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导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17:59:29
  • 《转身看风景命题作文导写示例》
  • 转身看风景命题作文导写示例

    【模拟金题】

    请以“转身看风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2.言之有物,写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思路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审题,而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中的关键字——“转身”和“风景”。

    “转身”,我们能读出哪些含义呢?其一,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身体转动”“转过身来”;其二,“转身”也可以理解成“转身回望”“回首往事”;其三,“转身”还可以理解成“告别”,比如,告别眼下的生活,见识和尝试另外一种生活。

    那么,“风景”该如何解读呢?“风景”意味着美好的、让人赏心悦目的、给人以视觉和精神陶)台的画面,既可以指大自然的风光,又可以指生活中打动人心的人和事。

    总之,这一处的“风景”一定是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转身”来看见的,而之所以成为自己眼中的“风景”,一定是有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所以,在选材上,要力求新颖,写作时一定要通过细腻的文笔,表现出自己真实、深切的情感。

    【佳作示例一】

    转身看风景

    厌倦了前方的风景,不妨转身看看身后的风景。

    ——题记

    美好的周末到了!

    窗外阳光明媚,雀鸟啁啾,杏花的香气弥散在空气里,香甜而亲切。

    望着那鼓鼓的书包,我好像完全没有勇气打开它。窗外的风景如此美妙,何不一睹为快?

    转身告别那一摞摞的复习资料,咱们一会儿再见!

    出了家门,约上好友,一路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集市上。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高音喇叭也响个不停。春天里的集市,生机勃勃的。

    “哎,买点大葱吧,自家种的,绿色,放心!”身后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吆喝声,我们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大爷站在这位中年妇女的菜摊前。花白如雪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粗糙如老松,一身旧军装洗得发白,衣边还打着些许补丁,一双破旧的布鞋底边缝了许多白线,但却很干净。只见他左胳膊挎着一筐鸡蛋,看样子是来卖鸡蛋的。

    “大叔,买点不?”中年妇女再次热情地询问道。

    翠绿的葱叶,白嫩的葱颈,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水灵灵的,是那么惹人喜爱。就是我这不问柴米油盐、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都想买点尝尝鲜呢。

    “葱……葱挺好,俺……俺不买了……”大爷嗫嚅着,转身欲走,但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葱摊。

    中年妇女似乎看出了些许端倪,立刻麻利地从筐里抓起一把葱,抽出一根细绳,展开,将葱放在绳子上,左右手齐上,一拉一紧一打结,葱就捆好了。中年妇女将葱轻放到老大爷筐里,笑着说道:“大叔,自家种的,尝尝鲜,不要钱。”

    老大爷有些不知所措,眼里充满了感激和不安,连连说道:“这怎么说,怎好这样,谢谢,谢谢……”中年妇女微微一笑:“客气啥!”

    望着眼前这一幕,我的眼睛湿润了,冲朋友说道:“走,咱们买葱去!”朋友显然也被中年妇女的行为打动,毫不犹豫地回答:“好!”

    美丽的风景正如中年妇女的善举,哪怕微乎其微,却给人以享受,给人以温馨。这次转身,让我看到了复习资料里所没有的风景。

    朋友们,转身看看不同的风景吧,也许,会更动人!

    【评点】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作者暂时抛下作业,走进生活,便看到一处美丽的风景:中年妇女的朴实、善良与热情,是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而这些,是在作业题海里见不到的。这次转身,是对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的暂别,是发现生活之美的开始。

    【佳作示例二】

    转身看风景

    秋收时节,被父亲拖到花生地拔花生。

    火辣辣的阳光铺撒在整块花生地上,我和父亲无处遁形。今天,现在,此刻,将这些绿油油的生命连根拔起就是我的使命。我弯下腰,撅起屁股,叉开两腿,学着父亲的样子,双手紧握一株花生的茎叶,两臂用力,手一拽,腰一挺,整株花生便拔了出来,抖一抖,抖落花生果上的泥土,便算是大功告成了。然后再次弯下腰,重复刚才的动作,继续前行。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哪里是父亲的对手,力气小,技术不娴熟,于是不一会儿便被父亲远远地抛在曳后。

