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汪曾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03:18:50
  • 《汪曾祺蹭酒名人的故事》
  • 汪曾祺蹭酒名人的故事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嗜酒,一日无酒,便觉无味。在与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朱德熙先生的交往中,他留下了不少“蹭酒”趣事。

    汪曾祺第一次恋爱,时间不长女方便提出分手。失恋的汪曾祺非常痛苦,两天两夜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房东王老头以为这位年轻人想不开,怕出什么事,心里很焦急。这时,恰逢朱德熙来访,王老头便如实告知了汪曾祺的情况。朱德熙淡淡地说道:“没事,我知道怎么应付。”朱德熙知道汪曾祺爱酒,就在聊天中有意无意地说到喝酒。汪曾祺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急问:“你请我喝酒?”朱德熙笑说:“只要你肯离开这张床,我请又何妨!”汪曾祺明白朱德熙此话的深意,不好意思地笑了。

    虽然答应了请汪曾祺喝酒,但朱德熙有些犯愁,因为当时他的口袋里实在掏不出一顿酒钱来。无奈之下,朱德熙卖了自己的一本物理书,换了钱,把汪曾祺请到一家小酒馆。蹭了一顿酒,汪曾祺也就从痛苦中走出来了。

    一次朱德熙从昆明出差回来,带回一大块昆明的宣威火腿。本来朱德熙准备晚上请汪曾祺过来吃饭的,没想到,汪曾祺中午就来了。一进门就说:“德熙呀,老远我就闻到了你屋子里火腿和美酒的香味呢,所以不请自来了!”朱德熙找出大半瓶洋酒和大半瓶茅台酒,切了一块火腿,请汪曾祺下酒。汪曾祺也不客气,三两下就将美酒佳肴全装进了自己的'肚子。

    新中国成立后,汪曾祺与朱德熙交往更加密切,蹭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一天,犯了酒瘾的汪曾祺去朱德熙家找酒喝。主人不在,只有朱德熙的儿子在捣鼓无线电。汪曾祺见客厅的酒柜里有瓶好酒,便叫朱德熙的儿子上街买两串铁麻雀,他自己打开酒瓶,边喝边等。酒喝了半瓶,也不见朱德熙回来,汪曾祺丢下半瓶酒和一串铁麻雀,对专心捣鼓无线电的朱德熙的儿子说:“这半瓶酒留着我下次来再喝——我走了啊!”

    1992年7月19日,朱德熙在美国病逝。汪曾祺闻讯非常伤心。一天晚上,他在书房作画,忽然放声痛哭,家人赶紧过去劝,老头满脸是泪:“我这辈子就这一个朋友啊!”桌上是一幅他刚画好的画,被眼泪打湿,右上角题了4个字:“遥寄德熙。”想起那些蹭酒的往事,汪曾祺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汪曾祺蹭酒名人的故事】

  •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三篇

    导语: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读者读了,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三篇,欢迎借鉴!

    篇一: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与陆游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

    汪老喜爱这首诗,不如说是他喜爱这种心境,这种心境是具有生活气息的。“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是汪曾祺用来评价自己的散文的。他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深得自然之馥郁,叙述平淡,含蓄,而节制。

    他对生活的感觉,似乎略有逃学孩子的清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和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 桐城派讲究写文章要有"文气",汪曾祺的文章就是很有"文气"的,"气"很足,抑、扬、顿、挫,全篇文章看似无法,结构散漫,但却有一股"气"相联,"大巧若拙"。再一点就是汪曾祺的语言相当好,看似平淡,韵味很足,并且会留空白。汪曾祺写他的老师沈从文,不去写沈先生如何有才,如何勤奋,而是写沈先生有一腔难懂的湘西方言;写张君秋,就写张君秋的能吃,吃过饭画完妆再来二十个饺子;写金岳霖接受毛主席劝告要接触社会,就坐三轮车在王府井东张西望——这些都是表现人物性格与特点的东西,汪曾祺就是不动声色地抓这些,

