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次到文成的时候,我不仅惊诧于铜铃山上的美景,而且被山中水潭的绿感动到了。
铜铃山上雾气腾腾,犹如神仙居住的仙居。山上的名树十分多,一路走来,令我难忘的就是孝顺竹了。这竹如拇指粗细,高约2米。听人介绍,竹子的顶部很老,所以十分坚硬,也分外干燥,只有根部是是鲜嫩的。我不信,好奇地跑到竹林中去摸一摸竹的根,再踮起脚来去摸我尽可能够到的地方,两处对比,果真如此。
关于孝顺竹,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有一年闹饥荒,有一对母子逃难到铜铃山上,靠山中的野菜充饥,可是天气渐冷,野菜也慢慢没有了,儿子乞求老天救一救他的母亲,老天见怜,就下令让这一带的小竹出笋救了他的母亲,因此,这些竹子就被称为孝顺竹。
在铜铃山游览,有一道搭建在悬崖峭壁边的人工栈道可以供人们行走,栈道底下可以看见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水潭。那些水潭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走在栈道上,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水潭是“红心潭”。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潭的形状似颗心。第二个叫“墨鱼潭”形似墨鱼,谭里有岩石,好似墨鱼的眼睛,谭边的岩缝又好像墨鱼的胡须。传说,这潭是龙王下令看守龙女的墨鱼将军,被前来搭救的铁拐李打死后化身而成的。再往后走,还有许许多多的潭水,皆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的,如“藏酒潭”、“太极潭”、“美女潭”、“葫芦潭”……
昨夜下过小雨,今天的天气就有些潮湿,雨水充沛了几个小瀑布和水潭,看起来水波漾漾,很是迷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已沉醉于这灵秀的山水之间了。
我第一次去宿舍凉亭写生时,我惊诧于小凉亭的美了。
小凉亭面积不大,但也不小,十分适宜。四周鲜花草绿,树木环绕,景色怡人。后面有几颗柚子树,很可爱,红红的柚子灯笼似的挂在枝头,把小凉亭点缀得充满生机。一丛小草还顽皮地探出了“脑袋”恰好在我写生位置的后面,我头往里一缩,往后一靠,向上瞄,看见蓝蓝的天空衬,太阳正映照着那株小草着,别说,还别具一番风味呢。
四周的树木,高低不同,粗细各异。它们为小凉亭做了不少“贡献”呢!炎炎夏日,为小凉亭遮蔽了强烈的阳光,寒冬腊月,在银装素裹的天里,它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躲在白雪公主精心为它缝制的衣服里,助它度过漫长的冬天......
在小凉亭里看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可以免受别人的打扰,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加清静,你会默默地享受独处的时光。此时此刻,只有一本被你青睐的书和小凉亭陪你。
“咔”一张照片拍下来,多么有诗情画意啊!此刻的你,是安静的。那被喧闹琐事烦乱了很久的心。在这儿,得以净化,得以升华。
坐在这么一个别致的小凉亭里,心情格外舒畅。只要待在小凉亭里,仿佛所以琐事、烦事都烟消云散了,那可好?
哦!这小凉亭实在是讨人喜欢!我喜欢这让我惊诧的小凉亭!
近日来,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惊诧于先生多变的童年生活,也委实被先生幽默的语言所吸引,但给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二十四孝图》。
与鲁迅先生一样,我也不喜欢《二十四孝图》中的“郭巨埋儿”。一个人一面要孝敬母亲,让母亲吃饱穿暖,一面却要掘坑,埋掉母亲所疼爱的孙子,让母亲流泪,让妻子伤心。这算是孝吗?让母亲吃饱,却让他不快乐甚至伤心,这算是孝吗?这种孝确实不是真正的孝,这种孝让我感受到封建社会孝道是多么残酷,是多么的虚假,又是多么的可悲。这种建立在残害儿童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的孝,用儿童的痛苦来塑造一个看以丰满的孝子形象,实不可取。
周末,常见小区中一个青年人推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着清晨的阳光。看得出,老人年岁已高,脸上布满了岁月深深的刻痕,温暖的阳光洒在他那满头的银丝中。他咪着眼睛享受着清晨的宁静。青年缓缓地推着轮椅,时不时俯身和老人说着什么。他的身后,五六岁的儿子牵着妈妈的手高兴地蹦着。这一幕,我感受到了温暖与爱。是与“郭巨埋儿”不同的亲情和富有人情味的“孝”。
今天,不缺吃穿。“孝”的体现不再是说给许多钱,而是陪伴。我和妈妈经常去婆婆家吃饭。刚开始,这种“蹭饭”的表现让我有些羞愧,每次去的时候都要与妈妈争执半天,才非常不情愿地挪去婆婆家。到那以后,我会飞快地吃完饭,便央求妈妈让我回家。但每次妈妈总是把我摁住,等了许久才和婆婆道别。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有那么多的话和婆婆讲。
后来,一次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我:现在的人都很忙,他们孝敬老人的办法往往就是给大把大把的钱。其实老人们并不缺钱用,他们更希望的是儿女和他们多说说话。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明白,这种看似“蹭饭”其实是爱的一种表达,是一种陪伴,是真正的孝道。这远比“郭巨埋儿”要真实得多,温馨得多。
突然间,我也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那么讨厌这些有违人性的孝了。
这雨下的真大啊!
