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1975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1:08:33
  • 《金黄的粮仓,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作文》
  • 1975年8月27日,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

    我的母亲,自打在娘胎时她的母亲就常常吃不着饭,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了我的母亲出生时才五斤二两。皱巴巴的皮肤,小小的眼睛和耳朵。一出生下来母亲就没怎么哭过,量是没什么力气哭吧。其实这样过下去也挺好的。

    然而,一岁的时候,我的母亲生了场大病,高烧不退。在那个年代,在那种穷乡僻壤之地,她的母亲哪里有钱给她治病呢,糊口都为难。不论现如今这社会听到扔弃孩子是多么骇然,但在那个年代,因为没有粮食糊口,抛弃孩子的事情也不乏出现。1976年的7月,暑气蒸腾,正是山中杉树垂下头的时节,连叶尖也仿佛泛着点枯黄,那时母亲差不多一岁了,她眨巴着小眼睛,不知道命运之轮会转向何方。她的母亲正准备将她扔弃在田埂,而她浑然不知,看着天空,闻着田埂旁七月的稻香,惬意极了。其实我的母亲生了一场病,并没有什么错,可她千不该,万不该生在一个有着穷病的家庭。无论现在的这个社会多么富裕,可那个时代的贫穷饥饿,都让她赶上了。

    我的母亲,在被她的母亲松开双手的那一刻,就好似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哭得非常大声,然而这并没有把抛弃她的母亲引回来,却引来了正在种地的刘二婶,这位刘二婶的家里已经有了四位孩子,丈夫早逝,一家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但她常常出现在田亩中耕地除草,无时无刻的不在渴望着土地能给她想要的回报,脚下的土地就是她的命根子!没它,刘二婶活不了!刘二婶看着我的母亲,“这样吧,妹儿,我带回去治治,治得好,就给你带回来,治不好,就······”接下来的话,她没有说出口。只是从田埂上抱起了我的母亲,慢慢的哄着,轻声的哼着。自此,我的母亲爱上了刘二婶身上的那种泥土的芬芳,和种子给她带来的希望。

    我的母亲被救了回来,但也被送了回去。作为家中的老幺,我的母亲非但没得到父母亲的偏爱,反而还被父母亲认成了拖油瓶。母亲每日的任务与年长她几岁的大姐姐的任务相差无几。春天,起得早些,去山上挖野菜。冬天,起得再早,也不似春天一样有野菜,只得拿着夏天在地上晒干了的玉米粒吃,用水煮煮,也能管饱,只不过有时那些晒的太干的玉米粒用水煮也煮不开,就会噎着母亲。每日两顿,吃不饱,却还有超乎她年龄能干的重活儿等着她。母亲常常干得头昏眼花,但却也勤勤垦垦的干了下去。其实母亲也上过学,1984年上的学 ,那时她正值九岁,1986年便又退了学,只因为交不起学费,大字不识几个,但种地垦田的知识技巧却不少,可惜道不出其中缘由来。

    我的母亲一家靠着那十亩的地生活,所以格外爱惜。即使知道一年下来也收成不了多少,还是尽心尽力地撒种、浇水。希望能用自己的真心感动上天,让自己过一个丰收年,好养活一大家子。家里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每天总会来地里帮忙干农活。可十亩的田养不起一大家子,一亩的田倘若能产出一筐半的粮食,就足够让他们高兴一阵子了。

    我的母亲最爱的还是收割粮食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父母亲会叫喊着家里的小人们去帮忙收粮食。即使收粮食的过程不到一天,但这种仪式也会持续两三天,起码这两三天里她们可以吃得饱些。我的母亲就这样一点点的长大。

    1990年,当杂交水稻推广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我的母亲早已度过了她苦难的童年。从小挨饿的记忆给母亲的心灵留下了不可挽回的创伤。当金黄的麦穗大把大把地抽出,在微风的吹拂下,大片大片金黄的稻浪荡漾在田间地头,拨动了人们心尖上关于幸福生活的美梦。我的母亲,一个勤劳的姑娘,她深深地弯下腰去,不断地捡拾着田里的稻穗,泥巴中的稻粒。那身旁的稻草人啊,也在风中起舞,摆弄着他们那黄亮亮的衣裳。隔着三十年的时光,但我仿佛也看得见,母亲站在屋后丰盈的金黄的粮仓前,幸福的笑容绽放在屋前屋后的那种明媚。

    很多年后,当我回到母亲的村庄,村里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起那个贫瘠的年代,泪流满面,“太苦了,太苦了啊,我们哪是养大的,分明就是饿大的啊!”

