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咸菜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3 16:10:18
  • 《吃不厌的咸菜四年级作文》
  • 吃不厌的咸菜四年级作文

    外婆腌的咸菜又脆又鲜,不光我爱吃,左邻右舍也赞不绝口。

    记得去年十一国庆周我去外婆家,外婆刚从菜市场上买回一大捆雪里蕻。我脱口而出:“外婆,这回我得好好看看,你是怎么腌咸菜的。”“傻孩子,早着呢,先得把菜放在通风处晾干!”外婆冲我笑了笑。

    几天后,外婆把晾干的雪里蕻收拾起来,捧进厨房,才着手腌菜。我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只见外婆先端出一口小石缸,在缸底铺一层菜,随之往菜上撒一层盐,再铺一层菜,撒一层盐。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叠上去。她边铺,边一个劲儿地把菜往下压紧。直到离缸沿还差一虎口为止。接着,外婆捧起事先备好的一块木枕,拼命地往下按压,只听雪里蕻不约而同地唱响了“咯吱、咯吱”的小乐曲。一眨眼,淡绿色的水泡泡不断地往上冒。最后,外婆在雪里蕻上盖了层塑料纸,从小院里搬来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压在上面,还蒙了一层厚尼龙,顺着缸沿用细绳子扎紧了。

    过了一个月,外婆打电话过来说咸菜可以上桌了。我便迫不及待地赶过去,只见外婆把取出来的咸菜先用清水洗净,切成碎块,倒入油锅里和肉丝一起翻炒,加入些糖和味精。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咸菜炒肉丝新鲜出炉了。我急忙拿起筷子,夹了一撮就往嘴里送。哇,不尝不知道,一尝忘不了。

    过些时候,邻居们也来尝外婆刚做好的咸菜,大家都说很好吃呢。果然,外婆腌的咸菜又脆又鲜,不光我爱吃,左邻右舍也赞不绝口。

    【吃不厌的咸菜四年级作文】

  • 《腌咸菜100字》
  • 今天晚上,妈妈和婆婆踩咸菜。先要把菜放到缸里一层一层地铺好,接着撒上盐,然后得踩,要把它踩出水来才算好。接着又是铺菜,撒盐……后来我写完作业也去帮忙。别看这踩咸菜看似轻松,其实也有点累,不过很开心。

  • 《《咸菜》900字》
  • 一碗白粥,一碟咸菜,恰到好处。只需一口,便晓得是人间。要说这其中的精髓,还得是这最不起眼的咸菜。

    不错,查看咸菜的生平,真真是算得上地地道道的中华菜肴。

    小雪一过,气温骤降,小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腌制大白菜。外婆家菜园里大白菜棵棵玉树临风,外婆挥舞镰刀,三下五除二,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菜园子里便再无白菜的踪影。刚收割的大白菜不可直接腌制,需在冬日的暖阳下晒一会儿,码在墙边,挂在杆上,外婆说这是为了吸收白菜表面的一部分水分,我却觉得是为了吃起来咸菜更有太阳的味道吧。

    晒过的大白菜用清水在大缸中浸泡,在缸底横铺上一层,菜根菜头交替排开,在第一排菜上面撒下一大把籽盐后,竖着铺第二层菜,用脚踩实,这样依次铺菜撤盐,边铺边踩,直至缸满,最后一层铺上后,用石头或装满水的水桶压着。

    宋代词人朱敦儒说:“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yōng)里黄薤(xiè)。”取梗去叶,切成细丝,滴入香油,用筷搅拌,便成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端上,搭配白粥,暖冷碰撞,香味弥漫,产生新的火花。每当食欲不振,闻到咸菜的香味,就晓得胃口即将得到解放。

    我看汪曾祺先生的《咸菜茨菇汤》,他说这菜“有格”。我爱吃咸菜炒茨菇,我说呢,这菜“有趣”,吃起来有情味,有趣味。咸菜腌好的时节,茨菇也刚刚出田,是道时令菜。菇洗净后切成薄片下油锅翻炒,等汤汁变成了奶白色,再把经浸泡过的大梗子白菜放在锅里,一起翻炒后,撒下青蒜等调料,那滋味还没有入口就已经渗入每个味蕾了。

