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之类的贬义词
导语:笑里藏刀是三十六计之一。该计策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广泛,而且可以无师自通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笑里藏刀之类的贬义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笑里藏刀的拼音】
xiào lǐ cánɡ dāo
【笑里藏刀的意思】
比喻表面和善,内心却阴险毒辣、工于心计。
【笑里藏刀之类的贬义词】
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造句
1、没想到他平日笑笑的,却是笑里藏刀,整人手段如此狠毒。
2、就这样明升暗降,董事长笑里藏刀地把王经理给逼走了。
3、我们所讲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诚挚和善良的笑容,而不是为讨好别人的媚笑,也不是存心不良的奸笑或皮笑肉不笑,更不是带有杀机的笑里藏刀。
4、每天中国对其他国家都是笑眯眯的,但却是笑里藏刀啊!
5、我看他只是表面友善,得小心提防他笑里藏刀。笑里藏刀造句。
6、口里含着花蜜的蜜蜂,尾巴却有螫。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7、笑里藏刀的小人,就是正面拥抱你,背后捅你刀的人。
8、面带笑容正在潦潦草草写着什么的勃克穆利根,这时边笑边站起来,然后笑里藏刀,一本正经地说:
9、命运的捉弄让我来到这里,面对自己每天灿烂的笑容我真的想不出笑里藏刀代表着什么含义?原来一个人的'笑容多了真的能让你的神经紧绷。
10、你竟然怀疑我笑里藏刀?枉费我对你掏心挖肺的,真是不值得呀!
11、王子复仇记是男人的古典悲剧,主角换了性别,()却是cynical导演的一次女性心理揭秘,刁钻,笑里藏刀,回味无穷。
12、他是个笑里藏刀的人,得小心应付。笑里藏刀造句。
13、遭到损伤的采青通知润雪,清羽是个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人,说本人酿成目前如许满是他害的。
14、这种人虚伪得很,我哪知道他是否笑里藏刀?
15、世界上有多少人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厉害。
16、我不跟他往来,因为他笑里藏刀,太狡猾了。
【笑里藏刀之类的贬义词】
在我家常常可以听到老婆,我的包在哪里?之类的话。这个声音的源头就是我的老爸。每次老爸这么一喊,老妈就会马上跑来大声说,你怎么回事?这也忘那也忘,我看你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会忘了的,嘿嘿,人老了,记性就会变差的,自然现象可以原谅的嘛,老爸每次都这么敷衍老妈。
老爸,这个马大哈,经常是今天说明天忘,他要是自己记不起来。别人怎么提示也没有,以往不太重要的事情也就算了,可这一次老爸就真的太马大哈了,星期六早上,我刚起床就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老爸说,女儿,爸爸的一份材料放在家里了,你帮爸爸找一下,送到办公室来。我一脸不高兴,嘴里唠叨着,这么远要我送好吧,等我完成任务,看我不在妈妈面前,打你小报告。
我来到书房找了老半天,可怎么也找不到,只好打电话给老爸。虽然找不到材料,但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我不用把材料送去给老爸了啊,那怎么办?我上午要用啊,再写一份。我漫不经心的说,算了,我自己回来找吧。半个小时后,老爸气喘呼呼的回到家,把包往沙发上一丢,也没顾得上跟我讲句话,纸便直奔书房去了,我闲着没事干,打开老爸的公文包,发现有一些打印好的材料,出于好奇便念了出来。我刚念完第一句,老爸就忙从书房里跑出来,首长,你怎么知道我要找的材料的内容?这个纸上有?老爸接过去一看,两眼瞪得大大的就是它,原来它一直在包里呀。
