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斌同志:
拜读了您的《倒爷文化初探》,深感您对问题考虑的深刻。您从“宏观”的角度探讨近几年产生的文化现象,很受启发。
确实,我们应该探一探“倒爷文化”的现象。窃以为“倒爷文化”的出现是和“文化倒爷”有密切关系的,可以说是互相依存的两种现象。
这些年,我观察了文化界的情况,感觉到“文化倒爷”总的来说有两大类,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词语来说有两个层次。现在,有一个奇怪现象,“倒爷文化”市场上的许多“商品”都是国家出版社出版的,有书号、刊号或别的什么号,堂堂正正,并非以前的什么非法出版物。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有一些属于出版社自己被“商品化”“化”了过去,所以昧着出版家的良心,出版了一些“作品”。但更主要的是有一些“文化倒爷”在其中做了手脚。您看,据报载,一名腰缠数十万元的个体书摊主对记者说:“卖书一天才赚几文,搞个书号出本书,闹好了就捞几十万。”这个书摊主就是一类“文化倒爷”的典型。他们用“腰缠万贯”中的“数贯”就可以在出版社买到一个书号。这样,他就可以出一本什么“野情”,什么“性”之类的书。从选稿、发排、印刷到出版发行,不用出版社“插手”,就堂堂正正流入了“文化市场”,“文化市场”就又多了一份精神鸦片。据了解情况的人说,连电影、电视指标都可以买。这些买书号之类的“文化倒爷”,自然不会管你什么社会主义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精神文明;他已经下了“一本”,就一定要获得“万利”甚至数十“万利”,而他们“倒”来的东西却在腐蚀人们的灵魂。这一类“文化倒爷”和“倒爷文化”有最为直接的关系。
另一类在文化层次上要比上面所说的“文化倒爷”要高,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文化倒爷”。譬如有一些自命为“文化精英”的人们,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市场_匕“倒”来那么一两件时髦的小玩意儿(或者是过时了的小玩意儿,甚至是西方文化市场上的垃圾),改头换面(甚至不改头换面)塞给中国的读者、观众。他们“倒”来的东西打着什么“新观念”的招牌,以取代“传统观念”(在“精英”们那里所谓“传统观念”往往是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如《河荡》被一些人吹捧为“用一个全新的坐标来衡量历史”,其实是生吞活剥地把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倒”过来,以此来贩卖全盘西化的主张。某些所谓的现代艺术展把肉麻当有趣,把下流当新奇,连海外一些报刊都说这些艺术家们是一群倒爷,把西方没落了的艺术倒到中国来,谋取名利。这一类“文化倒爷”层次要高一点,自称各种各样的“精英”,与前面所说到的买书号一类的“文化倒爷”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自称“精英”的“文化倒爷”对社会主义的蛀蚀力比上一种“文化倒爷”要大得多。这两类“文化倒爷”有密切的关系。自称“精英”的“文化倒爷”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为前一种类型“文化倒爷”的出现,提供了环境和理论基础。而前一类“文化倒爷”所倒腾的“文化商品”泛滥,则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目的来说都是要以西方意识形态(或其他腐朽的意识形态)来取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使社会主义社会发生演变。这次动乱的原因,我看和这一类“文化倒爷”关系极大。
为什么会出现“倒爷文化”和“文化倒爷”这样的“怪胎”呢?我想原因很多,但这些年来我们政治思想工作削弱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情况如不纠正,必将误国害民。
以上所述,不知当否!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