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纸页微微泛黄的书,坐在洒满阳光的椅子上,风吹过耳边,似乎四周弥漫着墨香。--题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有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颜真卿。我们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今生有三大爱好,其中之一就是读书!纵观今古,为中华革命牺牲者,无有不读书者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出过个人传记和读书比如法国的戴高乐,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还有我们新中国的毛主席和周总理。
历史名人皆是如此,吾辈青年为何不把诗书写进青春里,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如此,我们的青春如果饱腹经纶,那么我们的气质自然升华。我们的青春如果在诗书墨香中畅游,就不会像赫鲁晓夫一样只凭主观意识去解决问题。
我们要将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精华写入我们的青春,有时我们厌倦了如今的生活,不如寄情于山水像王维一样,“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你看看我们的青春,何不需要读书有学问的人,今后的生活不会苦。岁月不饶人呐,我们的青春只是一时的,如今努力学习是为了不留遗憾,为未来建设祖国做贡献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诗书写进青春里。
冬天的风吹着,吹开扉纸页。发黄的纸张在空中轻响,勾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一本已有些破烂的书,上面清晰铺着几个大字《鲁滨逊漂流记》。里面谱写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一个叫鲁滨逊的年轻人跟朋友乘轮船去航海,可大海淹没了船只,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但大海并没有淹没鲁滨逊对于海的热情,他再次航海,可又一次遇上了麻烦,最后流落荒岛,但鲁滨逊没有畏惧困难,最后逃了出来,还在荒岛上交了个朋友星期五。
故事中的鲁滨逊很勇敢,他流落荒岛并没有害怕,而是想办法利用岛上的资源和沉船上捡到的东西给自己建了几个家。我想,如果是我的话只会一味地哭泣,根本不会去再想别的东西,但鲁滨逊在绝尽的路上不畏艰难,努力寻找希望。
不畏困难,说着是不怕,但是当真正遇上困难,又有多少人不会缩头缩尾地逃跑。我知道我没有资格说大家,我自己就是那种畏惧现实与困难的人,就想着逃避。但逃跑是没有用的,道理明白,不代表行动上就会去做。
然而遇到困难,细细想想困难所在的原因,解决就行。你们或许认为既然是困难,又哪有那么好解决呢?也许,我们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但我们可以求救别人,老师、同学、父母,那些身边能帮助你的人。
风轻轻地把书关上了,有时困难或许并不可怕,只要你相信,风雨过后彩虹终会来,只要你努力,成功终回来,也许迟到,但不会缺席。
一阵微风拂过,吹开了有些泛黄的纸页,一股久远的气息袭来。拾一朵落花,忆一段往事,品一味人生。指腹在烫金文字上摩擦,鲁迅先生说,那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前不久读过的一本书。刚开始读的不懂,觉得隐晦,但慢慢品味,你就会发现作者感情的细腻。一个人在生活中不会流露的真情实感,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文章,把感情寄于其中,字字基于真心。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十篇。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二十四孝图》。刚开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再拿起来读,感悟很深。《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感受,揭示封建社会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这几个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令多少人潸然泪下。可这种将“肉麻当做有趣”当真就是尽孝?黄香温席,大家也一定不陌生,甚至家喻户晓,他没有以性命尽孝。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伤半分半毫,而“卧冰求鲤”中的王祥呢?可看做是以性命来讨继母的欢心不是吗?
人们从未深思过常常挂在嘴边的“孝”。
生活中,很多子女因上班或者生活琐事而无暇顾及父母,总是把他们独自留在家中,或是送到养老院,老人也不会多说什么,为了不做子女的累赘,也是选择安分地待在养老院,与世无争。要是放在古代,这种方式就相当于把老人放在竹篓里背到山上由他们自生自灭。现在呢,子女也会定期给老人安心,不去烦他们,要真是想尽孝道,也不会把人送来养老院。 除了“弃养分子”,还有一种就是赖着父母不走的——啃老族。这种人就是典型的白眼狼。他们不出去工作,好吃懒做,整日游手好闲,真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疾苦,跟“太上皇”似的,当然是不受人待见的。
很多人说,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根本不需要古人的那一套。这些人只不过是在找理由让自己安心罢了。不管是哪个朝代,或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心中都还需要“孝”的存在。不必像古人那样舍命尽孝。生活中,即便是帮父母干干家务活,他们也会觉得开心,不过是一篇文章,竟让人生出如此多的想法,真不愧是鲁迅先生。
看着正在扫地的妈妈,我放下手里的书。“妈妈,我来吧。”夺过母亲手里的扫把,她眼里闪过一丝惊异,很快又笑起来,眼底一片湖水泛起涟漪,笑意藏不住,那边是幸福吧。