    太阳倒是热情得很,脚下的土地在阳光的烘烤下也热气腾腾了起来,这滋味,唉,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啊。抬头望望父亲,他的身影已出现在了地的那一头。我只好又弯下腰,可这株花生却偏偏难拔,我揪住它左摇右晃,就是拔不出来,一气之下,我用手抠进土里,抠出一株花生来。更多的汗水顺着我的面颊滚落,“吧嗒”,落在另一株花生上,“吧嗒”,落进脚下的泥土里,仿佛砸起许多尘埃。原来这就是“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啊。

    时间在行走着,我也在慢慢前进着,明明我已经拔出很多了,可每次抬头,前方却还是绿油油一片,似乎看不到尽头。“嘿,儿子!”父亲第二垄已开始大半,追赶上我,轻松地打了个招呼。“啊——”酸麻的双腿再也支撑不住我的身躯,我终于瘫坐在地上。“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我朝父亲大声地抱怨道。“你转过身看看,你已经干了不少了呢!”我随父亲的声音转过身来,一趟长长的花生垄呈现在眼前,已被拔出的花生慵懒地躺在上面,白白的花生果在阳光下显得越发娇嫩,像极了新生儿的小脸——这仿佛是我今生看到的最美的风景!“这些都是我干的?这真是我干的?哈,原来我还不赖嘛!”我顿时有了好大的成就感。“哈哈哈!”父亲被我的大惊小怪逗笑了,他走到地边,从三轮车上拿出个苹果递到我手中:“快吃,吃完接着干!”我接过苹果,大口啃起来。吃完苹果,擦擦溢在嘴边的果汁,向前一看,哈,这不快到地头了嘛。我站起身来,刚才的酸疼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身力气。不久,我的身影便出现在另一趟花生垄上。

    每每疲惫时,我便转身看看风景,看看那条长长的花生垄,那扑倒在地上的花生,再回过身来,原来还悠长的前方也就近了不少。

    我想,人生亦是如此,当你在前行的路上深感疲惫时,不妨转身看看身后的风景,其实你已经走了很远……

    【评点】小作者描写了自己一次真实的劳动经历——拔花生。劳动的过程是辛苦的,如何能在疲惫不堪的时候继续坚持下去,父亲的话使小作者拨云见月——转过身看看已经取得的劳动成果,顿时就有了强大的成就感。这里的转身,其实就是对以往经历的回顾;这里的风景,其实就是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前行的路漫漫而修远,只有不断地总结与肯定自我,才会收获更大的信心与勇气,才会充满希望地继续上下求索。

    【转身看风景命题作文导写示例】

  • 《如何写驱动作文》
  • 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国诗词大会”导写

    湖南省永州一中 刘小忠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被网友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百人团组成行走的“诗词库”,四位专家点评精准独到,加上温婉知性的主持人和满腹诗书的选手,一起为观众奉上了10集“诗词界的饕餮盛宴”。有人说,诗词大会打动了国人的“诗心”;也有人质疑,“不就是考死记硬背吗,这对我们沉下心来传播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用?”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两种不同的看法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观:

    第一种,《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中国人习惯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情趣,节目恰恰打在了中国人内心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

    第二种,认为文学无用,“不就是考死记硬背吗,这对我们沉下心来传播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用”。诗歌走向没落、萧瑟、凋零,与它传播的过程中缺少代表性的灵魂人物有关,社会上需要有一批传播诗歌的佼佼者和权威的学者。在文化繁荣的背景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权威主流媒体的推重,整个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回流,人们的“文学无用感”在减少,对中国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增强。

    对此,考生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用功用主义心态看,诗歌还是无用,但心中装着成百上千首古代诗词的人,审视世界和看待生活的方式就不再单一。诗歌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写作时要把诗词大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思考,写出自己独到的文化感悟。

