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想的沙漠哲理故事
有4个人出去游玩,在同一个景点相遇了,于是他们结伴而行。
其中有一位是富翁,一位是政客,一位是记者,还有一位是职员。
在沙漠里,他们迷路了。强忍着饥饿和干渴,他们度过了两天。
他们一直往前走,却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走出沙漠,心情都万分沉重。
第三天,他们渴得实在无法忍受,不想再走了,于是就停下来休息。
富翁说:“谁要是能在这时候给我一杯水,我愿意给他100万块钱……”
政客说:“谁要是能在这时候给我一杯水,我一定提拔重用他……”
记者说:“谁要是能立马给我一杯水,我一定用我的生花妙笔让他名扬天下……”
职员静静地听他们说话,什么也没说。
富翁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提拔重用和名扬天下又能怎样?还不都是为了钱?还是直接给钱好!”
政客立即反驳道:“提拔重用了,将来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要点钱不是更容易?”
记者冷笑着说:“其实,只有名扬天下最实际,什么官什么钱得不到?”
富翁、政客和记者继续在那里争论不休,越说越远。
职员终于忍不住了,说:“你们都别争了!现在最实际的事情就是赶紧向前走,走出沙漠。”
他们三人异口同声道:“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想走出沙漠,谈何容易?假如你有一杯水,会给我们谁喝?”
职员没有回答他们,起身向前走去。
富翁、政客和记者见了,笑了笑,说:“他想独自走出沙漠,不可能!”
接着,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更激烈的争论。
这天黄昏,职员走出了沙漠。
当职员带着救援人员返回沙漠,找到他们三人时,发现他们已经死去多时了。
其实,他们三人只要跟着那个职员一起走,相信也能走出沙漠。
即使他们不跟着那个职员一起走,只要坐在原地休息,不费口舌去争论,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他们一样可以保住性命。
只是,他们不知道,在绝境面前,行动远比空想有益得多,当人们离开世俗生活时,钱、权和名将变得毫无价值!
【走出思想的沙漠哲理故事】
思想监督制度学习心得体会周记
根据《关于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集中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渡区组发[2013])86号)文件精神,我在认真参加全局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学习、讨论和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学,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四项监督制度,真正做到了学深学透,并获得以下心得。
一、对四项监督制度重大意义的几点体会
1、四项监督制度是对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
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历来是社会的焦点。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和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四项监督制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重要的制度创新,显示了我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
2、四项监督制度是根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制度依据
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关系不明,致使出了问题往往难以追究到位。四项监督制度以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为利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对违规失责者应该受到怎样的查处都有明确规定,改变了以往在选人用人上实施责任追究方面模糊不清、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局面。依据这四个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选人用人上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
3、四项监督制度是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组合拳”
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干部选拔任用形成系统的“防控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责任追究促正确履职,坚持有规必严守、违规要查处,有权必有责、失责要追究的原则,列出了五大类责任主体和39种责任情形,并规定了责任追究措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着眼于事前把关和事前预防,规定了五种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部门,规定了七种干部选拔情况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强化了“事后”监督,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与其提拔交流直接挂起钩来,详细规定了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参加民主评议的范围,同时规定了检查结果的运用。
二、对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的几点建议
1、要认真学习,拓展广度和深度
