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孝经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1:23:17
  • 《孝经读后感》
  • 孝经读后感范文3篇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孝经读后感范文3篇,请参考!

    【篇一:孝经读后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毕生经历去完成的使命,百善孝为先,它是我们对父母最真切的报答。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感毁伤,孝之始也。”孝的发端是不忍之心。当你伤害了别人,你的妈妈为此而蒙羞。如果你想到了这一点,就不会伤害别人,而双方父母都会开心。

    一棵茂盛的树,为何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好比我们人一样为何学业有成、家财万贯。为何有这样的成果,那都是祖祖辈辈积德呀!若是我们只爱小不敬老,花儿、果实迟早有一天会枯萎的,家族也会堕落。

    “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如何变化,始终注定孝是中华民族爱的结晶,始终注定要孝养父母,当“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可要终身遗憾了。

    当你看岁月痕迹不停出现在父母额头上。你会想我会怎么对父母,我要带父母去哪里玩,哪里吃好吃的。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咬都咬不动,走都走不动。他们不要什么,他们需要的是寂寞时的陪伴,在他生病时的问候。

    自古以来出孝子,而当今社会有多少在死前也见不到子女一面。枝叶繁盛的树木,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连动物尚且懂得知恩图报,怎么人就糊涂了呢?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现在的人把孝之始似乎忽略了,只有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安逸。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他比山珍海味,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珍贵的多。

    世事沧桑,岁月流失,用爱去碰撞音符,奏出世界中最美好的孝亲乐章吧!让洪亮的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徘徊!

    【篇二:孝经读后感1000字】

    《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next88)。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现。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关于《孝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孝经》为孔子所作。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却记载,曾子“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是说《孝经》为曾子所作。元朝人熊禾在为董鼎《孝经大义》一书作序时也说:“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

    关于《孝经》的标题,班固在《孝经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说,《孝经》之“经”,不是经典之“经”,而是源自《孝经》中“夫孝,天之经也”之“经”,意为“孝是天下的大经大法”。

    《孝经》有着不同的版本。主要有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两种。今文《孝经》据称出自汉初,河间人颜芝原藏,因为是用通行的隶书字体书写,所以称今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一篇,十八章”。郑玄为之作注。古文《孝经》相传出孔子故居壁中,因为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所以称为古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孔安国为之作注。

    通行本(即唐玄宗注、宋刑(曰丙)(上下结构)疏的《孝经正义》)分为十八章,以孔子与曾子问答的方式阐发孝治思想。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该怎么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达到极点就可以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该怎么办。

    《孝经》出自孔子故居墙壁藏书中。据传孔壁藏书为孔子裔孙孔鲋于秦末时所藏,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舍,推倒孔子故居墙壁始被发现。

    《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特别是西汉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之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成为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关于《孝经》的作者,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孝经》为孔子所作。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却记载,曾子“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是说《孝经》为曾子所作。元朝人熊禾在为董鼎《孝经大义》一书作序时也说:“曾氏之书有二,曰《大学》,曰《孝经》。”

    关于《孝经》的标题,班固在《孝经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这是说,《孝经》之“经”,不是经典之“经”,而是源自《孝经》中“夫孝,天之经也”之“经”,意为“孝是天下的大经大法”。

    《孝经》有着不同的版本。主要有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两种。今文《孝经》据称出自汉初,河间人颜芝原藏,因为是用通行的隶书字体书写,所以称今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一篇,十八章”。郑玄为之作注。古文《孝经》相传出孔子故居壁中,因为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所以称为古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孔安国为之作注。

    通行本(即唐玄宗注、宋刑(曰丙)(上下结构)疏的《孝经正义》)分为十八章,以孔子与曾子问答的方式阐发孝治思想。第一章为开宗明义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为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规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标准。第七章为三才章,强调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第八章为孝治章,讲圣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为圣治章,讲圣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为纪孝行章,讲孝子应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为五刑章,讲不孝为诸罪之首。第十二章为广要道章,讲孝为什么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为广至德章,讲孝为什么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为广扬名章,讲孝道与扬名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为谏诤章,讲父母有了过错孝子应该怎么办。第十六章为感应章,讲孝道与神明的关系,孝道达到极点就可以感应神明。第十七章为事君章,讲孝子与事君的关系,孝子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第十八章为丧亲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应该怎么办。