    1.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守住诗词,就是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举办诗词大会的宗旨,不是为了让小部分选手在台上PK,而是要让绝大多数的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展示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和对于诗词的热爱,是要让大家更好地来弘扬、传播、推广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

    2.舞起我们未泯的诗魂。在网络风生水起的时代,许多人适应了便捷迅速的快时代,渐渐遗忘了中华民族一些传统文化的美丽。那些尘落在历史记忆中的诗句冷寂地躺在岁月里,无人问津。人们眼里心中早已被金灿灿的利益充满,诗词文化也已无奈落魄,走得很远很远。《中国诗词大会》以温婉知性的主持和满腹诗书的选手精准独到的点评,为观众奉上“诗词界的饕餮盛宴”,使沉睡在国人心中的美丽诗魂被重新唤起。

    3.让浅唱低吟与今人相遇。那些穿越千年的诗词经典,曼妙、舒缓而绵长,高雅、清脆而滋心,点点滴滴落入肌肤,叩击心田,似潺潺妙语,莺莺倾听,似一股甜美的清泉,沿着我的唇角渗入我的肺叶,闭目聆听,静静地等待着心花蕾片舒张开来的温香。坐在电视机旁,聆听选手与嘉宾合奏的心曲,让今人与穿越千年的浅唱低吟悄然相遇,让整个夜晚都浸润在一片净雅之中。

    【考生例文】

    文化传承从“心动”开始

    田 恬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给我们奉上了一道“饕餮盛宴”,有人称打动了自己的“诗心”;也有人不以为然:不过是死记硬背罢了。在我看来,文化传承必须从“心动”开始。

    在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传承是一个热点话题,每个人都在强调要继承、传播,发扬传统文化,可真正捧起了史书,腹中有经纶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中国诗词大会》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诗词的机会,让我们走近文化经典,静嗅墨香,在机械、枯燥的学业、生活或是工作之中,这股“清流”便能滋润我们的心田。

    有人却认为这样的死记硬背根本不是在传承文化,试问,您真的用心去触摸诗词了吗?还是正捧着手机浏览一些无聊的网页?如要您连诗词都未曾了解、涉猎,那我也不敢完全相信您所作的评论。不尝试着了解诗词,又何来心动?不心动,又何来进一步的文化探索、追求呢?而在这进一步的文化探索、追求中,不经意间的举动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在我看来,《中国诗词大会》确实打动了我的“诗心”。百人团组成的“行走的诗词库”,气势雄伟,王立群、康振、蒙曼和郦波四位专家,妙语连珠,还有温婉大方的主持人董卿和气宇不凡的选手们,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感染了我,我相信,还有千千万万的观众和我一样,都被他们打动,也慢慢爱上了诗词,这不正是这档节目想要得到的效果吗?

    或许《中国诗词大会》并不能打动所有人的心,但我们也不能说它毫无益处,比如说,当您打开电视,播放的不再是无聊的肥皂剧,而是《中国诗词大会》诗声琅琅的节目现场;当您拿起手机,新闻八卦头条不再是明星的花边新闻,而是《中国诗词大会》里优美的诗词选段。耳濡目染之间,我们不也是受到了文化的熏陶了吗?如此一来,我们身边的文化气息更浓了,同时也为文化传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即使不心动,人们也在潜移默化中习惯它,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达到了文化诗词传承的目的。

    没有“心动”,哪来“行动”?当然,文化传承不仅仅靠“心动”,更要靠“行动”,如此,方能弘扬、传播、推广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

    【评点】

    这是一篇具有鲜明考场特色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从引材立旨到收束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依次从“正反比对”“自我感受”“理性分析”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心论点,鞭辟入里,逻辑性强。文章紧扣诗词大会,起于“心动”,结于“传承”。语言简约温厉,说理极有分寸感。

    岁月流逝,诗心臻纯

    黄丹阳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当复旦才女武亦姝脱口而出《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名句,这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便算是落下了帷幕。比赛虽已结束,因它而起的热议却仍在继续。

