的写作是否会变得“有感”和丰盈呢?值得期待。

    【附:2019全国Ⅰ卷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细评(2024年全国III卷)》
  • 低分作文都是相似的,

    满分作文各有各的好处。

    我们从历年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中,

    精选文质兼美、值得点评的文章,

    组合成“满分作文精选细评”栏目。

    分析别人的优秀作文,

    模仿借鉴其写作技巧,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

    这是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经验。

    爱荷华大学有“作家工作坊”,

    培养出许多知名作家。

    他们训练作家的方法,就是阅读和讨论。

    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

    阅读、分析、讨论文学作品。

    在这里,我们对精选的作文进行点评,

    分析其中的妙处,指出其中的不足,

    供喜欢写作的同学参考。

    一篇优秀作文,

    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写作技巧,

    还可以用来作为阅读训练材料。

    我们按照“阅读理解”的命题标准,

    为部分文章设计了阅读题目,

    读写结合,为你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8全国III卷)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文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

    以思想之进步开中国之生面

    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越来越散发着大国独特的魅力,从改革开放到美丽中国再到民族复兴,中国的每一次腾飞都离不开中国人思想的进步。

    【开门见山,直接亮出观点。对于名言类作文,开头并不需要引述材料。】

    忆往昔,改革的春风吹进门。

    美国企业战略家罗恩.罗伯特曾说:“中国经济的腾飞只是它的第二大变化,它最大的变化是国人精神的变化。他们开放性的思维,大胆的观点,对国家和人民的自信,以及走上世界舞台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热情。”犹记1978年那句振聋发聩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思想的进步一由封闭守势向主动开放的转变成就了东方巨人的崛起。

    【第一个分论点,从“往昔”角度谈起。】

    看今朝,美丽中国方兴未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系列睿智的话语从21世纪之初便开始回响在神州大地上空。当时间与效率逐渐让步于绿水青山,中国人生态现与价值观的进步带来的巨大力量再一次让世界惊叹。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到回归古代先哲 “天人合一”的人地和谐观,让中国上空的雾霾越来越稀薄,让华夏大地的天空重回蔚蓝。思想之进步,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再现,也让中国更加美丽。

    【第二个分论点,从“今朝”角度谈起。恰当、准确的引用,给论证增添了力量。】

    望未来,长征路上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软弱的民族。尽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尽沧桑,华夏大地洒满血泪,凭借独有的风骨和对民族文化独特的自信,中国人民在经历坎坷后又重回世界巅峰。2017年,雄安新区发出宣言:“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一次长征,是自信的、从容的,是主动的、进取的。然而面对风云不定的国际形势,中华民族如何才能屹立不倒?唯有思想进步也。如今的中国,在经济建设有了起色后,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越来越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一带一路”无一不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惊喜,无一不是中国伸给世界人民的橄榄枝,无一不是中国人思想进步的结晶。

    【第三个分论点,从“未来”角度谈起。最后几句有拟人,有比喻,有排比,语言生动。】

    古语有言“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方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中国人深知这一道理。从改革开放大胆地改、大胆地试到美丽中国的创新探索,再到新时代中国睡狮的觉醒、民族的复兴,都竭全力解放思想、探索进步,终于不负时代,不负中华。

    【这一段可谓“合”,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段首又是恰当、准确的引用,展示出作者的深厚积淀,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进步,我们方知,唯有以思想之进步,方可开中国之生面。

    【结尾从“怎么办”的角度发出号召。】

    阅卷点评

    ——材料中的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的沧桑历程。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时间”和“效率”,第二条的关键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的关键信息是“长征路”。

    ——这篇作文紧扣材料内容,从“往昔、今朝、未来”三个角度,确立三个分论点,分别照应三则材料。

    ——作者整合三则材料,得出中国特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之进步”的观点,可谓立意高远,气象宏阔,抓住了材料内涵,体现了一种系统化思维,比逐条来谈要深刻得多。