积极参与专题辅导讲座、大会交流、典型案例剖析、知识问答测试等方式的学习,使四项监督制度入心入脑,真正的熟知。要将学习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列入日常学习、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面的分析检查,整改提高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要全面推行,抓住重点
严格执行这四项党内监督制度,必将对本单位及中心系统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认真抓好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关键是抓住重点。推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倒查”机制;推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重点是要加强事前防范和监督指导,前移监督关口;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重点是全面覆盖;推行离任检查制度,要重点是离任必须检查,检查必须动真格不搞例外。
3、要督促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建设的效用,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在于制度的执行,而制度的执行力则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所以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照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思想监督制度学习心得体会周记】
以笑为题材的议论文
笑是人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流露,只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而已。有人会对一些歇斯底里的幽默话语付之一笑,也有的人会被一些矫揉造作的动作笑得乐不可支,还有的人会对那些小丑拌花旦的假戏真做的小品节目付之一笑,于是发出笑意连连的声音。
不过,在动物的世界看来,雌性的动物,一般比雄性更容易表露出笑意的情感。在动物界中,孔雀开屏用来吸引异性的时候,通常异性也会将翅膀张开,以表诚挚的笑意。乌鸦在树上引吭高歌,用来招引同伴的回应的呼声,也是一种笑意自然流露的表现。而在人类看来,一般都是女性的情感,要比男性的情感丰富一些,因此,许多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笑,以表示内心情感丰富的内涵。曾经也有人说过一句话,“喜欢笑的女人,运气一般不会差”。这样女性就在“笑一笑,十年少”的鼓舞下,变得那么爱笑了。因为女性在一般的男性看来,天生就不具备那种幽默的能力,就只好借助他人的幽默,去填补内心无幽默之感的心灵空洞。
有时候因为他人一些怪异的幽默话语而发笑,有时候会因为看到一些乖巧造作的动作莞尔一笑,甚至看到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嫣然一笑.有的男性也为了显示自身说话技巧的才能,于是绞尽思汗的想一些自认为幽默的话语,去博取他人的会心一笑。真正具备那种不假思索说出的一些幽默话语的.人,也其实算是心达天宽心自得的豁达洒脱的表现。因此,就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我解嘲的狂笑,于是也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豁达洒脱的大笑,这样也就成全了那个疯疯癫癫的叫花子济公“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傻笑。所谓幽默的本意,只是一种自我解嘲宣泄情感的方式而已,有时候也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当中,笑也是社会流行的情感宣泄方式。也就有了那个苏格拉底,在雅典断头台行刑柱上,发自灵魂深处的笑语:“我将裸露的心灵展现给雅典民众的每一双眼睛面前,希望你们能够看出雅典的昏暗与邪恶”,只不过是一种对生命渴望召唤的冷笑。并且那个柏拉图自恋式的爱情,在内心解剖的过程中,发出“情感受到心理私欲的鞭打下,变得有一些扭曲的病症”的感伤的私笑。并且那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画的一副“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包含的银笑的油画,在许多人看来,“蒙娜丽莎的微笑”只是一种淫笑。德国人喜欢恬淡的幽默,通常发出的是一种冷淡的阴笑;而英国人喜欢深沉的幽默,所以才会笑得那么自然。
好多人发笑,并非因为他人幽默的话语而会心一笑,只是因为自身不具备幽默的本领,只好借笑去掩饰内心的无幽默之感。于是笑真正的本质就失去了原先光辉的色彩。只是因为上天给了人类一张可以开怀大笑的嘴巴,于是人在“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的倡导下,喜欢笑了。这样以来,笑真正的内涵就变得有一点索然寡味了。并且现在流行的一种幽默的通行病,并且那些没有幽默感的话语一直就会如同过眼烟云一样被人家秋风过耳,而那些没有幽默感的人,也会被人家若即若离起来,于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敬而远之。并且那种所谓的幽默文学也风靡一时,至今不衰。许多人也将幽默当做自身的职业,去博取他人欢欣笑意的情感,满足自身潜(钱)能的需要。于是许多有关幽默的语言文辞,包括节目当中的一些唱双簧、小品、象征,开始引用幽默的话语,铺天盖地的到处蔓延开来。并且,许多有关地方性语言色彩的文辞,本身并不具有幽默的意味,只是因为喜欢看幽默的人,听得少了,也就变得幽默起来。其实真正语言上不并没有什么幽默,只是因为喜欢幽默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幽默。笑于是就伴随幽默的话语相形相生,变得活跃起来。
笑的本质含义,只是通过双方感情的融合之后,才表露出来的一种真意。因此,说笑和谈笑的人,也就是糊弄他人假意的笑而已!
