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周记
周记可以写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感受都可以写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生活的周记,欢迎大家的阅读。
大学生生活周记一
这一周又一周的,过得真快……
不知道该写些什麽了,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没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天都是这样真实的度过的……
其实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周二晚上我们宿舍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室友,就我们两个人。两个人聊了很多,从夜里十一点一直聊到了凌晨三点半,聊到了很多,也说了很多曾经从未涉及的话题,发现我们很多的观念是很不一样的,或许是南北差异吧,说不好,有些东西,作为我,无法接受与理解,也许是我落伍了……
两个人谈到了很多感情方面的事情,受益匪浅……
今天不知道是怎麽了,写得很慢,总是不知道写些什麽了,难道是我已经对博客这种形式感到了厌倦?我很难坚持一件事情很长一段时间,但我想把博客做好,想长时间的做好一件事,所以大学周记我还要继续写下去……
大学生生活周记二
家里的电脑确实没法登陆了,哎,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没办法,只能来网吧写了……
上周是端午节,周三就回家了,结果自己给自己顺便放了个儿童节,小放纵了一下,结果今天都已经周二了,才来学校,一下子在家呆了六天……
又一个小长假。
哪都没去,一个人宅在家里,天很热,上午装装样子,看看书,下午看看电视,上上网,就是这样,很单调,很乏味,其实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呆在家里,不管做什么,都喜欢在家,这几天应该说过得很好吧!
其实自己一直很不太喜欢看青春偶像剧,但我这个人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最近在家里竟然迷上了看<我的青春谁做主>,自己都没想到,我会喜欢看,也许是像某些人说的比较励志吧,忽然发现自己找到了某个大方向,找到了归宿,不明白为什么,感觉是这样……
现在发现自己的心态很好,对什么事情都可以冷静的考虑,分析,不激进也不消极。天儿也热了,有时自己会心浮气躁,但更多的是冷静与淡定,也许自己成熟了一些吧。
又快要高考了,又要有一批学生摆脱学习的禁锢,来到使人堕落的大学,想想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由最初的向往到现在的失望,也许未来会怀念吧,说不好。
昨天是儿童节,记得曾经上学的时候,一到六一大家就抱怨学习不放假,这次自己自由了,给自己放了假,其实不也是不过如此吗,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忽然发现,成长,有时也很不好……
快考试了,最后一个月了,该看看书了,再不学习,就该挂科了,这些天晚上自己要去上自习了,加油加油,努力努力……
就先写这么多吧!
大学生生活周记三
大学正式上课的第一周,就这么过去了。可能是很多的课这一周就是让新生熟悉一下,所以并不显山露水。不过我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一定要修好学分。
这里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不过也好,可以让我好好咀嚼着孤独的滋味——本来我就是个不合群的人。大学生周记。
复旦是很大,令人诧异的大——或许是因为我是个乡巴佬外加路痴,所以15分钟的路竟绕了一小时,结果楞是到了同济门口。而且走错教室与寝室也是家常便饭,甚至于好几次掉皮夹,幸好发现及时,未造成损失。
什么地方都有空调,惟独寝室没有。而且新生中女生住的是公寓,4人的,新建的;男生住的是宿舍,6人的,1956版的,不论内外都是56版的,透气极差。还好,这两天上海阴雨连绵,气温不高,否则……
复旦今年搞通识教育,就是把新生不分专业文理混编成四个书院,以此增进交流——但是由于每个书院都有不同的代表颜色(绿红蓝黄)和校服,以至于我常常会联想到哈利波特里的霍格华茨魔法学校
寝室的`室友乍看之下不咋的,后来我才发现他们的底细——一个小胖子(比我瘦但比一般人胖得多)是全国信息学竞赛一等奖,一个白面眼镜男(寝室里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自主招生直接录取的)是上海市英语竞赛一等奖,睡在我上铺的自大狂(与苏笙有一拼)是全国物理学竞赛决赛二等奖,参加过那个全国冬令营。
现在他们对我的评价已经与原高三(1)同学们极为接近:厉害的虚伪。
我以后会每周发一篇周记,以免自己4年下来连文章都不会写了。
教师节到了,祝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大学生生活周记四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但每每心灵寂静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却总不断地升腾起对镂刻在记忆深处大学生活的缅怀。那疯疯癫癫的大学生活,那酸甜苦辣的日子,总是那么地触动我记忆的音弦,那弦律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时而悠长时而让我对那逝去的时光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可能,那段时光就是那么地让我一向怀念。
我所读的大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很普通三流大学,学校规模与一家中学差不多;但是能进那里对于高中时候的我来说简直是幸运女神的眷顾。我一向忘不了在那黑色的七月,幸运女神是多么神奇地让我扎根于这所普通大学的土壤上,并且在那里生根发芽了四年。
曾记得在那刚入学的金色九月,高中时候还处于温室里花朵的我刚踏入校门是多么惊讶于大学给予我的新世界。一方面大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于高中独立的生存世界;另一方面在那世界我跌打哭笑,痛苦并愉悦地生存着。尽管在那我疼痛流泪过,但经过一段岁月我成长成熟了!
