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春节作文(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春节作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陕西春节作文 篇1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一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这是春节的重要习俗。而在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就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而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
人们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这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陕西春节作文 篇2
照陕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在腊月就开始了。我们山西的春节和别处的春节差不多,但我还是要介绍一下我们的春节,因为我们还有特别之处。
在腊月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准备了。我们要开始准备过年吃的,比如,我们要把大蒜,生姜和辣椒还有酱油和醋放在一起泡,这样到了吃饺子的时候,把罐子打开,光是闻闻味道就让人食欲大振,然后吃上那么一个生姜或大蒜,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不仅仅是大蒜,我们还会把鸡爪和萝卜泡起来。
我们小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里买我们要吃的。西,我们会买糕点,糖果和一些果脯。而大人们则会去买瓜子花生,还有一些凉菜,当然,才是必不可少的,水果就不用买了,因为那些老人们会去买。我们第二件事就是去买对联和灯笼之类的装饰品了。第三件事,是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事情,那就是买鞭炮。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也忙碌。他们必须要准备过年的一切,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等等。这样好显示出焕然一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这天就好像是春节的彩排。在吃晚饭之前,农村的人会先在院子里放那中一连 串的炮,在吃完饭后,我们就会让小朋友们出来玩炮,今天是不会放礼花的。
过了小年,我们这里许多的店铺都关门了,大家都要准备糍粑,年糕,和一些凉菜,我们陕西这边大部分菜都是凉菜的,老人家还要准备一些卤的东西,如,卤鸡翅,鸡爪,还有整鸡等。
除夕节真热闹。每家每户都干着做年菜,处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每家每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贴上了年画。除夕夜,大家都不睡觉,每个人都在守岁,除了一些很小的孩子。鞭炮声日夜不绝。我们这守岁的人都必须要吃一碗浆水面。
正月初一到元宵之前大家都会放鞭炮,拜年和朋友间家人间一起吃饭,出去玩等等。到了元宵节大 家都一起吃元宵,放鞭炮,其乐融融!
陕西春节作文 篇3
只要你是陕西人,就算你远在千里之外,也得跋山涉水回家过春节。春节时的陕西,绝不像东莞那样空城一座,而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无论城里还是乡村,都是一样的红火。
对陕西的孩子们来说,春节几乎等同于第二个儿童节。任你走哪条街,向哪瞅,一定会看见这么副场景:两个孩提,哥哥怀里堆满玩具,炮竹,妹妹拿个洋娃娃,水汪汪的大眼睛紧紧盯着父母。父母笑嘻嘻地掏出钱,抱着俩孩子乐哈哈地回家。这不,无论腊七腊八还是到元宵节,街上时不时响起鞭炮声,孩子们的笑声,好不快活。
孩子们高兴,大人们也忙活。大扫除,缝新衣,一家一户去拜年,就不提了。管小孩,放鞭炮,辛勤做好年夜饭,就不说了。最劳人(陕西方言,意为费神,耗精力)的还是蒸枣馍了。不过,最高兴也莫过于此。
到了大年三十前一天,左邻右舍的妇女便会聚在一起,合力蒸枣馍。这听着容易做起来难。由于这是为了拜神,而且左邻右舍都要拜,所以得事先发好二三十斤的大花面团,做馍时取一些面团,与枣捏在一起蒸。枣馍花样繁多,最普通的要数被孩子们戏称“独龙眼”的枣馍了。而最美丽的莫过于“双龙戏珠”了。两条被用刀雕的栩栩如生的面团龙,相互绕缠,围着一颗被雕出花的“独龙眼”,每一片精细的龙鳞下都是一颗鲜红的重枣。精哉,妙哉,善哉!完成这么一件伟大的作品,不自豪吗?再加上蒸花馍的时间很长,所以一旦到了饭点,在谁家蒸馍,那家的主人便会准备好饭菜,留下蒸馍的人一起吃饭。吃饭时,谈笑风声间,邻里关系不知不觉地亲密了许多。所以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此。
