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莫高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0:15:04
  • 《我心目中的明星600字》
  • 遥远的莫高窟,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土地上,诉说着一千六百余年如锦绣般繁华的诗篇。82岁的樊锦诗,为国护宝,心归敦煌。

    1963年的夏天,随着国家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樊锦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迎头赶上。这个当时年仅25岁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书包,戴草帽,心怀理想。夏日的阳光落在她柔和的脸上,在她的心里,写下了一首灿烂的小诗。以樊锦诗为原型的雕塑《青春》,正是这般积极向上。

    尽管沙漠环境恶劣,樊锦诗依然选择留在敦煌。虽说她对西边的艰苦生活早有准备,可敦煌的破庙依然将一首批判诗狠狠地砸在她的头上,一部手摇电话就是所有的通讯桥梁,晚上出门时,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

    当漫漫黑夜席卷苍凉的黄沙时,总会吞噬掉失眠的人的希望。樊锦诗看着渗出窗纸的月光,还是掉了泪。没有任何犹豫,这是假的,当想到书信另一头的新婚丈夫,每念及乡思另一端的骨肉血脉,她又怎么可能毫不顾及。纵然如此,每当走过石窟时,她看见那些氤氲在时间茶茗的壁画,仿佛散发着文化的清香,令樊锦诗欲罢不能,一些无法言语的诗在她的心里滑过“太美了,太美了。”

    如今,年逾古稀的樊锦诗依然守护着敦煌。在图片里,她挂着恬静的微笑,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月牙形的眼睛里荡漾着从容、沉着和年轻时的锋芒,霁月清风,鬓白漠空,樊锦诗一念,似乎回到了时光的那一边;又一念,依旧是岁月的这一岸。樊锦诗将青春都给了敦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正如她所说的:“我心归处是敦煌。”她将爱国之情,亲人之思,民族之魂带到大西北,带去了中华文化、真龙气质。

    简居如烟莫高情,繁诗似锦敦煌心。如明星般耀眼,樊锦诗。

  • 《美术课之莫高窟-小学生日记250字》
  • 今天的美术课不是画画,而是看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视频。我们看了这个视频才知道,原来220窟的壁画,是大唐来的一位叫李工的画师画的,据说他的画技高超,在大唐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以前的壁画不像现在那样,一会儿就可以画上去,以前的壁画可是要泥匠、木匠、铁匠、石匠和画师一起配合。然后,才能画上去,这才让一副壁画完美的展现出来。以前壁画的样子可多了,基本上都是以佛的样子出现,仿佛是飞在天上,样子很有型、很生动、很形象,这种画法就叫做飞天。

    通过这次美术课,我才知道一件事情要多人配合,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完美,做到极致。

  • 《敦煌莫高窟》
  •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是古代人智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走进莫高窟,人们仿佛跨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敦煌莫高窟的洞窟经过了十个朝代才完成。展示了古人们对宗教、神话、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这么多洞窟,最著名的就是“千佛洞”了。走进千佛洞,会看到形态各异,数不胜数的彩塑。这些彩塑每个都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知名的,又不知名的;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玉树临风的天王,还有强健有力的力士。定睛一瞧,竟还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眼睛微眯,神态安详,好像正在悠闲自得的休息。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代工匠技术精湛。

    敦煌石窟艺术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无论是以墙壁上、佛盒内,壁画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你看那些飞天仪态万方,亭亭玉立,多么美丽啊!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把琵琶,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飞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

    然而,敦煌莫高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气候和人为因素,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正在受到破坏。为了保护这些遗产,许多专家和志愿者都在努力工作。他们修复壁画、保护文物、推广历史文化,以便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历史宝库,充满了色彩、生命和故事。

    作者简介:赵吉宇:男,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五年级学生喜欢阅读、喜欢画画,喜欢骑自行车。

    人生格言:书籍对一些人来说,能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敦煌莫高窟》
  •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果真如此,在去莫高窟的途中,那丘体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石洞,有方的,有圆的,大小不一。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因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如现万佛,便在这儿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叫“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因漠与莫通用,便称莫高窟。

