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相得益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2:52:38
  • 《读书心得:互通互照相得益彰——综读四大奇书的体会》
  •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灿似星空。唐诗晋字,元曲宋词,汉朝乐赋,明清小说,彰显各个时期的文学精华。我这里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也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

    《三国》与《水浒》有相照之别,《西游》与《红楼》有相通之处。 先说《三国》与《水浒》的相照之别。从滚滚长江到浪花淘尽,这两部书都写争战,都写横空出世的英雄豪杰。自古道:有争夺的江山,无让位的社稷。三国中,魏、蜀、吴各尽其才,文韬武略各显其能。三国是知人善用,位不虚设。曹孟德率大军八十三万,靠天时;孙仲谋饮马长江,凭地利;刘皇爷坐拥西川,得人和。即就是各自旗下的文官武将,也都有非同小可的位置。周瑜十二当都督,孔明卧龙得三顾,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高超才能。马逢伯乐而嘶。有才还要惜才,爱才,赏才,用才。拥有金刚钻,不给玉器活,那不止是浪费人才,并且是埋没人才。三国是人才荟萃一时的时代。曹操迎许攸,来不及穿鞋;刘备请诸葛,三顾茅庐。刘皇爷有关张赵马黄,曹操有于禁典韦许褚将,孙权有黄盖鲁肃吕蒙与陆逊,这些人物灿若晨曦,熠熠生辉。尽管他们都是各为其主,但却忠心耿耿。大多数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为国而生,为国而死。 三国是重视人才。天才、地才、人才,三才聚合。水浒恰恰相反,是抛弃人才。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聚成方兴未艾的梁山大军,却一个一个被无端诬陷、冤枉、诽谤、排挤,甚至毒杀。宋朝是一个埋没人才的时代。即使宋公明良苦用心地被朝廷招安,然而奸臣当道,好人没有下场。那些几乎能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终被一壶毒酒断送。这疆场,就连身为妓女的李师师也看得心寒体凉。她看透了朝廷的阴险虚伪,毅然决然,跟随了浪子燕青,开始萍踪侠影,浪迹江湖。三国与水浒一照应,读三国令人激情振奋,看水浒让人义愤填膺。 西游与红楼相通。中国小说,源于神志。西游开篇,说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仙石,內育仙胞。一日迸裂,因见风,化一石猴。这一石猴,从石头上开始着笔,赋予神奇法力,大闹三界,乾坤不宁,最后追随唐三藏西天取经,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弼马温终成斗战胜佛,魔心尽除,修成正果。唐僧所取真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宣扬盛业,开兹后学。而曹雪芹先生以粉脂堆里的女儿身为描写对象的《红楼梦》,同样源于一枚石头。红楼开篇,开宗明义的说:大荒山青梗峰下,女娲娘娘补天时遗弃了一枚多余的石头。这石子,历经千年万栽,能通人言,亦有相当悟性。当一僧一道经过之时,石头开言说话,请求大师指点,施法带他去温柔乡里、富贵人家受享一番。以此引出贾宝玉一出娘胎,就口衔通灵宝玉。而林黛玉,前身乃西方灵河岸上一株即将枯死的绛珠草,被赤霞宫神瑛侍者洒干露救活。草也知恩图报,转化成人,以泪报答。从神话到人化,从传说到真实,互有相通之处。 四大名著每一部洋洋百万文字,人物众多,形象鲜明,场面恢宏,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引人入胜。各书作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大到结构的匠心独运,小到细节的精彩描写,处处均为范例。因此,其中互通互照的地方不胜枚举。水浒以一百单八条耍枪弄棒的男儿身贯穿全文,红楼却独具一格,以一百零八个吟诗作画的女儿身大放异彩。金陵十二钗,一排十二位,九排刚好一百零八。水浒为男人立传,红楼替女人铭志。 一石激起千层浪。水浒,何曾不是源于一块石头。小说头一回的题目便是:“张天师祁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要知道洪太尉放走的妖魔,不正是江西龙虎山镇魔之殿里那块非同寻常的龟石?当这块镌刻着“遇洪而开”的巨石一经启开,一百单八条好汉便将应运而生。 四大奇书之所以奇,一是绝,绝世,绝版;二是精,精华,精深;三是全,全面,完全,完整。纵读全书,不难看出,三国以对国家的忠,水浒以对民族的义,西游以对信仰的诚,红楼以对人世的爱,共同形成江河湖泊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明,以文学,尤以小说的表现形式标于世界文学巅峰,前无古人,后无继者,空前绝后,无人越其项背。