还记得那迷惑的大一,离开了父母的襁褓远离他乡到了陌生的城市读书,无所依靠独自生活的孤单无助感顿时袭击而来。刚开学的那一两个星期,我都是呆在宿舍,红着双眼,暗自一个人流泪,越想到学校饭堂难吃的饭菜简陋的住宿环境越想到那孤单无助感我就越想哭。就在这种眼睛通红的状态下我过了两个星期。
但之后我逐渐走出了那孤单阴影笼罩下的悲伤,开始学习并领悟了勇敢、学习并领悟了坚强、学习并领悟了适应独立生活困难的一切。我开始从昏暗的宿舍走出去、津津有味吃下了难咽的饭菜,提着水壶提桶打那一两角钱的水来喝来洗澡,学习并领悟了为了避免高峰大早起床刷牙洗脸赶早打水去洗澡房洗澡,这种种转变是我从小那潜在的韧性和对大学童话般纯真的梦想。
此刻回想起来,大一的确是一个迷惑的时期,从高中上来平庸的我一向感恩于命运垂怜于我进大学的机会,从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开始,我立志就要好好发奋珍惜这来之不易进大学的机会;抱着这纯真童话般的梦想,在开学一个月之内我报名参加了很多社团,交了那10元10元的报名费,每一天乐此不疲地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繁忙得中餐晚餐都顾不上吃,但是一个月之后我却从很多社团中退出来,有些是我自身潜质方面原因不能成为社团的正式成员,也有一些是我自我也不愿意整天参加那没完没了自身潜质没得提高没意思的大会小会。从那些社团退出来之后,我一方面是失落,正因自我的发奋没得到收获;另一方面是寂寞,那空虚的精神状态没得到寄托,就这样迷惑着。
在那迷惑的大一,我痛苦着。大学里那自由的领悟空间让人自由得一无所得。宿舍人、周围同学懒散的领悟氛围让人懒于领悟,不思进取地消磨着大学完美的时光。在那迷惘中,我理解着考试失败的打击。在大学里第一次期考中,与其他同学一样考前熬通宵赶鸭子背重点背笔记,但是结果却和其他同学很不一样,唯独我一人出现了两门功课不及格等着开学挨补考。在考试失败中我理解着发奋达不到收获的委屈,在那春寒料峭的三月,在舍友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我参加了补考,并且也只是勉勉强强地过关了。
大一下学期我就在一种被失败折磨的心理渡过的,脑子里总是痛苦地重复着为什么和别人一样发奋但为什么自我一人却挨两门补考而其实大家水平一样都是一样的不懂都是平时不看书临时抱佛脚这个复杂的问题。在这痛苦刺激下,在那学期期末临考前我比其他同学更加发奋,在考前那段日子一个人坐在教室独自看书直到晚上全部熄灯,就想着透过这一次考试取得辉煌优秀的成绩来弥补上次考试补考的耻辱,扳回那失败的自尊。
但是,在考完试后第二天我去看成绩的那一刻,我顿时头昏目眩。心变得冰凉,那成绩单上赫然的又在英语上亮出红灯,看看那赤红的不及格分数,我眼泪水顿时扑扑地大滴大滴地落下来,回到宿舍,更哭得稀里糊涂,一个人裹在毛毯里拧干着自我的泪水,为自我的失败而悲哀、为发奋得不到收获而流泪。
在大一那个暑假中,我沉醉在痛苦中,为着考试的失败而难过。在日复一日思索痛苦之中,我忽然醒悟到不能老是这么悲哀,从小到大经历过这么多考试上来,好不容易进得了大学,那么还就应好好珍惜进大学的机会,在大学好好地读书,用自我的发奋扳回失败的一切。
在大二开学时,在补考面前,我被打击得很平静,不再去思索失败那痛苦的问题,而是安静地补考、然后安静地去领悟。那时我安静地在早上六点钟起床,在宿舍人熟睡中一人起床,背着书包一人去操场上大声读英语,然后早早地坐在教室。在上课同学皆睡的状况下,就我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听课、记着老师的笔记,然后下课傻冒似地向老师提问题、与老师讨论问题。中午下课后一人坐在教室看书估计饭堂人少时才去吃饭。吃完饭之后的中午时光还是呆在教室睡觉就为着争取那有限的看书时刻。下午也是,下完课后匆匆地去饭堂提水洗澡吃完饭后赶着去教室看书,直到晚上全熄灯才回来。
真的,在这种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此刻都很怀念大二、大三甚至大四那段日子!怀念那股与书为伴、超脱凡俗纯粹追求知识的激|情!那时一心想念书,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宿舍、图书馆、教室饭堂那三点一线。在晨光初熹的时候,我就在那轻轻袅袅的薄雾中大声念诵着英语单词,周围也只有那透着露珠的小草和隐隐约约晨跑的老人听见我的声音。中午的时候一人坐在教室里,与我相伴的是那空旷的寂寞,在那寂寞中我吸吮着书中的思想。无论是阳光从林阴|道树叶丛中洒下来的晴天还是大珠小珠雨滴打进来的雨天,我都背着书包,边听着随身听的英语边走路,如同一个师弟形容我疯疯癫癫的一边拿随身听一边还喃喃自语念念有词;没课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看书,频繁的早去晚归的次数让所有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认识我。在教室全部熄灯11点,我从书海出来,晚上那习习凉风清醒着我那看书沉重的头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仰望着那深黑不可透彻的苍穹以及闪烁的寥寥星星,心想着也去明天会更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过得如此地孤独,但是过得又如此地简单又愉悦、愉悦又充实;在这种被书充盈的日子,心灵是如此地安然恬静!
