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于49年前的端午节正午12时整。传说这一天正午时分毒气最盛,民间有饮雄黄酒,用艾叶汁沐浴以消毒气的习俗。家里人认为这个女孩八字不好,又逢午时,恐不易养活,应将其送人。在外婆的强烈反对下,母亲才被留了下来。
此后,母亲的命运果然充满了磨难。幼年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还要拉扯几个更年幼的弟妹,经历了不堪回首的60年大饥荒和充满恐怖色彩的文革十年后,直到28岁才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辛劳成了她生命中永恒的主题。面对一贫如洗的困境,她毅然用并不宽阔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母亲是平凡的,也是最伟大的。正因其太平凡、太普通。所以才最容易被忽视与淡忘,如同脚下的泥土一般。端阳是农村插秧的大忙时节,母亲从不因这一天是她的生日而稍有懈怠。我幼年时的端阳,都是在田边度过的。母亲在田间插秧,不时直起腰来看我乖否。那时我觉得母亲真是了不起,那么一大片水田都让她插满了青青的秧苗。上学后,每个端阳的中午放学我都要跑到田边喊:“妈妈,回家吃饭哄”她才慢慢直起身,微笑着点点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母亲变得头发灰白了。皮肤松弛了,病痛也时常折磨着她,但她依然劳作不辍。
高考那一年的端阳,我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象小时一样跑到田边喊母亲回家吃饭。远远的,蓝天与白云之下,母亲淡淡的身影融入了周围的水田之中,仿佛己成为一片褐色的泥土。那一瞬间,眼前的景象一片朦胧,能感觉到的只有湿润的泥土气息在5月金色的阳光中扑面而来。我不禁热泪盈眶,心里默默地对母亲说: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几十年的磨难与操劳,母亲的容颜日益衰老,而我却笑靥如花;母亲的肌肤日见粗糙,而我却素手纤纤;母亲的华发又添几缕,而我却青丝如缎……我终于明白了,我是母亲的土壤中长出的花朵。我终于领悟了,母亲如厚土,儿女是土地上绿色的生命。母亲的血液在我体内流淌,她把自己化为芬芳厚重的泥土,却把美丽的青春赠与了儿女。于是,青春长成了一株洁白的香水百合,永不老去。土地,生命,生生不息地演绎着热爱与奉献交织的旋律。。
艾叶的清香愈来愈浓,端阳的那天清晨,母亲在门边插上一束碧绿的艾枝后回头时,发现有一大束红色的康乃馨冲她微笑,一如我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