【以笑为题材的议论文】
论思想的优秀议论文600字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课后,总会听到一些令我厌恶的东西。在上课的时候,只要谁说话,不管谁说的,老师说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也罢。但凡读音关于意思关于“性”的正常讲课的时候,就会引起全班,几乎全班的学生窃窃私语,并浮想联翩,然后成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再就是想入非非,讲完以后的课堂的.纪律要维持好一阵子才得以继续进行。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景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于家长。在平时言谈中不注意口头语言和行为,导致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错误的思想,从而使孩子进一步想象,最后不堪入耳。
二是在于老师。比如上述情景,有觉悟的老师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明白事理,最后感悟。但那些对事物没有正确认识的老师,会难以启齿,最会使学生也在思想上有了错误,并继续传播下去。最可气的是那些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病人”的老师,会视而不见,甚至与学生一起来误入歧途,使学生思想中的那颗毒瘤越来越大,最后走上犯罪之路。这并不是夸大事实。
三是在于同学之间。上课老师灌输的良药,到了下课,会被思想肮脏的学生全部翻盘。而没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学生,也会被他们拖下水,把低俗平庸当成正道,这样一来,恶性循环,结果不言而喻。
处在儿童期的孩子,接触到这些东西,必然有好奇心,但如此扭曲事物的本质,实在是毁灭自己的前途啊。
我现在已经离开了小学,想想曾经身边的同学和现在就耳目濡染的言行,我不由的担忧他们的未来。
【论思想的优秀议论文600字】
思想叙事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想叙事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叙事作文1
有人问我,你的思想是什么?我没有回答,当他走后,我陷入了沉思,当我望向那一片纯洁的天空,并不是那么纯洁,无边无际,就好象我们人类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精神,但是在无形中却好像有什吗东西在渐渐改变,我不懂,我的内心为什么如此悲伤,我不懂,那是什吗东西,我不知道,那种精神可不可以永久,就好比国家主席,又好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一个世界,好几个国家,背负了什吗样的东西,若是到一千年后,又会怎样,我不敢想象,那时的我已经不在,现在我眼前的一切,又好象是那么的可笑,就比如人和事,世界,人的内心,我自认为我的生存即使渺小,却比任何人的要大得多,因为我有不同的思想,在我看来,我的思想是无人可比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人的,都是黑暗的,就好比这个世界的一个游戏,用自己的精神,那无比强大的思想去照亮人生,即使没有人会去发现。
但却已经照亮我的人生,社会,是人们的世界,同时又多吗的枯燥,我成长到现在,没有发现一个人是独特的,即使有,又有谁可以让世界上的所有人知道,我的这篇发言并不好,并没有说出我的肺腑之言,就算说出了,又有几人可懂?我在用人们创造出来的字来写,好渺小,我的思想并不是让世界的人来知道,来称赞,只需要默默的照亮自己的人生。我不敢说我是善良的,不是自私的,比如这篇稿,这篇肮脏的稿子,不堪入眼的稿子,不正是说明了我的自私吗?我的思想是什么?就是人的思想大又如何?还不只是无稽之谈,空有虚谈,思想再大,又能干什么?那些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带来了何用?我不期望我的稿子可以出名?
我只是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在我的世界里得到发泄,就算看这篇稿子的人说我是垃圾,和那些诗人一样,我也无所谓,因为我本来就是自私的,只不过,这可以算作那些肮脏东西中的一个吗?我期待,如果是,我真的很高兴。
思想叙事作文2
那一年,我十八岁,那年夏天,在我的期待中接近尾声。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终于踏入高中的大门,校园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幸福--那纷飞的落叶,古藤下零落的花瓣,以及藤蔓上铭刻着的青涩而忧伤的小诗……
当我无法交纳学费,因成绩过差,没脸面对家人时,我终于做出了退学的决定,只是,或许我还要感谢另外两个人,是他们让我将决定变为了事实……我所追求的明天,不是没有白天的黑夜,既然我继续下去,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灵魂,那我唯有放弃。为了避免回头,只好直接把这条路堵死。
所以,是退学不是休学。
就在九月一号那一天,我幸福地在老师那里报了名,然后,开心的打扫完教室,我以为只要我回归校园,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以为只要我足够忙碌,就能忘了所有假期中的不愉快。可是,结果却是越想忘记,可记忆的却越是清晰,翻着课本,一遍遍的读着心爱的小诗,泪水却如决堤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我知道我做不到不哭泣,也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所以唯有离开。因此,在开学的第二天,我办理了退学,也就在那一刻,真正体味到“原来有时不是不爱,只是太爱,所以,不得不离开……”在退学的一周之内,逃到了姐姐那里,想让亲情去慰藉受伤的心灵,只是,和姐姐之间存有代沟,每次说不了几句,便是争论,最后,总会以我的`泪水收场……
一周之后,踏上异乡的列车,加入打工族的行业,带着假期上班所得工资,就这样来到了富士康。
初入社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的构画着理想的蓝图,自学英语考级,在IE学院都大专,参加电脑培训…把未来规划的那么美,将生活想的那么好,结果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富士康快一年的,自己也成熟了许多。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线长从曹超凡、杨杰、谢军、小熊、余东、崔伟、何韩再到现在的卢勇,还不知道自己后续还会去哪些线,而线长又会是谁?