我这么的一心与书为伴,但并没有如大多数故事结局的那么完美,在大学四年内我的领悟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在大四算年级成绩总排行的时候我的成绩还在倒数在最后;英语四级都没过,但成绩从二十到三十、三十到四十、四十到五十、五十到离及格六十还有有限的几分。可能,那时自我的基础比较差,领悟方法也不对,才会导致那一片狼藉的成绩。
但是在那一片狼藉的成绩面前,我并没有感到一无所得。在大学内我阅读了群书,知识面的扩展培育了我的文笔写作潜质,毕业后我能有那么一两块豆腐块在市级报刊上见报。我那简单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背着大书包提着水壶听着英语往教室跑疯癫的样貌奔跑的样貌在那不大的校园内已被大多人熟知。毕业之后我去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是在我读书期间与我同校的人都会指着我说认识我,是多少级的;可能就如毕业餐时班上一个男生向我敬酒说我已是学校的名人,学校的人都知道我,那疯疯癫癫的读书生活已经深入了学校很多人的人心。
在大学那孤独与书为伴的生活方式还带给我性格上的改变。在大学里,我从温室里的棚子出来,学习并领悟了挑战失败的坚强和生活上的独立;学习并领悟了自信与开朗。书籍带给我精神享受的同时还教我如何去生活,如何把那单调的生活安排得有目标有滋有味让它充实又愉悦起来!同时,在那种与书为伴单纯的生活中,我学习并领悟了交兄弟姐妹,可能我在学校那独特的生活方式那独特读书的精神让别人了解到,从而也让人佩服,从而也让很多人乐意与我打交道,在校园里很多人都会主动与我打招呼,我做事情都有着很多兄弟姐妹同学支持,我的生活能够说是孤独但并不孤单。
在大四毕业那年,我徘徊于考研与工作之间,但是到了毕业时还是一无所得。在那七月一号离校的那一天,在清晨蓝天白云下与同学挥手告别后,我坐在火车上抑制不了对离去的校园和大学生活的伤感,在火车拉响汽笛的那一刻,应对着嘎然而止的四年青春生活,我流泪了。那点点泪水顺着眼角直滴到窗棂上,随着飞逝的景物而飞溅。我熟悉的同学兄弟姐妹音容笑貌、领悟上的得与失、梦想与奋斗、拼搏与挫折就这样随着飞溅的泪水永远地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大学生生活周记】
放假待在家学生生活周记
放暑假了,同学们在一起问得最多的一定是“暑假你去哪儿玩?”同学们的那颗想飞的'心,早已经奔向各地了。而我呢,却想待在家里,享受着在家里的温馨和快乐。如果你要问为什么?让我慢慢告诉你。
爸爸是石油勘探队的队长,他在队上都是一本正经,板着脸儿,很难看到她的笑脸。可是,回到家里,就喜笑颜开,好似两个人似的。在有限的时候还找我和妈妈打牌,输了的话可是要被刮鼻子哟的。有时,爸爸会挽着妈妈的手跳舞,逗得我哈哈大笑。瞧,待在家里是不是很快乐。
妈妈是保险公司的员工,上班的时候老老实实,从不玩电脑。但在家里,她老是在电脑前斗地主斗得不亦乐乎。和我打扑克时偶尔也会耍赖,和我争的面红耳赤。瞧,待在家里是不是很有趣。
我的家里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摆设,却容纳了我们一家的快乐、忧伤 、烦恼、幸福。我偶尔难过时:会用被子蒙着头,哭个天昏地暗。得意时:从这个房间里跑到那个房间里,手舞足蹈……
所以,放假我爱待在家里。
【放假待在家学生生活周记】
当今世界,两样东西很受关注。他们像是一对性格迥然不同的孪生姐妹:一个偏感性一个偏理性,一个很风光一个很平淡,一个很抽象一个很具体。他们像是一对矛盾,既对立有统一,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研究他们的人分成了两派,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干着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这两个性格各异矛盾着的东西,暂且将他们称之为东西,便是人文和科学。
人文和科学。说到这两样人们往往会是很是惊叹,像是某种十分高端的东西被我们这些凡人偶然触碰到后所发出的惊叹。因为她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抽象那么的陌生,我们生活在生活中只是若有若无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可是矛盾的是他们确实是时时刻刻存在着的。我们时刻接触着他们却忽视了他们。究其原因,恐怕便是他们的抽象和我们的幼稚。我们抽象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便是人文的一种体现。至于科学,我总觉得像是小学课本中的一门教会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学科,可惜的是,我从未对他们感到兴趣盎然或者说是欲罢不能,更多的只是浅尝。可是,人文和科学只是两个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独立个体,在他没有和生活联系起来前,他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傀髅,因为他只是理论没有实际。要知道,生活是物质的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文和科学这两大学派若真真超然于世界之外怕也没有多大的威力去改变世界影响人们。