陕西春节的独特美丽之处太多了,实在一言难尽。“远游子,念家乡。”多么想回老家——陕西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陕西春节作文 篇4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习俗。相传每天的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陕西春节作文 篇5
年,是一个捉弄各国传统节日。人们不管有多远,都要回去和家人团聚。我每次都会回家,因为我感觉家里空气清新,热闹,可以和家人一起欢声笑语,最好的就是能放鞭炮。
大年初一上午,我们贴春联,挂灯笼,布置院子。首先,在墙缝上插了根小木棍,将灯笼小心挂上。然后,贴春联,打开盒子一看,这次的春联有点不同:很大:大大方方;很红:红红火火。最后,布置院子,嘿,我可没少花力气!我把有用的全部搬出来了。
虽然很累,但我这一瞧,把累全部抛在后头了。真不错,我也去别人家里看了看,我们家数第一!没多久,到了晚上。
吃年夜饭,必备的习俗,这次可不同,以前都是定的饭店,今年父亲亲自下厨,还不知道父亲的厨艺怎么样呢?没多久,就上了一大桌的菜,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动起筷来。
嗯,味道不错,看来父亲也有点功底嘛。
该发压岁钱了,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
每收到压岁钱我都会说谢谢,这样别人也很高兴。
今年我可没少赚钱呢!太好了。
第二天,该拜年了,这不,跑到了姥姥家里。我也很高兴,能在这有个姐姐。我又赚了一笔压岁钱。哈哈哈!过年都是开心的,美满的,快乐的,希望一年比一年好。
【陕西春节作文(通用5篇)】
谈怪陕西初三作文1150字
“常随官与我讲一遍,吓的我胆战心又寒,行来府门……”伴着急促的打板,无比熟悉的声音从客厅传来。这是奶奶最喜欢的秦腔《三对面》,准没错,奶奶一定又拿着收音机在学唱了。这陕西的瑰宝秦腔实在激越,令人听过一遍就难忘。
生在陕西,长在陕西,从小就生活在浓郁民俗氛围里的我,也算是一个地道的“老陕”了。作为个陕西人,自然觉得陕西这是块古风古韵的宝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可在外乡人看来,陕西这地方和这地方的人却是骨子里的“奇怪”。
去年和父母一起去了山东,那是在一个并不久远的夏天。威海的碧水蓝天与仙境蓬莱我到至今也难忘。到威海的当晚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一连吃了几天的海鲜,嘴里心里想念的都是家乡的味道。这时要是能吃上那么一大碗干面或是油泼辣子面那可就满足了。可能是因为地方口味不同吧,找了许久才找到一家面馆,要了些“干面”,心里满满的都是期待。可当“干面”上来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困惑和吃惊,碗里的面就像我们本地的'挂面粗细一般,甚至还不比挂面宽。这样看来只能在口味上稍作改动了,先是我,二话不说就拿起桌上的辣子愣是全扣在了碗里。其实开始也担心自己有些吃不消,可夹起几根面条尝了尝,没有丝毫辣的感觉。于是又拿起了醋往碗里不停地倒……那里的醋和辣子与我们这儿的比起来可真是差距甚远,怎么吃也都觉得不够,全然没有正宗油泼辣子吃起来的爽口之感,原来“老陕吃辣让人怕”是确有其事。现在都还能想起来结账时服务员的神情,显然是被我们的举动吓呆了。“你们……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我这可是一个多月才能用完的醋和辣子,味道特别足,你们,你们怎么一下子……”那个姐姐当时说话都断断续续的,我就答说是陕西,当时不知道怎么的心里就有那么几分自豪,可见我们陕西的饮食文化也就是两个字——绝了!
“油泼辣子是道菜,面条宽的像腰带”,还有 “碗盆难分开”、“锅盔像锅盖”也自然是我们陕西才独有的。陕西之奇陕西之怪淋漓尽致显现其中,陕西的淳朴民风陕西人的热情似火也都跃然眼前。其实我们在看似平凡的日子里行进着,就连一顿饭菜都充满着家乡的味道——我的家乡在陕西。
不论年龄不论身份,在外的时候心心念念总是归家。行在归途,透过窗户看出去,马上就要离开这个才认识了几天的“朋友”,心中也有那么几分不舍。看着窗外的房屋建筑,又想起了我们的陕西,老房子从来“半边盖”,门前总有个石台,小时候吃饭最喜欢蹲在上面也当是在玩耍。有时候看着路上的过路人,头上总包裹个手帕……其实对“帕帕头上戴”我可是深有体会,小时候淘气总爱学姥姥也裹个手帕在头上……
经过一天的赶路终于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我们迫不及待的去了楼下常光顾的面馆,一人来了一大碗棍棍面,还是家乡的味儿正宗,应了那句“撩咋咧”。看到路口那边好像又有表演,我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秦腔!虽然不知道是哪家名曲,但一听到这激昂的打板声就觉得全身血液沸腾,那一刻真的觉得家乡的一切才是最好的。外乡人说陕西有八大怪,其实我觉得称作“陕西之奇”才最为贴切,地地道道的陕西民俗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我们也总与这大美陕西紧紧相连。
