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石出” 一语,见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一段描写变化多姿的四季风光,有这样的几句:“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髙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春有野花清香,夏有绿树浓荫,秋则风髙霜洁,冬则水落石出。这是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
同是北宋文学家的苏轼,在他的《后赤壁赋》中,描写冬夜江岸的景色时,也用过“水落石出”之语。原文有这样几句:“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髙月小,水落石出。”(长江的波涛洶洶作响,两岸的峭壁巍巍耸立;山势髙竣,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礁石露出水面了。)
从以上两例,可见“水落石出”原是用作描写冬季自然风景的,但是,后来人们常借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
不过,若要查找这个成语的根源,还该追溯到一首汉乐府《古艳歌行》,见南朝陈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兹摘录《古艳歌行》的主要部分如下:
……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zhàn〕?赖得贤主人,揽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miàn〕。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兄弟几人,流浪他乡。旧衣破了有谁补?想做新衣有谁缝?靠一位好心的女主人,旧衣新衣全给我们补好缝好。她丈夫从外面回来,见妻子为别的男人缝衣,引起猜疑,歪身倚在门柱上,斜眼看她。女主人问心无愧,坦然告诉丈夫:“您不必斜眼看我,浑水总有澄淸的时候,那时,水中坚贞的石头您会看得很分明的。”
这首乐府诗中的“水清石自见”,与后来的成语“水落石出”的含义不是完全一样吗?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或“刺股悬梁”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哭歌在凤冈境内流行甚早,常见于婚嫁和丧葬事务中,一般由女生扮哭。可分哭嫁歌、哭丧歌和孝歌三种。
一、哭稼歌。从前,县境农村姑娘出嫁时,都要对长辈、哥嫂、姐妹和媒人“哭”。这种哭不是真哭,而是倾诉情感的一种形式,一种歌谣。分坐哭和站哭两种。毛巾蒙面,哭声优美,娓娓道来。
哭娘:水有源头树有根,天下只有我娘亲。
你把女儿哺养大,女儿不忘娘的恩。
梨子白菜开白花,你养女儿是冤家。
天上升起五色云,女儿长大外头人。
此为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子时),姑娘开腔哭的内容,俗称“开声”。
娘陪哭:
我的幺,我的女,你开声来我流泪。
不是世道兴起走,金钱再多也不嫁你。
哭爹:
高梁杆,节节青,哭声爹来泪盈盈。
爹把女儿抚养大,女儿不忘爹恩情。
仙桃开花结仙果,爹花银钱是为我。
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爹辛劳空养我。
哭哥:
哥和我是同根生,生死贵贱不同命。
下贱妹子嫁出门,哥在家中孝娘亲。
你的妹子要离娘,往后家事要你忙。
妹去如有好天地,妹驾彩云接哥去。
哭嫂:
柑子开花叶叶青,哭声嫂嫂妹伤心。
嫂嫂情义比山高,你的妹子记得牢。
石头烧火火不燃,我的嫂嫂太耐烦。
头上双老你孝敬,膝下侄儿你教管。
爹娘是根老树子,树老全靠你护理。
嫂陪哭:
我的妹呀我的乖,姑嫂再好要分开。
姑嫂分开心焦悴,眼泪汪汪滚下腮。
哭姐:
我的姐呀我的姐,你要常来看老的。
经常帮助哥和嫂,众亲夸你有美德。
我的妹子别家人,三天两天难回程。
你要经常去看我,阳雀过山有名声。
姐陪哭:
树上喜雀叫喳喳,我妹今天要离家。
到了婆家为好人,夫妻和睦人人夸。
姐妹同是一命生,同胞同奶不离分。
姐妹之间常来往,要回娘家同路行。
哭媒人:
你做媒人真可恶,秧鸡脚杆抱鸡壳。
踩断门前石板路,厚起脸皮把媒说。
坛子栽花冤曲死,媒人说假不说真。
坑害几多良家女,二世变牛把田耕。
当媒之人想鞋穿,穿起鞋子滚岩坎。
摔死路上无人埋,野狗咬破烂心肝。
媒人还哭:
背时女,砍脑壳,你的嘴巴莫要恶。
背时女,莫要凶,不要媒人找老公。
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大河无桥不得过,盘古开天有媒婆。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 世判事之际。
2.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4.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5.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6.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