    【篇三:《孝经》读后感】

    最近,我很荣幸拜读了影响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诗的神圣着作——《孝经》,它恰若无声的细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氲的水汽是一条绳,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缘,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蕴。

    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装扮,才显得静谧安详;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家庭,因为有了亲情的滋润,才显得平和温馨;一个人,因为有了孝悌的熏陶,才显得稳重踏实。而孝则是绽放在人伦之理里面最美、最香的一支七色花朵。

    孝是什么?孝就如童心未眠的孩子嘴下溜出的半粒糖,亲切而又纯真。

    孝是什么?孝就如一盅回报恩情似海深父母情的香茗,温馨而又甜美。

    孝是什么?孝就如久经事态沧桑蓦然回首时的一丝微笑,真诚而又安详。

    孝是什么?孝就如灵魂深处盛开的一朵鲜花,它比大自然盛开的更为持久永恒,永远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孝是所有徳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所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本。孝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孝心是酷暑里投撒的一片绿荫,遮住了炙烤的骄阳;孝心是久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孝心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你知道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于毁,孝之始也”。我的全部都来自于父母,作为儿女,应该像孔子一样,时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保护、爱惜好自己;作为儿女,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能够拥有一个严父慈母,应该满怀感激;作为儿女,父母无私的给了我们这样一副容颜、这样一个躯体、这样一颗心灵,我们还有什么感到不满足的呢,我们还有什么什么值得抱怨的呢?然而,事实却相反,有的人抱怨父母给了自己这样一副面孔,羞涩闭门不出,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容貌;有的人抱怨父母给了自己这样一个身材,整日忧心忡忡、惶惶不得日终,矮的想尽办法把自己拉高,胖的想尽办法减肥,甚至是绝食;还有那么一些自残、甚至轻生的人,如此般不爱惜自己,回头想想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浮云般的虚荣心吗?到头来还不是逃不过岁月的雕琢,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你有听过吗?“夫孝,始于侍亲”。孝最基本的就是供养父母,给予父母最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至少不要让父母跟着我们受冻挨饿。但是,转眼看看现在,我们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又有几个人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了”,“我每个月还可以给父母存一些钱”吗?又有几家父母闲居在家里,享受着子女的孝行呢?恐怕大多数父母仍在辛勤的劳作,仍在流汗、流血。甚至现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一群新人类——啃老族,他们从小吃父母的,喝父母的,长大了还在吃父母的,喝父母的,这种人的孝又在何方呢?

    你有听过吗?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挚虞说:“事亲以敬,美过三牲。”。其实,他们说的主旨只有一个——尊敬父母。反观现在,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父母不知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父母都在尽力培养一个最优秀的儿子,一个最优秀的女儿,但我们呢?在外面大手大脚的花父母的钱,转过脸就又和父母吵架,顶撞父母,父母辛辛苦苦养了我们二十多年,到最后却连子女一句感恩的话,甚至一句“爸、妈,您们辛苦了”也听不到,是我们害羞吗,是我们应该做的吗?可笑又无奈的是很多人,借用同学的一块橡皮擦,知道要说声“谢谢”;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要说一句“对不起”;托欠别人的东西,很久不还,内心还会很愧疚,遇见彼此还挺不好意思的。可面对父母呢?父母无私的给了我们多少,买了多少学习、生活用具给我们,我们又何曾说过一声“谢谢”;我们顶撞过父母多少次,我们又惹父母生过多少次气,我们又何曾对父母说过一句“对不起”;我们拿了父母那么多东西,借了父母那么多钱,父母有要我们还过吗,我们有感到过愧疚吗?难道真的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达,让我们的感情淡化了吗?