陕西是我的家乡,我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谈怪陕西初三作文1150字】
今天,姚老师立了个规矩,以后周三上午只要全体拿出一百分的学习态度,下午第一节课就可以看电影。
上午我们表现不错,所以规定即日生效。姚老师特意选了一部纪录片《航拍中国——陕西》,不仅为了让我们了解祖国山河的大好风光,也让我们学一学如何描写风景。
整部纪录片叙述了整个陕西的风光,通过直升机的航拍完成。我们了解到秦岭是陕西的南北分界,秦岭的最高峰为终南山。终南山是道士的隐居地点,这里有百年的隐士文化,如今也被开发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选择坐缆车或者独自攀登到终南山的顶部。终南山的险不亚于黄山。
离终南山不远就是华山,想要寻求刺激的人,可以来到华山的悬崖栈道,那比张家界的玻璃栈道还险呢,只有半米宽,背靠岩石,脚下就是咫尺悬崖。
秦岭也是熊猫的圣地,这里拥有中国仅存的几只棕色熊猫,也是金丝猴的天堂。到了中午,金丝猴在树枝间上串下跳。因为拍摄时是冬天,没有食物,它们只能去投食点“就餐”,可到了夏天,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自然界里有丰富的瓜果在等着它们。
虽然纪录片只有40分钟的时间,却让我们在天空中遨游俯瞰美丽的祖国山河,我真得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陕西灞桥区、长安区、蓝田县交界处,浐河和灞河围绕着一片“风水宝地”——“白鹿原”。
据传说,在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在此游弋,恰逢一只白鹿,因此才有了“白鹿原”这一称谓。
美丽的白鹿原,清澈地流水环绕着青葱的树林,耳边没有人声和车声,只有悦耳的鸟鸣和泉水的叮咚。密密麻麻的树丛不经意的闯入视野的两侧,只能望见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在无尽的向上延伸。澄澈的河水在石缝间跳跃,演奏出了一支独特的舞曲,在“do、re、mi”的旋律中,我们逆风向上,水珠则有节奏地奔向下游,汇聚在明镜一般的潭水中,水一刻不停地流着,我们努力向上走着。
终于到了白鹿原的塬顶,视角正中央的天空白云和地平线一起渐行渐远,最后,合为一体,收尽眼底的是成片成片的绿色,远处的七彩滑道更是一笔完美地点缀。
关中的风土人情在白鹿原体现的淋漓尽致,油泼面的制作,力度的大小和面的宽窄,一张一弛都有特定的要求。美食的诱惑,无人能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美食也是如此,每道工序定有它的道理。
实景剧“二虎守长安“无不让人震撼。幽默的开场,观众跟随舞台上人的哨声一起拍手,但紧张的气氛随之而来,国民党的入侵,人民吵闹而有趣的生活被迫停止,百姓担惊受怕,许多人惶恐不安。几个叛徒对国民党军官阿谀奉承,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令人可恨的做法,但态度的极大反差又着实让人可笑。面对国民党的武装汽车和高科技武器,战士们却毫无畏惧,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民团结的力量,不断压制敌军,现场的一声声巨响,一次次火的燃烧,实景的感受更加深刻。熊熊烈火的温度温暖了每个人的内心,爆炸的轰响唤醒了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
历史历历在目,不管过了多久,它仍会历久弥新。“二虎守长安“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更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无论是辉煌胜利还是血的教训,不管何时的人民团结一心或是一盘散沙,都能让我们不断的思考,深刻地反思。爱国者也从来不会少,“我在国在”,这是无数爱国人士的心声,也是我们爱国最好的体现。
走进白鹿原,和美食相遇,走进白鹿原,和民风相遇,更和历史相遇。
意义非凡的白鹿原,意义非凡的相遇。
陕西特产丰富,有水盆、羊肉、猕猴桃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美丽的石榴了。
石榴是陕西临潼特有的有名特产。它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安石国,那时安时国赤日千里、庄稼枯萎,张骞用自己的智慧救活了所有的生物,安石国国王十分感激于是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不要只要了些石榴种子,从那时起石榴便进入了长安区域。前些天妈妈从临潼带回来了三个正宗石榴,我用手轻轻捧起一个仔细观察,它又大又红,头上戴着一顶“小皇冠”好像一位娇艳的小公主,它外皮十分光滑,我用水果刀慢慢切开它,啪!石榴裂开了,顿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延欲滴,里面一颗颗红宝石似的果肉,不论谁见了都会口水直流,我剥下一颗放进嘴里,轻轻咬一口,石榴的汁水马上喷了出来,这种感觉真让人回味。
这就是美丽石榴!