经过这件事以后,老爸说以后再也不马大哈了。我以为老爸真的会改邪归正了,哪知星期日一大早。我又听到了那句呼唤声,老婆,我的手机在哪里呀?我真想对老爸说,老爸,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马大哈。
陆天向来对猫狗之类的动物不感兴趣。因为自己学习都这么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他们。
一个冬日的黄昏,人来人往的街头,大家都行色匆匆的往家赶。突然,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陆天像往常一样顶着寒风回家,搓了搓手,自言自语道:“这鬼天气真冷。”接着骑着自行车走了。
突然,一声狗叫,下了陆天一跳,他停下自行车,看了一眼,只见一位开着车的壮汉正在用脚踢着一只流浪狗,嘴里还咒骂着:“小畜生,让你挡我的路,让你挡我的路……”边说还边用脚踢着流浪狗。小狗呜呜的叫着,看见了陆天,就像看见了救星一般,朝陆天叫了几声。陆天像是听懂了狗狗说话似的。腿脚不听使唤一样,不由自主的走了过去。陆天走过去之后,开始劝说着壮汉:“ 叔叔,这狗也挺可怜的,这么冷的天气还在外面,就放过它吧,不要和它计较了……”最终,在陆天的劝说下,壮汉开着车走了。流浪狗向陆天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就溜之大吉了。
第二天,陆天刚回到家,刚放稳自行车,抬头又看见了昨天那只流浪狗,流浪狗骨瘦嶙峋的,黄褐色的毛。陆天看着骨瘦嶙峋的流浪狗于心不忍,迅速跑上楼,走进厨房,拿了一块面包,跑下楼,不知道狗怕生的陆天走一步,狗就退后一步,于是陆天把面包扔了出去,狗闻了闻,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陆天看着它,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种想法:这只流浪狗好可怜,收留他吧……不行,自己学习这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它。对了,可以把它送到奶奶家里去啊!对,就这样办。而且奶奶家有暖暖的火炉,还有干的稻草。狗狗一定会很开心的。
陆天慢慢的走了过去, 嘿,这流浪狗竟然也不怕他了。
陆天问:“你愿意跟我回家吗?”流浪狗汪汪地叫了几声。陆天抱起流浪狗,走向了奶奶家。
冬日里,一位少年抱着一只流浪狗,成了这个冬季最美的风景。
我一直对数字不敏感,对牌之类更是一窍不通,可这个特殊的寒假,我却学会了打牌。打牌有好多种类,而我学会的是“干瞪眼”。
记得有一次亲戚来我家玩,吃好饭大人们便张罗着要玩“干瞪眼”的纸牌游戏,我当然是选择退到一旁,去看电视了。可这个时候,妈妈叫住了我说:“思思,你过来,妈妈教你打。”不可思议,妈妈要教我打牌?我当然求之不得,乐滋滋地走了过去。刚上去,我连牌都不会拿,拿在手上的牌总像被活捉的蚯蚓总是从我手上滑落下来,好不容易把牌都拿住了,却捏得乱七八糟,牌们一个高一个低,好似一群淘气的孩子挤在一起抢吃糖似的。
终于,当我满头大汗整理好了手中的牌,牌局正式开始了。“这个是百搭”妈妈指着一张花牌跟我说“这个跟哪一个牌都可以搭,一个对子加上这个百搭,那就是一副炸弹了,还有这个2,什么单牌都可以压……”我时不时的点头,表示我在听,这时轮到我出牌了,但我对这些牌们还是有些陌生的,上家出了个3,我看手上没有4,就说:“不要”,妈妈在一旁急忙说:“压2呀!”我才抖抖索索抽出一张2打了出去,就这样,我在妈妈的指挥下稀里糊涂地打完了第一局,后来,我们又打接连打了好多局,这当中,有好几次我手上的炸弹都还是不知道压出去,哎,惭愧惭愧!
自从学会了打牌,我几乎每天都要缠着爸爸妈妈陪我玩上几副,这样我打牌的水平也渐渐提高了起来。有一次,妈妈拿了一副很好的牌,一上来就打了个小2,那来势有点凶猛,其实我那副牌也不错,有一副炸弹,但此时我却沉住气,显得一副要不起的样子,让妈妈继续出牌,这时妈妈带着已经稳赢的神气“哗”地一声打出了一把顺子,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还好,妈妈手上还剩一张牌,这时我果段地打出了我的那副炸弹,这时妈妈才反应过来,她高兴的太早了!结果可想而知,我取得了胜利,那回别提多开心了!
所以,我觉得打牌这件事,既是一项娱乐放松的活动,又是一项脑力的训练哩!