    祖父祖母尤其钟爱咸菜,曾应母亲之求去查找咸食的危害,却意外发现我国腌渍咸菜的光辉历史。《周礼·天宫》记载:“大羹不致五味,铡羹加盐菜。”《诗经·信南山》中有一段文字更为感人:“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枯。”据此推测,咸菜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指点国人口腹,春夏秋冬,贫富贵贱似乎都是座上宾。

    我惊叹于古人的非凡智慧,在苦寒荒蛮的时代便创造出了如此美妙的佳肴。然而菜肴的卿卿之命何尝不令人唏嘘?粗茶淡饭不一定苦闷,噬荤茹素,快食慢菜都有各自的道理。反观今日,空前丰富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资源困境并存,可即便家财万贯,日食也不过三餐。

    看着面前的白粥搭咸菜,我忽然很感动,忽然觉得真实地感知到这片土地,感知到先人最朴素的情怀——安然。也许,这样简单的小食,这样容易满足的生活更包含了中国人独有的观念:安然自得、随遇而安……

    于星河之中,品前人之智慧,寻神明之真谛,三五七言,柴米油盐,皆可融于咸菜等众多美食,再扎根于这黄土大地,星火不断,生生不息。

  • 《做黄瓜咸菜》
  • 下午玩的时候,我突然就想亲手做一道黄瓜咸菜。晚上我一回到家,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开始洗黄瓜。妈妈说:“这小孩要疯了!”首先洗的是黑绿色的刺黄瓜,希望之后就开始切黄瓜,妈妈说:“菜刀太危险,用水果刀切吧!”于是我就先把黄瓜两头去掉,顺着切成四半,再切成小段。还有地爬黄瓜,看起来有点老,我就决定修去皮,去掉瓤,也一样切成小段,再放上盐杀出水分。

    切完了黄瓜,开始熬料汁。我在锅中加入花椒、大料、桂皮和香叶爆香,然后加入白糖、陈醋和酱油,小火慢慢熬制五到十分钟。就在这时,黄瓜也杀完水分了,最后把料汁倒入黄瓜里,一道美味又下饭的黄瓜咸菜就制作完成了。

    我太佩服我自己了!我还自信地说:“我可以当大厨了!”

  • 《妈妈的咸菜鱼》
  •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静静淌在血里的牵挂。妈妈,你的怀抱,我一生爱的襁褓,有你晒过的衣服味道。——陈涛《天之大》权作题记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远且落后的农村,但那里绿茵浓密、空气清晰、民风淳朴。全村不到20户人家,我们这些好动的孩子常常盛一碗饭,可以转悠半个村子,再吃时,逢到谁家就谁家,俨然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今天看起来,这是令人羡慕的。

    我的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一直生活在这个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小村庄。是妈妈的原因,还是妈妈受了住在城里的舅舅一家人的影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一定要让我好好读书,走出这个世代依恋的村子。

    我终于考进了妈妈期待的中学。这个中学坐落在当时应该算得上繁华的小镇,离我家10多里地,大都是羊肠小道的泥巴路,走一个单程也需要近两小时。

    时值隆冬,寒风似乎带着怨气,疯狂地抽打着本已光秃秃的树干,有时还带着任务在咆哮、在嘶吼。

    村西边有一个偌大的池塘,在我们老家它就是“海”。多年未抽干过,说里面有神鱼,不宜随便惊扰,如果惊扰它而发怒会殃及全村。

    轮到我当兵的堂哥做队长了,他决定今年冬天分片分级抽干这片“海”。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几多担忧、几多害怕,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大孩子领着更不懂事的小屁孩早早晚晚的参观,盼望着早一点见到“海”底。

    两周过去了,我们见到了这片海的第一级。下面的水虽然有点浑浊,但还是能看清大鱼游动的轨迹。它们翻滚的水花,让我们这些馋猫兴奋不已。等大鱼集中放在一起收存待分,我们似乎闻到了鱼味的香。队长宣布,第一批鱼抽签分派,抽到单号的第二批再分派。我怎么这么倒霉,竟抽了“7”号!这等待的两周多难熬啊!