    你有听过吗?孔子曾说过“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孟子也曾说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他们所描述的是孝的更高的境界——孝顺父母,顺从父母的意愿。古语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我们不需要像王祥一样,赤身卧寒冰,求鲤归奉母;不需要像仲由一样,百里负米为亲食;也不需要像孟宗一样,抱竹而泣,持笋归做羹。我们能做的就是:听父母的话,顺从父母的意愿,父母让做的,我们努力去做,父母不让做的,我们呆着不去做,不要惹父母生气;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父母口渴了,静静的帮父母倒上一杯温水;父母累了,轻轻的擦掉父母额头上的汗珠;父母孤单了,默默的陪伴在他们身边;父母生病了,送去一次又一次的温馨的问候。这样,父母只要看到这些眼睛里面也会满含泪水;我们只要可以做到这些就很不错了,而不是让父母洗自己的衣袜,也不是坐在电视前面和父母争遥控,更不是一声不响的出去玩,而让父母为我们担忧。

    你有听过吗?“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最高的境界乃是——修身立大志,做大事,留名于青史,以彰显父母的恩德。每一个父母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儿女成才,希望儿女能健健康康的长大,希望儿女在学校能吃好、睡好、学好。为此,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供我们上学、给我们买复习资料、为我们请家教,等我们长大了还为我们的.婚姻、事业奔波忙碌,还为我们的子女担忧。而作为子女呢?在学校经常逃课,浑浑噩噩,虚无缥缈,没有自己的志向,更没有实现志向的不懈努力,终日无所事事,不时还会违反校纪校规,让父母来学校,家长会丢尽父母的脸面,让父母为我们担心、难过。我们又何曾好好的为我们的父母想过呢?不要以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在这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社会里,又有多少人会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呢?他们希望子女早些回家,可他们的子女又不知道在哪里彻夜狂欢呢,我们会经常郁闷,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和对生活的得过且过,又是为了什么呢?有时候经常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林立的高楼和宽敞的马路发呆,总是在不停的问自己,这个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呢?

    你知道吗?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岁月赋予了母亲鱼尾纹,上帝带走了她青春的美丽,母亲放弃了这一却只为让子女幸福快乐,当你身处异地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那位白发沧桑的母亲,多少次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呆呆的坐在门槛上,青筋满布、瘦骨如柴的双手捧着你留下来的照片,松弛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多么希望儿女能来一通电话,多么希望儿女能够回家来看看,哪怕是回家吃顿饭,陪她静静的坐一会。晓寒凛冽、北风呼呼,冬雪寒彻了整个大地,雪野里一位银丝缕缕的老人,静静的立在雪地里,手里夹着一支点燃的香烟,他缓缓的将烟递进嘴里微微的吸了一口,眯起眼睛来,吐出一片烟雾,老人呆呆的望着远方,那是儿女离开的地方,快过年了,他在等待,等着儿女们回来团聚,等着儿女们回来叫他一声“爸”,岁月的磨砺,使他的背在坚挺,却使他的步履在蹒跚。天边一行大雁飞过,似乎演绎着回家的序曲,远方的儿女,为了金钱四处奔波,何时想过家中的父母已经年迈,需要他们的陪伴。物质的生活是美好的,但父母不会向我们索求任何东西,难道作为子女的不应该时常回家看看吗?

    也许,同学、朋友、爱人的生日我们牢牢的记在心里,并时时准备一份美好的礼物,而父母呢?又有多少人记住了自己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亲自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祝福?父亲节的时候,给爸爸买条鱼,学习、工作再忙,也要亲自给爸爸送过去,爸爸会乐的嘴也合不上;母亲节的时候,给妈妈买双袜子,亲自给妈妈穿上,妈妈眼睛里也会含着泪水,实在抽不出时间,三天两头打个电话,问问好,拉拉家常,父母不求别的,只需望子女能够惦记着。这些,你能做到吗?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曾记得,著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我们更应该牢牢的铭记: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

    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孝经读后感范文3篇】

  • 《孝经《丧亲章第十八》原文和翻译》
  • 丧亲章第十八

    《丧亲章第十八》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亲丧时孝子应尽的礼法。为人子女,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孝道,也是《孝经》全书的结论。