    作者简介

    周旭明,男,甘肃天水人,发作品近十万字,出版长篇小说《苍茫》,入选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项目资助,省"耕读人家"称号。中国作协首期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学员。

  •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意思,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释义》
  • 取长补短

    【解 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相得益彰

    解 释: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显著。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 相辅相成 反义词: 势不两立、两败俱伤.

  • 《取长补短和相得益彰典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故事》
  • 翁非凡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故事说,孟子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对孟子要求非常严格。但孟子小时候一直很调皮,老是和家旁边的小伙伴一起玩。为了他,妈妈特意把家从墓地搬到了菜场,可孟子还是很贪玩。于是,妈妈又把家搬到了学校旁边,这下孟子忘记了贪玩的事情,天天跟着学生读书,长大后终于成了有名的人。这个故事其实讲了一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身边的环境对我们说话、做事、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关系。这个故事我曾在《三字经》里学到过,还能背几句哟:“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翁非凡讲得很流利,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不过他的声音有点小,而且上台时候弯着腰,以后要改进。

    徐雨洁讲了《鳄鱼也有朋友》的故事。她讲得很长,大致意思是:有一只叫啾啾的小鹿,亲眼看到自己的朋友,也就是一只小鸟飞进了鳄鱼的嘴巴。啾啾以为小鸟必死无疑,没想到的是,那只小鸟竟然安全地飞回到了她身边。啾啾很奇怪小鸟为什么没被鳄鱼吃掉,小鸟告诉啾啾,其实他是鳄鱼的好朋友,飞进鳄鱼的嘴是为了帮鳄鱼剔牙,他们这样的关系叫互利互惠。啾啾很感慨,我也很感慨,原来自然界有这么奇妙的平衡关系,各种生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在互相斗争的同时,也有互相帮助的时刻。我觉得徐雨洁讲得比较精彩,就是太快了,要是再慢一点,同学们就能听得更清楚了。

    高晨潇为大家推荐了《伊索寓言》,主要讲了一个《吹牛的旅行者》的故事。故事里,这个吹牛的旅行者很自以为是,特别喜欢吹牛,总喜欢把自己编得很伟大,把别人编得很懦弱,别人办不到的事自己却能办到。可是假的就是假的,吹牛皮是会吹破的。如果那个人不吹牛,就不会被他的朋友揭穿谎言,不会把自己最后弄得很丢脸,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高晨潇说读这本《伊索寓言》,不仅能得到乐趣,还能得到智慧,大家可一定要看哟。

    高晨潇的故事讲得很不错,速度控制得很好,不过他的表情看起来有点紧张,介绍的声音也越来越轻,下次要保持响亮。

    汪宇炜讲了《画胡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非常会恶作剧,趁姐姐睡觉的时候用墨水和毛笔在她脸上轻轻画胡子。他讲得很短,似乎说的每个字都没有声调。希望以后他讲的故事内容再生动一点,语气再轻巧一点,该响的地方响,该轻的地方轻,效果就肯定比这次好,对大家会更有吸引力。