    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经几近被络绎不绝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他的文章、他的书像是被他本人抚摩过千万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木头铅笔的味道,而不是机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个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铅笔,面带淡定从容的微笑,他细腻动情的笔触时不时地给自己和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感动,为了一小盘带着雨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抑或是为了一条从湖心突然一跃而起的大鱼,还是堂倌颇具京腔的一声“收茶钱——”,它们以滋润人心的方式诠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境界、一种认识。在极力让我们感受美的同时,我分明听到一个慈祥的声音在对忙着赶路的世人们说:“孩子们,慢点走,你们看这朵海棠的颜色,像是哪个大家闺秀的胭脂水不小心从指尖滑落,浸进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汪曾祺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淡得相当有味道。他的散文,记的也就是一些昔人旧事,或者名胜古迹什么的,好像信手拈来,娓娓而叙,并且点到即止,留下大量让人回味和思考的空白。那些随手拈来的东西经过作者看似漫不经心的处理后,立即就充满一种雍容大度的雅儒气息,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聪颖和智慧。这些年文坛玩深沉的东西特别多,满纸文章故弄玄虚或者莫测高深。比较着汪曾祺,你就会发现后者的大家风范,而前者只不过是一群自作聪明者,他们不是"真和尚"。可谓:真僧最言家常话。

    篇二: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五大本,共2000多页的电子书《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读完,共花了大概3个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说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所遇到的人,当然,还有很大篇幅是描写“天下美食”的,由此观之,汪曾祺必是吃货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实易懂,几乎与“华丽”二字没有交集,但却有一种让人能静心读下去的吸引力,有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达到这种水平,作者心态和写作功底都必须达到“双馨”才可。

    我喜欢书中关于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说及他谈到的一些关于写作的文章。虽说我现在脑中一片空白,并不能讲出书中他具体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获的,最起码心态是变得平和了些。要说到具体得到了什么,一时还真是无法言说。

    很遗憾,汪曾祺并未发表过长篇小说(不知是否写过)。或许是因为他的文字太过随意,不习惯做去精巧的设计吧。总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读。

    这是我读完之后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东西。对于没有的东西,我就不强拉硬扯了,这一点也是受汪曾祺的影响吧——平实真诚,不刻意卖巧。

    篇三: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最早开始读汪曾祺的作品,是在高中时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汪曾祺的作品选《梦故乡》,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语文老师还专门开辟了课程给我们讲析其中的一些经典作品。我依然记得语文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我渐渐被汪老书中描写的世界吸引,几节赏析课下来,这本书已经被全部读完。

    我是一个高邮人,是汪曾祺正宗的同乡。他在许多作品里以高邮为原型所描写的南方小镇,和我所见到的这些年来的高邮有些一样、又不太一样。这些年来的高邮和别的所有地方的县城一样,竖起了高楼大厦,建起了宽阔的广场,从前小巷前后的住家都变成了整齐统一的住宅小区;但是如果在运河堤上向下望去,就能看到有着密密麻麻老房子的街区和最初记忆里的高邮并无二致,要是再深入老城,走进那些幽深安静的小巷子,看到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和古旧的窗棱门板,就会觉得时光仿佛在此刻倒流,依稀能看见一些汪老作品中小镇的影子。

    汪曾祺的作品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如话家常般平淡质朴。无论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首先一定会不紧不慢地叙说故事发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这样的叙述就像是潺潺流过的河水,不喧闹、不沉闷、不因人事而变。《晚饭花》里开始的一段对于李家巷的叙述就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但是不长,巷子里只有几户人家。西边的北口一家姓陈。这家好

    像特别的潮湿,门口总飘出一股湿布的气味,人的身上也带着这种气味。他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通通的。结的石榴很大,垂在树枝上,一直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陈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

    往往寥寥数百字,一个恬淡的小巷景象就跃入眼帘。读汪老的文章,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话语平常,但饶有滋味。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故事的情节或欢快、或悲伤、或挣扎、或无奈,但这些风景在他的笔下仿佛跃然而生,永远不会改变。

    汪曾祺的作品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很难遇见大悲大喜的描写。尽管他自己走过的人生岁月充满了艰难坎坷,但是藉由乐观的个性和率真的文笔,他的文字里很难看到那段荒唐岁月留下的痕迹,一张张面孔都仿佛游离在时间之外,有着自己的世外桃源,生活简单快乐,连仅有的不快也被一笔带过。人物心中那些欢乐或苦涩的瞬间,他并不会去刻意放大,而是以最平铺直叙的语言让这些情绪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受戒》的最后,小英子和明海的一段对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6篇汪曾祺散文选读后感6篇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段对话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刻意的心理描写,但是我们却能分明从明子的表情、声音和小英子的动作中充分感受到一种少男少女初恋情愫萌芽的喜悦。最后一段对于芦花荡的描写,单独看来平淡无奇,放在这里,却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活力和希望。而这份毫无修饰的纯真情感,无关名利,却很难让人不为之动容。再如《大淖记事》里巧云失身后的一小段描写:

    这种事在大淖不是第一次发生。巧云的残废爹当时就知道了。他拿着这十块钱,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邻居们知道了,姑娘、媳妇并未多议论,只骂了一句:“这个该死的!”