    窟里是昏暗的,我俯下身,轻步踏进,生怕误触了那千年壁画。在导游的手电筒照射下,佛祖的面貌一览无余:佛光滑饱满的额头,一双纤弱柳叶眉,狭长的眼角拖至眉尾,一弯笑唇宽大而扁平。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从眉弓一直延充至双颊,不同于吴哥大佛的石块堆砌,佛脸上整齐有序的排列痕迹,而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凿出佛颜,精雕细刻地描绘出佛祖的慈悲面容,所以莫高窟的佛,更多是由流畅线条勾勒出的轮廓,在白织灯的照耀下,虚化了边缘,在佛身后的壁画上投射出一抹柔影。

    顺着台阶,下到了一个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窟里。借着微弱的亮光,可以看见墙上画着的五彩的壁画,这些壁画应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多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好像缺乏一点故事性;而第二种的内容就丰富了许多,除了画景、描境以外,还加入了民间以及佛教流传的故事;第三种出现了揭露当时社会的题材,显示出了雕刻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情绪。很明显,第二种作品出现时,正值佛教文明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初唐时期。而其他的两种则分别是佛教文明的早期和晚期作品。我抬头一望,猛地看到了窟顶上画满了飞天,有怀抱琵琶的,有手提花篮的,姿态各异,色彩纷呈。

    每一个洞窟都充满着无限的吸引力,洞窟内的壁画,佛像,都不再是古人捏出画出的工艺品,已成为了纪念历史的象征,她们代表了莫高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代表了大西北,更是代表了中国的精神内涵。

    莫高窟,它撑起了千年的风沙,千年的历史,千年的兴衰荣辱。有甜美,有辛酸,有愤恨,有苦涩,这些情感不断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洋洋洒洒地铸成了一个个神话。

  • 《莫高窟作文》
  •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去过莫高窟。可能因为当时我太小了,我看不懂它。今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再次来到这里,这一次,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不仅因为它有着古老神秘的石窟,有着色彩斑斓的壁画,有着形态各异的雕塑,更因为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重大的价值。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在参观莫高窟之前,我们先观看了一场情景演出剧《又见敦煌》。这场演出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莫高窟的发现以及一些与莫高窟相关的历史文化。莫高窟的发现是一次偶然:有一天夜里,雷雨交加。突然,一道闪电劈向一面石壁,把石壁劈出了一条缝。一位住在莫高窟附近的姓王的道士刚好从这里经过,他往缝里头看了看,惊讶地发现里面堆满了东西。他赶忙爬进去看,可不得了!里面全是宝贝,数了一数,大约有好几万件。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法国人听说这里有宝贝,就骗他说要带回去做研究,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足足29箱文物。法国人倒是满载而归了,可是,我们中国的文物就流落世界。这一幕让我们很不开心,王道士也成了国家和历史的罪人。看到这里,我心里沉甸甸的。接下来我们又看了关于莫高窟的球幕电影。这是采用现代科技将莫高窟还原,就像放电影一样,给我们介绍有个莫高窟的信息,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座座石窟:那一座座佛像仿佛向我们走来,那一个个美丽的飞天好像就在我们身边飞舞,那一幅幅壁画生动地展示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看完电影,我们迫不及待地坐上大巴来到了莫高窟。远远望去,只见在一堵长长的黄褐色的石崖上,密密麻麻分布着很多石窟。导游叔叔早就在那儿等着我们了。他告诉我们,出于保护的目的,莫高窟平常只对游客开放一部分。

    首先,导游叔叔带我们走进了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九层楼里面有一座大佛,它有30几米高,它是莫高窟里面最高的一座佛。它实在是太高了,我仰着头都看不清它的脸,只好无可奈何地看看我身旁大佛的两只大脚。可是连大脚都比我还高。仔细看,大脚上还有长长的指甲哩!可真逼真啊。

    接着,我们来到了藏经洞。顾名思义就是藏着宝贝的洞。前面我们都知道里面运走了5万多件文物,所以大家一定觉得藏经洞很大对吧?其实不是,它只是一个连高3米都不足的一间房间而已。而5万多件宝贝并不指全部是金银珠宝之类的宝贝,而是其他各类珍贵的文物!可是,现在洞里面只有一个佛,一个石碑和一幅壁画,让我们很难想像当时的盛况。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最好玩的石窟!因为这里有一尊“笑佛”。这是整个莫高窟唯一一个笑着的佛。从正面看,他的表情很平静,甚至还有一点愁苦。可是当导游叔叔打开手电筒,从下往上用灯光照着佛像的脸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当灯光打的很低,从下往上照着时,佛像的表情就是个哭脸,随着灯光慢上移,只见脸上的表情也慢慢变成了笑脸,最后嘴角尽然翘了起来,很开心的样子。关于这个神秘的微笑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大家都觉得可能是佛像想告诉人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最后,我们参观了168号洞窟的“卧佛”。因为这个洞窟描述的是佛祖涅槃的情景,所以整个洞窟像一个棺椁。咦,有点恐怖呀!但是佛祖的眼睛微微闭着,神态很安详。卧佛的身后有着一群小佛,据说是佛祖的弟子们。因为清代重修过,所以这些人物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不够自然。不过小佛像的面部神态各异,喜怒哀乐都非常清晰。