生活是离不开人文也离不开科学的。这是一个大前提,要知道人文会反哺科学,科学也会反哺人文,二者之间互惠互利缺一不可。同样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没有失去未来。我们才能现实幸福未来光明,才能长远发展源源不尽。科学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是一种真理,是一种硬性文化;而人文是一种人类精神文化的传统,是一种软性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之所在,没有人文文化的陶冶就不是人。
只是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不能够做到科学和人文相辅相成,相对立的是我们往往只重视一科的存在忽视了另一科。我们成为了一个领域的专家却是另一个领域的学龄前儿童,我们笑我们自己的聪明却不曾想过这世上还有另一片天空等待着你去发掘。是的,在当今社会重理轻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人们看重了理科的高升学率却忽视了文科的综合素质培养;人们看中了理科的严谨合理却忽视了文科的风花雪月浪漫多情;人们看重了容易看中的一面而忽视了不容易看中但其实是十分重要的一面。江泽民说过“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进步便是暗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最核心的便是科学技术进步,毕竟科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物质文明的基础。但人不能没有人的培养,所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文文化的教育仍然显得十分的重要。
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个人单方面的认为这就是人文和科学在灾难面前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尤肯达修女同情弱者,施图林格理性判断缺少人性。虽然灾难后来消失了,可是因为这场灾难所促成的两边和质变却永远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我认为,这是理性和感性的冲突。理性告诉博士他要研究这个项目因为他对这个项目充满了爱,而修女看到了这世上许多的弱者需要帮助,而研究这些项目所需要花费的大量的钱完全可以运用到救济穷人身上去。两个人对事物的出发点完全不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完全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终究只是人类社会中大大小小的矛盾中的形影单离中的一支。虽小,倒也不可忽视。
我认为,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科学文化被推向片面的极端而成为人类唯一的文化形式,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和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越来越深。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和社会趋势日渐明显,同时,在科学内部涌现出一批批交叉科学和综合学科,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中互补.科技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而成为一项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在展现其高效和实用功能的同时,它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从更远和更深层去关注和考虑它们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影响。科技和人文在世界观上的互补,方法上的互用,学科上的互构,精神上融通,才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象征。
其实说到底。人文,科学和生活只是生命中的一些过客,我们去探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为了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我们这个世界。我一直坚信只有真正的了解这个世界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家事,是我的心事。具体说,想家是我的心事。
——这是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的心事。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平常的,可是文章平中见奇依然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这和作者在文中真情的流露有关。
情到浓时才动人。
文章处处皆情语。如“对父母的思念与牵挂是我情感真实的呼吸”,“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安宁的港湾,是温馨的思念,是永远牵挂的角落”,“对家的思念与牵挂,从那时起开始在我的心头蔓延,渗入了我的每一滴血液,每一个细胞,缠缠绵绵,无尽无休”等,不胜枚举。这样的语言,不是造作,不是矫情,确是发自真心,融入了真实的感受。“思念与牵挂”是呼吸,这是多么绝妙的比喻,没有切身的感受,无论如何也编造不出来。
文章语言比较靓丽,不仅和作者的语言修养有关,恐怕也和细腻丰富的情感认识相关。