    ——另有一篇作文,将中国比作一艘名为“复兴号”的大船,“时间、效率”是其桨,是动力;“绿水青山”是其舵,是方向;“坚持发展”是其帆,是召唤和号角。这也是一种系统化思维,同时还有了一种文学审美的状态。

  •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细评(2024年全国II卷)》
  • 低分作文都是相似的,

    满分作文各有各的好处。

    我们从历年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中,

    精选文质兼美、值得点评的文章,

    组合成“满分作文精选细评”栏目。

    分析别人的优秀作文,

    模仿借鉴其写作技巧,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

    在“深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写作”,

    这是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经验。

    爱荷华大学有“作家工作坊”,

    培养出许多知名作家。

    他们训练作家的方法,就是阅读和讨论。

    从写作者的角度出发,

    阅读、分析、讨论文学作品。

    在这里,我们对精选的作文进行点评,

    分析其中的妙处,指出其中的不足,

    供喜欢写作的同学参考。

    一篇优秀作文,

    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写作技巧,

    还可以用来作为阅读训练材料。

    我们按照“阅读理解”的命题标准,

    为部分文章设计了阅读题目,

    读写结合,为你的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8全国II卷)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

    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

    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

    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材料的主题词是“战机、防护、部位、忽略”。保证战机安全,哪里最需要防护呢?材料给出了两种观点:一是大众观点,主张防护弹痕多的地方;二是少数人观点,主张防护弹痕少的地方。材料告诉我们,后者是正确的。

    2、超越材料中的二战、战机、弹痕等具体因素,材料含意可提炼为:在对抗中,顶层设计者最应该对要害之处,加强防护。

    3、从“防护要害部位”出发,联系现实,可以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孩子成长的防护,学校教育的防护,网络环境的防护,食品药品安全的防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的防护等等。

    4、进一步联系现实,寻找可以用来论证的例子:“富二代”坑爹事件,是孩子教育防护的缺失;“小悦悦”事件,说明社会风气防护的缺失;中兴、华为事件,透露出我国民族企业防护的缺失,等等。

    满分作文

    防护“忽略”的要害

    【题目即中心】

    ①战机上弹痕最少的部分却是致命的关键,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恰恰是最应该最有效的防护。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哪一种防护不是如此呢?

    【引材料,出观点,这是材料作文最常见的开头。“个人、社会、国家”确定了下文的三个论述角度,也就是分论点。】

    ②个人发展的长途,应在品德精神上筑堤坝,来防护命运的洪流【这是第一个分论点,谈个人应加强品德精神方面的防护】。在这个时代,追求等级的越来越多,探寻真理的越来越少;讲求薪资的越来越多,讲求精神的越来越少【从反面入手,谈当今个人防护错了内容。】。人们愈来愈为自己防护的是名校,是金钱,是容貌【记住“名校、金钱、容貌”的顺序】。但这些真的意味着成功与幸福吗?庄子笔下的哀骀它,绘画艺术中的达摩,看似丑陋畸形的外表却难掩其智者的光芒【例证:容貌不应是防护重点】。埃隆•马斯克不执着于眼下的利益选择,用探索的精神不断的超越自我,真正做到行走于现实与未来之间【例证:金钱不应是防护重点】。马云没有名校学历,凭着坚韧的品质,超凡的毅力成就自我【例证:名校也不应是防护重点】【以上三例,顺序与前面的总说句相反,考场作文要重视展现思路,使两者顺序一致,更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把握】。个人的发展,真正需要防护的不是名利,而是品德精神,最易被人忽略的道德素养、完整人格、家国情怀才是最脆弱却最重要的核心【总结句】