    【原文】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注释】

    不偯(yǐ):是指哭的时候,哭声随气息用尽而自然停止,不能有拖腔拖调,使得尾声曲折、绵长。偯,哭的尾声迤逦委曲。

    礼无容:这是说丧亲时,孝子的行为举止不讲究仪容姿态。

    言不文:这是说丧亲时,孝子说话不应词藻华美,文饰其辞。文,指文辞方面的修饰,有文采。

    服美不安:孝子丧亲,穿着华美的衣裳会于心不安,因此,丧礼规定孝子要穿缳麻。服美,穿着漂亮、艳丽的衣裳。

    闻乐不乐:由于心中悲哀,孝子听到音乐也并不感到快乐。所以,丧礼规定,孝子在服丧期内不得演奏或欣赏音乐。前一“乐”字指音乐,后一“乐”字指快乐。

    食旨不甘:这是说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孝子因为哀痛也不会觉得好吃。

    哀戚:忧愁,悲哀。

    “三日”二句:《礼记·间传》:“斩衰三日不食。”丧礼规定,孝子三天之内不进食,三天之后即进粥食;如果悲哀过度,因为长久不吃饭而伤害了身体,也与孝道不合。

    毁不灭性:虽因哀痛而消瘦,但是不能瘦到露出骨头。毁,哀毁,因悲哀而损坏身体健康。《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毁瘠不形。”性,命。

    丧不过三年:孝子为父母之死服丧三年。示民有终也:唐玄宗注:“圣人以三年为制者,使人知有终竞之限也。”终,指礼制上的终结。对于父母之丧,孝子虽有终身之忧,但丧礼是有终结的。棺、椁(ɡuǒ):古代棺木有两重,里面的一套叫棺,外面的一套叫椁。陈其簠(fǔ)、簋(ɡuǐ)而哀戚之:丧礼规定,从父母去世,到出殡入葬,死者的身旁都要供奉食物,用簠、簋、鼎、笾、豆等器具盛放,此处只举“簠、簋”为代表。簠簋,古代盛放食物的两种器皿。擗(pǐ)踊哭泣:擗,捶胸。踊,顿足;或作“踊”。孔传:“搥心曰擗,跳曰踊,所以泄哀也。男踊女擗,哀以送之。”送:指出殡、送葬。《礼记·问丧》:“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把遗体送往墓地,把精魂迎回宗庙。卜其宅兆:孔传:“卜其葬地,定其宅兆。兆为茔域,宅为穴。……卜葬地者,孝子重慎,恐其下有伏石漏水,后为市朝,远防之也。”安措:安置,指将棺椁安放到墓穴中去。措,或作“厝”,二字可通。“为之”二句:《礼记·问丧》记载,父母安葬后,“祭之宗庙,以鬼飨(通“享”)之,徼幸复反也”。这是将死者的魂神迎回宗庙的祭祀,称之为“虞祭”。生民之本尽矣:这是说,能够做好上述事情,人民就算是尽到了根本的责任,尽到了孝道。孔传:“谓立身之道,尽于孝经之谊也。”生民,人民。本,根本,指孝道。死生之义:指父母生前奉养父母,父母死后安葬、祭祀父母的义务。孔传:“事死事生之谊备于是也。”

    【译文】

    孔子说:孝子的父母亡故了,哀痛而哭,哭得像是要断了气,不要让哭声拖腔拖调,绵延曲折;行动举止,不再讲究仪态容貌,彬彬有礼;言辞谈吐,不再考虑词藻文采;要是穿着漂亮艳丽的衣裳,会感到心中习学书数不安,因此要穿上粗麻布制作的丧服;要是听到音乐,也不会感到愉悦快乐,因此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也不会觉得可口惬意,因此不吃任何佳肴珍馐;这都是表达了对父母的悲痛哀伤的感情啊!丧礼规定,父母死后三天,孝子应当开始吃饭,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为哀悼死者而伤害了生者的健康。尽管哀伤会使孝子消瘦羸弱,但是绝不能危及孝子的性命,这就是圣人的政教。为父母服丧,不超过三年,这是为了使人民知道丧事是有终结的。父母去世之后,准备好棺、椁、衣裳、被褥,将遗体装殓好;陈设好簠、簋等器具,盛放上供献的食物,寄托哀愁与忧思;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万分地出殡送葬;占卜选择好墓穴和陵园,妥善地加以安葬;设立宗庙,让亡灵有所归依,供奉食物,让亡灵享用;春、夏、秋、冬,按照时令举行祭祀,表达哀思,追念父母。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爱敬之心奉养父母;父母去世之后,以哀痛之情料理后事,能够做到这些,人民就算尽到了孝道,完成了父母生前与死后应尽的义务,孝子奉事父母,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

    【解读】

    这一章主要是强调孝子在丧亲时应遵循的礼法。为人子女,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就是孝道,也是整部《孝经》的结论。