我的家乡在陕西,我爱那里的挂面。
上周六,妈妈带我出去吃饭,看着菜单上的臊子面,我口水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于是,我也点了一碗面。看着别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我着急的想:“我的面怎么还不来呢?”美味的面终于上来了,那白白的面滑滑的,长长的。那清脆的芹菜,火红的辣椒,仿佛为面条穿了一件五颜六色的大衣。一闻,哇!香气扑鼻,钻进我的身体,走遍全身。这香味十里之外也能闻到。我管不了那么多,拿起筷子飞快的吃了起来。面刚碰到我的舌头,一股柔软的感觉就在的舌头上扎了根,爽滑筋道。真的是色香味俱全,久久回味。
这味道,手艺一定很高超。原来,主要是做挂面,而且,挂面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它是用上好的面粉,经过和面,醒面,盘大条,倒小条,拉面,绕面,上杆,最后,把它们放在离地面四五米高的架子上自然下垂晾晒等工序完成。那一排一排的挂面,远远望去,就像瀑布,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最主要的是这种手工挂面耐煮,而且,煮后汤不浑。
我爱家乡的挂面,那你呢?还等什么,一起快来尝尝吧!
传说,当年陕西关中地区既无平原也无河川,满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山峦。秦始皇为了富国强兵,想把这些山搬掉,开垦田地。后来,秦始皇得到了一个法宝——赶山鞭。赶山鞭一挥,山峦们立刻起身离开了。
当然,这只是传说。众所周知,泥土、石头、矿物都是没有生命的,它们不能像人一样走动,当然也不能生长。然而奇怪的是,在我国四川省的九寨沟里却有一块会生长的石头。这块石头的外形很像乌龟,因此人们称它为“龟石”。
1968年,这块“龟石”仅有50厘米长、40厘米宽,一个人就可以搬动。可是到了1990年,这块“龟石”已经长到了130厘米长,体积也增加了近10倍,十来个壮男子也很难搬动它。
早在1978年,四川的一位地质工作者在前往九寨沟考察这块“龟石”时,因为好奇,便从“龟石”上敲下了几小块碎石,带回成都化验,结果发现与其他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两样。十几年后,奇迹竟然出现了!这几块小石也和大“龟石”一样生长起来,竟然长到40厘米长、20厘米宽,比原来的重量增加了数十倍。形状长得特别像小乌龟,十分逗人喜爱,吸引了不少人参观。
事有蹊跷,怪事成双。在湖北省钟祥市客店乡元台村五组高涛家里,也有一块会生长的石头。这块石头就在他家的厢房中。据说,这间房屋是祖上留下来的,已经有350多年的历史了。
在当年重新翻修房屋的时候,因为感到非常费力,高家人便没有把地基上的一块小的石头挖掉。结果,这块小石头竟然慢慢“长”大起来,外形特别像一头狮子,如今已经“长”成一个长约360厘米、宽约230厘米、高约210厘米的大“石狮”。
从外表看来,“石狮”呈灰褐色,有一层一层的皱褶,如海浪在奇石上留下沧桑的印迹。左看右看,人们都看不出它的奇特来。说它是玉石吧,有点像;说它是绿松石吧,猛一看也像。
于是,有人大胆猜测,这有没有可能是天外飞来的陨石?不然的话,为什么它会单单长在人家的堂屋里呢?
专家在初步勘察之后给出了两种假说:一是,这可能是一块脱离母岩的滚石,它紧挨大山,山上的树木都很高大,根系发育良好,树木的根系延伸到滚石下面松散的岩土层中,随着根系的发育和生长,就把上部的岩石顶托起来了,在人们看来就好像石头慢慢长大一样;二是,也可能是这石头与下面的岩石相连。由于地壳运动,岩石隆起,这石头也会随之上长,就像农村的水牛卧在水里,牛角在外,水牛往上抬头,牛角也会自然向上举。
专家的解释能否服众,是否权威,尚待考证。而现如今,高家人早已搬出了这间屋子,“石狮”毫不客气地将这里据为己有,仍然在继续生长着。
这些古怪的石头为什么会生长,至今还是一个谜。
记忆巩固
1. 会生长的石头是在我国哪里发现的?
2. 专家在初步勘察之后给出的两种假说是怎样的?