    不少人称自己被打动了诗心,但也有人质疑这不过是死记硬背,于继承传统文化无益。可是我想说,真正有一颗诗心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死记硬背,只会更加渴望去触碰传统文化。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如是说。现在的我们,忙碌于工作、人际交往,留给自己磨练诗心的时间少的可怜,却还尤不自知。如果生活只剩眼前的苟且,是多么无趣!而《中国诗词大会》无疑给我们一个静下心来去体验诗意的机会。扪心自问,我们有多久没有读诗了?精神的空虚远比物质不充足来得难受。

    诗词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财富。上溯先秦时期的“风骚”,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历经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变革,几千年的沧桑只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美丽。“比起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我们是最爱诗的。”确实,除了中华诗词,再没有这么悠久而体系完善的文化体系,对于这样的诗词,我们怎能不爱?

    我们的心中都有一颗诗心,只是埋藏得或深或浅,被引发的契机也或早或迟罢了。

    诚然,某些佶屈聱牙的篇章确实有让人死记硬背之嫌,但是难道要因此否认整个中华诗词的益处吗?诗词,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寻回了自己的诗心,就能更加贴近其他的文化部分,我相信它们是相通的。由诗及文,由文及史,再到服饰,建筑,我们都可以慢慢地了解,而诗词大会正是为我们起了一个头。

    再说了,对于那些喜欢诗词的人来说,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是在死记硬背?正因为热爱,才任由自己在诗词构筑的世界里遨游,只觉得心灵得到莫大的满足。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局限之处,仅仅靠背几句诗就想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无异于痴人说梦,倒不如先让自己养就一颗诗心,再去慢慢领会文化的美。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最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华诗词曾在人们的淡忘下走过许多个春秋,如今它借着《中华诗词大会》重新走到人们面前,拂去一身皑皑雪,我们何必再对它进行各种各样的质疑?

    只愿我们的诗心在岁月中日渐臻纯,让文化浸润心灵,再用那一颗诗心去反哺文化。

    【评点】

    这是一篇具有浓郁诗意和文化底蕴的考场佳作。文章引用诗句开篇,文采夺目;借用诗句说理,底蕴深厚;巧用诗句结尾,发微自然。本文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凸显考生的文学才华和文化素养。用精准的诗词名句串联起全文,从而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对自己的文章产生好感,是赢取考场作文高分的不二法门

  • 《暑假作文不会写?看这里:《难题》导写》
  • 作文题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难题?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回忆当时的情况,以“难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题目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也是一篇记事的作文。生活中的难题,也就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这样的事例很多,选择其中的一件,把具体困难是什么、我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这件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这几个问题说清楚,这篇作文就完成了。

    写作思路:要写成记叙文,不要写成议论文。要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不要空泛地讨论如何对付难题。选材料时,要选择那些故事相对完整、情节相对曲折的事例。开头可以对“难题”进行破题,也可以直接写事件的起因。主体部分要把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交待清楚,把如何解决难题作为重点,妥当地安排详略。注意运用自己学到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让作文更具体更精彩。完成叙事之后,记得在结尾揭示主题,也就是通过这件事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例文参考:请参考例文,结合以上解析领会本篇作文的写法,切勿抄袭照搬。这个世界上,最常见但也最严重的坏习惯,就是偷懒。

    难题

    上学期的一个星期天,我去了新泰银座商场,参加小记者团的活动。

    活动开始了,音乐响起,老师举着话筒对我们说:“你们现在拿着你们的小红旗,去分发给群众,并且问他们几个问题。”听了这句话,我们几个人一伙儿,赶忙去商城里面,分发小红旗。我和张明君分到了一组,她倒是比我还急,拉着我就往银座跑,边跑还边念叨着:“快点!快点!”

    我们俩儿先是在一楼的电梯发小红旗,其中有一位阿姨听了我的问题的时候,摇摇头,指着前面的一位叔叔,说:“你问他去吧!”听了这句话,我就问那位叔叔:“您对我们这个小记者团有什么建议没有?”还没等我说完,那位叔叔就很生气地说:“你们是干什么的,我拒绝回答,再说我也不知道!”听完这句话,我立刻脸红了,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低头说了一句:“谢谢您!”