    丧亲,指父母亡殁。这一章讲父母去世,孝子办理丧事和祭祀时应有的表现。此章内容只是孝子料理丧事的一些原则和纲要,具体的礼节可参看《仪礼》《礼记》的相关内容。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事君章第十七》原文和翻译》
  • 事君章第十七

    《事君章第十七》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首章“中于事君”的道理。贤人君子在朝为官,应当忠心事上,图谋国事,然后君臣上下才能够相亲相爱。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注释】

    进:上朝见君。孔传:“进见于君,则必竭其忠贞之节,以图国事,直道正辞,有犯无隐。”

    退:下朝回家。

    将顺其美:这里是说,君王的政令、政教是正确的、美好的,那么就顺从地去执行。将,执行,实行。

    上下能相亲也:概括而言,臣能效忠于君,君能以礼待臣,君臣同心同德,就能相亲相爱。孔传:“道(导)主以先王之行,拯主于无过之地,君臣并受其福,上下交和,所谓相亲。”

    “心乎”四句:语出《诗经·小雅·隰桑》。原诗相传是一首人民怀念有德行的君子的作品。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之中,尽忠竭力,谋划国事;回到家里,考虑补救君王的过失。君王的政令是正确的,就遵照执行,坚决服从;君王的行为有了过错,就设法制止,加以纠正。君臣之间同心同德,所以,上上下下能够相亲相爱。《诗经》里说:‘心中洋溢着热爱之情,相距太远不能倾诉。心间珍藏,心底深藏,无论何时,永远不忘!’”

    【解读】

    这一段是说明如何事君,即如何对长上、领导尽忠。所谓移孝作忠,把孝心推移到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

    君,君主。孝子在朝廷奉事君主时应有的表现。《孝经》论孝,核心却是以孝劝忠,以孝治天下,本章置于《丧亲章》前为压卷之章。《三国志》记载,孙权让严唆背小时候念过的书,严唆背起《孝经》“仲尼居”来,张昭骂他是“鄙生”,说道:“臣请为陛下诵之。”他诵的是“君子之事上”。结果,在场的大臣们“咸以昭为知所诵”。可见《孝经》的事上忠君思想深入人心,有学者批判《孝经》乃是“变相《忠经》”,是很有道理的。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原文和翻译》
  • 感应章第十六

    《感应章第十六》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该章是说明孝悌可以感通神明的道理。天子以孝事父母,祭祀天地,那么神明感其至诚,而降福佑,天下人也都心悦诚服。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注释】

    “明王”二句:明王能够孝顺地奉事父亲,也就能够虔敬地奉事天帝,祭祀天帝,天帝能够感受,能够明了孝子的敬爱之心。孔传:“孝,谓立宗庙,丰祭祀也。”

    “事母孝”二句:明王能够孝顺地奉事母亲,也就能够虔敬地奉事地神,祭祀地神,地神能够感受,能够清楚孝子的敬爱之心。

    “天地”二句:明王能明察天之道,明晓地之理,以奉事父母的孝顺奉事天地,天地之神也就能明察明王的孝心,充分地显现神灵,降下福祜。

    “故虽”三句:天子虽然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郑注:“虽贵为天子,必有所尊,事之若父,即三老是也。”唐玄宗注:“父谓诸父。”孔传说,父是死去的父亲。参见下注。

    “必有”二句:天子必还有长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兄辈。郑注:“必有所先,事之若兄,即五更是也。”唐玄宗注:“兄谓诸兄。”

    著:一说音zhù,昭著之意,指神灵显著彰明。一说音zhuó,就位、附着之意。指鬼魂归附宗庙,不为凶厉,从而祐护后人。

    光:通“横”,充满,塞满。《礼记·祭义》:“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尚书·尧典》:“光被四表。”《汉书》引作“横被四表”。

    “自西”三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原诗歌颂周文王和武王显赫的武功。

    【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天子,奉事父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天帝,而天帝也能明了他的孝敬之心;他奉事母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地神,而地神也能洞察他的孝敬之心;他能够使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和顺融洽,所以上上下下太平无事。天地之神明察天子的孝行,就会显现神灵,降下福祜。虽然天子地位尊贵,但是必定还有尊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必定还有长于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兄辈。在宗庙举行祭祀,充分地表达对先祖的崇高敬意,这是表示永不忘记先人的恩情。重视修养道德,行为谨慎小心,这是害怕自己出现过错,玷辱先祖的荣誉。在宗庙祭祀时充分地表达出对先人的至诚的敬意,先祖的灵魂就会来到庙堂,享用祭奠,显灵赐福。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之道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之神;这伟大的孝道,将充塞于天下,磅礴于四海,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它不能达到,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它不能解决。《诗经》里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没有人不肯归顺、服从!’”