我略微惊诧地瞧着窗外愈下愈急的雨,“噼啪”,锣鼓喧天一样,交响乐一样,煞是震憾。我急忙拿了把花伞,走出家门,近距离地观赏这不寻常的雨。
我极喜欢在雨天观察那些平常总是“静默”着的事物,因为在雨中,它们仿佛就从静音开到“免提”,都拥有了自己的声音。“叮呵咚咚”或是“噼哩啪啦”,交头接耳一样,耳朵和眼睛都是满足的:耳朵听的是大自然的欢语,眼睛里装的是万物的畅舞。在我满心满眼的愉悦之时,忽然瞥见一抹惊艳的红。
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凝眸细看。那该是一株怎样美丽的花!水红的花瓣好像能出水来,明明不是牡丹那样大张旗鼓,有着极大的花骨朵的花,此刻却是那样的夺目!零星的几个花苞缀在那翠绿的枝叶样无端地生出几分端庄与娇艳,在这一景儿的绿中,她那抹艳丽显得如此突兀,如此不寻常。
但我的心又微微抽痛了一下,因为我看到了水洼里静静躺着的,是碎了一地的嫩红。
花儿是这么娇弱的,怎么禁得起如此猛烈的风吹雨打?心中升起一股怜惜,望着那株花枝在风雨中摇摆不定,似乎在低低诉说着什么。脆弱,我给她贴上了标签。是的,我便如此认为。这株脆弱的,娇嫩的花,随便一阵风都能带走她的花瓣,再被人碾作泥土;随便一一场雨便能击打地她香消玉殒,韶华不在,似乎任何外力都足以摧毁她到万动不复。是了,这便是这株花的命运。
雨渐停了,骤雨过后,一片狼藉。我原以为这株花花期到头了。准备转身就走,可不经意间在稀疏的枝叶间发现了几朵惹眼的红。我疾步近前,细细观察着这几朵花。鲜妍的花骨朵似开非开,外面的瓣上沾着几点水珠,晶盈剔透,像是少女那娇艳容颜上滑落的泪珠。
“丫头,看花哪!”我回头一看,是住在楼上的李奶奶。李奶奶已年近六旬,但极爱笑,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漾着慈祥,喜欢种种花养草。但我们这些邻居都心知肚明,李奶奶早早地就丧了夫,独自一人把一双儿女拉扯长大,成人,儿子出了国,女儿则留在国内陪她,儿女双全且都很孝顺。有人问起李奶奶过去苦不苦,她只会笑笑,淡然置之,仿佛生活本该如此。我们曾推想过那段时光是李奶奶是如何度过的,末了,只有对李奶奶的敞佩。
我笑了笑答:“嗯,李奶奶您看,这花开的多好啊。”“是啊,是啊,”李奶奶凑过来看了看,咦,这株花怎么开得这样旺?之前它可是被连根拔起了呢。我好奇地看而李奶奶,李奶奶说,这株花不久之前被人拔过,李奶奶进看它的花期快到了,就好心地又裁了回去,但之后就没再管过它,没想到竟开出这样的花朵。
李奶奶连悠悠地转身回去,自言自语似的:“真是一株不寻常的花,被人连根拔了还能长这么旺……”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重又看向这株花。我明白了,之前的想法错了。似乎一切外力都能让这株花香消玉殒。但是,只要给她一点点向上的动力,给她一点点希望,她也要吸收阳光露水,重长精神:命运曾给她幻灭,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开出了娇艳的花朵。瞧,那悬在花瓣儿上的水珠,不正是花开的喜悦之泪吗?