    巧云破了身子,她没有淌眼泪,更没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

    人生在世,总有这么一遭!只是为什么是这个人?真不该是这个人!怎么办?拿把菜刀杀了他?放火烧了炼阳观?不行!她还有个残废爹。她怔怔地坐在床上,心里乱糟糟的。她想起该起来烧早饭了。她还得结网,织席,还得上街。她想起小时候上人家看新娘子,新娘子穿了一双粉红的缎子花鞋。……

    巧云和十一子本已情投意合约定终身,却在这时候失了身,这本应是个悲愤交加的故事,换作现在的电视剧里,巧云恐怕是要哭哭啼啼地要死要活,痛苦一生。但是在汪老的文章里却看不到这份沉重。一番轻描淡写中,我们能够看清巧云和周围人的悲与愤,但更能看到大淖人民生命中的韧性和顽强,另一种更重要的情感在这里占据着主导地位,那就是敬重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最朴素的致敬。

    汪曾祺的文章中,人物的描写最为传神,尤其是一些民间的小人物,他们普普通通,却又因为正直、诚实或是“大隐隐于市”的绝技让人敬佩。这些小人物是汪曾祺笔下亦真亦幻的南方小镇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或者说他文章里那些看似冗长无目的的环境描写,因为这些人物的存在而互相印证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道理:这些人物就应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这样的世界就应该培养出这样的人物,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浑然天成。《鉴赏家》讲述了一个卖果子的小人物和一个大画家之间的故事,其中对于小人物叶三的描写是这样的:

    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来了。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挎着一个金丝蔑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给您称——?”——“五斤”。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有的人家当时就给钱,大多数是到节下(端午、中秋、新年)再说。叶三把果子称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声“得罪”,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

    短短的一段描写,将卖果人叶三的正直、细致的个性和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平等、信任的情感描写得淋漓尽致。但叶三的秉性只是一个基调,小人物们往往有着不同于别人的长处,叶三的长处就是爱画、懂画。他的“懂”不艰深晦涩,不附庸风雅,往往是出于对生活最简单最朴实的观察,而季匋民却偏偏欣赏他的率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叶三本身具备的特质,卖果人和大画家这两个有着很大阶层差距的人之间才会衍生出一种珍贵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感。在汪老日常讲叙式的笔下,这种情感显得格外悠远、坚贞,令人感动。

    汪曾祺曾在一篇访谈中说道:“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汪曾祺的一生都在用笔挖掘寻常百姓身上的诗意和人性,以温情抚慰人间苦难,以善意反观世间百态,仿佛用温柔的声音告诉每一个人“这世间的苦难终究都会过去,希望一直都在”。阅读汪曾祺,需要一些耐心,需要一些幽默,更需要一些善意和爱。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三篇】

  • 《我心中的汪曾祺》
  • 读完《昆明的雨》后,意犹未尽,遂买汪老的《人间有味》一读。

    再读汪老的文字,感觉有所不同。此处的他,反而少了些《昆明的雨》中的严肃,若只看文字不识其人,那么他就是一位穿行于城市角落寻找美的普通行人。但能写出如此文章的,又岂会普通?汪老用他的文字,记录了他所到之处的著名美食、当地风俗和怡人美景,善于观察的他将一切都记录下来,诸如热气腾腾的清茶、甜蜜滋润的糖水、飘落水面的叶子,别有一番风味。

    汪老不似其他作家,长篇大论地讲述人生大道理,而是用生活琐事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正如他所说的“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强化对生活的信心”。他的文章总给人美好的感受,使人内心安定,正是如此,我才会这般喜爱他淡而有味的文字。

  • 《爱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
  • 爱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罢了。

    汪曾祺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走过不少山水华庭,最终眷恋的不过是一碗外婆的鸡汤,心绪便随着风伶伶俐俐的回到了那个从前,绵长而悠远。

    听山河把春风酿成千言万语,吹过旧人故居。儿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美味,只知道金黄的鸡汤尤为美味。