    【解读】

    这一章讲述孝悌可以跟天地鬼神感通。行孝之人,孝心达到至诚,就能够跟天地、祖先、神明有所感应,所谓以至诚之心而感,就有天地鬼神来应,这是这一章所说的道理。

    感应,互相影响,交感相应。这里指孝悌之道,可以通于天地之神,神明受到感动而降下福祜。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对》中即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模式来讲孝;东晋元帝作《孝经传》说,孝“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受此影响,历代孝行感动神鬼,天降灵验的迷信故事不计其数。“感应章”,古文本及石台本皆作“应感章”。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原文和翻译》
  • 谏诤章第十五

    《谏诤章第十五》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做儿子、臣子的道理。如果父亲、君主做事违反义理,做儿子、臣子的应该直言劝告,尽谏诤之义,才是真正的孝顺和忠诚。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注释】

    若夫: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慈爱:指爱亲。慈,通常指上对下之爱,但也可指下对上之爱。

    与:通“欤”(yú),句末语气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

    天子有争臣七人:旧注说,天子的辅政大臣有三公、四辅,合在一起是七人。“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四辅”是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争臣,敢于直言规劝的臣僚。

    诸侯有争臣五人:诸侯的辅政大臣五人,或说是三卿及内史、外史,合计五人。孔传说,五人是天子所任命的孤卿(天子派去辅佐诸侯的师、傅一类的官员)、三卿(指司马、司空、司徒)与上大夫。

    大夫有争臣三人:大夫的家臣,主要有三人。孔传说,三人是家相(管家)、室老(家臣之长)、侧室(家臣)。

    令名:好名声。令,善,美好。

    【译文】

    曾子说:“诸如爱亲、敬亲、安亲、扬名于后世等,已听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请教的是,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不可以称为孝呢?”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七人,天子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五人,诸侯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亡国;大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家臣三人,大夫虽然无道,还是不至于丢掉封邑;士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声;父亲身边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那么他就不会陷入错误之中,干出不义的事情。所以,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做儿子的不能够不去劝谏;如果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做臣僚的不能够不去劝谏;面对不义的行为,一定要劝谏。做儿子的能够听从父亲的命令,又哪里能算得上是孝呢!”

    【解读】

    谏诤,对尊者、长者或友人进行规劝。这一章叙述遇到君父有失误时,臣子应当谏诤的道理。《谏诤章》提出“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的原则,体现了其进步因素。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批评这些话“何其径直而且伤于激也”,说它不像《论语》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那样,“多少低徊曲折”!并且以此怀疑《孝经》是伪书。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它的意义。当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后,“当不义则争之”的进步原则便不再可能真正去实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之类的说教。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原文和翻译》
  • 广扬名章第十四

    《广扬名章第十四》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首章‘扬名于后世’的道理。君子能够孝顺父母,而且移孝作忠,一定可以使声名显扬于后世。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释】

    “君子”二句:这是儒家学者“移孝作忠”的理论。孔传:“能孝于亲,则必能忠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

    “事兄”二句:孔传:“善事其兄,则必能顺于长也。忠出于孝,顺出于弟。”

    “居家”二句:指家务、家政管理得好,就能把管理家政的经验移于做官,管理好国政。孔传:“君子之于人……内察其治家,所以知其治官。”

    行:指孝、悌、善于理家三种优良的品行。内:家内。

    名立于后世:由于在家内养成了美好的品德,在外必能成为忠臣,成为驯顺可靠的部下,成为善于治理一方的行政官员,因而,就能扬名于后世。立,树立。这里指名声长远地流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因此能够将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奉事君王的忠心;奉事兄长知道服从,因此能够将对兄长的服从,移作奉事官长的顺从;管理家政有条有理,因此能够把理家的经验移于做官,用于办理公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美好的品行道德,在外也必然会有美好的名声,美好的名声将流传百世。”