现在的我,终于不再期待,也不会相信什么爱情了,因为太假了。原来感情都是很脆弱的,在爱情里是容不下第三人的,而且彼此要求的太过完美,完美的太过苛刻!
原来友谊多半是拿来利用的,可以那样名目张胆的耍心计?是我不够现实,还是我太过天真?有的人步入社会久了,经历的多了,便将他的经验,一点一滴的传授给我,他好心的想要帮我,想让我活在现实生活中。(他怕我受伤,他叫我要学会揣摩别人的想法。可是,我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内,活在希冀中,活在自我编织的美梦里……)总是那么的矛盾,又想改变,又害怕会改变。给小英打电话,诉说着各自的烦恼,她说她有时觉得自己变了,但是好害怕自己会改变…其实,我又何偿不是呢?
一直以来,我都酷爱荷花,我一直在想它出自淤泥,为何就那么干净,那样高洁?如果说社会是一潭淤泥,那自己是否也能做到不染纤尘?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否我们必须去适应?其实,发现自己在慢慢变质,刚到关爱小组,总会站在员工同仁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今渐渐的会过多的考虑上司的意见,过多的去揣测上司的想法。
勤劳是好事,但太过勤劳就是罪。人心都是贪婪的,而有的人却将那份贪婪发挥到了极致。总是步步进逼,一味的要求、索取,然后自己只好一退再退,退到无路可退时,只好绝地反击…我可以容忍你,但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我不是公主,所以遇不到王子,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灰姑娘,可是却没有水晶鞋,所以,我还是遇不到王子……因此,想要遇到王子,我必须先给自己一双水晶鞋。而这双“水晶鞋”就是自己由内至外所蕴含的美,首先,我自己本身要拥有水晶般的内在美,然后,我还要有能力将美丽的水晶,打造成一双独一无二的水晶鞋…或许,等到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那刻,不管是否会遇到王子,她的人生都依旧完美……
思想叙事作文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子用刀横向切苹果,他的爸爸大喊切错了,而小孩子一刀下去,却意外地发现苹果核的部分组成了一个美丽的一角星。看完后,我不禁反思,为什么这个孩子能有这意外地发现,而大人却没有?答案似乎很明显。大人的思想已经被“要竖着切苹果”所禁锢,他从未想过去试试其他办法,而孩子还小,他并未被输入这种思想。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冲破固定思维的束缚,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的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问题会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且勇于探索,不断进取,这样最终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甚至会给生活帯来许多影响;而那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只会遵守旧的套路,只能反复咀嚼别人嚼过的东西,这样应该是食之无味的吧!而他们最终也只是跟在别人的身后,碌碌无为而终其一生。因此,拥有创新精神是很重要的。
袁隆平是我国的农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解决了几十亿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他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毋庸置疑还是因为他的创新精神,因为他不灌于现状,积极思考;因为他能够冲破思想的束缚,努力探寻;因为他不被困难所吓倒,勇攀高峰,因此才会有如今的成就。让我们反过不想一想,倘若他并没有这种创新精神,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在耕作的农民而已,而世界几亿人口都会面临没饭吃而饿死的危机。由此可见具有创新精神有多么重要。
冲破思想的束缚,才能化蛹为蝶,为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拥有创新精神的意识,并不断创新,开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
思想叙事作文4
离开了家,离开了学校,彷徨的21天,每天都晚睡晚起,不停的屏蔽自己的思考,不停的让自己忘记,不让自己思考未来,不让自己记得孤独感,每一夜睡的并不安心,没有工作,每天都在花钱,并没有什么安全感。
