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初三作文
小学时班主任曾经在群里发过一封信,当时,我看到内容时,就只当是老师希望我们改变。她发过许多信,这只是其中一封。
当时,离小升初不远了,内招已经过了,而我们却放松下来,浑浑噩噩,又是一节语文课,逐渐炎热的天气让我们浮躁懈怠,课上显得懒洋洋的,许多同学都心不在焉地趴在桌子上,对于老师的问题,举手回答的人少之又少。面对来自人生第一大考的不断的压力,我们已经麻木了,前途变得模糊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半倦半醒的状态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的课。班主任老师满怀热情地引导我们,设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然而我们却如朽木般死气沉沉。一气之下,语文老师大骂了一顿我们,摔门而去。晚上,语文老师就写了一封信发了出来,我立即觉得,老师太可怜了。我要好好表现。这个想法一直陪我走过小升初。直到后来:
毕业典礼那一天,老师并没有把氛围搞得多么伤感,而是语重心长向我们表示祝福,老师说的话中,我感触到了一些强烈的情绪,老师演讲时面上含笑,我却没有看到泪光,更多的`是她慈母般柔和的注视,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她说:“一段落途的终结不仅仅是此时的结束,更是下一段路途的开始。”“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一直在为你们竭尽全力。”
走在回家的路上,波澜起伏的心绪平静下来,老师说的放在呢?是的:头脑冷静的我刹那间就想明白了一切。孝是希望与期待,我想起了她其它的几封信。沉甸甸的话语充满的是指引,她常常要以身作则,六年间,我从未见她迟到早退,工作极其认真,她的课讲得很好,一步一步的引导,总是让我身临其境,一节课下来,很明显就感到脑中有了新血液、新想法的加入。有时,她会把正讲的课不断地联系联系到一个有课堂完全不关联的道理上,有时甚至用掉一节课。我知道,她觉得让孩子看清前方的路更重要。
我又想起,她曾经为了我们的方便像保护雏儿似的与教务处有些争执;她也曾经放弃休息时间而为我们分三波进行动员。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她被许多同学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过,甚至还因此丢掉过年终奖,而她却既往不处地爱着他们。这着实是母亲般的关爱,无数次点滴的关怀,我们却有时视而不见。真正的宠爱,我终于明白老师“视为己出”的深刻含义。
我第一次领悟到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奥秘,希望、指领、关怀。
【常读常新初三作文】
故事中的智慧
BY:读写菌
01
小时候读韩非的《扁鹊见蔡桓公》,
只觉得扁鹊医术高明,见微知著,
又觉得韩非子这篇短文写得妙不可言,
如同微电影一样,令人如见如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你看,扁鹊初见蔡桓公,“立有间”,
这一定是在仔细诊断,
此时扁鹊目光,应该像X光一样锐利,
拍成微电影,需要用上特效的。
接着是连续三个“居十日”,一个“居五日”,
仅仅凭几个镜头,
就将故事写得曲折生动;
仅仅凭人物的几句对话、几个动作、几处神态,
就将人物心理、性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竟让我读到“桓候遂死”时大叫“活该”。
文字简洁、传神到如此地步,
“韩非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子”!
这是初中时学的课文,那时候,隐约觉得,韩非子绝不是在谈论医术,但又说不出他意指何方。
02
一般理解《扁鹊见蔡桓公》的寓意,
都是总结蔡桓公留下的教训:
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早改正,不能讳疾忌医,
否则就会酿成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
但我越来越愿意思考扁鹊看待事物的不同层面:
腠理、肌肤、肠胃、骨髓。
似乎很多事情,都有这么几个不同层面。
比如我刚教书的时候,只能“见腠理”,
一节课就围着课文讲,
逐一梳理字词、结构、写法、主题。
数年,就能“见肌肤”,
抓住这篇文章的最精美之处,
讲好讲透,让学生学“一课一得”,
慢慢品尝到语文的精妙。
居数年,又能“见肠胃”,
眼里开始有了学生,
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亲身体验、合作探究中
完成本来由我教给他们的知识。
居数年,又开始“见骨髓”,
开始用具体的方法落实基本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不让这些专家们呕心沥血得出的结论停留在概念上。
03
现在谈谈孩子们的阅读。
多数孩子的阅读,只能“见腠理”。
比如读古文《桃花源记》,
就知道看注解,背翻译。
再进一步,又能“见肌肤”。
比如《桃花源记》中,几次出现了“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借这三个“为”,进一步梳理归纳出“为”的两种读音和几个义项。
又进一步,就可“见肠胃”。
像蒋勋一样,把《桃花源记》读成一部最好的短篇小说。
这里有景物描写,有人物刻画,有简洁精彩的开头语结尾,
细细品来,妙不可言。
更进一步,还可“见骨髓”。
我们还能展开联想,从《桃花源记》中得到人生启迪。
蒋勋认为陶渊明在讲人性: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
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
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
这样理解行不行?我觉得更好,有可能更接近陶渊明本意。
如果对蒋勋的这个理解感兴趣,可以参阅今天推出的另一篇文章:
蒋勋品读《桃花源记》
04
有一些寓言式的故事,让我们常读常新。
除了上面所讲的《扁鹊见蔡桓公》《桃花源记》之外,
还有一篇《庖丁解牛》。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的这段话,真值得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读一遍,
随时检查自己是不是被小技困扰,
随时提醒自己“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