    我们跟着导游叔叔的步伐,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当游完莫高窟的时候,我实在是又累又渴,都迈不动腿了。这时妈妈说:“走,我们去吃个好东西!”我精神一振,跟着妈妈来到了卖莫高窟纪念品的商店。哇!原来妈妈要给我买关于莫高窟的文创雪糕啊!只见整个雪糕就是莫高窟九层楼的造型,非常精美!我拿起雪糕,就像把莫高窟举在手里;我舔了一舔,甜甜的莫高窟就流进我的心田。

    同学们,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去莫高窟看看。因为它是古代人们不分春夏秋冬,不知疲倦,一代一代人辛勤修建出来的,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完整的保存了不同朝代的风土人情,有着较高艺术造诣。莫高窟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研究古代的文化风俗,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失,有一些颜色已经被时间老人抹去了,变成了黑色石窟。导游叔叔说,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不然,也许再过一百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莫高窟就会慢慢消失,从此,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莫高窟了。所以在它消失之前,你一定要去看看,留下莫高窟最美的回忆!

  • 《敦煌雄风——莫高窟》
  • 举世闻名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境内鸣沙山600多米的陡崖上,密密层层建造了700多个洞窟,由建筑,绘画,彩塑组成,从十六国开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敦煌艺术。

    莫高窟的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曰:“舜逐三苗与危!”也能不由得让人脑中浮现起马蹄声紧切,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黄沙飞扬,一面是铁血战场,一面是悠扬敦煌。其西面的月牙泉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戈壁中唯他绿叶环绕,是以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可以看出莫高窟是华夏文明的屏障!

    公元366年樽和尚到这里修身养性,求精戒心,手持锡杖,云游四方,在傍晚看到了一处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灿,轻灵生动,仿佛有千佛在跃动!”不是晚霞,也不是幻觉,他刹那时激动万分,眼前是燃烧的星光,背后是无限的晚霞,身披红色袈裟,手持银色锡杖。他有所憬悟,庄重的跪下,对金光扣首两方金光焰焰,暮色压着茫茫沙漠,他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在外传扬自己的奇遇,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来朝拜,流传甚广。

    “汉唐雄风吹拂着西域,丝路驼铃咏着敦煌。”在唐朝盛世,人们对佛门有了崇敬,也对莫高窟产生了兴趣,武则天亲手教导万民,祷告神灵,在那时兴盛起了烧香拜佛,安史之乱后便无人问津。经历朝代的更迭,英国考古学也发掘了这一奇观,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莫高窟的珍宝,经文,画像被贪婪的夺走,形成了空前浩劫,这也能体现莫高窟的珍贵。

    洞窟形似蜂房,又如鸽舍,各有不同,保存着多幅画作,如429窟,“一幅贵族狩猎图——骑手与野兽搏斗,山巅跃马起蹄,弓张弦满射虎,纵马驰骋,弯弓猛射,动物神态生动,茂林修竹,气势磅礴!

    谈起莫高窟就不得不提起飞天壁画,中印两国文化共孕育而成,敦煌艺术的标志,看着画中的神明眼前便浮现出仙气罩头,瑞奇飘散,仙女如雾般摇曳到眼前,彩丝随着风,薄纱袖也随着风, 有的翩翩起舞,翱翔天际,有的体态俏丽,仪态万方,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闭目凝视,侧耳倾听,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天宫乐姬着彩云凌空而飞。

    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尊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威风凌凌的天王,强壮勇猛的神将,神态安详的菩萨,还有一尊神明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眼下全都是世间苍凉,唯妙唯俏。

    佛像也各有各风采。知阴阳,兜率天主宰——未来弥勒佛,象征意念,悠扬高远——交脚坐菩。它们造型雄健,面相丰满,神情庄静,高髻宝冠,中西结合,还有一些女娲、伏羲的上古神像,仿佛可听文化中的脚步……

    可以说洞窟大小不一,上下交错,密布崖面,精妙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彩塑,婀娜多姿的飞天,精巧构图,艳丽色彩,宛如朝夕成就,一个宗教氛围的极乐世界。

    余秋雨曾说“不是死了1000年的标本,而是活了1000年的生命,1000年始终血脉畅通,呼吸均停。”你可以抚摸壁画上的沧桑,可以玩索一条土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兴盛一时,受人瞻仰。中国因为战乱,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塌了,但这个充满着艺术色彩的莫高窟精神上却生生不息,吐纳百代!