    “民以食为天”,在那个粮产量不足的贫苦年代,无数扎根在田间地头的百姓的天塌了下来。杂交水稻成了我的母亲,我们的祖辈们,曾在梦里见到的——拯救他们的——宝藏。反观出生在新时代的我们,过着煮则锅满,盛则碗足的生活,愿我们能珍惜当下,爱惜我们碗中的每一粒粮食。愿丰盈金黄的粮仓永能成为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幸福不会再与母亲保持距离。

    (指导老师:周小玲)

    点评:写作因为“真”而精彩。小姑娘用真事,诉真情,使得这篇文章在众多世界爱粮日的参赛征文中脱颖而出。这么一个苦难的故事,小作者却在描述它的时候极为的克制,这种克制里有她对母亲苦难的童年的无比同情。这份克制既与后文直述母亲面对丰盈的粮仓的欢欣形成对比,也让这篇文章意蕴丰富,余味无穷。

  • 《金黄的粮仓,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
  • 1975年8月27日,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

    我的母亲,自打在娘胎时她的母亲就常常吃不着饭,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了我的母亲出生时才五斤二两。皱巴巴的皮肤,小小的眼睛和耳朵。一出生下来母亲就没怎么哭过,量是没什么力气哭吧。其实这样过下去也挺好的。

    然而,一岁的时候,我的母亲生了场大病,高烧不退。在那个年代,在那种穷乡僻壤之地,她的母亲哪里有钱给她治病呢,糊口都为难。不论现如今这社会听到扔弃孩子是多么骇然,但在那个年代,因为没有粮食糊口,抛弃孩子的事情也不乏出现。1976年的7月,暑气蒸腾,正是山中杉树垂下头的时节,连叶尖也仿佛泛着点枯黄,那时母亲差不多一岁了,她眨巴着小眼睛,不知道命运之轮会转向何方。她的母亲正准备将她扔弃在田埂,而她浑然不知,看着天空,闻着田埂旁七月的稻香,惬意极了。其实我的母亲生了一场病,并没有什么错,可她千不该,万不该生在一个有着穷病的家庭。无论现在的这个社会多么富裕,可那个时代的贫穷饥饿,都让她赶上了。

    我的母亲,在被她的母亲松开双手的那一刻,就好似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哭得非常大声,然而这并没有把抛弃她的母亲引回来,却引来了正在种地的刘二婶,这位刘二婶的家里已经有了四位孩子,丈夫早逝,一家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但她常常出现在田亩中耕地除草,无时无刻的不在渴望着土地能给她想要的回报,脚下的土地就是她的命根子!没它,刘二婶活不了!刘二婶看着我的母亲,“这样吧,妹儿,我带回去治治,治得好,就给你带回来,治不好,就······”接下来的话,她没有说出口。只是从田埂上抱起了我的母亲,慢慢的哄着,轻声的哼着。自此,我的母亲爱上了刘二婶身上的那种泥土的芬芳,和种子给她带来的希望。

    我的母亲被救了回来,但也被送了回去。作为家中的老幺,我的母亲非但没得到父母亲的偏爱,反而还被父母亲认成了拖油瓶。母亲每日的任务与年长她几岁的大姐姐的任务相差无几。春天,起得早些,去山上挖野菜。冬天,起得再早,也不似春天一样有野菜,只得拿着夏天在地上晒干了的玉米粒吃,用水煮煮,也能管饱,只不过有时那些晒的太干的玉米粒用水煮也煮不开,就会噎着母亲。每日两顿,吃不饱,却还有超乎她年龄能干的重活儿等着她。母亲常常干得头昏眼花,但却也勤勤垦垦的干了下去。其实母亲也上过学,1984年上的学 ,那时她正值九岁,1986年便又退了学,只因为交不起学费,大字不识几个,但种地垦田的知识技巧却不少,可惜道不出其中缘由来。

    我的母亲一家靠着那十亩的地生活,所以格外爱惜。即使知道一年下来也收成不了多少,还是尽心尽力地撒种、浇水。希望能用自己的真心感动上天,让自己过一个丰收年,好养活一大家子。家里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每天总会来地里帮忙干农活。可十亩的田养不起一大家子,一亩的田倘若能产出一筐半的粮食,就足够让他们高兴一阵子了。

