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看过去,玉皇顶已遥遥在望。这时,老友们个个奋勇蹬阶,过天街达岱顶,只见大观峰上,布满山崖的碑刻盗立眼前,那金钩铁划的苍劲汉字各有千秋,可谓一大奇观!高耸的石壁上“康岩”两个旷古大榜,马上使我联想到祖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最早颂扬泰山的典籍:“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原来,我们已经脚踏齐鲁故地之上了。不远处,更有一通极吸引人的庞然碑揭,那经过贴金保护的碑文,金灿灿的闪着光芒。这就是著名的唐摩崖:唐玄宗亲笔撰写的标榜自己功德的《纪泰山铭》在峭壁上削壁为碑,碑身足有13米高,宽也在5米开外,字体是八分隶书,字迹雄浑遒劲,全文整整1000字,保存完好无缺,为大观峰平添了博大气派。谁能想象得到这是1200多年前的遗迹呢?
据说泰山石刻总共1000多块,有150多块立在岱庙内。自秦始皇命李斯篆书刻石为自己歌功颂德以来,历代帝王多效仿之,汉武帝的无字碑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标榜。他自认为功德卓绝,难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便一字不刻.一通无字碑,历代有争议,立在该碑左侧的明代进士张锉所题“观无字碑一绝”中认为是“秦王无字碑”,而右侧石碑上镌刻的“登泰山观日未遂”便是当代考古权威郭沫若同志经考证确认为是汉武的遗物,断定了几百年来的疑义,碑文字迹潇洒,确如其人。
看罢碑刻,同行数人乘兴直奔玉皇顶—“泰山极顶”,居高临下,极目远望,终于体会了诗圣杜甫在他的《望岳》名诗中,吟颂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巍巍群山尽在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