昨晚当一个人去到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看着一群人来来往往,看着步行街繁华亮丽的样子,伤感莫名而生,街道这么繁华却没有一样属于我的,人群这么多,却没有一个是我的朋友。
高中时代,无奈下来到高中学校,抱着得过且过的心,还记得老师找我谈心时,问我为何总是迟到,总是上课睡觉,我说我没心在读书,只是父母说让我来读无奈下才到来,她说既然你人都来了,总得认真学点,也不是白白来一遭,到时候高中毕业后父母也不会对你失望。我只记得当时我说,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后来就没有了后来,那段时间一直沉迷在看书和游戏上面,虽然书看了这么多,但仍然我行我素,一直是一个人。
大学第一学期,抱着极大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军训时将一切的苦都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练,只求自己做到最好,那十几天一直勉强自己,反省自己,但没奖励自己,太过疲惫,终于倒下了。在很多人眼中保持了很好的形象,但内心里自己却永远是那么的自卑与小气。
大学,换了一个环境,一切的人都是新的,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知道你的过去,你可以树立自己新的形象,老师交代我的任务总能做好,有一次,老师说,你事情做的很好,但好像你不大喜欢说话,我回答说,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当时我的心里想的是我怕我话说的不适合气氛,扰坏了他们喜悦。
夜深了,自己总是在被窝里反省自己,总是在检讨着自己,自己总是在喜悦的场面说一些破坏别人的雅兴,总是在该关心人的时候说些不该说的话,逼着自己改变却又无法坚持,一次失败下次再努力的心便少了一些动力,人也就越来越不信任自己,自闭是与自信相反。
【思想叙事作文】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详细地了解新文化运动,历史书上那一点,根本不算啥。
正如陈独秀所言:“治国要从根上治,要换掉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换一个脑子。”所以,《青年杂志》,它来了。这《青年杂志》一出,各地文人皆响应,积极投稿,均表示热烈欢迎。从陈氏二兄弟卖《新青年》那一节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青年杂志》在市民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说到陈氏二兄弟,他们倒也很不容易,勤工俭学,睡大街,这种事放在我们身上的话,哎,无法可想。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独秀在孟邹家遇到两个儿子的事。我发现了一个细节:他俩经过陈独秀时,乔年对他鞠躬了,还喊了一声“爸”;陈独秀叫乔年过来时,乔年还朝屋内的哥哥望了一眼。我似乎明白了:延年和乔年二兄弟中,一直和陈独秀过不去的是延年。陈独秀,一个大思想家,可以说改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为什么不能改造儿子呢?从延年那句“你既想爱国,又想爱家”中,我们也可看出延年深深误会了自己的父亲,可,爱国,真的要放弃爱家吗?显然不是吧,爱国是爱大家的大爱,是很伟大的,只是,延年为什么不愿改变一下呢?延年其实是一个孝子,而且是很能吃苦的,只不过如果让陈独秀改造一下他的思想就完美了!
所以,我一直都很期待他们父子俩的和好,我也相信。这绝不是因为什么电视剧的套路,我对那些玩意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因为这很像生活,经常和父亲闹不快,可最后,不还和解了吗?到那时,我便可以发自内心地叫一句:“好一个陈独秀,好一个仲甫先生!”
延年、乔年在学校里读书时,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延年叫那个把人、书都给弄湿了的女生道歉,她却来了句:“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说过这几个字!”这种没道德的人大多是受了封建旧文化毒害,所以,她非常适合仲甫先生的VIP洗脑服务。这个女生的行为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她的行为和我们现在的富二代很像,一生没讲过“对不起”三字,犯了错“花钱消灾”便是。那这究竟是仲甫先生的新文化运动不彻底,还是历史在倒退,还是这个人性、这个社会本就混沌黑暗,无可救药?生活在很久以前的人们,尤其是处于盛世中的人们,生活过得是不是比我们好?今天,四处流通的那张纸似乎就可以把我们压死,人类真是可怜!我们有时很反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你好好想想,你跟他们是不是一样?你不追逐利益吗?你不需要这几张让你活下去的纸吗?总之,利益,永恒!