    垂头丧气的我回到家中,仿佛做错了事特沮丧,虽然肚子饿,但还是吃的很少。

    “过几天不还是有鱼吗?就惦记着吃吃吃!”爸爸历来是这样的威严。“估计将来也没什么出息”,这句话我记得好久好久。

    我伏在米桶上赶作业,妈妈走到我身边,轻声地说:“好好读书,想吃鱼,妈有办法”。我不太相信妈妈的话,你大概不会找人家借鱼吧?那多难为情啊!一个中学生,为了吃鱼,让妈妈向人家借。我说:“妈妈,没事的,过两个礼拜我回来吃鱼”。妈妈拍拍我的肩,露出坚定的笑,好像鱼的事,她有了着落。

    回到学校第三天凌晨,我在睡梦中被妈妈的敲门声惊醒。妈妈这么早赶到学校,那该起多大的早啊!妈妈头上的露珠告诉我她是顶着星光来的。

    “妈妈,有什么事吗?”我惊奇的问。

    “没事呀,妈来看看你不行吗?顺便送鱼给你吃。”妈妈说的轻描淡写,似乎主要不是为了送鱼。

    妈妈虽然瘦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走了这么远的路,没有半点倦意,连鞋子上也没有多少灰。

    临别时,妈妈说:“鱼,是用菜苔放一起做的,让你多吃几天。另外,你记得给同寝室的同学吃。”妈妈的这种本能的细心和善良,那时的我,觉得有点多余。

    午餐,我和室友迫不及待地打开瓷缸,哇塞,黑鱼(学名叫乌鲤鱼)红烧咸菜,我从小到大的最爱,至今依然。同学如兄弟,没了斯文,大快朵颐。一个中餐,满瓷缸黑鱼烧咸菜,只剩咸菜和鱼汤了。

    家乡的菜苔,晾晒腌制处理后,鲜美可口,何况和鱼放一起做呢!同学们美谈几天、回味多日,特感谢妈妈有如此高质量的创意。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为了这道菜,妈妈差点丢了性命!

    这是我两周后,回家听张奶奶说的(张奶奶,其实比我妈妈小几岁,但辈分高。她皮肤黝黑、人高马大,一个人能扛起一部水车,村里许多男人不及她。)——

    张奶奶起早洗衣,发现“海”对岸昨天抽干的地方,有人低声呻吟。她急忙跑去,那个呻吟者已被泥浆没过了肩膀,头发散乱,满脸是泥,整个身子似乎还在下降。张奶奶抛给了树枝,垫上稻草,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拖出了深陷泥沼中的我的妈妈!此时的妈妈还露出笑容,手里的黑鱼已被胳膊上划破口的血染成了深红。

    “你听谁说的,泥里有鱼?”张奶奶吼着问。

    “我告诉你,这泥里还有大的。”妈妈坚定地回答。

    “那是鱼神!它会要你命的!”张奶奶指着妈妈的鼻子。

    妈妈哆哆嗦嗦、语无伦次、脸上写满恐怖地回到了家。

    “鱼神,我没有动你,没有动你!请不要伤害我儿子,不要伤害我儿子!真有对不起的地方,请惩罚我吧,惩罚我吧……”

    “妈妈啊,你的儿子就是你的命啊!”我捋起妈妈的衣袖,看看还未痊愈的伤疤,把妈妈的胳膊紧紧地紧紧地抱在怀里放声痛哭!

    “妈妈,就为了鱼,就为了你儿子要吃鱼吗?你可以不要命吗?儿子没了妈妈,儿子怎么办啊?妈妈!妈妈!”我捧着妈妈的脸泪流满面地质问妈妈。

    我紧紧地抱住妈妈,妈妈还笑着说:“这不好好的吗?只要我儿子好好的、好好的读书,妈做什么都可以”。

    我是何等自责啊!差点因为我的馋、我的自私没了妈妈!我冲进雨幕中,仰起头,任凭冰冷的雨水和肆虐的狂风鞭挞、撕扯我这颗流血的心!