    【这一段按照“提出分论点-分析分论点-总结谈做法”的思路组织段落,有层次。】

    ③社会发展的根基,需要筑牢教育防护(墙)。教育应为心灵成长加好防护栏,避免心灵跌跌撞撞,走向弯路【这是第二个分论点,从社会角度谈】。面对教育这个话题,我们的着眼点常常过分集中于高分,关注(应试)能力培养,却忽略了心灵的教育。双城服毒案中那些幼小的儿童,爱的长久的缺失,【改为“正是因为长期缺少爱的守护,才”】造成了敏感脆弱的心理,看似荒诞的行为,后面折射出教育的缺陷;药家鑫冲动杀人,(是因为)父亲严酷的教育早在他心里扎下了冷漠篱笆,很难消解心灵的恐惧。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健康成长的人,为心灵教育抓(筑)好防护墙,才能追求善与美的高度。

    【本段与上段一样,仍然按照“提出分论点-分析分论点-总结谈做法”的思路组织段落。不同段落,相似结构,这是考场作文在构思上的“偷懒术”。】

    ④国家的发展最应防护的又是什么呢?【这句话引出第三个分论点。设问好,句式变换使表达不死板。】有人认为,最应该加强的是国防军事,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难掩其内在的虚弱,昔日大国不可遏制地走向衰落;有人认为最应该防护的是经济总量,但一路上升的GDP背后却有着无数的矛盾问题让人隐忧。【以上从反面谈起,引出下面的正确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转眼当下中国,我们加强民心防护,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供给侧改革惠民利民,(但)中兴事件给我们一当头棒喝,让我们意识到防护创新精神的重要,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我们防护传统文化(改为“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防护”),汲民族精神之长流,促当代振兴发展。

    【这是第三个分论点,先设问,再从反面谈起,最后引出观点,与前两个分论点有所不同。】

    【三个分论点,从“个人、社会、国家”谈起。从不同对象来分解中心论点,是一种“偷懒”的方法,这就比如中心论点是“人要吃饭”,分论点分别是“学生要吃饭”“教师要吃饭”“校长也要吃饭”。】

    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生命中真正需要防护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注重那些看似重要的东西,却忽略了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内在修养。就可能给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反省自我,筑好防护的地基,才能让心灵的宏伟建筑足以抵挡任何一次地震火山的侵袭。

    【上段从“生命防护”的角度,对前面的观点进行升华。】

    ⑥当你的目光聚焦在弹痕多的地方,更应该重视防护那些看不见的“忽略”。真正防护好最要害之处,方能把握时代脉搏,砥砺前行。

    【最后一段,重提材料中的弹痕,首尾呼应;提出要求,发出号召。】

    【总评】

    ——本文最大得分点是结构。先总说,提出要防护“忽略之处”的观点;接下来分说“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的防护缺失;最后再从生命的角度升华观点;结尾呼应开头。

    ——材料丰富是其另一个得分点,时事、历史、文学典故,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如果在引述材料时,再恰到好处地引用几句名言,会更加增色。

    ——另外,文章在首尾分别提到材料中的内容,达到了扣题的基本要求。

    阅读思考

    1.把握文章思路,根据下面的“结构导图”复述全文。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细评(2018年全国II卷)

    2.查阅资料,说说第②段中“庄子笔下的哀骀它”的故事,说说作者用这个例子证明了什么论点。

    3.在第④段结尾加一句话,进一步与材料中的“战机”事例相联系,使文章更加扣题。

  • 《2024年中考作文“十大主题词”》
  • 2018年全国中考作文题目中,

    有哪些“热度主题词”?

    我们用大数据分析,

    按照热度将主题词排名,

    前十名分别为:

    1.我(自己)自我成长、自我感悟、情感体验

    2.梦想(追梦+理想)

    3.幸福(喜悦+快乐)

    4.读书(阅读+名著)

    5.青春(青春感悟+成长)

    6.回忆(童年+记忆+怀念)

    7.遇见

    8.英雄(偶像+赞歌)

    9.家庭(亲情+亲人)

    10.陪伴(交流)

    以上主题词,当然是我们平时积累素材时的重点。

    如果我们对这些主题词进一步分析,

    就可以知道,所有的中考作文,

    其实只有两个主题词,那就是:

    “我+成长”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

    “我在某种情境下(亲情、友情、读书、实践等),

    感悟到成长中的情与理”

    首先看“我”。

    中考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一般不建议编造故事,

    写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最容易让阅卷老师“另眼相看”。

    有时候,作文题目中直接就会出现“我”字,

    如北京市的作文题目是“…… ,让我心生敬意”,

    广西梧州中考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长大了”,

    辽宁丹东中考作文题目是“我学会了”;

    有时候,虽然作文题目中没有出现“我”,

    但却明确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所以,除非有极特殊的要求(如某年北京中考考查想象力写作),

    中考作文中,“我”是必须出现的一个人物。

    可以说,在中考作文中,考生应该做到:

    根据自身体验,选择熟悉素材,

    表达真情实感,彰显自我个性。

    再看某种情境。

    这种情境,可以是家庭、校园、社会生活,

    以及读书、实践等切身体验。

    这种情境,一定是中学生非常熟悉的。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是中考命题者遵循的原则。

    在今年中考作文的十大主题词中,

    除了“英雄”之外,别的话题都和中学生密切相关。

    而英雄,本来也可以写身边的“英雄”。

    最后看“感悟成长中的情与理”。

    议论文直接抒发情理,

    记叙文则要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说理。

    中考作文,要通过写“我”在某种情境下的切身体验,

    写出自己在成长过程的心灵感悟。

    这种感悟可以是关于亲情的,

    “人生路上充满酸甜苦辣,总有你的胸膛,给我足以融化冰川的温暖。小小的我渐渐长大,而健壮的你却被时光染白了头发,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种感悟也可以是关于友情的,

    “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情谊的起点。虽然未来的路水也无法预料,但是我们仍愿在此为未知的路写下祝愿,许一个未来给自己。因为就在这方土地上,我获得了勇气,懂得了坚持。”

    这种感悟还可以是关于心灵的。如山西省一位考生,在题为《因为“丑”,我爱上了读书》一文结尾写道:

    “如今我长大了,懂事了,逐渐明白,小时候,姥姥、妈妈说我‘丑’,其实是长辈宠爱晚辈的独特表达方式,但在内心深处,我仍然感谢小时候丑丑的自己,因为‘丑’,我爱上读书。‘丑’引领我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成就了一个更加优秀的我。”

  • 《xxxx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题》
  • 例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XXXX年下半年期末考试XXXX级第一学期语文类专业写作试题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多根据考试题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至四,或一至五,或一至六,甚至一至七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用“一”、“二”、“三”、“四”、“五”……标出,并分别注明考试的范围。在第一方面的前面标题下需要先写两个内容。第一,按题目的多少,列一个记分表,这是要评卷的老师填的,学生可以不管它。第二个,写给考生看的注意事项:有的写“注意”二字,下面分行写注意的内容;有的写“考生应做的题目”,针对不同的考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为了标明每个题目的分数及评阅每个题目的老师的姓名,在每个题目的左边也列一个有两项内容的小表,第一项注明“得分”,第二项写明“评卷人”。评卷老师在评完自己分担的题目之后,就把得分和自己的姓名填写在小表内。

        再附带说明一点。为了防止舞弊,重要的考试卷都是密封的。除了最后统计分数的同志有权拆封以外,其他人(包括评卷老师)都不准私自拆看试卷,否则要受纪律处分。密封的办法是:在试卷纸的左边留一定位置,在靠这条空位的右侧划一条上下线,写上“密封线”三个字,在左侧划一条平行线,写上“装订线”三字,写考生的单位、考场、专业、种类、报名号或学号、姓名等有关的保密的内容。收卷之后,由监考人当场按要求密封起来。

        以上讲的几点意见,仅供写试题的同志作参考。其实写试题是很有些讲究的,那是教育家的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看一些有关教学法、教育学一类的著作。

        请看下面两个不同类的例子:

        例一:本试题是由全国的有关专家、教师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编写的高考语文试题,很标准,可供各类学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