另外,葛树贵的那句“穷人不是跪着生”也很现实,引发了我无限思考。
如果没记错,漫游者,大概是本雅明提出的概念。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作一次思想的旅行,下午阳光正好。
刚刚阅读一本《夜晚的书斋》,其中便谈到了书籍的秩序问题。唐诺在《阅读的故事》里对此话题也有所涉及。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像照片中一样,我的书房大概是没有什么秩序划分的标准的。一张白色书桌,左侧拐角型地立有常读书,白色书桌的左侧,则是一个实验桌,上面堆满了著述、杂志等等,嫌灰尘太大,遂蒙上一层橘红色的布,很像当年学素描时的背景布的感觉。面前的窗台上也是堆有一个“堤坝式”书堆。当然,以不遮挡光线为基础,这是最重要的。记得某位建筑大师曾说过,光线是建筑的灵魂,这当然也是我布置书斋的标准了。阳光正好的下午,让书籍和光线共舞,这样甚好。
我的书籍,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分类标准,以达成某种秩序的话。那么,此标准便是:按近期阅读的喜好,将书布置在离自己由近及远的地方。
《夜晚的书斋》中亦论述到“夜晚属于混沌”的问题。的确,有一些书是适合夜晚阅读的,有些书则更宜白天翻翻。通常,我的阅读效率以夜晚为佳,一方面,可能与我对书籍品类的偏好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我的个人状态有关。但不管怎么说,古往今来,雪夜闭户读书,一直是文人墨客的一种情怀。
读书多了,便产生了与人分享的念头。这念头可能由最初的儿时炫耀心态,成长为后来的取长补短的一种情怀了。这也是中国文人们古已有之的经世致用情愫吧。
但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文人们读书之乐,大概是我所能体会的了。
另外有一个乐趣,那就是手抄。这是中学时期,初中语文老师欧老给我们留下的习惯。手抄,一则可以便于收藏,二来书中文字,经我手一抄写,便带有我的心智,便带有我的精神,这也是钱穆先生演说中所提点的精神吧。总之,比起电子笔记,手抄的墨迹,着有年华的痕迹,当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有“述而不作”之说,可见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是多么的重要,也只有在“不作”的基础上,史料才能保留当初的面貌,才能为后人提供更加客观的研究基点。
固然,胡适之先生也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但相比于胡乱发挥,这任人打扮的历史本身,就具备了充分的研究价值。
学者研究,文人作文,无一例外必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这基础,在中国的传统下,乃至在世界的传统下,来源之一便是“史料”。
无偏狭的史料,对于后然的指导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而带有隐含预设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史料,固然也有许多是具有研究价值的,譬如《史记》,或者说,许多史料很难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将作者的主观色彩,同历史的局限相剥离开来,这将是研究者的一大挑战。
从摘抄联想到这些,想想也是蛮合理的,关键的是,要警惕作者的隐含预设,这些预设,有些是作者个人也未必意识到的了。
与抄写相对应的,想必就是批注了。
图片 批注就不是“述而不作”了,批注在开始,已经有两个分野了。一是给自己看的批注,譬如古人读书,已有天头地脚的墨痕经营了。蝇头小楷,耐人寻味。另一就是给别人看的批注,譬如皇帝的“批复”,便是在奏折之上用红笔书写;又譬如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也是用一系列符号在原文基础上修改。乃至出版者、编辑在校对稿件的时候,也有一些基本的批注符号,很类似于小学作文课上所学的插入符、删去符号之类。
抄写在隐性层面上凝聚了抄写者的精神,批注则是在显性层面上彰显了阅读者的思想,乃至阅读者与作者看不见的遥远沟通。
更重要的是,批注背后是一种文化。一来,批注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此为批注的第一层功效。更重要的是,批注也可以反映读者对作者的“批判”,即读者自身的“反思”。
可以说,前一种批注,培养了作者的信徒,后一种批注,彰显了读者的主体地位。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嫌批注不过瘾,嫌阅读不带劲,没事,那就自己出一本书吧。
在这方面,林达夫妇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从《带一本书去巴黎》到《西班牙旅行笔记》,从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到《一路走来一路读》。如此种种,等等等等。林达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整合,“既述又作”。
林达夫妇读了很多书,行了很多路,怀着对政治历史的敏感,带着画笔与墨水笔,勾勒出美国的政治生态、巴黎的革命浪漫、西班牙的浓重历史。
一直说期待林达的意大利专题的书目推出。
但不可着急,毕竟他们是“一路走来一路读”,且阅读且书写,且书写且行走。经典作品的问世,永远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