  • 《游莫高窟》
  • 敦煌莫高窟是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课文中说,它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年暑假,我就要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因为我们提前一个月订了票,所以我们有机会去看数字电影。里面讲的是莫高窟的来历。在公元366年,有一位叫乐僔的和尚,看到三危山上佛光万仗,就认为是佛祖的召唤。于是在山边找了一个小窟,钻进去,盘坐念经。后来,很多人看到乐僔这样做,也在山边找了许多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洞窟。

    我们得坐大巴去莫高窟,车子开了大约十分钟,才看到莫高窟的真面目。窟像蜂窝似的排列着,共492个。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顶着炎炎烈日,站在梯子上,听到了他们敲击石壁发出的“铛铛”声。这座艺术宝库凝聚着多少古代工匠的汗水啊!

    我们到了莫高窟,要参观八个洞窟,一个导游带二、三十个人进去参观。这些窟里都有雕刻的佛像:最外面两个是天王,天王里面是菩萨,菩萨里面分别是佛祖最大的弟子迦叶和最小的弟子阿难,最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每一窟里,除了巧夺天工的佛像,还有惟妙惟肖的壁画。那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古时候没有灯,工匠们只能靠白天日照的一点时间,去勾画这些佛像。一幅壁画可能就要花上几年的时间。古代人民对佛教是多么的真诚啊!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7号洞窟:藏经洞。

    藏经洞的面积很小,只有3平方米,但曾经里面藏了5万多卷经书,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经书都是哪儿的呢?只要从一位姓王的道士说起。

    据说莫高窟王道士打扫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些经书。他就立刻禀报清政府,在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腐败无能,根本就没有理睬王道士,王道士想:政府不要经书,那就说明这些经书不重要,于是就用很便宜的价格卖给外国人。现在藏经洞中的许多经书都在外国的博物馆里。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也更有能力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产。希望有一天,我们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能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敦煌莫高窟》
  • 大家好,我是张导,今天我来带大家游敦煌莫高窟。

    走进石窟后,我们会看到石窟里满是壁画和石像,这是唐朝的时候人们修建的。那么你们一定会问:为什么有一些壁画落了色呢?那是因为:一,时代很久远;二,由于唐朝的时候颜料是只能自己拿矿石磨,而那些颜料在空气中被氧化了,所以才会落色。

    来,现在请大家排好队,我们去有卧佛的石窟。这个卧佛啊,说起来也有一段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些地方会发生传染病。而那个时候人们也比较信仰佛教,所以呢,人们就去寻找陶泥,搭建起了这座大卧佛。

    最后,张导就带你们去看一看最著名的壁画飞天吧。走进石窟你们就可以四面的石壁上看了,你们一定会发现:石壁上到处都是一些仙女。有的手捧花篮,好像要上演一幕天女散花;有的手拿兵器,就像随时都要和那些妖魔鬼怪拼搏;还有的抱着一只九尾狐,好像马上就要让它施展魔力一般……

    好了,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

    【简评】

    小作者化身张导带领游客们参观了敦煌莫高窟的代表性景点“卧佛石窟”与“壁画飞天”。还一路为游客们解疑答惑:为什么有一些壁画落了色呢?十分耐心。真是个敬业负责的小导游呢!(施民贵)

  • 《莫高窟参观记》
  •     开始参观时,才发现为了保护名胜古迹,这里早已加强了管理,各洞窟都已安上门锁,既能防止风吹日晒,又可避免侵害文物的行为,只有在向导的带领下,方可持票参观.未进洞窟,先被那气势恢弘的外观所吸引,驻足观赏,一座殿宇式的七层建筑,放射着a红色的光彩,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洞窟有如蜂房一般,石窟间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很难想象,这竟是160。多年前(公元3年)的创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宝库。据说留存至今里面有壁画和塑像的,有492个洞窟,壁画4. 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均为泥质造像。其中最大者33米,是我国现存室内大佛之最,小者10厘米,堪称人类文化宝库的精品。

