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秦昭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3:07:09
  • 《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 《窃符救赵的历史典故》
  • 秦昭襄王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就派人去对魏安王说:“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谁要去救,我就先打谁!”

    魏安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叫他在当地安营。晋鄙把魏国的十万兵马驻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春申君也不再前进,在武关驻扎下来。秦王叫大将王加紧攻打邯郸。赵孝成王只好再打发使者偷偷地跑到魏国,催魏安王快点进兵救赵。

    魏安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他只好不进不退地耗着。平原君也派人上邺城请魏国大将晋鄙进兵。晋鄙回答,不敢自作主张。平原君又给魏公子陵君写信,大意说:邯郸万分危急,敝国眼看快要亡了。您姐姐(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黑天白日地哭着,公子也得替您姐姐想一想啊!

    信陵君接到了这封信,再三央告魏安王叫晋鄙进兵。魏安王始终不答应。信陵君对门客们说:“大王不愿意进兵,我自己上赵国去,要死就跟他们死在一起。”他预备了车马,决计去跟秦军拼命。有一千多个门客也愿意跟着他一块儿去。

    路过东门,信陵君下车去跟他的朋友、守门人侯生辞别。侯生冷淡地说:“公子保重。我老了,不能跟您一块儿去。”信陵君向他告别后就走了。走不多远,信陵君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侯生连一句体贴的话都没有,忍不住再回去问问。

    侯生见信陵君回来了,就说:“我料定公子准得回来!”

    信陵君说:“我想我一定有得罪先生的地方,特地回来请先生指教。”

    侯生说:“公子收养了几十年的门客,你这么上秦国的兵营里去,正像绵羊去跟狼拼命,不是白白去送死吗?”

    侯生接着对信陵君说:“咱们大王最宠的是如姬。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请大王给她报仇,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去给如姬报的仇,把仇人的脑袋给她送了去。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她就是替公子死,也甘心情愿。公子只要请她把兵符偷出来,拿了兵符去夺取晋鄙的军队,才能跟秦国打仗。”

    信陵君被侯生提醒了,就去跟如姬商量。如姬当晚就把兵符偷了出来交给信陵君。信陵君拿着兵符再上东门去跟侯生辞别。侯生说:“我的朋友朱亥,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勇士。要是晋鄙不把兵权交出来,公子就叫朱亥杀了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一千多个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对他说:“大王特地派无忌来接替将军。”说着,就拿出兵符验过。

    可晋鄙起了疑心说:“这军机大事,我还得奏明大王……”他的话还没说完,朱亥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铁锤,冲着晋鄙的脑袋一砸,晋鄙的脑袋被打得粉碎。

    信陵君拿着兵符给将士们下令:“父亲和儿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可以回去;哥哥和弟弟都在军队里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可以回去养活老人;有病的或者身子弱的,也可以回去。其余的人都跟我去救赵国。”

    信陵君重新编排队伍,总共有八万精兵。他指挥这八万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杀。秦将王没想到魏国的军队突然会来攻打,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平原君也开了城门,带着赵国的军队杀了出来。两边夹攻,打得秦国的军队就像山崩似的倒了下来。

    多少年来,秦国没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秦昭襄王赶紧下令退兵,已经死伤了一半人马。郑安平的两万人给魏国的军队切断了退路,变成了孤军,他带领两万人投降了信陵君。

    赵孝成王亲自到魏国兵营来给信陵君道谢,说:“全仗公子救了赵国!”信陵君也谦逊了一番,他不敢回国,就把兵符和军队交给魏国的将军带回去,自己留在赵国。

  • 《孟尝君与他的门客》
  •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 《廉颇负荆请罪》
  •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 《纸上谈兵的赵括》
  •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