因此,才有了中国历史上那么多苦心孤诣的著书者的故事。
而阅读,大概是写作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吧。
因此,且读且珍惜吧。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大学者,孔子其学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仁之本,“仁”的实行则以“礼”为规范,孟子与孔子都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是儒家学派代表人,他与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将孔子“仁”都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孔子与孟子的相同之处:“仁”。
有家学派最讲究的忍让。能忍住就不动手,这导致国家被他国侵扰,辱欺,往往会被践踏。这一观点正好对乱战时期的国家有非常大的利益,如“五胡乱华”“满清灭明”有很大的体现,让许多百姓养成了安于现状的态度。
乘客买票进入火车站后,都有序的排列入座,当时火车出发后,有一位乘客往地上吐痰而没有用纸包住,而且把纸巾用完又扔窗外,又是扔到地上的,当时他的位置非常难看还有脚臭,乘客们都自作自的并没有去说那位乘客,服务员看见后对他一言不发,只是拿着扫把,把脏东西弄掉,这导致那位乘客越来越不客气,故意扔垃圾,服务员也没有制止。这也让许多乘客学到了,也跟着把垃圾扔到地上,当时我看到服务员一脸无奈又不去制止,做自己的事情,这让服务员特别的累。
如果说服务员少一点点忍让,及时去制止坏习惯,这不仅能让他自己干活轻松,又能保持车厢的干净,还可以让乘客养成一种好习惯。
“仁政”是孔孟思想的核心,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将这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当时的时代,我想当官,出众的方法,就是读书,盛行读书考试,让许多的青年们有了读书的机会,他们有更好的空间来展示与提升自己的才华。是人才倍出的时代。
21世纪,读书的青年们越来越多,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可以说百分之百,最起码有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人必须走学习这条路,来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生活。也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可能拥有一个好的工作条件,一个好的人生。并报效国家,让国家更强盛。
今年的高考,有些同学忐忑,有的同学只是去体验一般,这是有的同学是直接被好的学校送去,不用参加高考保送,好的成绩不同对待,这好比孔子说的“鼓励入仕,出来做事”!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大学者,孔子其学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仁之本,“仁”的实行则以“礼”为规范,孟子与孔子都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是儒家学派代表人,他与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将孔子“仁”都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孔子与孟子的相同之处:“仁”。
有家学派最讲究的忍让。能忍住就不动手,这导致国家被他国侵扰,辱欺,往往会被践踏。这一观点正好对乱战时期的国家有非常大的利益,如“五胡乱华”“满清灭明”有很大的体现,让许多百姓养成了安于现状的态度。
乘客买票进入火车站后,都有序的排列入座,当时火车出发后,有一位乘客往地上吐痰而没有用纸包住,而且把纸巾用完又扔窗外,又是扔到地上的,当时他的位置非常难看还有脚臭,乘客们都自作自的并没有去说那位乘客,服务员看见后对他一言不发,只是拿着扫把,把脏东西弄掉,这导致那位乘客越来越不客气,故意扔垃圾,服务员也没有制止。这也让许多乘客学到了,也跟着把垃圾扔到地上,当时我看到服务员一脸无奈又不去制止,做自己的事情,这让服务员特别的累。
如果说服务员少一点点忍让,及时去制止坏习惯,这不仅能让他自己干活轻松,又能保持车厢的干净,还可以让乘客养成一种好习惯。
“仁政”是孔孟思想的核心,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将这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当时的时代,我想当官,出众的方法,就是读书,盛行读书考试,让许多的青年们有了读书的机会,他们有更好的空间来展示与提升自己的才华。是人才倍出的时代。
21世纪,读书的青年们越来越多,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可以说百分之百,最起码有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人必须走学习这条路,来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生活。也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可能拥有一个好的工作条件,一个好的人生。并报效国家,让国家更强盛。
今年的高考,有些同学忐忑,有的同学只是去体验一般,这是有的同学是直接被好的学校送去,不用参加高考保送,好的成绩不同对待,这好比孔子说的“鼓励入仕,出来做事”!
