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南片有一个镇叫进化镇,进化镇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叫做欢潭村。国庆期间,妈妈带着我们姐俩去那儿游玩。
车子驶入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由竹条编织而成的雄鹅。它整体呈土黄色,有几座房屋拼起来那么长,展开翅膀,仿佛就要振翅高飞呢!这只“大鹅”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一位道长在欢潭村外的大岩山收养了一只因偷吃贡品而触犯天条的雄鹅。在道长升天之日,雄鹅与山上一块巨石融为一体,鹅鼻挺立朝向欢潭,守护着在大岩山脚下生活的老百姓。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纪念南宋名将岳飞的一处景点——武穆祠。一跨入祠中就看见了抗金名将岳飞的雕像。看上去威风凛凛,一幅正气凛然的样子。雕像的上方挂着一幅由木头制成的牌匾,上面刻着四个金色大字——乾坤正气,这大概就是在歌颂岳飞的正气大义的精神了。而雕像两旁的展示柜中,摆放着一些泥塑;有正在征战的军队,也有南宋街头集市的景象。一个个看起来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从武穆祠的后面出去,沿着小路走我看见了一处八边型的水潭,那便是那真正的欢潭了,欢潭其实并不大,直径大约是三米左右,潭深差不多一米。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潭底铺了一层光滑圆润的鹅卵石。相传是岳飞率兵抗金,行军至村口,见有一潭,欢饮止渴,而欢潭则因此得名。
随后,我们还游览了欢潭老街、大岩山……所到之处都各有各的特色。
欢谭,我被深深吸引了。吸引我的,不仅是欢潭的优美风景,还有那丰富的历史文化。
“加油!加油!”操场上的呐喊声不绝于耳,赛过了钱塘江大潮的波涛声,赛过了菜市场的叫卖声。你猜的没错,是我们年级正在比赛一场集趣味性与竞技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摸石过河。
比赛前,裁判员宣布比赛规则:每班15个男生、15个女生分别站在“河”的两岸,采用迎面接力的方法,利用3块泡沫砖,依次踩在脚下,渡过“小河”。看哪班用的时间短,就获胜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有的尽力伸长手臂,向前放置泡沫砖;有的采用连续向前跳跃再摆放砖块的方式;有的蹲姿前进,双手不断地将后一块砖向前移动,手脚相互配合……
不一会儿,轮到我了。我跃跃欲试,当前面的同学把砖交给我时,我迅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先各踩住一块砖,再把第三块砖放在自己前面,然后往前一跳,脚踩在第二、三块砖上,同时把第一块砖移到自己前面。就这样走了几步,我又觉得速度不够快。我灵光一闪:如果把砖放得远一点,那不就更快了吗?我心中暗喜。哪知这样做却出现了一个不妙的状况——身后的砖够不到了。怎么办?我把手臂伸得老长老长,身体一晃,差点掉进“河”里,惊出我一身汗。看来不能太贪心,这个方法不可行!我立马改变方法,把砖块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前进。当我把最后一块“接力砖”交到下一位同学手中时,我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口气。
“快点,快点,他们就要超过我们了!”同学们咬紧牙,谁也不服输,在做最后的冲刺……
这次“摸石过河”比赛,不仅锻炼了我们手、眼、脚的协调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更让我明白了凡事不可急于求成,稳扎稳打方可制胜。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江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鉴赏】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形容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译文] 地处东南,位置优越,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出自] 柳永 《望海潮》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幕—帐幕。这句写富贵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欠qiàn)—险要的江河。这里指的是钱塘江。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绮(起qǐ)—彩色的丝绸。这句说—大户人家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重(虫chóng)湖—西湖分里湖和外湖两区。叠巘(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桂子—桂花
⒂。羌(枪qiāng)管—笛子。相传笛子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弄—吹奏。这句说景色晴和的时候处处演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这句说: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
⒄。嬉嬉—游玩得很快乐的样子。钓叟—钓鱼的老翁。莲娃—采莲的姑娘。
⒅千骑(计jì)—大批的马队。高牙—大官僚的仪仗旗帜。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这句写大官僚游湖时前呼后拥的排场。
⒆吟赏烟霞。这句说:一面欣赏自然美景,一面做诗。
⒇异日图将好景。这句说:日后把这番美景画出来。
(21)风池—凤凰池,古代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借指朝廷。
译文1: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三吴的都会,钱塘(特指杭州)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楼阁、房屋高低不齐,约有十万人家。茂密如云的林木环绕着沙堤,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钱塘江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远近重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想起,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美丽的自然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译文2:
地处东南,位置优越,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许多人家在此安居乐业。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时向人们夸耀。
赏析: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
1、你说钱塘自古繁华,你说楚天千里清秋,而今马踏枯草,雪尽后又该如何抵达 你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流年引以为证,陷我于执迷,仍在遥望十万参差人家。这一生,苦苦追寻你的足迹,只是昨日风霜且在,今日笑靥难还。