    【解读】

    这一章是详细说明“扬名”的意思。最高的孝道,就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显耀父母,这是孝的终极。

    广扬名,推广、阐发首章“立身行道,扬名后世”所说的“扬名”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行孝和扬名的关系,强调“移孝作忠”的理论。孔传曾说:“能孝于亲,则必能忠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儒家认为,“扬名后世”是“孝”的更高级的标准,它只能与忠君紧密联系才可能实现。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和翻译》
  •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至德章第十三》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推广、阐发“至德”二字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为什么说“孝道”是至为高尚的道德的理由,讲君王能够以身作则行孝道,为天下做表率,从而使天下为人子、人臣者知道孝悌父兄、尊敬君王。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注释】

    家至:到家,即挨家挨户地走到。日见之:天天见面,指当面教人行孝。郑注:“非门到户至而见之。”

    “教以孝”二句:君子以身作则行孝悌之道,为天下做人子的做了表率,使他们都知道敬重父兄。

    “教以臣”二句:孔传说是天子在祭祀时,对“皇尸”行臣子之礼。皇,即先王。尸,是祭祀时由活人扮饰的受祭的对象。天子通过祭祀行礼,做出尊敬君长、当好人臣的榜样。

    “恺悌”二句:语出《诗经·大雅·洞酌》。据说原诗是西周召康公为劝勉成王而作。恺悌,和乐安详,平易近人。

    孰:谁。

    如此其大者乎:本章在引《诗》句后,又有一句概括性的结语,刘炫《孝经述议》说:“余章引《诗》,《诗》居章末,此于《诗》下复有此经者,《诗》美民之父母,以证君之能教耳,不得证至德之大。故进《诗》于上,别起叹辞,所以异于余章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是要挨家挨户都走到,天天当面去教人行孝。以孝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父亲的都能受到尊敬;以悌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兄长的都能受到尊敬;以臣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君王的都能受到尊敬。《诗经》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如果没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有谁能够教化人民,使得人民顺从归化,创造这样伟大的事业啊!”

    【解读】

    这一章是说明“至德”的意义。

    本章推广、阐发“至德”二字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为什么说“孝道”是至为高尚的道德的理由,讲君王能够以身作则行孝道,为天下做表率,从而使天下为人子、人臣者知道孝悌父兄、尊敬君王。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原文和翻译》
  •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要道章第十二》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首章“要道”的意义。如果能够推广先王的要道——即孝道,那么人民相亲相爱,天下和乐。

    【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矣。”

    【注释】

    “教民亲爱”二句:孔子认为,孝道就是热爱自己双亲,由此进而推及热爱别人的双亲,人民之间就能亲爱和睦。

    “教民礼顺”二句:悌,就是敬重并服从自己的兄长,由此进而推及敬重并服从所有的长上,人民之间就能有礼、讲理。

    移风易俗:改变旧的、不良的风俗习惯,树立新的、合乎礼教的风俗习惯。

    莫善于乐:儒家学者认为,音乐生于人情人性,通于伦理道德,因此,君王可以利用音乐,转移风气,引导人民接受新的风俗习惯。

    莫善于礼:儒家学者认为,礼的作用是“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即维护社会固有的秩序和等级制度。

    一人:指父、兄、君,即受敬之人。

    千万人:指子、弟、臣。千万,只是举其大数而已。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再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讲礼貌,知顺从,再没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再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人民驯服,再没有比礼教更好的了。所谓礼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敬’字而已。因此,尊敬他的父亲,儿子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哥哥,弟弟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君王,臣子就会高兴。尊敬一个人,而千千万万的人感到高兴。所尊敬的虽然只是少数人,而感到高兴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把推行孝道称为‘要道’的理由啊!”

