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莱茵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0:55:23
  • 《志愿兵都集聚在一个大院里》
  • 如果敌南路纵队向莱茵河谷开进时, 确实发现我军已渡过克尼林根大,那他们必将回师北上, 如果我们还要背着这个沉重包袱的话,”他望了望席梅尔普芬 尼希和德雷埃尔的人马,“那我们非被包围不可!” 在阿尔贝斯维勒,维利希部队得到了各式各样的消息, 经历了变化万千的事态,有令人高兴的,也有使人伤心的。 首先是总司令梅洛斯拉夫斯基派来了援兵:一个装备良好的 步兵连和两门火炮。维利希为此感到满心高兴,并决心在进攻敌人的通道上加强防御。正在这个时候,他又接到一份报告,说敌军已到达兰都要塞。这样一来,维利希原来所担心的合围危险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就是说,现在该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打的问题,而是如何绕过兰都要塞向南方退却的问题了。

    在阿尔贝斯维勒,维利希终于实现了摆脱席梅尔普劳尼希这个包袱的愿望。席梅尔普芬尼希的伤势比开始预料的要严重。因此,把他抬上大车,去追赶撤退的大军去了。他的部队因为没有指挥官,情绪开始低落,很多人都三三两两,成群结伙地各自向南逃跑,慌忙奔向克尼林根大桥。谁也阻拦不住他们。 在阿尔贝斯维勒,还发生了一起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 维利希和恩格斯刚坐下来吃午饭,传令兵突然跑来报告说,德雷埃尔营哗变了。维利希咯地一声把勺子摔在桌子上。 “他们想干什么?这群胆小鬼想要干什么?’’ 传令兵无法回答清楚。 “恩格斯,A}们走s”维利希站起身来说。 “备马吗?”传令兵问。 “备马!” 德列耶尔营驻扎在阿尔贝斯维勒城郊。在快接近该营驻地的时候,维利希和恩格斯远远就听到一片吵闹和喊叫声。

    志愿兵都集聚在一个大院里。看到指挥官和参谋长以后,他们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十分寂静的气氛中,来人迅速下马,把马拴在桩上,就朝一幢房子的台阶走去。谁也不向他们敬礼致意,谁也不向他们报告。在台阶上只有他们俩个人。维利希用那充满愤怒的目光对着人群,扫了一眼,厉声说道: “营长在哪?” 志愿兵们默不作声,胆怯地相互耳语,两脚替换着踏着。 “我间你们,

  • 《贝多芬的故事,关于贝多芬的故事》
  •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 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着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着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着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