    清晨的阳光,如一位慈爱的画家,轻轻挥洒着金色的画笔,将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那微风轻轻拂着叶子,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草地上露珠,如千颗钻石,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让这个世界都弥漫着宁静与祥和。一声鸡鸣打破了这一宁静的早晨“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一排排红瓦房的窗户里探出个头来,人们互相吆喝着。“提个竹篮,挎着胳膊,上早市买上两儿玉米和一把蘑菇,给我家宝儿熬鸡汤。”外婆吆喝着,我也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穿着拖鞋,滴滴答答地跑到外婆面前,天真地问:“有鸡汤喝吗?”外婆点点头,我便高兴起来,手舞足蹈的喊着:“有鸡汤喝喽!”

    外婆从木门旁取下一根红绳,上山去了,我也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春风拂过山川,有许多熟悉的人在梯田上种着农作物。外婆与他们相见,互相招个手,问个好。满眼是碧绿的麦子,金黄的菜花。人家的房,淹在排山倒海的绿里面,黄里面。风吹的让人想飞,我一路狂奔,向着山川间奔去。一只只鸡伫立在那里,外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一只鸡的尾巴,从口袋里掏出红色的绳将它的脚和翅膀捆在一起,这恰似完美的动作,让我在一旁鼓着掌不停地我一路上好奇地看着那只鸡,那只鸡也好奇地看着我。摸摸它红色的羽毛,伸出手又害怕地缩了回去。回到家里外婆打开灶,往里面倒了几碗清水,烧点竹柴,慢慢地烧着锅里的水。外婆把脱了羽毛的鸡轻轻的放入水中,切一些玉米,掰几块蘑菇,撒几粒盐。锅中跟大杂烩似的,慢慢地沸腾着,散发着甜甜的香味。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一碗金黄的鸡汤就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汤的表面上浮着一层金黄的油,汤中有外酥里嫩的鸡肉,香脆可口的玉米,新鲜的蘑菇,朱红色的枸杞,外加几点翠绿的葱,散发着迷人的气息。用小勺子舀上一汤勺,品味一下,鸡汤的香口齿留香,甜在喉咙里,蜜在心田上,爱在心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听岁月浅吟轻唱,看时光静雅如流。我又回到了那个故乡,去寻找那个味道。袅袅炊烟似轻纱,在空中飘散开来,一丝一缕融入我的视线中。我沿着石路向前走去,轻轻推开那扇轻掩着的木门,老屋里依旧有我熟悉的味道。

    我走到灶台旁,看着已经佝偻的外婆依旧麻利地持着铁勺在锅中搅拌着。她用着已经用了很久的梅花陶碗,为我盛上一碗,依旧是一金油油的鸡汤。

    我抿上一口,金黄的汤汁流过我的牙齿,淌过我的舌尖,漫过我的唇部,浸透了我的心。这甘甜的汤的背后,是外婆对我的爱,是外婆对我日日夜夜的思念,是无声的关爱,是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爱。

    他可能比不上西冷的牛排,酸爽的火锅,酸脆的凉拌菜,但是在我心中一碗鸡汤胜过一切,爱不过只是一碗人间烟火罢了。

  • 《端午节作文怎么写,汪曾祺丰子恺林海音迟子建手把手教会你》
  •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了,小朋友们除了开心地吃粽子,免不了还要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对不对?不着急,许多年来,一大批大名鼎鼎的作家已经写过无数篇关于端午节的“下水作文”。今天,周老师先给大家摘录这些“作文”,然后进行一番梳理和分析。小朋友们按图索骥,写出一篇棒棒的端午节作文自然不成问题。

    01、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02、丰子恺《端阳忆旧》

    我幼时,即四十余年前,我乡端午节过得很隆重:我的大姐一月前制“老虎头”,预备这一天给自家及亲戚家的儿童佩带。染坊店里的伙计祁官,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选取最像宝剑的叶,加以剑柄,预备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

    我的母亲呢,忙于“打蚊烟”和捉蜘蛛: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同时,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

    到了正午,又把一包雄黄放在一大碗绍兴酒里,调匀了,叫祁官拿到每间屋的角落里去,用口来喷。喷剩的浓雄黄,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门上写王字;又用指捞一点来塞在每一个孩子肚脐眼里。据说是消毒药的储蓄;日后如有人被蜈蚣毒蛇等咬了,可向门上去捞取一点端午日午时所制的良药来,敷上患处,即可消毒止痛云。