现在的人似乎已经曲解了“孝”的真正含义,以为让父母不缺钱花就是尽孝了。中华自古以来被世人称赞的“孝”已凋落不曾被拾起了,渐行渐远的现代社会也让它变得模糊。人之所以痛苦,那是因为一直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但我一直知道——朝花夕拾——过去的事情精不精彩,都要珍惜,回忆起来便是一片春光:对于父母,尽孝便是第一。
我喜欢读书,酷爱与书交流。
翻开泛黄的纸页,人已在书的世界里,我不会顺从书的意愿,因为我要自己选择自己在书中的角色。
我喜欢做一个泪罗江上的摆渡人。在那个布满薄雾的清晨,我静静地坐在小船上轻刮桨上的水垢,直到屈原的出现。我本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的一身青布长衫和腰间古拙的长剑,让我感到了传言中的那颗孤独而朴实的心,一双沾满露水的草鞋更让我嗅到了无奈和优愁的辛酸。我告诉自己:无论他去哪儿,我都送他去。他挪上小船,回头深深地看了罗子城一眼,然后收紧眉头看着相反的方向颤声道:“离开楚国!”船动了,雾薄了,他又一次回头,凄迷的眼神似乎想记住雾中的城,又似在恳求这雾能更薄一些,船速能更缓一些,以便这个被抛弃的赤子能多看故土一眼。终于,已知道结局的我看到了既定的一跃。屈原绽放的解脱之花溅了我一身,但我仍未解脱。
我问书:“屈原为什么会死?”书答:“因为历史让他死。”“我不能改变历史吗?”“你可以重演历史。”“我想让屈原活。”“但屈原不想活。”“那样他会化为虚无的!”“他的灵魂可以永恒!”“我的灵魂也可以永恒吗?”“任何人的都可以,但绝不是一定会。”于是,我知道了一个人可以永恒。
我喜欢做那个《巴黎圣母院》里的驼子。无比广阔的巴黎城只有一座小小的教堂容我生活,而我生活的全部便是教堂顶楼里那口死气沉沉的钟,直到我看见了爱丝梅拉达。她的笑就像是东方升起的太阳,温暖了我的心;她的舞姿像是花丛间嬉戏的蝴蝶,占据了我的一切,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我知道还有一个人认为自己爱上了她,那是正义而善良的神父。我尽管不够优雅,没有教养,清楚自己有多丑陋,但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控制我跳动的心,我在世人惊叹的目光和无情的诅咒声中表达了我的爱。而神父却固执地认为“她是吃人灵魂的魔鬼”,并最终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虽然我是在她的身边停止呼吸的,但我仍然没能葬进她的心里。
书问我:“你觉得自己怎么样?”我答:“很丑。”“不,你是美丽的。”“爱丝梅拉达才是美丽的。”“她的外表很美丽,但没有找到真正的美丽。”“那神父呢?”“那是一个欺骗世人和自己的丑陋的灵魂。”“为什么我是美丽的?”“敢于表达自己的心的人永远是美丽的。”于是我知道了一个人可以真正的美丽。
我喜欢做一匹大草原上的战马,只要能驰骋在成吉思汗的左右。所有人都知道号令三军、称雄宇内的风华绝代,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一个王者的身上、心里的伤痕有多长多深。我曾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见过他身先士卒的长刀,也见过他紧握老母双手时的泪光;我曾在长江沿岸见到他直面溅起的浪花时的怒吼,也见过他捡拾起士兵们掉落的马鞭时的沉默;我曾在茫茫白雪地上见到他大口吞雪、迎风而立时的豪壮,也见到他战前回头眺望家乡时的依恋……他或许从未注意到一匹凝视着他的战马,但我宁愿就这样放开步伐跟上他的背影。再荣耀的英雄也有退色的一天,但没有人能从成吉思汗眼角的皱纹间找到一丝苍老的暗示,有的只是“壮心不己”、“老当益壮”,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竟有一种想要永不停息奔跑下去的冲动。
我问书:“一个英雄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是休息啊?”书说:“不,英雄通常在他战斗的时候休息。”“为什么?”“因为只有在斗的时候,英雄的心才可平静下来,才可放开对使命、情感和理想的执念。”“英雄有害怕的时候吗?”“他们只害怕自己。”于是,我知道了英雄也是凡人,凡人也可成为英雄让世人所铭记。
在书中,我可以漫步在罗马帝国的角斗场上,看着身边浴血搏击的角斗士,痛骂享尽荣华的无知贵族;我可以静坐于高山之上、长河之堤,举杯细品北方粗壮的猛士、南方温婉的闺秀,倾听往来的李白、杜甫、岳飞、卫青;我可以站在法国广场上高呼“奋斗、奋斗再奋斗”,也可以立于长城烽火台上弯弓御敌……书便是我描绘理想的画板。
合上精致的封面,书已在人的世界里。书依然无法改变我的角色,但它可以完善我的思想,指导我的行为。
我喜欢四处流浪。流浪在春风里,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语,书告诉我,来自四面八方的全是幸福的甜蜜和快乐的美好,我应该让这些永驻心田,并用之填满周身的每一个细胞;流浪在夏日里,我感受到了血液沸腾的热度和大雨倾盆的爽快,书告诉我,人应该时刻充满激情,为人处事不婆婆妈妈,应有说做便做的豪爽和干脆;流浪在秋林间,我踩着厚厚的积叶,深迷于干净的天空,书告诉我,既为人就应如这秋的叶,有所积累,如这秋的天,光明磊落、纯洁无尘;流浪在冬雪中,迎着呼啸的冷风,感受着包容万物的静谧,书告诉我,不勇敢、没有信心的人终会被生活中的风雪击垮,不懂得静下心来思考的人将会被万物排斥。
我喜欢封闭自己。把自己封闭于磐石之中,我可以在狂风暴雨中睁开双眼,看清风雨外的艳阳天,书告诉我,人的目光应时刻雪亮,不为现象所蔽,不为虚幻所阻,应直指自己的目标;把自己封闭于流水之中,我可以过千重山、行万里路,在跋涉中生活,在生活中跋涉,书告诉我,故步自封者难逃干涸至消亡的绝境,只有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才可立于不败之地;把自己封闭于琴弦之中,我可以感受到每一个音符的震颤,在一起一伏间放松自已的每一根神经,书告诉我,人不能放任自己为所欲为,也不能压迫自己畏首畏尾,有张有弛才是生命之道;把自己封闭于旷野之中,我可以倾听虫子的鸣叫声,也可以捕捉兔子欢快的步伐,书告诉我,人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应关注身外广博的世界,应抓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把握生命的乐趣,才不至于淡化自己的思想,淡化自己的生命。
这便是我和书的二人世界,一个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世界。这个世界令我由一个无知的稚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真人,让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