2、莫等到自己已经永远失去而无法挽回的时候,一个人独自悲伤,独自后悔。
3、可是他来过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润,被他改变了。树林中带着初春木叶的清香,风中的寒意,虽更重,但天地间却是和平而宁静的。
4、北望黄河东流去,气宏如斯,无缤纷,却大德,中华儿女流心夹流泪,感不话语,难话别,时值今继,似是情趣亦相逢。
5、茶叶是倾去年到皖南黄山写生时当地茶农送给倾的。犹记得,当时自己和同学在山顶失散了。手机在山上又失了信号,一个人在半山腰上来回打着转转,想往云薄处又怕迷路,呆在原地又很被动,那时脑神经纠结成一团,很是矛盾,天色已暗,心急如焚。
6、忆往事,王昭君的南郡姊归,班婕妤的长信宫灯,董鄂妃的千里伤城,陈圆圆的紫禁残梦,唐琬的烟雨沈园,褒姒的烽火幽台。
7、日落西山宿,落花逐水飘;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而时光也总是那么的清绝,注定的逃不过,失去的也不再回来。光阴给我留余的,只是无边的回忆,几年风雨,汇聚成雀跃的浪花于心底翻起记忆的涟漪,每当我再回首过往,还是会被如海的片段砸伤。
8、皎月,不要以为在群星之间你是最亮的那颗,便居高自傲。在未知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
9、没有你声音的夜晚,我会翻看电话里那些简短的言词,那些甜蜜的信息,那些快乐的心语。
10、忙碌几日,上班、陪家人,也没有多余的空暇做什么,也趁这机会暂时和网络拉开些距离。母亲打点滴的时候,捧起书看个津津有味,不觉也回到那少时模样。和父亲一起做家务,发觉老领导现在又非常有动手能力了,烧一桌菜没问题,大大表扬,及其虚伪的恭维话拍的天花乱坠,某君受用的紧,丝毫没有当年的谦虚本色。一家人围坐吃热热的饭,简单纯粹的快乐,家始终是最温暖的,因为有爱。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小城市——海宁。她位于钱塘江北岸,是“钱江潮”的涌起之地,也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海宁辖8个镇,4个街道,面积688平方公里,人口约67万。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皮革之都,旅游胜地”的美誉。她秀丽的风景和源远的文化绝对名不虚传。
海宁是一座美丽的江南水乡,“两山夹一水”是这里独特的自然风貌。挺拔的东山和秀美的西山坐落市区,中间夹着市河洛塘河,听说“硖石”这个地名就是由此而来。海宁的旅游景点美不胜收。就拿最著名的钱江潮来说吧!它被誉为“天下奇观”。每年八月十八,都有几十万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睹海宁潮神奇的魅力。潮来时,水天相接的地方现出一条白线,渐渐扩展清晰,低沉的声音如万马奔腾,汹涌的波涛上下翻滚,就像无数银鱼逐浪凌波,跳跃翻滚,势不可挡。忽然,潮峰变成了水墙,直立水面,倾涛泻浪,似乎要卷走一切。一眨眼的功夫,这巨浪就浩浩荡荡向西奔去,只留下岸上的人潮。历史上,孙中山先生曾来此地观潮,在赏完海宁潮后,写下了“猛进如潮”的名句,如今,它成为了海宁精神的代表。
海宁潮有四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韵味。在“大缺口”观看“双龙相扑碰头潮”,在盐官观看“江横白练一线潮”,在老盐仓观看“惊涛裂岸回头潮”,在夜间观看“月中齐鸣半夜潮”,这一潮四看对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不少狂热的追潮爱好者,在海塘大堤上开车赏潮,感受那与时俱进的震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对钱江潮赞不绝口,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来形容。中央电视台已两次现场直播海宁潮实况,成为了家乡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海宁享有“中国皮革之都”的美誉。海宁皮革,以绝对的优势享誉国内外。海宁中国皮革城是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到海宁旅客,绝对不能错过皮革城。这里的皮衣品牌丰富、款式新颖,一直引领着中国皮装的新潮流,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级名牌产品的入驻。皮革不仅用来生产皮衣,还开发出皮革坐垫、皮沙发、皮凉席、皮带、皮手套、皮拖鞋、皮质玩具等,在这里,丰富的皮革制品成了海宁人送给客人朋友最好的礼物。
海宁独特的美还体现在文化的丰富多彩上。最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是家乡的硖石灯彩,它可是“榜上特别有名”的手工艺品。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形成了以手工艺、书画为一体的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硖石灯彩形式多种多样,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龙灯彩舟、玲珑古塔、走马花篮等等。听爷爷奶奶说,它的工艺有“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大技法呢!针针刺透,工艺传神。完成后的花灯在灯、烛的辉映下,透明发光,五颜六色,很得海宁人民及国内外游客的好奇、赞叹和青眯。
“轻罗万眼竞光辉”的硖石灯彩不仅名闻江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不少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瞧一瞧神话般精彩的硖石灯彩。
有灯必有会。元宵节举办灯会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春节到了尾声,人们都准备收拾静心了,元宵节又风风火火地赶来,再次为人们点燃热情,给春节长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夜黑了,金色的花灯遍布整个公园,金碧辉煌。地上爬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有神话中的人物动物以及十二生肖,都栩栩如生,它们可爱卡通的造型,让大人们赞不绝口,孩子们爱不释手,久久不愿离开。在一片灯的海洋中,赏灯群众也是人山人海,硖石灯会,看的不仅是灯,还有看人、赏月,感受节日那热闹喜庆的气氛。
一方山水,育一方人。这里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潮乡儿女,潮乡儿女把海宁建设成了一个富饶之地。这块土地孕育了多少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啊:宋代女词人朱淑真,陈阁老陈元龙,诗人徐志摩、查慎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作家金庸,数学家李善兰,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书法家张宗祥,漫画家米谷,科学家沈鸿,书画家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是他们浓厚了海宁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为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而感到骄傲。
朋友,谁不说我的家乡美呢?我爱海宁,我真心希望我的家乡能越来越繁华,跟上杭州上海发展的脚步,用“城在水中,城在绿中,城在文中”的建设证明自己的实力,为浙江增光添彩,昂首挺胸,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