    ……

    自此,家乡的西边“海”增添了几分神秘。

    自此,我再也没有尝过那样的咸菜鱼了。

    2023年3月22日于安徽芜湖草毕

  • 《我与“咸菜”的故事作文500字》
  • “呸!老天,这菜怎么这么咸!”我对姐姐抱怨道。

    “我的也是!”姐姐和弟弟都发出了杀猪般的叫声。

    也许,我是在“试毒”;也许,这是一次冒险的尝试。

    故事发生在一个睛空万里的中午,我们姐弟仨,决定做一道炒白菜,还不许用厨房工具。

    姐姐和弟弟了,他们相视一笑,进厨房,拿了一小碗盐和一点儿花生油,还有一点儿剩白菜。

    “我去捡树枝当柴火,再见!”我可不想去厨房,烟就像影子,形影不离,一进去就能把你呛个半死。赶紧跑了。

    食材,柴火都有了,还差锅和灶台。姐姐若有所思走进了外公的房间,拿出一个废弃的酒盒出来,把它“解肢”,酒盒底部就变成一个“平底锅”。

    “哎,等等!”我拿了两块砖过来,立在平地上,把“平底锅”放在上面,这样一个简易的灶台就搭好了。

    白菜洗净,放在一旁备用。

    开始生火了!首先,把树枝放在灶台里面,把纸巾点燃放入里面,火很快就生了起来。

    姐姐把油淋在“平底锅”上,放入白菜翻炒。

    我和弟弟主要负责看火。这个阶段最为重要,因为火随时会熄灭。

    “滋滋——”姐姐拿着一双筷子,不停挑拨。渐渐地,蔬菜特有的香味就出来了。

    白菜己经熟了,我们放了盐(也不知道放了多少),然后每人分了两片,结果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唉,这就是我和“咸菜”的故事。

  • 《咸菜黄鱼汤》
  • 年夜饭的餐桌上怎么能少得了宁波特色菜咸菜黄鱼汤呢?

    做这道菜可是有讲究的,食材的新鲜程度决定了菜的味道。每次要做咸菜黄鱼汤的时候,爸爸都会去菜市场挑一条新鲜的大黄鱼,这次也不例外。

    回到家,爸爸把买回来的黄鱼掏干净肚皮,冲洗干净。接下来把冬笋切成丝,把咸菜切成丁。一切准备就绪后,爸爸先在黄鱼背上划几刀,这样更入味。接着锅烧热后,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加热,然后把黄鱼放入锅中,等到黄鱼煎到两面金黄后盛出。接下来,把咸菜跟笋丝放入锅中翻炒一下,再把鱼放回锅中,倒上开水,焖上几分钟,放上调味料,便大功告成了。

    “出锅了!”爸爸拿出一个汤碗,把大黄鱼铲进碗里,再把汤汁缓缓倒进去,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咸菜笋丝黄鱼汤就做好了。

    其实过年吃黄鱼汤还有个故事呢。传说龙王封黄鱼做大将军,黄鱼很得意,便去欺负其他小鱼。大家都很生气,联手把它的头摔裂。龙王知道后,将两颗珍珠嵌入它的头里,接好了骨头。过年我们要把“骄傲”吃掉。

    咸菜黄鱼汤用美味滋润着每个人的舌尖,深受大家的喜爱。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咸菜黄鱼汤是我的最爱。有了它,我起码能吃下三碗饭。

    家长感言

    咸菜黄鱼汤不仅美味,还寓意深刻。希望孩子做个胜不骄败不馁,谦虚善良的人。

    教师赏析

    看爸爸从挑选食材,到准备食材,最后到有方法地烹饪食材,你将咸菜黄鱼汤的具体做法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又将咸菜黄鱼汤的传说介绍给大家,让人耳目一新。相信大家对这道宁波特色年“味”印象深刻。(鲍君娜)