【张老师点评】《学打牌》这篇作文条分缕析,记录了学打牌的过程与体验。作者语言比较老到,刻画的场景简练传神,实在地写出了一个初学者渐入佳境的过程。由于有了生活的真切体验,写下来就会生动如许。
我呀,以前是个很怕烧菜之类活儿的人;可现在呢,我却总是喜欢在厨房里捣鼓自己的“黑暗料理”,总做自己都无法直视的“美食”……
在动漫里经常会出现动漫人物制作甜品的场景,我就想去“复刻”一下《樱桃小丸子》中的卡美罗。经过了七次的失败,我原先准备好的一大包糖、小苏打等原材料几乎都快用完了,我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我还是咬咬牙准备“再战沙场”。
“小的们!给本姑娘拿下卡美罗!”我兴奋地大喊,给自己打气。
开始制作了。我准备了一个大的不锈钢大勺子,一包白糖,一包红糖和一包小苏打。我在大勺子里加入了三小勺的白糖和一小勺红糖,然后加适量的水——水的位置刚好没过糖就可以了。
接着,我用筷子充分搅拌,好让糖彻底溶解,再静置10-20分钟。之后,我把勺子放到灶台上,开到中小火,一边烧,一边用筷子拌匀。不大一会儿,糖水冒出了大量的泡泡——这就是糖浆了!
这时,必须快速加入一小勺小苏打。接着嘴里默念20个数后,我又放了一小勺小苏打。
“当!当!当!”奇迹要发生咯!勺里的糖浆一点点膨胀起来,慢慢变大变大,就快溢出来的时候却停了下来,开始变硬了,硬了之后就是卡美罗了。
虽然制作过程看上去非常的简单,但是在做的时候还是很容易失败的,各位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
【简评】
读小作者的这篇文章,为你的“三大亮点”鼓掌叫好:一“亮”题目,“卡美罗”让读者好奇不已,读了文章才知道是动漫中的美食;二“亮”重点,制作卡美罗的过程被你写得具体极了,相信读过文章的读者都能自己试上一试;三“亮”语言,你自我调侃“黑暗料理”的幽默语言让人忍俊不禁!(施民贵)
我不常读小说之类的课外书。因为我不懂得太复杂的写作技巧,更别谈去赏析某个作家的作品了。欣赏一件作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就像数学题目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可是你又能指着某篇文章的一句话说这句话写的不对么。所以我更多的只能看作者的想法了。
上了一年级,书店和图书馆里经常看到我的身影,我看的书还是以漫画和童话为主,到了书架前,我总是伸手就去抓《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当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并最终获得胜利时,我会激动万分,好象自己打了胜仗;当故事里的主人公胆小如鼠不敢英勇救人时,我会生气地大喊:“别犹豫了!快冲上去吧!”我为玩具士兵的勇敢而骄傲,也为美人鱼的悲惨结局而伤心。就这样,书融入了我的生活,我再也离不开它了。
到了三年级,书对我来说更重要了。作业不多时,我便用大量的书籍来充实自己:《西游记》、 《聊斋志异》 、《三国演义》 、《鲁宾逊漂流记》等,许多中外名著都被我统统看遍。不过三年级后,书店对我的用途是查找作文方面的书,书店二楼的文学类图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每当我为写作文犯愁时,就去作文选的书架上查看,许多优秀的范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写作文自然就不愁了。
到了四年级时,功课比较紧了,去书店的时间也少了。我只能靠订的一些报纸杂志来“充饥”,有时也偷着去书店读书,闹得功课要做到深夜。书籍是我的精神食粮,它告诉我:“知识是没有尽头的,越是读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每当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我仿佛是一头贪婪的大白鲨,把一条条”知识的小鱼”大口大口吞进肚里。智慧大都是从书中汲取和积累起来的。我们要热爱读书 ,认真读书 ,读好书 ,读有用的书。让我们把读书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去热爱读书吧!
