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叫《爱情马拉松》.我这个课题堪称“学术马拉松”。
最早涉足“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这个题目是在19%年,那一年我刚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我和学生一起探讨“诗性”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研究生们分为两派,正方是“成也诗性”,反方是“败也诗性”,双方争论得很激烈,从成败之争扩展到中西之争、古今之争。问题并没有解决,但问题的提出以及争论本身就很有意义。当然,现在回想起来,十年前的争论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以西方文论为正面价值取向,因为西方文论从传统到现代都是哲学化和思辩性的,所以中国文论的诗性传统被视为一种弊端;二是没有看到西方文论其实也有着诗性的一面,虽然不是主流。这次讨论过后,我和研究生董玲合作写了一篇《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剖析》,刊于上海的(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
维柯说,事物的开端决定事物的性质。就这一课题的研究而言,肇始期的情状最终形成此课题研究的两大特征:一是研究视野拓展于中西、古今这两个广阔的维度,二是研究方式一头一尾是师生合作。
先说研究视野。中西维度是“借石攻玉”,古今维度是“依经立论”。“诗性”这个概念出自维柯的《新科学》,属于“他山之石”。经过我一番打磨,成了一个中国文论的问题,变为本土之玉;而这个打磨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依经立论的过程,我所依据的“经”,既有中国的也有西方的。就本土经典而言,依《道德经》的“反(返)者道之动”,我找到一条返回元点的路;依《南华经》的“三言”,我找到中国文论诗性言说的文体之源。十年来,围绕这一课题,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反(返)者道之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等。这些文章,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摘,或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次说师生合作。我指导研究生,无论是硕博士还是博士后,都是采取课题攻关的方式:一届(甚至连续几届)研究生就是一个课题组,在我所主持的科研项目之中,每一位承担一个子项目,而这个子项目就是他(她)的毕业论文选题。由于选题范围一致,大家既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启迪,还可以共享资源、共享信息。《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这一课题,其前期研究有阎霞和李小兰参与,其最终成果的撰写则有吴中胜和褚燕加盟,吴中胜出道较早,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已有古代文论的专著出版。他很勤奋也很有悟性,被同门的师弟师妹们奉为“学术楷模”。褚燕很有才气,文章写得洋洋洒洒,颇有建安风骨。他们两位的博士论文选题也是我这个项目中的两个子项目:一位写《原始思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一位写《诗人言诗—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主体研究》。在这本书的撰写中,吴中胜承担3一5章,褚燕承担6一8章。此外,李小兰做了大量引文核对和书稿校读的工作。
这个课题,2002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2006年经专家鉴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准予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从反馈给课题组的匿名整理的鉴定意见来看,评审专家给予此课题很高的评价:“这是一部近年来不多见的古代文论研究方面的上乘之作,读后令人欣慰。”“由于本文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观照中国文论,因此其揭示的重点和构建的体系以及所运用的方法,都将引起学界的兴趣和关注。”两位博士所执笔的章节也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有专家指出:“‘览之有色,扣之有声’等节写得气扬采飞。后三章比较切合作者自己设定的理论目标,具备相当强的创新性。”前者出自中胜之手,后者为褚燕所撰。同年,经校内外专家评审和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社会科学类编审委员会最终审定,本书人选“武汉大学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交付武汉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从19%到2007,历经十余载,《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这一项目的最终成果终于以学术专著的形式问世了!
学术研究还真的是“马拉松”。跑马拉松,需要信念、意志、耐心和毅力,不仅自己跑,还要领着自己的学生跑。即便是跑得缺氧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还得坚持,因为到达目的地之后的那种愉悦和欣乐是不可言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