    高昕宇讲了《狐假虎威》。这可是一个成语故事哟。故事说,狡猾的狐狸为了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老虎吃掉,故意骗老虎说她是百兽之王,还让老虎跟着她去森林走一趟,看看动物们究竟怕不怕。结果动物们果然四处逃窜,把老虎看得目瞪口呆。其实动物们怕的根本不是狐狸,而是她后面的老虎。狡猾的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不仅保护了自己,还抢足了老虎的威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的脑袋有时候比强壮的身躯更重要,连凶狠的老虎都会被狐狸骗,大家可要多学学狐狸急中生智的本领呢。刚开始,我看到高昕宇拿了半张纸上来,以为她会讲得很短,没想到她讲得还蛮丰富多彩的。

    总的来说,本周的书虫俱乐部活动大家准备得都很充分,讲起来就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他们5个人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加在一起刚好是“天衣无缝”。他们也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要向他们多学习,争取轮到我的时候也能讲得很精彩,这样我就可以得到笑脸,再换新书就不会很困难了。

  •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 取长补短

    【解 释】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相得益彰

    解 释: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显著。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 相辅相成 反义词: 势不两立、两败俱伤.

    词目 相得益彰

    发音 xiāng dé yì zhāng

    释义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示例 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 《相得益彰》
  •     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后来做了南朝宋武帝的刘裕,北伐到徐州,竟然在戏马台设实为他的军咨议、侍中孔靖送行,借霸王之雄,以壮军威。”高皇帝的龙子龙孙们也不敢小舰了他祖上的手下败将。这至少说明项羽在刘裕的眼中毫不含糊的是一位足以令人敬畏的历史人物,从而也泄露了他寄予项羽的某种同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登上了至高的统治者宝座的刘邦,有时被派充了小丑的角色;而身陷四面楚歌重围之中的项羽,直至他砍下了自己的头颅,始终凛凛烈烈,八面威风,不容投予轻蔑的一瞥。人们不但同情项羽,更同情与项羽以死相随的虞姬,于是花儿被唤做“虞美人”,曲儿被唱做“虞美人”,群众说她随着项羽败退途中头上的兰花替子坠落马前,立即有一股清泉涌出的地方就叫做“兰花塘”,至今犹不枯不竭,水波盈盈,仿佛闪动着虞美人的泪光。我非常喜欢《霸王别姬》这出戏,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慷慨悲歌,大彻大悟,充满了严肃的意义。
        舞台上的猫王与虞姬,一个叱咤呜暗如黑色雷震,一个低回宛转如月下白莲,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像,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气质,都获得了连结的契机,互为阴阳,互为消涨,难分难舍,相得益彰。这是珠连璧合的偶式造型,说它代表了中国造型艺术的最高成就,似不为过。我还以为不但不可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可以英雄的成败论文章.即对于《大风歌》和《该下歌》,朱熹是高度评价前者的,说它“居安思危”。《该下歌》不会体现这种“高瞻远瞩”的思想,那时的项羽根本顾不上考虑什么后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好像满腹话语,说不尽,说不出,也就不想说它,只剩下“奈何奈何”的感叹.这使我想起了汉乐府中的一支短歌:“公勿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将奈公何人生的极致,不就这么回事吗?文学写来写去,不就写了个徒唤“奈何奈何”吗?所以,项羽的《该下歌》倒该评它个奖,他却是付出了丢掉江山的太惨重的代价啊!

        话说远了,再回到你的小品上来。我想再说一遍,这类文章很难写,难就难在要把它写成文章。读古人书,觉得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写大块文章认真,写小块文章同样认真.包括一些实用的书,如《芥子园画谱》上图例的说明,有的可当小品读.《本草》以及一些谈养花、养鸟的书,也都讲究文笔。这方面很可作地方风物小品写作的借鉴.如果你有兴趣,还不妨变小品为小志,如九里山小志之戏马台小志、《大风歌》碑小志,汇诸小志为大观。更扩大范围,凡地方风物,其源远流长,具有特色者无不可作专门的著述,这可能大大有功于地方文化的发扬。徐州这地方至今激荡着楚汉的英风,虽不无粗犷疏放,而虎视鹰扬,生气勃勃,决无一点点顾影自怜的小家子气,这正是应予珍视的。

        因读你的风物小品,偶想及这些,随手写出,以求得到你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