“两个中国”、“化中为台”、“台湾独立”之类的美梦前景如何?我想,对此无须多加评论,只消看看近年来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增加,邮票题材、风格进一步趋同的势头,便足以说明,两岸文化血脉中的“血栓”正在日益消解。
大陆人热忱地搜集着台湾邮票,台湾人更是醉心于觅求大陆的邮品。我托叔公带给表姑的一本大陆邮集,竟在表姑的公司里产生了轰动的效应。一滴小小的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七色光谱。“一国两制”必将实现,人民的意志终将赢得祖国的完全统一—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 抽刀断水水更流。海峡两岸的文化血脉是谁都切不断的,海峡两岸的手足亲情是谁也割不开的!龙的传人必将携手团结在一起,为使东方巨龙腾飞于寰宇而共同努力1
〔简评〕议得透彻,结论水到渠成,主张是议论后的结果。
既然是“总编”,自然比“组长”、“负责人”之类的称呼神} v't多一J’,若直呼其名的话,就显得不敬了。况且,她的确有些丫不起呢。想想肴,身为总编辑而又是个女的有几?我们班的黑板报?1i小,介I.至少也是五一}·来个读者吧,而且我班的黑板报又是在学校评比,I}不r过奖的。这样的黑板报的总编辑是个啥样儿的呢? 她的模样跟她的性格一样—干净利落:衣眼上也从来没有那些牵牵挂挂的小玩意儿。
她活泼大方,能歌善舞。每次班级联欢会上,照例有她的传统节目,同学们也一次次地为她的 “金嗓子”热烈鼓掌。她和每一个人都能很好相处,脸上整天洋溢着笑容。说她是“乐天派”一点也不过分,反正我没见过她愁眉苦脸,主观原因加上客观条件,使她有很好的组织才能,而且她的一手板书写得极好,端庄秀丽又不死板,搞“专业对口”的当儿,她理所当然地当上了墙报总编。 她的确身手不凡,很会“拉夫”。比方说,俞凯的画在年级里也算得上凤毛麟角了,就被她拉了来负责每期黑板报的美工。她索取稿件很有方法,大大方方地往你面前一站,开口却很有商量余地似的问:“哎,X X }能不能写一篇啊?嗯,最好是班上的事。”
但她那副气势使你觉得不可抗拒。我每逢这时,多半是低着头,要不就是手里拿着个东西盘弄着,唯唯诺诺地回答着她那很客气的问话。她很少失望过,因此这位总编不曾遇到过“闹稿荒”之类令人难堪的事情。 黑板报一般是在星期六下午出,那时你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了。她时而亲自动手,抄写一篇文章;时而又侃侃而谈,和别人谈论如何排版,用什么颜色等等,最后她快刀斩乱麻般地果断决定。这时的她,俨然象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不过手下人都挺愿意听她的分派,其中包括我。
因为她说话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的叫人不舒服。而她的意见,事后又证明了都是不错的。看到她忙进忙出地不闲着,旁人当然不好意思“干”站着,也就搭个碴,找个什么干干,这样于心也就安了。 大功告成以后,她又以一个既是主力、者又是观察家的身份,细细“审查’尹一番,然后才最后一个走出教室。 以往我把一篇稿子交给她后,很快就会在黑板报上见面。而今天我却料到,这位可敬的女总编是不会通过这篇稿子的。 或许,在将来的一天,我们会在某编辑室见到这位女总编呢。
谈到牛,人们一般容易想起‘老黄牛”、“水牛”、“蜗牛”,之类,可对“儿孙牛”却很少注意。
何为“儿孙牛”?“儿孙牛”者,专为儿子、孙子服务之牛也。此“牛”大约得名于某些精明人对鲁迅先生“腑首甘为孺子牛”的修改。
“孺子牛”变成“儿孙牛”,绝非只是“牛”名的更换。它代表着一种不同的“牛”性。据说此种“牛”背上都载有儿孙的前程。为使儿孙前程辉煌,那“牛”,白然会使出浑身的牛劲:凡是为了子孙利益和前程的事,老“牛”就是跑断腿,触断角,也在所不辞。譬如,儿子的住房面积少了些,老牛便可用“牛”角顶出一套来,孙子违法乱了纪,老牛即可挺出“牛”身去护着。谁要在其面前说一点儿孙的不是,老牛便可迎面给你一“牛”头。总之。为了儿孙们的前程,那老“牛”就是明知夕阳再短,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
照说,老“牛”如此这般“腑首甘为”,应得儿孙们寸草之心吧?实际并未由此作罢。老“牛”既属儿孙所有,那就要随儿孙之便。任其儿孙剥“牛”皮,喝“牛“血”,吃“牛”肉,啃“牛”排。直到那老牛被刮分的一干二净,这才去拜见上帝。
“儿孙牛”如此“鞠躬尽粹”,倘使儿孙们能有一番出息,也可算作老“牛”有功。悲惨的是,儿孙们长期坐享“牛”福,牛气十足,好逸恶劳,不思上进,贪心不已.有的成为庸庸之辈:有的成为不法分子:有的甚至成为“绑牛”,杀“牛”的手。而老牛呢?有的在奄奄一意之际似有醒悟,有的进了棺材也不知是如何闭目的:有的虽然身躯健在却也进了法网。这样的苦果实在令人展憾,怎不叫人心颤?!
