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体裁的文学作品想必大家看过很多,如蔡东藩的《历朝历代通俗演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这本书就是梁衡著的《数理化通俗演义》。
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数理化的书大多都很枯燥乏味。霍金在写《时间简史》时出版商对他说:“你的书里多一条数学公式,你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梁衡写的《数理化通俗演义》为枯燥乏味的数理化知识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还让我们了解了每个公式、定侓后血与火、泪与汗的故事。知识、人物故事和方法是贯穿整本书的三条线,使这本书充满了趣味。当我们再去学习那些公式、定侓时,不仅有了兴趣,还有了感情。
作为四年级的我虽然对书中许多公式、定理还不理解,但是我通过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众多科学家的三种精神:牺牲精神、创造精神、刻苦精神。众多科学家都是无私的,研究一开始就已经准备好把这一生奉献给科学。牺牲精神是开普勒出版了书后所说的:“大功告成,书已写出,甚至可能要等一个世纪后才有读者,这我就管不着了。”也是爱因斯发现广义相对论后说的:“我死不死无关紧要,广义相对论已经问世了,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再说创造精神,科学家大多都先继承前人的知识,一般人到这个地步就结束了,而牛顿、科赫、达尔文等人经过“继承”之后去追求,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种刻苦精神。它是达尔文考察生物,五年环球栉风沐雨,也是瓦特改进蒸汽机,二十年含辛茹苦,也是居里夫人在破旧木棚中研究将近四年终于发现镭。
科学的每一小点的进步,都有一批科学家的奉献与对未知的疯狂追求。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也要勇敢地去探索世界。我说了这么多,你对《数理化通俗演义》心动了吗?赶快去图书馆找来看看吧!
我们班有个“老王”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起老王”,我的话就像泉水一样绵绵不断,他身体丰满,体格“风骚”,圆头圆脑,浓密的眉毛下一双明亮的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着,不知又想出什么鬼点子了。圆嘟嘟的脸总是红彤彤的,让人怪想捏一下的。凡是有人遇见他,几乎都会说:“呀!这位小伙子长得挺俊的呀!”
他不仅长得“俊”,在班里也是神一样的存在,成绩名列前茅;美术作品次次被老师不住赞叹;作文篇篇选入“班级月刊”,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让老师也自叹不如;他惹人喜爱的长相和能读会道的嘴巴逗得多少大人喜爱……
嗯,不过说实话,我挺讨厌他的,他总是意义不明地戴着帽子:自己以为很酷的自编“心灵鸡汤”,他在班上还是骂人无敌手,他靠着尖锐的言词,句句命中对方心里防线,却又不带脏话,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比当年诸葛亮骂死曹操的使者的语句还历害,因此,班上有不少人对他怒目而视,可却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一日,作文本发下来,我打开本子瞄一眼便扔进书包,这时,一旁的欣欣向挤了挤眼对我说:“想看老王的作文本吗?”哎呀呀,发掘是人类本质,不看白不看。我一把接过本子,笑了笑,想:呵“老王”呀“老王”,你平时不常常嘚瑟得很吗?还自称八班第一“文豪”呢!这下我来看看你的著作吧。我一边迫不及待地翻开作文本一边想像着“老王”被揭底的糗样,不禁兴奋起来。就在翻开本子的那一刻,我的心立刻“天打雷劈,五雷轰顶,核弹爆炸,世界毁灭”。那一长篇作文字迹工整,一道道红红的波浪线;一条条赞叹的批语;以及那“令为师自叹不如”几个字和鲜红100分,如刀针刺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沉默了许久,突然怒火中烧,把本子一摔、一踩、一踢”一气呵成。其他同学也上前补刀,不过一会儿大家怒气都消了,就拍了下本子上的灰尘,理好折皱,又端端正正地放在桌子上,急忙散去。毕竟“老王”这号人我们这些平民惹不得啊!
教室还是那个教室,学生还是那个学生,“老王”依旧夸赞着自己的作文,“妖娆”地扭动着身子,向人们投去轻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