    正在我闷头不语的时候,张明君来了,说:“快点,门口人多!”我这才反应过来,跟着张明君到了门口。这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明君,张明君高兴地说:“对,老师肯定答问题很好!”说完,我们赶紧跑到了那位老师身边,给他发了一面红旗,并提问说:“老师,您对我们这个小记者团有什么建议没有?”老师慈祥地对我们说:“希望你们能坚持下来,多多采访,锻炼你们的应变能力!”“谢谢!”我们高兴地对老师说。走出商城,我和张明君沾沾自喜,说:“老师说得真好呀!问对人了!”

    这一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许多许多。像我采访失败,很羞愧。但我也懂得了,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有坎坷,会有泥泞,但只要你想办法,就能战胜困难,只要你战胜了困难,就是胜利!

  • 《作文导写:赏读经典学写“我的老师”》
  • 导读:对中小学生来说,“我的老师”是最常见的作文题目,把这篇文章写好了,也就掌握了写人作文的技巧。和纯粹的讲写法相比,从阅读借鉴经典文章入手,显然更能够让孩子们接受。我们今天就从赏读王蒙的散文《华老师,你在哪里》开始,教会大家如何写老师,如何写人。

    华老师,你在哪里

    王蒙

    对于写老师的作文而言,《我的老师》当然是万能标题,但也是最没有个性的标题。这篇文章用一个问句作标题,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情。我们在写“我的老师”的时候,未必也照葫芦画瓢来一个问句作标题,但是取一个能够概括主要内容并表现作者想法的标题,是会为文章添彩的。

    二年级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班的级任老师。

    开头介绍华老师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等等,看上去比较一般。但是,要留意作者在这里的外貌描写:“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同学们惯用的外貌描写是,“红扑扑的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相比之下,本文作者是不是有点不给老师面子呢?因为脸大还长麻子,这可不是美女老师的样子。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第一,老师长的就是这个样子,尊重现实。第二,一个老师不美,还凶,但作者还是那么爱戴她,说明老师确实是非常优秀的。这就是衬托和反差。写外貌不是一个公式,更不能写得千人一面。不要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写外貌的目的是体现老师的特点。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是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第二段就亮出了华老师的性格特点:一个字,严。严格,严厉,厉害,但她也有另一面,就是认真。严格加上认真,所以大家都觉得她“好”。在这两个特点中,作者更想突出的是严格。请大家留意文章下面的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华老师的“严”这个特点来选择素材、进行讲述的。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的。那句子是:“下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不是要写华老师的“严”吗,为什么要写华老师对我的“激赏”呢?铺垫,衬托。对“坏学生”的严,不算什么。对“我”这个“好学生”的严才是真正的严。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教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从本段开始的五个段落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来体现华老师“严”的特点。本段交代背景,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带文具,否则必须站墙角。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打了,回家再去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我和一个瘦小的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起因:“我”犯规了。注意这里的各种细节描写,有神态,有动作,有语言。“我”面如土色,是神态细节。“我”和一个女生“低着头站起来”,是动作细节。华老师皱着眉问“你们说怎么办”,是语言细节。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了,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经过:“我”想逃避惩罚。写记叙文的最大法宝就是描写,没有描写的记叙文淡薄无味,有了描写的记叙文才能精彩纷呈。注意本段的语言描写,女同学说“王蒙甭去了,他是好学生”,虽然她瘦小贫苦,但这句话体现了她的仗义。“我”呢,居然是喊道“同意”。一来,表现出“我”逃避惩罚的想法很迫切。二来,反映了“我”不地道、不负责。女同学为“我”仗义执言,“我”却只顾自己,非常自私。所以,华老师才会厉声让我“坐下”,透露出来的是失望。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XXX(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罚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结果:华老师的批评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里,华老师没有絮絮叨叨地讲大道理,甚至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当时你说什么来着?”一个优秀的老师,往往能够抓住教育的要害。在华老师看来,没带文具不是大事,自私怯懦才是最要命的。但她并没有当堂发飙,而是课后把“我”叫到宿舍,一语点醒“我”。几十年之后,作者回忆起来仍然“心怦怦然”,可见华老师的品德教育真的很厉害。

    一九四二年以后,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叙述,交代“我”和华老师的错过。并通过对比,表现一种错过好老师的遗憾。

    华老师,您现在可好?您还记得我的第一次造句吗?您还记得我犯的错误吗?我真想念您,真想见一见您啊!