        我们随着向导进入第96号石窟,通过一段拱形门洞,只见一座顶天立地的彩塑大佛,神态安详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双目微睁,眼光却炯炯有神。再往藻并望去,手电光亮所到之处,奇花异草,甜瓜仙桃,以及糜鹿、驯象等吉样图案异彩纷呈,正待进一步探问之时,人群已开始向外移动、,只好随大溜向另一个洞窟走去。记得好像是第254号洞窟里,有一幅非常引人注目的壁画,叫作《萨睡太子舍身饲虎图》,乍听,毛骨惊然,后来,才知这是佛祖释迎牟尼前生善行之事。我不是佛门弟子,但从中却可领略一种牺牲精神,也可看出周围人们对那种高尚行为的崇敬,最后那幅萨睡尸骨奉入舍利塔的画面,便说明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这是一幅组合壁画艺术的代表作。洞窟的另一面墙上以及藻井上那“一飞天”的舞姿十分动人.过去只从影视里和丝织品上,看到过“飞天”的形象,现在得以身临其境,耳闻目睹,那有如行云流水般的艺术形象,极富想象力的“反弹琵琶”等绝妙佳作,仿佛进入了美的世界,一种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向导领我们经过第十六窟的雨道时,用手电照着一个门仅一米高的小洞说道:“这就是藏经洞r”据说11世纪,西夏人(藏族的一支)征服敦煌的战乱中,莫高窟僧人准备逃难时曾经把它封闭,但是终因未归竟幽闭了900年之久,直到清光绪26年(1900年),在清除淤沙时,才发现这一满贮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的石窟。洞内共有5万余件文物,除大量佛、道、儒家经典之夕F-,还有史籍、诗赋、民间文学、地志等·,包括从公元刁世纪到14世纪,近!0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可惜的是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曾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严重破坏和盗窃,这就是敦煌的艺术珍品,为什么有不少流落到国外的答案。

        听到这里,一种激愤之情蓦然升起,转念当今,政通人和,心境又为之宽舒。

  • 《访敦煌莫高窟》
  •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向往着敦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幸喜我在年逾花甲之后,于去岁金秋,宿愿终得实现。

        秋天的黄昏伴着晚霞早早降临,我独自从美丽的牧场—乌鲁木齐出发,乘坐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甘肃西北端的柳园车站。这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站,却起着交通枢纽作用,凡是去敦煌和格尔木以及进藏的人,都要在这换乘。我顾不得吃午饭.马上搭乘南下敦煌的公共汽车,一路上追溯着丝绸之路的兴衰,不到3个小时,便到达了当年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敦煌。她自西汉设郡,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佛教的传入,1600多个岁月,几度兴衰.新中国成立以后,斌予她新的生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繁荣,如今已经是县级市了。红当公路和东、西大街相接,横贯市中心,大街两旁颇有几处近代化的高层建筑,民航售票处,新华书店;工艺美术厂,飞天商场……相对而立,十分壮观。我来不及仔细打量,便在丁字路上找到了市工会俱乐部,一座好气派的五层楼!有位慈眉善目的看门老人接待了我,答问间才发现,由于赶路,竟忘记了那夭是星期天,干部们都不在。老人操着浓重的陕甘口音说:“没关系,住宿的事我说了算。”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是对行旅之人最好的安慰。

        晚间,为了明天就要亲睹芳华,竟像孩子盼过年似的一夜睡不稳,好容易熬到天蒙蒙亮.索性起床,奔到购票处。慌忙中买了去千佛洞的单程车票,握票在手,又担心中午返回后,来不及参观另几个名胜—鸣沙山、月牙泉。

        犹疑间,遇到了8位年轻人,六男二女,正兴致勃勃地找司机搭车,看样子,也是想去参观莫高窟等几处景点的。其中一人,主动过来自我介绍说他们是哈密地质队的,只有一天时间,还想多看几处。我当机立断退掉单程票,和他(她)们一道前往,面包车向东南行,25公里路程,不到一小时就到达目的地了。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迈进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艺术宫殿,那木制飞檐的门楼上,悬挂着蓝底金字巨匾,具有特殊的魅力。中外游人都挤在门前的台阶上摄影留念,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只好当仁不让地在空隙间抓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