    03、林海音《我的童玩》

    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的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串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钮绊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04、迟子建《故乡的吃食》

    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暖了,野花开了,草也长高了,这时端午节来了。家家户户提前把风干的粽叶泡好,将糯米也泡好,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父亲那时爱跟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讲他投水的那条汨罗江,讲人们包了粽子投到水里是为了喂鱼,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我那时一根筋,心想你们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后就不会去吃人肉?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吃粽子跟吃点心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拿着它们到门外去吃。门楣上插着拴着红葫芦的柳枝和艾蒿,一红一绿的,看上去分外明丽,站在那儿吃粽子真的是无限风光。我那时对屈原的诗一无所知,但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05、端午节作文的秘密

    我们给大家选了四篇大作家们写的端午节作文,大家看了是不是觉得很有启发呢?有的小朋友很苦恼,不知道端午节作文到底要写些什么内容。大作家们写的基本上都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我们的端午节作文也可以写本地的风俗习惯。小朋友说,不就是吃粽子嘛,他们都写了啊。十里不同俗,你家乡的端午风俗跟大作家们绝对不会完全一致。

    周老师的老家在湖北、河南交界的地方,我小时候端午节就不吃粽子,因为没有水田,不出产糯米。我们吃煮鸡蛋和煮大蒜,端午节要过两个,一个是五月初五,一个是五月十五。同样因为缺水,所以我小时候不认识菖蒲,只认识艾蒿。作家们也有些吃蛋的,汪曾祺吃的是红心鸭蛋,丰子恺吃的就是蜘蛛煮蛋了。你家乡的端午风俗是怎样的,不妨好好观察、好好体验,一定可以写成一篇好作文。

    四篇大作家的端午节作文,谁写得最好?大家可以见仁见智,我觉得写得最好的应该是汪曾祺。节日风俗,是比较虚的东西,越是虚的东西,就越是需要写实。挂“鸭蛋络子”这件事,我们可能一句话就写完了,没有话可说了。汪曾祺是怎么写的呢?络子从哪儿来的,鸭蛋要挑什么颜色、形状的,鸭蛋怎么吃,吃完之后还可以做成萤火虫灯笼……中小学生写作文,这实在是极好的范文。

    《端午的鸭蛋》可以到网上搜来全文读一读,如果小朋友假期没有布置作文,不妨参考本文写一篇《端午的XX》。

  • 《清香的粽子》
  • 端午节不只是粽子,不只是鸭蛋。

    汪曾祺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享受家乡端午的鸭蛋,更愿意一个人回忆过去,回忆少时的尽享节日气氛的愉悦心情。

    或许是划龙舟的人太多了,忘却了粽子的意象。或许是人为没有必要,无所谓。过节而已,何必沉重心情去吊谒去沉思。

    拜屈原墓的人肯定有,而且一定会有很多。因为景点效应,照张相,烧根香就驱车远行的。很少有人去理解一个灵魂诗人的忠心与叹息。

    所以中国人更看重的只是在粽子,只是在内馅,味料,包装上下功夫,换别人一句话说,现在人的思维就像是端午节的粽子,包装越来越华丽,但层层剥开后,里面的馅却是馊的。

    浓重的节日气氛锐削,换来的是只剩半点清香的粽子。

    这无疑是对文化的轻视,对历史的淡化。

    韩国人只用了些小伎俩,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把端午节抢走了。我们呼天抢地,声嘶力竭却无济于事。骂韩国人无耻卑鄙,廉价国又一次占了上风,却从未重视自己的错误。

    我们总是站在错误的视野角度上,像汪曾祺的人太少了,只是看到一个个清香的粽子;我们总是失足在目光短浅上,千百般等待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假期,疯狂的消费,昂贵的车票……

    5·12地震后,全国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人民众志成城,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抗震英雄的感人事迹也像般飞向银屏。

    这种气势持续了一年多。诚然,抗震英雄值得我们学习,抗震事迹永垂不朽。然而被一次次重播的颁奖节目,一次次颁发的荣誉证书,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另一种商业炒作。事迹一说再说便不再感人,奖品称谓给得太多也就没了价值。错误的肯定不在抗震英雄们,而是我们错误的视野角度,泛滥的世俗思想。就像认识端午节只瞄准了粽子一样,偏离本质也就显得空洞。

    我们需要这些清香的粽子,更需要它背后的震撼人心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