  • 《咸菜大黄鱼》
  • 舟山特产中,大黄鱼颇有名。大黄鱼又叫黄花鱼,浑身金灿灿的。这金色可是纯天然的,用纸巾擦拭鱼身,会发现大黄鱼表面带有略微浅黄的粘液。随着渔业资源的萎缩,市面上能见到的野生大黄鱼愈来愈少。野生大黄鱼是渔民眼中的“金疙瘩”,色泽金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市场价高达500元1斤。普通人家吃的是养殖的大黄鱼。

    过年时,舟山人的餐桌上有一道菜必不可少,那就是咸菜大黄鱼。

    咸菜大黄鱼是舟山人接待客人的家常菜,这道菜主要考验的是火候和用量的把握。买一条新鲜的大黄鱼,清洗干净,用剪刀抛开肚皮,取出内脏。把鱼鳃剪掉,鱼鳞刮干净,然后用剪刀在鱼背上划几刀,这样可以使鱼肉更入味。冬笋去壳和根,切成条状备用,顺便把咸菜剁碎。

    锅里倒油,待油烧热后把大黄鱼放进去,煎至两面金黄。其实这时候大黄鱼已经差不多熟了,但是为了口感更佳汤汁更鲜,可以再加入冬笋和咸菜,倒入一杯水,煮上十分钟。等香气四溢时,揭开锅盖洒入些许盐调味即可。最后,将咸菜大黄鱼连汤一起倒入精美的汤碗中,色香味俱全的咸菜大黄鱼就等你享用啦!

    夹起一块放进嘴里,你就会感受到鱼肉冒出了鲜嫩的汁水,汁水漫过味蕾。鲜美的鱼肉顺着食道滑进了胃里,香味还留在口腔中,令人回味无穷。

    除夕夜只要有了这道咸菜大黄鱼,整桌菜肴立刻升值不少,人人见了都垂涎三尺呢!

    (小作者是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咸菜大黄鱼可是我们舟山人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长感言

    咸菜大黄鱼可是我们舟山的名菜。野生大黄鱼成了稀罕之物,我们普通人家烹饪这道菜肴时一般选用的是养殖大黄鱼。虽然养殖的大黄鱼肉质无法与野生的相媲美,但这道菜肴中却蕴含着浓浓的年味,成了一家人的最爱。

    教师赏析

    生长在海边的小作者对海岛充满了感情,爱屋及乌,年夜餐桌上的咸菜大黄鱼也自然成了她的作文素材。洋洋洒洒之间,她将大黄鱼的样子、烹饪方法、鲜美滋味等介绍得头头头是道。读着文字就已经令人心生向往了,有机会来舟山尝尝地道的海鲜吧!(王倩燕)

  • 《咸菜之恋》
  •     我的中学在一个离家有十几里路的小镇上,我在学校住宿,每周回家一次。

        回家的目的无非是准备下一周的菜。那时家里虽然粮食够吃,可就是缺钱花。妈妈好不容易凑足了学费后,再也没有多少钱让我花了。每个星期六回来,妈妈就忙于准备。经常我在灶下烧火,妈妈在上面炒咸菜,随着锅子里发出一阵“啧啧声后,满屋子都是一阵令人垂涎的咸菜香。妈妈一边用铲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着,一边和我谈论着村里新近发生的事情。临走前,妈妈便把两大瓶装得满满的咸菜放在我的书包里,然后把我送到村口。并嘱咐我:“儿啊!菜没好的吃,饭可要吃饱啊!”每听此话,我心里便好一阵子激动。在妈妈充满母爱与希冀的目光里,我背着两瓶咸菜,满怀信心地踏上了上学的征程。咸菜的热气透过瓶子和衣服熨得我满身温暖舒畅。