    结尾是浓烈的抒情。三个问句,一句问“您现在可好”,一句实际上是回忆了华老师对“我”的“好”,一句回忆了华老师对“我”的教诲。这三个问句非常重要,它们对前文进行了一个总结,但用疑问表达出来,就包含了浓浓的抒情意味。读之,令人泪下。

    想念您,想见您,可您在哪里呢,呼应了标题。这里有一个背景,作者知道华老师后来去了台湾定居。本文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两岸关系开始融冰,作者希望本文被华老师看到,所以标题使用了《华老师,你在哪里》,像是在寻人。这份对老师的思念,因此显得更深切。这份对老师的感谢,因此显得更深邃。

    周东飞老师导写

    教师节来了,不少同学被布置了作文:写写“我的老师”。这是典型的写人作文,按照写人的方法来写也就大致不差。反过来说,把“我的老师”写好了,以后各种写人的作文也都不在话下。问自己几个问题,把这些问题都回答好了,这篇“我的老师”作文也就写出来了。

    问题一:写谁?

    “我的老师”作文当然是要写老师,可是我们从幼儿园起有那么多老师,到底要写哪一个呢?写那个印象最深刻的,性格最鲜明的,故事记忆最完整的。在王蒙的老师里边,华老师肯定不是长得最漂亮的,但是其他老师都没有像她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让“我”至今想起来“心仍然怦怦然”。所以,王蒙要写这位华老师。在你的老师中,有没有这样让你记忆深刻的老师,有,就是他了。

    问题二:老师有什么特点?

    写人一定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来,写老师也要如此。我们喜欢樱桃小丸子,喜欢小豆豆,为什么呢,因为她们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啊。王蒙写的这位华老师,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严。这里的严,不是动辄打骂学生那种严厉,而是严格里有着赏识,严格里带着负责任和爱。王蒙的华老师很严格,我们各自的老师是什么特点呢?有的是严,有的是温柔,有的是幽默,有的是宽厚,各有各的特点,找出这个特点。

    问题三:什么事情能够体现老师的特点?

    写人要写外貌,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写外貌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来写,不能写得千人一面。如果能够通过外貌来体现老师的性格特点,那就更好了。写人还必须写事儿。王蒙写自己的华老师很严,如果仅仅是交代一句“那些哭得死去活来的同学,也认为华老师是个好老师”,行不行?行,但远远不够。王蒙是通过详细写一件事,有一次自己怎么犯了规,怎么害怕被处罚,最后怎么无地自容,来反映华老师的严。事儿、故事,就是材料,围绕老师的特点来选择材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这些事情,要能够体现出老师的特点来。

    问题四:怎么把事情写得活灵活现?

    只写一件事情的好处是可以写得很具体和深入,就像王蒙的这篇散文和刘绍棠的《师恩难忘》一样。写几件事情的好处是可以写得很全面,就像魏巍《我的老师》一样。(点此阅读这三篇范文)无论写几件事情,基本的要求是把事情交代清楚。当然,重点还是要抓好描写。王蒙写华老师,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都用得极好,尤其是语言描写,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在此基础上,能够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就更好了。

    问题五:结构上要注意些什么?