我望着雨过天晴后,微弱阳光下李奶奶的背影。那样的鲜明深刻,这花儿其实与李奶奶一样吧。她们都曾被生活掘去了根,却都又勇往直前的地,开出了饱含生命信仰的人生之花,无畏苦痛,所向披靡。
今天,一走进向日葵作文教室,我顿时惊诧不已。桌上怎么摆着许多彩泥和花瓶,这不是作文课吗?我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终于,老师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我们今天是先做创意花瓶再写作文呢。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透明的花瓶,细心地给瓶身铺上紫色的雪花泥。铺的时候,雪花泥既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很快,我就给花瓶穿上了紫色的外衣。接着,我捏了一小团白色的轻黏土,搓成水滴状,再捏一点浅黄色的轻黏土放在“雨滴”上,用一根圆圆的小棒子插在“雨滴”顶部,轻轻向四周按压。这样反复几次,它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牵牛花了。我把牵牛花种在花瓶上。牵牛花冲着我笑,我可真高兴!
可是,只有一朵牵牛花未免也太单调了!于是我又做了几朵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并将它们错落有致地粘到花瓶上。只有花,没有藤,怎么行呢?我捏了 一小团绿色的轻黏土,搓成长条状,做成树藤。紧接着,我又捏了几片绿油油的叶子,把它们粘在树藤上。我左看右看,发现花瓶前面花繁叶茂,后边却一片空白的,于是,我又做了几朵玫瑰花粘上去。花瓶一下子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了。
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花瓶,可是经过我的巧手,花瓶变得漂亮无比,花儿们热热闹闹地开放着。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指导老师:黄少跃)
责任是心灵的“沙粒”
当你惊诧于珍珠的圆润华美、晶莹剔透时,你可知道蚌忍受了怎样的苦痛,才将一颗沙粒孕育成绚丽的珍珠?责任就像心灵的沙粒,它束缚了我们的行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终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它已成为一颗珍珠,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若想立足于社会,首先应该具有的,就是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范仲淹少时勤奋,学有所成,本可以在京城享受高官厚禄,可他却主动要求到偏远的边塞去保家卫国。他到边塞后,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日夜操练军队,使敌军十余年不敢进犯。后来,皇帝又让他作宰相,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象征着财富、地位,是多少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的。但范仲淹拒绝了,他认为国家的安定才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守卫边疆,敌人不敢来犯,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心怀责任,克制私欲,虽未作宰相,但其成就和名声,仍不逊于史上任何一位身居相位的人。
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以拯救贫苦人民为责任;董存瑞以身为支架,手举炸药包,是以掩护队友、革命胜利为责任;马丁·路德·金常说“我有一个梦想”,是以解放黑人为责任。他们的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但他们的心灵也因责任打磨出了一颗颗令后人铭记的珍珠。
责任的珍珠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经历了心灵的选择。菲利普医生生于20世纪初,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小偷进他的诊所偷东西摔断了腿,他却二话没说,将小偷治好后送走。可当二战发生后,一位盖世太保头目身受枪伤被送进他的诊所治疗,他却毫不犹豫地一刀杀死了这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被逮捕后,有人指责他忘记了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他义正言辞地回答:“不,我没有忘记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可以救伤害过我的人,但当纳粹到来时,我的首要责任就是反法西斯,我不能救伤害世界人民的人!”菲利普医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时间的流逝,境况的改变,责任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大局出发。惟其如此,这心灵的沙粒才会真正孕育成一颗流传千古的珍珠!
我惊诧地睁大了眼睛看着刚才送来的请帖。我的那位远房叔叔二黑居然要结婚了。
我不禁为那位新娘惋惜起来,她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位二黑呀里才几岁时,他的爹妈就被饥俄夺走了生命,刚解放时还好,和他的婆婆一起过日子,靠政府的照顾,还勉强过得去。可是到他十六岁那年,他的婆婆也死了。在农村,十六岁就可以当全劳动力了,于是他便独立生活。“文化大革命”中,二黑也紧跟所谓“革命形势”把他娘老子留给他的房屋全变成了钱,仅留下一个堆灰的茅草栩。农活也不干了,赶时髦“串联”去了!待到这股风刮过以后,二黑被派出所送回了生产队。这下房子没有了,钱也光了。幸好他还有一间灰棚没卖,于是他找生产队要了一抱稻草铺在棚下,那里便成了他的家。这些都不能怪罪于他。可是他回家以后仍不参加劳动,变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游手好闲的徽汉,靠政府的救济粮和救济衣过活。家里穷得来仅有的一口锅、一个碗也都缺了一块。再加上他的生产队是全公社有名的“光棍队”,当时除非脑子里有点毛病的人,才会找上这位二黑。现在,竟然有姑娘情愿给二黑作伴侣,怎不令人惊奇!