        每次食堂打饭回来,我便毫无顾忌地搬出一大瓶咸菜,拌着饭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嚼起来。妈妈炒的咸菜特别清爽,显然把家里为数不多的香油放进去不少,打开瓶盖便有一股特有的诱人的咸菜香。嚼起来酸溜溜,脆叽叽。常惹得那些吃食堂里“土豆炒肉丝”的同学也馋得咽口水。晚上自习归来,觉得肚子饿了便又搬出咸菜,就着一碗白开水,又是美餐一顿。直到肚子胀鼓鼓时,便心满意足地去做起美梦来。别的同学虽然平时嘲笑我贫穷、寒酸,但每次考试,我的成绩却让他们羡慕不已,惊叹不已。

    终于,我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大学。虽然,对于我来说,享受着食堂里的饭菜已算是美味佳肴,可是无论怎么嚼也感受不到当年我吃咸菜时的那种滋味,那种酣畅淋漓。

        睡梦中也还常梦见家乡那散发着浓烈香味的诱人的咸菜。

  • 《读报有感》
  •     干菜,是一种普通的咸菜。表面看它干硬咸涩,慢嚼后,却味香甘美.在特定的情况下,干菜还有着不寻常的作用哩。《干菜的故事》中的“千菜”便洋滋着60年代初的时代气息,是我们时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又一曲共产主义风格的赞歌。

        当年轻的新中国刚跨进60年代时,国内外敌人和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特大的困难。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党把人民组织成一支坚强的队伍,他们同心同德、自力更生、休戚与共、互相支援,去战胜那亘古未有的灾难。《干菜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感人故事。故事写的是支援灾区物资征集部门的同志,在汇集、清理各地的捐献物资时,发现了一袋干菜里居然藏着干肉。他们深受感动,然而又无法查明干菜的主人,故只好借助报纸来表彰这种克己助人的行为。干菜的主人对素昧平生的灾区群众这点心意,是多么难能可贵啊I试想想看:在那“瓜菜年代”的艰苦日子里,恐怕连他们自己每餐能有一碗糙米粥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敢指望吃肉呢?毛泽东同志在三年困难时期,提出机关干部不吃肉,他自己带头不吃肉,与群众同甘共苦。这事足以说明肉类在当时的缺乏。显然,干菜中的干肉,是来之不易的,是多么珍贵.是啊,这干菜里藏着的不是一块普通的肉,而是一颖金子般的诚挚之心,它蕴含着极其崇高的阶级友爱。这种支援,不是旧时代“义士”扶危济困的举动,也不是剥削阶级那种虚情假义的布施,而是出自对祖国的拳拳之爱,对人民的绵绵之情。因为,他们深知,目前国家有困难,作为新中国的主人翁,人人应为党分优。因此,他们非但自己在困难面前不叫一声“苦”,而且自觉发扬克己助人的精神。他们慷慨解囊,向灾区群众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使得灾区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得到帮助,而且在精神上得到温暖与鼓励,并因此而振奋起来,喷发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能源”。

        细读《干菜的故事》,我思绪万千:在我们这个共产主义精神高涨的新时代里,人们都把“互相关心、互相援助”当成自己应尽的天职,作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在内外优患、妖灾泛滋时期,类似《干菜的故事》的事迹,是屡见不鲜的。1959年,由于山洪暴发,我家乡的许多房屋被冲垮,田园被吞没,整个县城被洪水围困。消息传开,各兄弟单位组织了抗洪抢险队,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远万里,赶来救助;来自各地的援助物资,用直升飞机空投,及时送到家乡群众手里.那时候,连我们这些尚未独立生活的中学生也不例外,一听说哪里发生灾害,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身边仅有的、最心爱的衣物捐献给灾区。因为,人人都把“助人为乐”作为崇高的信念。愿与人民共患难的现代著名作家柳青,在1960年,为了帮助群众度过灾荒,他把《创业史》第一部的稿酬16000元捐献给农业社。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像这样的事迹,是不胜枚举的,是平常而又平常的。但是,正是这数以千计的“平常”事情告诉了我们:只有发扬“一人有事,万人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才能早日改变“一穷二白”的旧貌。回想起这一切,我怎能不由衷地唱出《社会主义好》的赞歌呢?又怎能不为这样高度的共产主义风格所深深激动呢?我以生在这充满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而自豪!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忘我无私的人民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