    标题可以直接写《我的老师》,但显得比较偷懒和平淡,王蒙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比较有个性。开头,可以像本文这样描写老师的外貌,也可以像另外两篇文章那样开门见山交代自己要写的老师是谁,然后在内文中来写外貌。结尾,一般用来抒情。我们写老师,展示其性格特点,自然免不了要表达自己的爱憎。王蒙的文章是直接抒情,魏巍的文章通过写自己睡觉都不忘找老师来间接抒情,都可以。

    练习:请大家围绕“我的老师”来写一篇文章,要求突出老师的性格特点,抒发对老师的感情,文中要使用各种描写手法,字数在400-800字之间。请年度会员和套餐用户完成作文后及时上传,以便获得周老师一对一批改指导。

  • 《名师导写》
  •     地球好大,可同为网络,它变成了一个村,网络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同国度、身份、肤色、信仰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不论你是蜚声文坛的宿将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都可以在网络这个虚拟的时空中,尽展自己的才华;不管你是富可敌国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浪子,只要点击手中小小的鼠标,尽可浏览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优美风貌;如果你是一个孜孜的求知学者,网络就是应有尽有的书库,并且不需要繁琐的检索就能找到你所需的资料;如果你是学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名师交流,“倾听”他们耐心而细致的讲解……我们真的都感到:网络真奇妙!

       打开网络平台,花花绿绿的网页就会扑面而来,初次上网的你,可能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点击什么好。其实,网络作为一种时尚的新生事物,它的双刃剑的本性更为突出:在掉馅饼后面,处处有着陷阱,稍有不慎,你就会落人它的圈套,少则经济的损失,再则机器程序的瘫痪,更甚者是身心受到不良的影响而误人歧途,造成终生遗憾。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对待网络,在惊喜的前提下,请不要放松自己的道德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为我们服务

        如今,网络可以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购物、聊天、游戏、读书、亲朋间候、贺卡祝福、文件处理、网上工作……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出网络的无穷魅力。它以它独有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人到它的庵下,甘愿成为它的臣民,享受它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便捷。

        在时尚的网络空间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既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戴着社会的面具说话,也可以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摘下自己的面具,率真地袒露自己的一切而不用担心别人的指责和嘲笑,甚至你还可以客串你想客串的所有角色,大可以K小布什或布莱尔一顿,以解心中的怨气……

        网络上的爽,也是吸引人们的原因之一吧。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也为我们带来了模糊和不真实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识别真假、美丑、善恶的慧眼,不被花花绿绿的表象所蒙蔽,不因单纯、幼稚而受到来自网络的伤害。

        在写作有关网络的习作时,我们要把握住它时尚的脉搏,只有从此点人手,才能更好地阐释它的特征,淋漓尽致地把它刻画出来。当然,这种时尚的东西,要借助于一定的时尚的网络语言,这样也可以显示出自己大虾的水平而不被人认为是只笨鸟而遭到嘲笑。我相信这方面的语言,大家都会熟练运用,再多说反而无益。但要记住一点,该出手时就出手,切不可为显示而滥用,如此则有作秀之嫌,影响了文章的总体阅读效果。

        要想把网络的时尚性写出来,还要注意网络其他方面的特征。语言仅仅是一种外壳,它只有和要表达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完整更清楚地表达某种意象,阐发心中的感悟。网络是真实、快捷、虚幻等的统一体,因为它的特性是比较多元的,如果仅仅抓住一点而不涉及其他,就同生活是单色彩一样,很难吸引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在时尚的大前提下,尽量多地了解网络的有关知识,探求它与生活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点,选取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你心中的主题。你可以谈网上聊天的体会,也可以谈网上购物的惬意;第一次上网的神秘与惊奇,网络高手的切身体验等也可以融人你的笔端;还可以说说网上冲浪的刺激,网络游戏的惊险与神奇……不论选取什么样的材料,在你的笔下一定要写出一点新的动感时尚,这就要求在“新”上下功夫。仔细揣摩一下,为了表现这种新,应该从哪些方面人手,如何选取恰当的富有动感的材料,如何围绕中心去剪辑它等。

        “文章本天成”,佳作偶得之。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体验网络这种时尚的消费给你带来的感觉,并把心中那丝最最微妙的颇动写下来,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