    我的母亲最爱的还是收割粮食的时候,这个时候她的父母亲会叫喊着家里的小人们去帮忙收粮食。即使收粮食的过程不到一天,但这种仪式也会持续两三天,起码这两三天里她们可以吃得饱些。我的母亲就这样一点点的长大。

    1990年,当杂交水稻推广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我的母亲早已度过了她苦难的童年。从小挨饿的记忆给母亲的心灵留下了不可挽回的创伤。当金黄的麦穗大把大把地抽出,在微风的吹拂下,大片大片金黄的稻浪荡漾在田间地头,拨动了人们心尖上关于幸福生活的美梦。我的母亲,一个勤劳的姑娘,她深深地弯下腰去,不断地捡拾着田里的稻穗,泥巴中的稻粒。那身旁的稻草人啊,也在风中起舞,摆弄着他们那黄亮亮的衣裳。隔着三十年的时光,但我仿佛也看得见,母亲站在屋后丰盈的金黄的粮仓前,幸福的笑容绽放在屋前屋后的那种明媚。

    很多年后,当我回到母亲的村庄,村里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起那个贫瘠的年代,泪流满面,“太苦了,太苦了啊,我们哪是养大的,分明就是饿大的啊!”

    “民以食为天”,在那个粮产量不足的贫苦年代,无数扎根在田间地头的百姓的天塌了下来。杂交水稻成了我的母亲,我们的祖辈们,曾在梦里见到的——拯救他们的——宝藏。反观出生在新时代的我们,过着煮则锅满,盛则碗足的生活,愿我们能珍惜当下,爱惜我们碗中的每一粒粮食。愿丰盈金黄的粮仓永能成为母亲幸福生活的底色,幸福不会再与母亲保持距离。

    (指导老师:周小玲)

  • 《刘丹个人资料》
  • 刘丹(1975年11月10日-2000年01月30日),内地女演员。

    出生于哈尔滨,是家中独生女,曾居于北京,在河南洛阳长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刘丹10岁学芭蕾,中学曾在河南洛阳艺术学院就读,17岁参军成为文艺战士,而后又在中央戏剧学院深造,好友同学皆昵称她为“丹丹”。除了演戏,对于舞蹈及主持节目亦非常有心得。自小即离乡背井的艺校生活,养成了刘丹今日独立自主的个性。1995年曾在《新龙门客栈》及《红墙》中参加演出。她在《还珠格格》中塑造出生动美丽的香妃,至今已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

    早年经历应该说刘丹是个外形姣好又有扎实表演功底的演员。在《新龙门客栈》、《牛子厚与富连城》、《人生天地间》中将各种角色、人物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圈内外中获得一致好评。拍了那么多戏,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刘丹应该说是幸运的。可从刘丹1997年拍的几部片来看,由于发行和影片的周转运作等问题,迟迟不能与观众见面。“像第六代导演阿年执导的电影《城市情1997》(后改名《冬日爱情》),当时一群青年人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影片的创作,每个人都抱着宁愿不拿钱也要拍好片子的想法,结果这部片子的结局却如同影片中一样,使人们火热的心落入了冬日的冰寒之中。因为种种原因,这部《冬日爱情》最后冻僵在那个冬季。” 最难过的恐怕要算《太阳女人》,这是一个描述六个不同女性的单元剧,在中央台唯有我演的那个单元没有播出。演员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的作品不能奉献给广大观众。”她的一席话是很平静地说的,也许在经过几次挫折后,她已经学会把伤痕深藏起来。

    “片子还是继续拍着,六十集的《留美房客》已经陆续在各地上映,虽然我对自己表演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显然刘丹也已经开始把外界的不利因素转为对自己更严格的反省和要求。刘丹已把外露活力转变为内心的力量。

    刘丹12岁学芭蕾,在古都洛阳长大的刘丹曾在河南洛阳艺术学院就读,17岁参军成为文艺战士,而后又在中央戏剧学院深造。23岁的刘丹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成功地扮演了“香妃”,未料一次意外的车祸竟使她的第一部电影《情人假日酒店》成了绝世之作。她于2000年01月30日清晨6时在深圳高速公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走完了她美丽的一生……这位仙逝的演员,在荣获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的特别奖后,又在《大众电影》百花奖上荣获最佳女演员奖提名,而她生前主演的《情人假日酒店》也提名最佳故事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