    【解读】

    这一章详细说明“要道”的意义。

    广要道,推广、阐发“要道”二字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为什么说“孝道”是至为重要的道德。这是儒家强调礼乐与孝道的教化作用的一贯思想。《孔传》说:“孝行著而爱人之心存焉,故欲民之相亲爱,则无善于先教之以孝也。”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五刑章第十一》原文和翻译》
  • 五刑章第十一

    《五刑章第十一》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行。五刑的罪虽多,没有比不孝更重大的,所以人人都应当尽心行孝。也说明刑罚是用以辅弼教育的。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注释】

    五刑之属三千:指应当处以五种刑法的罪有三千条。

    罪莫大于不孝:在应当处以五种刑法的三千条罪行之中,最严重的罪行是不孝。

    要(yāo):以暴力要挟、威胁。无上:藐视君长,目无君长,即反对或侵凌君长。

    非:责难反对,不以为然。无法:藐视法纪,目无法纪,即反对或破坏法纪。

    无亲:藐视父母,目无父母,即对父母没有亲爱之心而为非作歹。

    此大乱之道也:孔传:“此,‘无上’、‘无法’、‘无亲’也,言其不耻、不仁、不畏、不谊(义),为大乱之本,不可不绝也。”

    【译文】

    孔子说:“应当处以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法的罪有三千种,最严重的罪是不孝。以暴力威胁君王的人,叫做目无君王;非难、反对圣人的人,叫做目无法纪;非难、反对孝行的人,叫做目无父母。这三种人,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解读】

    这一章是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恶,并指出引致社会大乱的三个根源。

    五刑,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法,见《尚书·吕刑》。墨,在额上刺字后,涂上墨色的刑法;劓(音yì),割掉鼻子的刑法;剕(音fèi),砍断脚的刑法,也称为“刖”(音yuè);宫,男子割掉睾丸,女子破坏生殖器官的刑法,一说女子幽闭,囚于宫室;大辟,死刑。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原文和翻译》
  • 纪孝行章第十

    《纪孝行章第十》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记录孝子事亲的行为,有当尽者五:致敬、致乐、致忧、致哀、致严,当戒者三:骄、乱、争。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注释】

    居:平日家居。致:尽。孔传:“谓虔恭朝夕,尽其欢爱。”

    养:奉养,赡养。乐:欢乐。孔传:“和颜说(悦)色,致养父母。”郑注:“若进饮食之时,怡颜悦色。”

    致其忧:充分地表现出忧伤焦虑的心情。孔传:“父母有疾,忧心惨悴,卜祷尝药,食从病者,衣冠不解,行不正履,所谓致其忧也。”郑注:“若亲之有疾,则冠者不栉,怒不至詈,尽其忧谨之心。”

    丧:指父母去世,办理丧事的时候。孔传:“亲既终没,思慕号眺,斩衰(穿着丧服)歠粥,卜兆祖葬,所谓致其哀也。”

    祭则致其严:《礼记·祭义》说,祭祀时事死如生,“入室,僾然(微微)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在丑:指处于低贱地位的人。丑,众,卑贱之人。

    三牲:牛、羊、豕。旧俗一牛、一羊、一豕称为“太牢”,是最高等级的宴会或祭祀的标准。说每天杀牛、羊、豕三牲来奉养父母,这是极而言之的说法。

    犹为不孝也:如果不能去除前面所说的三种行为:“居上而骄”、“为下而乱”、“在丑而争”,那么都将造成生命危险,使父母忧虑担心,因此,这样的人就不能算作孝子。

    【译文】

    孔子说:“孝子奉事双亲,日常家居,要充分地表达出对父母的恭敬;供奉饮食,要充分地表达出照顾父母的快乐;父母生病时,要充分地表达出对父母健康的忧虑关切;父母去世时,要充分地表达出悲伤哀痛;祭祀的时候,要充分地表达出敬仰肃穆,这五个方面都能做齐全了,才算是能奉事双亲尽孝道。奉事双亲,身居高位,不骄傲恣肆;为人臣下,不犯上作乱;地位卑贱,不相互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恣肆,就会灭亡;为人臣下而犯上作乱,就会受到刑戮;地位卑贱而争斗不休,就会动用兵器,相互残杀。如果这三种行为不能去除,虽然天天用备有牛、羊、猪三牲的美味佳肴奉养双亲,那也不能算是行孝啊!”

    【解读】

    这一章是记录孝子事亲的行为。纪孝行,记录孝行的内容,即孝子在侍奉双亲时应当做到的具体事项,此处强调孝子的道德与品行方面的表现,比吃饱吃好的“三牲之养”更为重要,反映了儒家对思想精神的重视。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