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洋灯是艰难的事。一切就绪后,洋灯如愿上空,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倍增了新年的气氛。
放洋灯中,场面最大、最热闹、最隆重的则要算正月十五元霄节那天放的饯行灯。过了年,团聚一起的亲人又要别离了。那时则不必等到下雪,也不再是一只普通的灯。大多是一个主灯下吊好多小灯,小灯的数目也是有讲究的,16个代表“要留”, 44代表“事事如意”,66个代表“六六大顺”,……吊的小灯越多,其要求的技艺越高。而放灯则是要等到天黑,黑暗来临时是个神圣的时刻,我们几乎是屏住呼吸注视着有经验者忙完一切,当那凝聚着乡亲们朴素、美好祝愿与希冀的火灯在大家注目札中上升,小灯下边的鞭儿、炮儿直响时,大街小巷到处传来了欢呼声—放洋灯罗,放洋灯罗……,洋灯上天后,总在小村的上空徘徊一阵,像一个将要离家的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然后便随风移动,这时地上的人便判断灯移动的方向,琢磨赶灯。赶灯是放灯的高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时都使开劲,朝着那夜空中闪耀的灯光追去。说是赶灯,其内涵并不在于真要迫回灯,那是渗透了对将要分别的亲人的乡情。灯渐渐飘远了,它带着乡情乡意飞向了天涯海角的游子心中,这是故乡母亲的心啊!
现在已是深冬了,遗憾的是没下雪,要不也到了放洋灯的时候了。友人到底惦念着家乡的雪,或许是他在异乡的雪景中看不到这充溢着乡情的洋灯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