鉴此,不得不奉劝那至今仍履行着儿孙们交给那“神圣责任”的老“牛”们:危险啊,老“牛”!“儿孙牛”可千万不能再当了。当了,一害儿孙,二害自己,三害人民,有何益?要当,还是当一个人民大众的“孺子牛”好!
“代沟”一词,也和“信息”、“中心”之类名词一样,这几年非常时髦,在学生一与老师、儿女与家长、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代沟”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存。其实,所谓“代沟”,无非是两代人之间缺乏正常的思想交流,从而造成彼此间缺乏理解,缺乏信任。
比如说,我们这些自以为长大了的儿女不希望受父母的约束,而我们的父母又以他们的身份和经验教一导我们、约束我们。于是在我们与父母之间便形成了一条“沟”:做儿女的不理解父母的爱子之心,做父母的不理解儿女的自立心。
我们长大了吗?应该承认,比起孩提时代,我们是长大了。昔日在父母怀抱中撒娇的我们,现在变得沉稳了;父母搬不动的东西,我们能帮着搬了;我们开始思索人生的真谛,关心国家的命运;男孩子试图做个真正的“大丈夫”,无愧男儿之躯;女孩子也要做“女强人”,为女同胞争气。于是我们觉得自己成熟了,再不愿听父毋的“唠叨”了。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比起幼年,我们长大了,成熟了;但比起成年,我们还没有长大,没有成熟。这不仅表现在我们还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单就社会阅历来说,我们比自己的父母也差得太远。“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呢!”父母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雏鹰迟早要远离父母,展翅高飞,这是无疑的。但在这之前不学父母的飞行本领,不听父母的劝阻而自以为是,是没有不摔跟头的。我们毕竟涉世不深,父母到底比我们经多见广,所以父母的话是一定要听的。固然失败乃成功之母,但不必要的失败还是应该尽力避免。
事实上,夭下的父母没有不望子成才的,惟恐儿女做错了事,才时时提醒儿女。所以说,“代沟”在一个侧面还体现了父母的爱子之心。一些文章只说父母如何不理解儿女,一味地苛求父母,对自己则只字不提。其实拍心自问,我们不理解父母的时候多着呐!当你伏案学习,一杯热茶放在你面前时,当欣然接过父母盛给你的饭菜时,当你高高兴兴穿上父母置办的新衣时,你是否感到了母爱的无私,父爱的深沉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理解了父母的爱子之心后,便不会把他们对自己的约束、管教,有时甚至对自己的不理解当成苦恼的事了。
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要去遵循孔老夫子的“父为子纲”,以及什么“母可以不母,而子不可以不子”的封建教条,也不是说躺在父母的温冀下不思进取,不求自立,低眉顺眼,惟惟诺诺,才意味着对父母的尊重。父母说了错话,做了错事,该规劝的应该规劝;当他们不理解我们的时候,该说明的应该说明;只要我们做的是对的,即使他们以“家长作风”对待我们,该力争的还是要据理力争(当然要注意方式和分寸)。也许父母一时接受不了.但事过境迁之后,相信他们会理解我们的,即使嘴上不说,也会心默许之了。
这样,在我们与父母之间便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信任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得到了理解、信任的父母和得到了理解、信任的子女,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的。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信任.就像提供了一台高功率的发动机,会使子女动力倍增。
可见,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可以互相理解的,爱子之心和自立之心是完全可以沟通的,所谓“代沟”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实际上人们之间的不理解是经常发生的。同龄人之间尚且思想、见解不尽相同,何况是两代人呢?不理解不可怕,只要平心静气地谈谈心,对对话,思想是可以沟通的。可怕的是一味地苛求别人,一味地指责别人不理解自己,而没有一点自我反省的精神,想一想自己是否理解别人。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如此,师生之间、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也是如此。不知“代沟”一词是何人创造,反正我查了辞海、辞源也没查到。且不说用“代沟”一词来说明两代人间的不理解是否恰当。即令是恰当的,那么这条沟也是可以填平的。这就是我对“代沟”的一点看法,讲出来就教于同龄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