被看作显学的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都曾风云一时,引起的反响巨大,至今仍不断地吸引人去关注这二者的思想是什么,何以在当时可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儒家的主要思想内容可以简述为“仁义礼智信”,墨家的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当然,这只是极为简单的说明,墨家与儒家的细微内容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任何事物,能得到极高关注及接受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这个事物迎合了时代人们的心理诉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已经慢慢普遍地关注人,从奴隶社会的“神”中逐渐解放出来,儒墨两大家在关注人与社会这方面皆闪射出耀眼的光芒,从以上粗略点出的主要思想内容便可看出。二者投放的目光相同,但也有差异,这里就浅谈儒家思想与墨家思想之别。
首先,“入仕”的区别。儒家提出了一整套的“入仕”方法:意诚心正、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方法由微及宏,由细及广,修个人,而达天下,从个人出发,推己及人,注重的是由自身内界的善而先,从而推动外界的善,基点是自己。儒家同时也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虽然他强调人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但同时又将隐与仕的选择权交给了人的本身。可以说,儒家的“进取论”更多地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提升自身,从而被君识,再而一展宏图。而墨家在“入仕”的方面就显得特殊一些,他也强调了人格的重要性,如“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等,更值得关注的是,墨家也曾说“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他主张统治阶级识人、任人。不同于儒家的依靠士人自身奋斗进入仕途,墨家更多强调统治阶级“尚贤”,将基点压在了对方的身上。在“入仕”的这一点上,儒家看到的是君君臣臣,臣必须为君主奔波的阶级意识,而墨家的思想似乎已经超越了阶级的存在,甚至是超越了时代的阶级局限,将君与臣相持平,更是提出了君臣共治的想法。因本文主要论述儒墨二者的差异,所以不深入探讨二者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下文皆是如此。
其次,爱人的差异。这个在上文也有所提及。儒墨二者这一方面的差异也体现在了阶级这二字上。儒家的“爱人”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纲常下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这句话表明了在儒家的人心中,世界上的人是有等级差别的,有亲有疏,有君臣、上下与长幼的区分,这也就带来了爱人的差别。最为明显的一句话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里,体现了血缘亲疏的爱。而墨家的爱不同,墨家的爱是“兼而爱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种爱,完全将个人与集体混融,不给任何一丝缝隙,看不见等级差异,是众生平等的爱,是大爱,当然也是忽略了人性、脱离了现实的理想的爱。儒家思想关注到了人性特点,懂得亲疏之别,贵贱之分,贴近当时人的心理感受,墨家的爱人忽略了人欲所在,更是脱离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实际情况。
再有,法仪的不同。儒墨二者都注重“法”,这里的法自然不是指法家的“法”,而是指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协调社会的一套社会公约。儒家的“法”一方面依靠的是个人自律,另一方面依靠礼乐制度。自律是各种道德观念的“软法仪”的束缚,儒家特别强调慎独、仁义,而且将德上升到重要的位置,不止君主要以德治人,君子也要以德服人,这实际是从文化意识层面约束人的行为。而礼乐制度是社会制度层面的“硬法仪”的束缚,儒家是很重视音乐的感染和教化作用的,认为通过乐的熏陶,可使人得其所,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人应该受到的教化程度与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统治阶级应学治国之学、士应学为人为君之学、农民应学耕种之学,每一种身份不同,便带来了学习内容的差异性,这种不同的阶级划分自然引起了所听音乐的不同,什么样的身份听什么样的音乐,否则,人不得其所,混杂乱嵌,社会又怎会有秩序可言?处何位,行何事,这种认知在儒家思想里是非常固执且固定的。而墨家的法仪看起来与儒家的却不太一样。墨家提出“以天为法”的思想,他们认为“天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而这种想法的基础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们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义”自然也是千种万种,而统一的方法便是贤良之人选为天子,一同天下之义。这个“义”出自贤人,虽“贤人之法”想来应该闪烁着道德与仁慈的光辉,但究其根本,也不过是一人之法、一家之法。
还有,便是仪式的区别。如果要用现在的话来说的话,儒家是有生活仪式感的,不管是祭祀、葬礼、行军还是鼓乐,都有严格的要求,像祭祀的牺牲品类、叩拜礼节分很多种,每一种所代表的含义都会不同,什么的场合用就用什么样的仪式,再比如葬礼,也包含着从服装、饮食到守丧等各种繁杂的仪式内容。反观墨家,在生活仪式上他们的观点与儒家的大相径庭,他们主张节葬、非乐、节用,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节俭不止关乎个人,更是与国家的命运挂钩。可能相对于墨家而言,儒家各种礼节显得铺张浪费,但却不得不提出,儒家的这一种“铺张”是在社会上普遍认同的大事上,如葬礼、祭祀等,而在生活的其他小事方面提倡勤俭,而墨家的“节”,则是在方方面面都要节约。
以上便是粗略整理出来的儒家与墨家思想的异处,虽儒墨两家很多地方关注点相同,但主张却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出现得较多的便是“阶级”二字,阶级的不同,所带来的观察视角自然也不同,除了这一点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里不作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