位于陕西西安的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下山”。
这里的山峰十分陡峭。整座华山是由五座山峰所组成,分别是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北峰朝阳、中峰玉女。五座山峰如同手足般相依为伴,其中最高的、最陡的、景色最壮丽的要数南峰了。南峰的视野最开阔,海拔2154.9米,山峰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大大小小的山峰重峦叠峰、高耸云端、十分壮观。
要想自己徒步爬上山,需要经过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和插入云霄的悬崖峭壁,必须要有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手脚并用,才能如愿,所以很多人拜访华山,都鼓不起勇气,只能选择乘坐索道,欣赏沿途美如画的景色,满足自己“一览众山小”的体验感。
到达山顶,你就会被一览无余的景色震憾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漫天的云雾真丝绸缎一般,就在眼前,在身边,在脚下,让人恍若身处仙境一般,不由自主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微妙。有些山峰绵延起伏,有些却刀削斧砍一般陡峭,让你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然已经“会当凌绝顶”但也得时时刻刻抓紧拦杆,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掉落到人间,被摔得粉身碎骨。
到了华山,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肉夹膜。那金黄酥脆的饼皮,加上咬一口就滋滋冒油的肉馅儿,一口下去必定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吃完肉夹膜,会有些许口干的感觉,如果再来上一杯清甜可口的石榴汁,那感觉,用“人间值得”这个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只有登上华山,才能真正体会到杜甫登泰山后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感慨,才能理解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宏大志愿。这么壮观的华山,你不想来挑战一下吗?
妈妈的老家,在陕西的最南部,也在重庆与四川、湖北中间,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安康,象征着安康人民的生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江三桥,四季如春的滨江公园……
听妈妈说,还没有建设之前,这只不过是贫穷的山区,后来在党的领导下,这里慢慢开始建设高楼大厦,也越来越现代化了,像我们广东那边的万达广场啦,吾悦广场啦,还有各种高楼大厦……数不胜数,越来越美,尤其是在晚上,高楼大厦和汉江三桥都会迸射出五彩斑斓的灯光,吸引着你的眼球。
这边的乡亲们都很热情,都很友爱。
记得有一次,我玩滑板的时候从上面摔下来,有一个陌生阿姨,他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立刻把我扶到椅子上,慢慢联系我的妈妈过来接我,很耐心地在旁边等我妈妈过来,还时不时地安慰我,这段记忆刻在我的心里,使我永生难忘。
虽然安康这边还是有山区,不过并不影响未来的建设,我想安康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宏伟的。
虽然我不是经常回妈妈老家,但是老家的发展我都看在了眼里,也使我心里萌发了更应该好好读书,长大后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意念。
今天我乘坐飞机来到了陕西西安,去了许多地方,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两个吧!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一号坑是最大的,里面有许多战列整齐的马俑,二号坑里面装着很多的将军俑,三号坑里面有着马俑和一些工具。除了看到这些威武的陶俑外,我们还自己学着动手做了小小的兵马俑。首先我们得快速地把陶土搓成长条形,尽量把它搓至光滑,再用手工刻刀把它从中间切断,然后把模具打开,将其中一段陶土放进制作陶俑正面的模具里,用大拇指从底座慢慢地往前推,推到头为止,将多余的陶土给推出来,再用大拇指在陶土上面来回按压,使等会儿做出来的陶俑身上纹路更加清晰。另一半也是同样操作,接着再把两块模具合在一起,用力按压模具,使它们合得更牢固。稍后开始脱模,用手在模具的两边轻轻拍打,使模具松动,然后就拆掉其中的一块模具,如果另一块模具还是粘着陶俑的话,可以再轻轻地拍打一会儿,直至松动就可以取出陶俑,然后用手工刻刀小心翼翼地把陶俑边上多余的边削干净,再用手指轻轻地把它抹光滑。这样我们的兵马俑就做好了,有趣极了!
到了晚上我们又去了大唐不夜城。
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北起大雁塔南广场,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不夜城的灯光,五光十色,十分秀丽。那里卖的东西也是多种多样,有发簪、纪念品、唐装,还有各种古风扇子等。
除了看到美丽的风景,我还了解了陕西八大怪。第一怪:面条宽得像裤带。第二怪:锅盔大得赛锅盖。第三怪:油泼辣子一道菜。第四怪:老碗似盆分不开。第五怪:家家房子半边盖。第六怪:有凳不坐蹲起来。第七怪:妇女帕帕头上戴。第八怪:秦腔大戏吼起来。
这次西安之旅太有趣了!我学到了陕西西安的许多文化,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这趟旅行。
教师点评: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运用地点转换的写法,描写了西安之行的所见所感,道出了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