无论如何,我决定要去看个究竟。于是,我同家里人一起到他那里去了。
一幢三间一厨的新瓦房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停了下来。想间问婆婆,二黑是不瓤别人赶到其他的棚棚里去,我记得这里就是二黑的灰棚所在地呀。还没等我开口,从这座房子里就传出了一声男高音:“哟,大哥大嫂来了,还有三个侄儿侄女,快请进尾来坐。”接着,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米一位上穿尼龙胸眼白衬衫、下穿灰色料子直统裤、年约三十多岁的男子来。他脸上爬着少许皱纹,但眼睛亮得能生光。当爸爸叫我们给二叔道喜时,我简直惊呆了。和几年前比,二叔成了另一个人了,变得来我都不认识了!我们被让进了尾里,刚坐下,就从厨房里走出了个手端茶水的女子来,只见她穿着全新,两条又黑又长的辫子盘在头上,皮肤是农村姑娘特有的褐黄色。她走到我爸妈面前,说:“大哥大嫂,请喝茶。”即有人喊道:“新娘子,今天该拿喜糖出来呀,怎么家喝茶水?”“你别傲嘴,过几天你也要请我们吃糖。”新娘说话挺大方。过了一会,新娘子果然端了一大盘各式各样的糖果来,人们立即拥了过去,一人抓了一大把,毫无顾忌地又说又笑地吃起来。
“二黑,这下有根绳子把你拴住了,你怕不出去串联了吧?”说话的是二黑叔生产队的黄大娘。
二黑排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
“你这大娘也真是,现在是什么时候,竟说这些扫兴的话。你不是看着的嘛,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政策变好了,人家二黑也变了啊,再说,现在自己种得好自己收,三十多多的汉子还养不活老婆不成?谁原意一辈子当懒汉,让人瞧不起?”这是有名的“懂得多”队长的一席话,他可真是懂得多。
“哎,黄大娘,你那三个光混)L子什么时候结婚啊?”不知谁问了一句。
“下个月。我打算让三个儿子一起结婚哩!”黄大娘笑得嘴韶合不拢了。
“那你们光棍生产队不是要垮台了?”我忍不住问道。
“你真是死读书,读死书,现在是什么时候啦?我们生产队的光棍陆陆续续都结了婚啦,还有什么光棍生产队?”“懂得多”队长又开腔了。
听了这些话,我心中的疑团也被驱散了。二叔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刚才口里的搪还未化完。我的手又不由自主地抓了两块,一并塞进口里,我嚼着,吮着,品着味,心里说:“真甜呀!”
如果我说我见过母亲眼中慈祥的目光,你不会惊诧;如果我说我见过朋友眼中诚挚的目光,你更不会觉得新鲜。但是,当我告诉你我见过没有目光的目光,你大概会惊疑了吧?然而,我的的确确经历了这个故事。
那是一年初夏,由于妈妈工作的原因我们家迁往一座临海的城市。我的新家就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四合院虽小但景致不错,有一片绿绿的葡萄园,如果下放一张藤椅,坐在上面读上一两篇格林童话岂不美哉!于是,每天在这里遨游我的童话世界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小插曲。然而在这段和谐的小插曲中却蹦进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不知何时,我总感到在四合院的某个角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尤其在我朗读童话时,这种目光更为强烈。我有些害怕,它使我浑身不舒服,结果它破坏了我的童话世界。我开始憎恶它了,我发誓要找到它。
终于有一天,这目光被我捕捉到了。那天中午,我依旧在藤椅上读书,但是我的眼睛在不停地向四周看。咦,葡萄藤后有扇窗,这扇窗用白窗帘遮着,但我分明看到那白窗帘掀起的一角里有一双眼睛,我可找到它了。我三步并作两步朝窗口走去、这双眼睛仿佛被我的举动给吓呆了。匆忙地躲进窗帘里。“喂,你躲起来干什么?你不是天天都在看着我吗?”我大声问道。“没有,我没有看你。”屋子里传出怯生生的声音。“你还说没有,我刚才分明看到的。难道你不觉偷看别人是很不道德的吗?”我的声调更加冷峻了。“可是,我真的没看你,因为……我根本就……看不到你。”那怯性性的声音呜咽了,我也被这话骇呆了。我匆匆地离开了窗口,我为自己刺伤了一颗脆弱的心灵而自责,我懊悔自己话语的苛刻,懊悔自己行为的鲁莽。我灰溜溜地逃回了家。
然而,这竟是我最后一次见那没有目光的目光。后来任凭我怎样敲那扇窗,可里面始终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